贪财如命[快穿] 第10节(1/1)

当即决定派遣钦差到扬州那边,把陈大人的案子查清楚,只是该派谁过去?梁帝一时倒是有些为难了。

朝堂上,倒是提了不少人,但都被梁帝给否决了。

连正三品官员都敢杀,更是逼迫陈大人之妻,为引起重视于城门自焚而亡,可见这背后牵扯的事情有多大,绝非是一人所为,牵扯必定很深。说不得和这朝中的某些人也有所关系。

因而,这人选自然要好好斟酌才行。

“锦儿,你觉得父皇该派谁去?”梁帝开口问道。

“司泽。”

第12章 金枝玉叶

梁帝在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略愣了一下,不过很快也就想起,这司泽是谁?点点头:“是他啊!”

说起司泽来,梁帝是觉得很可惜的。

年初便是三年一次的春闱,梁帝也查阅了前二十名贡士的卷面,这司泽就在其中,他当时看到名字的时候还曾笑谈,说锦乡侯那老小子,虽然不学无术,不过倒是养了个好儿子,文章才学都极佳,还把他点选为探花。

心里是打算委以重任,不过可惜,司泽生有心疾,即便是这些年来有太医的调养,身子是好了许多,但却生不得气,情绪更不能大起大落。

老实说这样的身体压根就不适合在官场上混。

不过到底是个有才的,也不忍他白白浪费才华,虽受到身体所限,可能担不起大任,不过朝堂上也有不少闲散官职,让他去修个书什么的却是没问题。

“没错,就是他。”阿锦点了点头。

梁帝神情犹豫道:“我记得司泽身体不好,怕是经受不起波折。”这若是有个不好的话,锦乡侯还不哭死。

“可他说起来确实最适合的。”阿锦开口说道,“出身侯府,身份不差,且也不是那种靠着恩萌过活的纨绔子弟,才学不差,心思又是个玲珑机敏的人,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他还是他家,都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陈大人的事,由他出去,可比派一个宗亲过去要强得多。”

梁帝是赞同阿锦这话,不过:“……他的身体到底是个问题。”

“司泽的身体确实不好,不过这是先天而为,非人力不可改,但重要的是他的态度。”阿锦笑着开口说道。

即便是受身体所限,但司泽也不是个甘于平凡之人,不然的话,他一个勋贵之子,即便是什么都不做,有祖先的恩萌,他就可以荣华富贵,一辈子都过得舒舒服服,又何必辛苦的参加科举。

他那份卷子,事后阿锦也看了,文风大开大合,言辞锐利,全然就没有富贵人家养出来的花团锦簇,若说他心里没点抱负,鬼怕是都不会信。

便宜父皇心里怕也清楚,不然的话也不会点选司泽做了探花郎。

若非锦乡侯某天进宫对着梁帝很是哭诉了一番自己的‘慈父’心肠,司泽也不至于被派去做了个闲散的修书使了。

梁帝听得很是意动,不过想到锦乡侯,还是不能下定决心:“话是这么说不错,但锦乡侯那边…”

“没事,儿臣会处理的。”阿锦撇了一下嘴角,话说锦乡侯到宫中‘哭诉’的行为,众人都道他是一派慈父心肠,这话听得阿锦觉得腻歪极了,也不屑极了,本来对锦乡侯不错的观感,一下就清零了。

这种打着为你好的名头,也要看当事人是否想要?

明明司泽他心怀大爱,想有一番作为,造福一方百姓,即便不青史留名,也无愧来世上走上一遭,但却被父母所阻,还打着是为他身体好的名头。

这种好,在阿锦看来简直是不知所谓。

“恩,既是我儿已心有成算,父皇支持你。”梁帝看着信心满满的阿锦,愣了一下,而后才开口说道。

“谢父皇。”

接下来父女两人又就朝堂上的一应事务,做了一些商谈,一直到戌时二刻,阿锦这才从与书房里走出来。

……

阿锦这才回到永乐宫,正吃着晚膳呢,便听宫人来报,说是秦皇后让她过去一趟。

一听这话,阿锦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行了,本宫知道了,稍后就过去给母后请安。”阿锦摆了摆手,打发了前来禀告的宫人。

不紧不慢的吃完了晚饭,又略收整一番,便去了朝阳宫。

阿锦是在六岁的时候,正式搬出朝阳宫,单独居一个宫室,本来秦皇后安排的是让她住在朝阳宫隔壁的栖霞殿的,不过阿锦想离秦皇后远一点,省的她在自己耳边整天念叨什么‘女子理当贞静淑德’之类的话,便以栖霞殿太小,不够富贵精致为由,拒绝了。

