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如命[快穿] 第7节(1/1)

还是顺王世孙的时候,元睿就没少帮衬李家,奈何李家自己不争气,家里没有出彩之辈,在京中也就比平民百姓略好一些。

没想到,时来运转,外甥竟被梁帝选中,一跃成了太子,而后又成了新帝。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家便也跟着富贵起来。

元睿和李家本就亲厚,如今成了天下之主,自是要拉拔一下舅家,只是李家实在没有拿出手的人才,他即便想要帮衬,但才登基,位置也都还没坐稳,自然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被李家封赏。

那么,联姻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元睿最一开始是没想让李家尚主的,他想的是,给李家寻一个高门贵女做媳妇,好多多帮衬李家,只是他才登基,位置都还没坐稳,大全也没收拢,自是不敢随意下旨,把高门贵女指给李家,以免结亲不成,反倒是成了仇人。

本来是打算等几年,他的皇位做稳当了,再说此事。

但谁知道这么凑巧,秦家居然和叛王有所牵连,这让元睿的心中一动,对比娶一位高门贵女的媳妇,让李家尚主不是更好吗?

这样即便是子孙再怎么不出息,也可保三代富贵。

第8章 金枝玉叶

康乐公主做为先帝唯一的女儿,又是中宫皇后嫡出,身份尊贵,元睿虽然已经成了皇帝,但哪怕是为了面子上好看,他也不能薄待了康乐公主。

就李家的家世而言,即便因元睿的关系,成了朝中新贵,那也是上不了台面的,像是这样的人家,除了一些阿谀奉承之辈,真正的高门显贵,是不屑和李家来往的,更遑论是和其联姻。

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元睿能被梁帝看重,成为嗣子,自然也不是什么蠢笨之人。

知道若是他胆敢下旨把康乐公主下嫁李家的话,其他不说,就是御史那里,一人一口吐沫,都能骂的他抬不起头来,帝王都是爱惜羽毛的,元睿自然也不例外,况且他才刚刚登基,屁股下面的龙椅都还没坐稳,自然不会办这么糊涂的事。

不过秦家的事,却给了元睿一个很好的机会。

让康乐下嫁到李家,不止是可以庇佑李家,更是可以一举把秦家拉到他这边来,要知道做为太后的娘家,秦家在朝中颇有地位,特别是秦老爷子,生前便是先帝倚重的阁老,死后更是配享太庙。

若是秦家能为他所用的话,他的皇位也能坐的稳当些。

秦太后刚开始是不同意的,她的女儿康乐,可是金枝玉叶,梁朝最尊贵的公主,配个如何出色的人才都不为过?李家的家世太低微不说,驸马也不是什么出息人,就连长相也只能说一句周正,这样的人,哪里配的上她女儿?

可是,秦家犯错再先,等着救命,秦太后心疼女儿不假,但娘家又不能不顾,不说她亲娘哭的可怜,求她一定要救救秦家,就说若是秦家一旦获罪的话,她这个太后没了娘家做靠山,即便贵为太后,她日后过得怕也不会舒心。

想了一夜,秦太后即便再不情愿,还是点了头。

而且为了不让元睿的名声受损,秦太后要主动去和元睿请赐婚的圣旨,这样一来,所有焦点都会放到秦太后和秦家的身上,都当秦太后这是为了救秦家,才舍了女儿,对元睿的名声没什么影响。

知道这个消息的康乐公主,一下就懵了,昨天母后还抱着她,笃定的说,绝对不会让她嫁到李家,隔天却亲自去了乾元宫,亲自和元睿讨了赐婚的圣旨。

这让康乐公主接受不了,哭着要去找元睿,请他收回圣旨,不过她人还没走出宫门,便被秦太后拦下,抱着她哭诉,直说自己对不起元锦,不过她也是没办法,总不能让娘家被抄了家,让康乐千万不要怪她。

康乐公主还能如何呢?赐婚圣旨已下,又有秦太后在,她再怎么不满,最后也只能带着满心的怨气,在先帝的三年孝期结束后,嫁到了李家。

不过即便嫁到李家,因对这门婚事的不满,让康乐公主即便是在大婚当晚,也没让李驸马进门,第二天便把李驸马赶回李家,对这门婚事的不满一点也不掩饰,至于婚后什么孝顺公婆,友爱叔伯,绵延子嗣神马,更不用想了。

这让李家不满极了,自己不敢对康乐公主做什么,便告到了元睿那里。

让康乐公主下嫁到李家,元睿本就心虚着,听着李家的话,他虽对康乐公主不满,但也不好责罚。只能安抚赏赐了李家,并且叮嘱,说康乐公主乃是公主之尊,金枝玉叶,性情骄纵些也是应当的,让他们好生供着就是。

不过私下里却和秦太后说了一嘴,让她好生提点一下康乐公主,虽是金枝玉叶,但到底已经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不管如何面子上也要过得去。

秦太后听着这话,虽然有些不高兴,不过也知道女儿既然已经嫁到李家,木已成舟,她这样做,或许觉得出了一口气,但于她未来却不利。

所以,尽快心中不悦,不过却还是答应会劝说康乐公主。

康乐公主因为婚事,和秦太后之间有了嫌隙,母女关系本就紧张,如今又听秦太后过来劝说自己,让她好好和李驸马过日子,心里更是膈应的不行,当即甩袖而去,自此再没有进宫。

伴随着一年年过去,元睿的皇位坐的也越发稳当,大权在握,也不需要再顾忌什么。

他在李家又一次告到元睿跟前时,他当即就下旨斥责康乐公主,说什么她为媳不孝,为妇不贤,上无法辅佐夫君,孝顺公婆,下不能友爱弟妹,绵延子嗣,简直是失德。

康乐公主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人这般训斥,当即是气的发抖,却也无可奈何,心里更是走偏了路,既是你这般说,那我不坐实了怎么行?所以,她对待李家的态度更为恶劣了,还寻了个借口,杖杀了李驸马的妾侍不说,连带着李驸马的两个年幼的庶子也没放过。

这样一来,李家可是有的闹了。

元睿知道后也是大怒,不但下旨训斥,更还褫夺了康乐公主的公主身份,贬为庶民,圈禁公主府,无旨意不得擅出。

康乐公主知道后,自是大吵大闹不愿意,但能改变什么?这个时候,早已经不是梁帝在位之时了。

曾经最尊贵的梁朝公主,最后竟然是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你说可笑不可笑?

……

朝阳宫,正殿。

一个衣香云鬓,穿着华丽的宫装,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正满脸笑容的同一个年约五十,生的颇为慈眉善目的老妇人说话,还有一个十七、八岁年轻妇人,也捧着她们,气氛颇为融洽。

正是秦皇后和承恩公夫人秦老夫人,还有承恩公世子夫人,秦大夫人。

正说着话,便有宫人过来禀告,说康乐公主来了。

秦皇后笑道:“还不快些把公主带进来。”

秦大夫人并非是秦大老爷的嫡妻,而是续弦,今年才过门,这还是第一次见到阿锦,听到宫人的话,立刻用有些好奇的目光往门口看了看。

便见,一个生的粉雕玉琢娃娃,正有些费劲的迈过对她而言,有些过高的门槛,一张笑脸绷得有些紧,看得人有些想要发笑。

好在秦大夫人知道自己在何处,只能强忍着。

不过她忍着,秦皇后和秦老夫人却不用,当即就笑出声来,秦皇后笑道:“还不快些把公主抱起来。”

知秋立刻应了一声,就弯腰去抱。

却被阿锦扭着身子拒绝:“不用,本宫要自己来。”

“锦儿,你年岁还小,还是让宫人抱着吧。若是不小心磕到,可就不好了。”秦老夫人也温言说道。

阿锦抬头看了一眼秦老夫人,抿了抿嘴,没说话。

而是一意孤行的用自己的小短腿,踏过了门槛,而后拍了拍衣服,恭敬的给秦皇后屈身行礼,“儿臣康乐,给母后请安!”

“好了,快些起来吧。”秦皇后挥了挥手,笑着说道。女儿出生起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去岁开始学习宫规礼仪后,一言一行越发规矩,她虽觉得女儿对她不够亲昵,不过看着虽然年幼,但举手投足间却初现皇家公主的雍容尊贵,就是梁帝也几次称赞,她的心中也是骄傲的。

又说道:“锦儿,还不见过你外祖母。”

“承恩公夫人安好!”阿锦看着秦老夫人那张脸,那声外祖母实在叫不出口,只能如是的说道。

秦老夫人笑眯眯道:“好孩子,无需多礼!”她是早已习惯阿锦的态度,虽是外孙女,但身份有别,若真的按规矩的话,其实应该是她向阿锦行君臣之礼才是。

“不知母后召儿臣前来,是有何事?”阿锦在看了一眼秦大夫人后,开口问道。

秦皇后也注意到阿锦的举动,况且今天叫阿锦过来,也没什么大事,而是让她过来认一下人,便指了指秦大夫人,笑道:“也没什么大事,先前你大舅母两次进宫,因事都没见过,这次特意让你过来认认人。”