自己挑选了永乐宫,因考虑到一些事情,距离朝阳宫倒也不算远,做撵轿的话也就一盏茶的时间。

“儿臣康乐,参见母后。”阿锦福身行礼说道。

秦皇后:“好了,眼下就只有你我母女二人,无需这般多礼,快些起来。”

“是。”阿锦应了一声,她是不耐和人说一些绕绕弯弯的话,老半天的时间,都还抓不住重点,没得让人耳朵都听厌烦,因而,她是直接的开口问:“不知道母后这个时辰叫儿臣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你这孩子,礼节未免太重了些,你我母女说什么吩咐不吩咐。”经过这些年的实践真知,秦皇后已经知道,和阿锦说话,不能绕圈,所以她现在面对阿锦的时候,也已经养成了,有话就直说的习惯,“…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听说你刚才去给你父皇送膳食了,不知道你父皇那边可有忙完?”

“还好吧。”阿锦听着秦皇后这话,眨了眨眼,才又开口说道:“我去的时候,向大人还在,不过我进去,他便告辞离开,想来是已经忙完。”

秦皇后道:“这就好,说起来你父皇为着陈大人被杀一事,已经忧愁了好长时间,也不知道如今可已经定下前去江南的钦差。说起来的话,你二舅舅刚外任回京,在工部领着差事,你也知道你二舅舅虽然性情是骄纵了一些,但才干也是有的,可惜就是没有很好的机会。”

秦皇后的话说到这里,其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就是让阿锦过去和梁帝提上一提,让秦二舅领了这份差事,不过阿锦可不打算让秦二舅去,就他那点花花肠子,自家后院的事都还理不明白,还去查案子?没得去添乱,再不然就是让有心人士加以利用一番,把江南盐政的水,搅的更混一些,还把这次的事情轻轻的遮掩过去。

这怎么能行?

她好不容易才等来的机会,哪能让人破坏了。

一口拒绝,“母后您这话说的,他既是有才干的,就不怕出不了头,又何必急在这一时,至于是哪位大人认命江南钦差前往江南探查陈大人一事,自有父皇圣明决断。”

“康乐。”秦皇后的眉头当即就皱了起来,言语也变得严厉许多,“他可是你嫡亲救救,待你极好,若是他能高升,也是你的体面。”说起这个,秦皇后就觉得气闷,秦家可是女儿的外祖之家,理应是她除了陛下之外,合最该亲近的人家才是,但事实却是,女儿对待秦家的态度一直都有些疏离,先前她想着女儿年虽小,不懂事,日后年岁长些,明白事理。

再多多相处就知道秦家于她的重要性,但如今女儿都已经十三,眼见就要及笄,但她对秦家的态度却还一直都淡淡的,不热络。

“母后这话说的儿臣可是不赞同。”阿锦开口说道,“儿臣是父皇的女儿,大梁的公主,身份尊贵,又何须其他人给儿臣体面,这话若是传扬出去的话,没得让人笑话也会让父皇不喜。”

“康乐!”秦皇后听着阿锦这番意有所指的话,怒从心生,连带着音调都比刚才高了不少。

“儿臣说错了吗?”阿锦可不惧秦皇后,横竖有梁帝给自己撑腰,“再者,儿臣也是为了秦二老爷好,不忍他稀里糊涂的就送了性命。旁人看在母后您的面子和秦家的面子是上,虽对秦二老爷多有吹捧,但也改变不了他是个才疏学浅的人,而江南盐政的水一向都混,不见正三品的陈大人都被人稀里糊涂的杀了,若非嫡妻王氏自焚喊冤,岂不是死的不明不白。就秦二老爷那点本事,在京中,有人护着尚且能让他狐假虎威,让人尊称一声秦二老爷,见了面也客气两分,若是去了江南,谁知道还有没有命能活着回来。”

“到时候,母后您便是后悔可也晚了。”阿锦淡淡的开口说道。

“康乐,你在这里浑说什么?哪有这般诅咒自己嫡亲舅舅的?”秦皇后怒道。

阿锦抬头看了一眼秦皇后,虽然没说话,不过脸上的表情却透着‘难道不对吗?’的意思。

秦皇后看着阿锦眉梢间流露出对秦二老爷的不屑之色,只觉得胸闷气短,心里有股说不出的邪火,一窜三丈高,她想要开口反驳,想要狠狠的责骂阿锦,说她都是在胡说八道,心里是这般想,但理智却提醒她,阿锦的话虽然难听,但一言一句都在理,不过就是因为如此,秦皇后才更生气,指着门口道:“走!你给我走!本宫不想见你。”

“儿臣告退!”