“臣妇拜见康乐公主,福安千岁!”秦大夫人立刻起身,对阿锦行了全福礼,朗声开口说道。

“秦大夫人请起。”阿锦挥了一下手,开口说道。

“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多礼。”秦皇后笑着打趣说道:“大嫂,你的见面礼呢?说起来你还是第一次见外甥女呢?做为长辈,可不能少了见面礼。”

秦大夫人自然是备着的,笑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对身后一个丫头点点头。

这丫头的手里捧着一个颇华贵的匣子。

“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我陪嫁的一套小玩意,还算精巧,送给公主把玩,还望公主不要嫌弃。”秦大夫人也起身,亲自打开了匣子。

这匣子是上下两层,上面摆放的是一套用羊脂白玉雕刻的十二生肖摆件,个头虽不大,但却精巧非常,正适合阿锦这个年纪的孩子把玩。下面则是一块翡翠雕刻的长命锁,虽是没什么新意,但寓意好,碧绿通透,水汪汪的,看的阿锦的眼睛都亮了一下。

好漂亮!

一定很值钱。

“谢谢。”阿锦礼貌的道了谢。

不等她开口,知秋便接了过去。

秦皇后在看到阿锦的眼睛亮了一下,就知道女儿很满意,而这份见面礼也确实不错,可见秦大夫人对女儿的重视,又用调侃的语气道:“得了这么贵重的礼物,连声大舅母都不叫,锦儿,你这买卖做的,真是稳赚不赔啊!”

阿锦佯装听不懂秦皇后的意思,反正她现在才三岁,哪里就听得懂她们大人说的这样绕弯弯的话?

弯了弯眉眼,阿锦如是的想到。

第9章 金枝玉叶

秦皇后看着只一心把玩摆件的女儿,心下微微有些叹息,不过倒也太放在心上,毕竟女儿年岁还小,即便想让她同娘家亲近也不在这一时,倒也没说什么?

阿锦是个不经饿的人,这是整个朝阳宫都知道的事情,因而,只要她一来,不等吩咐便回有宫人端了她喜爱的一应瓜果糕点而来。

听着秦皇后同秦老夫人和秦大夫人一起说着有的没的家常,这让阿锦有些不耐烦,很快起身,开口:“母后,儿臣想要出去走走。”

“好。”秦皇后也知道女儿是坐不住,反正叫她过来认人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不必很拘束着女儿,便也答应下来,还没忘记叮嘱:“近来天气多变,不许在外头多呆,只一刻就要回来,知道吗?”

“是,儿臣知道。”至于能不能做得到?就是另外一回事,反正等出去了,她最大,宫人们还敢催促自己不成?抱着这个念头,阿锦很是乖巧的点头答应下来。

而秦皇后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便又叮嘱宫人们,带上披风,若是起风了,不能由着阿锦的性子来,务必把阿锦抱回来。

她这话是对着知秋说的。

“是,皇后娘娘。”知秋屈身应答下来。

“好了,知秋,我们快些走吧。”阿锦可不耐烦听秦皇后唠叨的话,拉着知秋的手,就往外跑。

“小心些!”秦皇后扬声又叮嘱道。

不过她的话落音,人也已经不见了。

“这孩子~”秦皇后不由的摇头说了一句,“被她父皇宠溺得不成样,一颗心,除了玩,就不作他想,本来已经该启蒙了,偏她撒娇卖痴,哄得皇上把启蒙的时间都往后推了一年。”

她的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不管是表情还是语气,也都带着宠溺。

秦皇后说着话,秦大夫人自是不好接,不过秦老夫人是秦皇后的亲娘,就没那个顾忌了,笑道:“公主才三岁,小孩子家家,难免贪玩了一些。再者四岁启蒙也不晚。”况且公主是女儿,没有继承大统的资格,不用那般苛责。

“这倒是。”秦皇后点点头。

……

阿锦从朝阳宫出来,便直奔御花园而去,毕竟皇宫虽然大,但能随意走动玩耍的地方,也就只有这里了。

且这个时间,蔷薇花开的正旺,长长的一道墙都是,看着很是美艳动人。

“知秋,让人给我准备一碗冰酪。”

如今虽然已经是夏末,不过天气依旧炎热,朝阳宫距离御花园有段距离,阿锦虽然是被宫人抱着而来,不用自己走路,但到了御花园她的额头还是已经升起一层薄薄的汗渍,当即便侧头对知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