阿锦屈了屈身,干脆利落的告退离开。

她人都还没有踏出大门口,便听到了一阵‘噼里啪啦’摔碎东西的声音,对此,不以为然。

说起来,她的外祖父秦老爷子是个有本事有才干的人,得两任帝王看重,死后配享太庙,可惜却后继无人。

他不像梁帝这般,是子嗣单薄,秦老爷子的子嗣繁茂,光是儿子就有六个,现任承恩公秦大老爷是嫡长子,虽是秦老爷子手把手教导出来,但奈何资质一般,如今也只能勉强守成,道一句稳妥。至于其他几个儿子的话,不拘嫡庶,都差强人意的很。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有秦老爷子先前的体面,再有秦皇后,秦家最起码两代内,都不需要担心没落。

偏生出了个才学不咋地,心却高的秦二老爷。

秦家的祸端就是他引起,连带着还害了康乐的一辈子,既是没那个本事,就不能老实点吗?做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

害人又害己。

第13章 金枝玉叶

阿锦和秦皇后不欢而散,这件事在宫中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怎么说?

梁帝对美色上并不是很看重,后宫一众的妃嫔中,并没有特别受宠的人,基本上是做到了雨露均沾,而后宫妃嫔因为膝下没个孩子,略上年岁一些,都已经歇了心思,年轻的也都放到调养身体,争取生个孩子上,因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倒是不多。

而梁帝对秦皇后这个嫡妻也敬重,而秦皇后除了眼界各局不够之外,做为后宫之主,她对后宫的掌控力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伤心又气恼,不过到底没彻底失了理智。

所以阿锦和秦皇后争执的事情,并没有传扬出去,不过那是就妃嫔而言,梁帝却是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原委。

“皇后的性子是越发不如以前了,这秦家自秦老爷子过世,心思也浮躁起来,越发有些不像话了,也不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梁帝说着话的时候,声音淡淡的,透着一丝的失望。

他这话一说出口,旁边的内侍,脊背都又弯了弯,呼吸都比刚才轻了些。

“好在锦儿拎的清,不枉费我这些年来对她的教导。”提起阿锦,梁帝的语气比刚才要柔和了些,也透着一丝满意。

其实对于秦家,他先前是有意提拔的,毕竟他膝下子嗣单薄,就只有锦儿和元祁两个孩子,偏生元祁的身子还不好,体弱多病不说,资质也不算多出彩。倒是女儿是个聪慧的,心思又玲珑,很多事,一点就通不说还能举一反三。

可惜却是个女儿身,不然的话,他也不用像今日这般,细心筹谋了。

但世上没有如果。

先前他也不是没有起过异样的心思,也曾和锦儿暗示过,可惜锦儿并没有这个心思,让他觉得可惜的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想着元祁的身体,刘院判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即便是精心养护,也很难活过而立之年。既是如此的话,他少不得要多筹谋一番,元祁身子不好,他膝下又没有别的皇子,朝堂上也不是没有朝臣提出过,让他为了以防万一,从宗室里挑选一个聪明伶俐又健康的孩子。

他到底是个俗人,即便都是元家血脉,他也不愿意的,将来能继承这个位置的,必定是他的子嗣才行。

听到梁帝称赞阿锦,已经伺候了梁帝二十多年的心腹内侍这才接口说了一句:“公主聪慧,又是陛下您手把手教导出来,自是不会让人失望。”

“是啊!锦儿是个聪慧明白人,心思也通透。”梁帝的脸上也露出笑意,“…可惜锦儿是个女儿身,也没这个心思,不然的话……”

他的话虽没有说完,但心腹内侍却已经明白,不过正是因为明白,此时他才不敢说话了。

顿了顿,梁帝又开口说:“你明日一早,去库房选个物件,送到秦家去,顺带给承恩公带几句话过去。”

“是。”内侍知道,送东西是假,借着这个噱头,敲打秦家才是真的。

……

阿锦刚开始打理宫务,是被迫而为,总觉得这不过是个管家,不过在真的开始接手后,她发现,自己真香了。

宫权比起权势,虽说差了一些,不过若是运用的好,却也是一大利器。

举个例子,其他不说,就说秦皇后,有宫权在手,她不但可以摸清楚秦皇后一应的举动,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更甚者还可以反过来运用,她想让秦皇后知道什么?她就能知道什么?不想让她知道的事情,她就没办法知道。

在察觉到这样的好处后。

阿锦渐渐的不满足只有西六宫的宫权,她想要的是整个后宫的宫权,不过倒也不用着急在一时,她现在才开始学习没多久,一应事情还没有彻底整明白,正所谓一口吞不成胖子,还是需要慢慢来。

因为和秦皇后的不欢而散,接连几日的请安,秦皇后都没见阿锦。

恩……到不至于不让她进门,毕竟如此一来的话,不是摆明告诉别人,她们母女俩吵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