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女配有空间 第57节(1/1)

城关大道西侧全是政府机关:水利局、电力局、农业局……这三辆小汽车搞得人心惶惶。上到局长、下至科员,都收到消息:虽然是放假, 但不要到处乱跑,随时准备候命。

徐云英与盛子越走进水利局,身后还跟着一个白发似雪的西装老者, 一个帮忙拎大包小包的冯管家,其余人都在车内等待。桂明康心中忐忑不安:“桂枝长得怎样?像我还是像云英?她会认自己这个亲生父亲吗?”

徐云英转头看到桂明康面色僵硬,一脸的紧张,心中不忍,道:“桂枝是个好孩子,她……她心善着呢。”

即使吃了那么多苦,一直咬牙读书;即使自己吃不饱,也要努力贴补娘家;即使拼着挨骂担责,也要带着母亲看病、手术。这样的孩子,值得温柔对待。

水利局的家属楼是五十年代末的建筑,客厅小、卧室大、厨房和卫生间的水管设施都有些陈旧。楼梯间墙皮有些剥落,水泥格板透过来的光线暗,白天不开灯上楼还得小心点脚下。

走在这样的楼梯间,桂明康有点不太适应。他停下脚步,让眼睛适应这昏暗的光线之后才举步上楼。

盛子越跑在前面,用脖子上的钥匙打开门。

盛子楚正坐在客厅的小桌上念叨姐姐,听到门响就兴奋地叫了起来:“姐姐回来了!”门一开,盛子楚就扑了过去,抱着姐姐的腰哼哼唧唧,“姐你怎么去了那么久?都没人陪我玩了。”

盛子越弯腰将妹妹抱起,对屋里喊:“妈,爸,有客人来了。”

陆桂枝琢磨着今天母亲和孩子该回来了,这一路劳顿肯定没吃好、睡好,早早就在厨房忙碌,想做几个好菜慰劳一下她们。

听到房门声响,她撩起围裙擦干湿答答的手,快步走进厨房,听到有客人来,忙笑着走到门边,将房门开得大了些。

徐云英身后跟了个白发老者,这人看着有些眼熟,但明显是个陌生人。陆桂枝喊了一声“妈”,礼貌地冲老人点点头,“您好,请进。”

老人有些激动,眼睛停留在桂枝脸上,嘴唇微微抖动,半天没有说话。盛子楚却突然欢喜地叫了起来:“爷爷好!”

盛子越问她:“你认识他?”

盛子楚说:“对啊,我在省城花鼓戏剧团表演时,就是这个奇怪的爷爷一看到我的脸就哭,还要送我东西。”

哦,大家都想起来了。

徐云英走进屋抱起盛子楚,两张脸贴在一起愈发显得相像:杏眼、瑶鼻、樱唇、宽阔明朗的额头,只是徐云英是大气的鹅蛋脸、盛子楚则是俏丽的瓜子脸。

桂明康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两张相似的面孔。他也没有想到,省城花鼓戏剧团见到一个像云英的孩子,当时一时激动落泪,这孩子竟然是自己的外孙女,缘分真是奇妙。

陆桂枝恍然大悟,笑着说:“原来楚楚已经见过这位爷爷……”说到这里,她的心忽然咯噔了一下。不对!老人看到酷似徐云英的盛子楚会落泪,又跟随母亲来到自己家中,莫非……他与母亲竟有什么纠葛不成?

老人看着自己的眼睛里似悲还喜,闪动着慈爱的光芒,盛子越站在他身边,两人一高一矮,一个白头一个乌发,却长着一张极其相似的脸——凤眼、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不笑时嘴角会微微向下。

陆桂枝心头一震,转过脸寻找母亲,面露惶恐:“妈、妈……”

徐云英含泪点头:“他,就是你的亲生父亲桂明康。”

陆桂枝连着向后退了几步,扶着客厅的矮桌方才站稳。她有些脚软,右手扯过一把靠背竹椅坐了下来,脑子嗡嗡地响。

她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是陆家的孩子。

怎么会不知道呢?爷爷奶奶对自己和对陆良华完全是两张面孔,上学想要两毛钱的书本费都像是讨饭。上屋村口的小脚老太太拄着拐杖恶毒地诅咒自己:“带来的妹子,死了爹的野种,还想读书?”

陆桂枝不肯服输,她咬着牙读书,谁阻拦都没有用。

幸好陆春林善良,爷爷奶奶打骂她,总是陆春林护着。不管村里老人怎么说他都是憨憨一笑:“桂枝姓陆咧,能读就让她读。”

陆桂枝心疼母亲艰苦、感恩父亲的善良,她从来不曾埋怨过母亲偏心,因为她知道这是母亲处事的智慧——只有她对外表现出对桂枝的苛责,就能让桂枝博取得旁人的同情,就能让桂枝多一份偏爱。

她到现在都记得,小时候自己饿得头昏眼花躺在床上,母亲在灶房炒黄豆时故意大声说:“豆子炒好了,这是留着待客的,可不能给桂枝偷吃了,我得藏在碗柜顶上哩。”

等母亲走了,她马上搬来板凳,找出那碗黄豆,抓了一大把藏在口袋里。黄豆咬起来嘎嘣脆,还顶饿,真香!

陆桂枝一直以为自己的亲生父亲已经死了,母亲再嫁,艰难求生。她习惯性地讨好所有人,包括爷爷奶奶、继父、弟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好感、继续读书。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一路求学顺利无比。等到她上班、结婚、生女,大姑娘有个神奇空间,日子越过越好,她感觉生活很幸福。这个时候,忽然有人站在自己面前说是她的亲生父亲?

桂枝一时之间不知是喜是悲,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与盛子越有七分相像的老人。难怪越越谁都不像,原来竟然是随了外公。

桂明康轻轻地唤了她一声:“桂枝。”桂枝面庞圆圆的,眉眼与徐云英有三分相似,若要说像谁,恐怕她更像自己的母亲,那个善良温柔说话轻声细气的老派女子。

徐云英将手中抱着的盛子楚放下,走到桂枝身边,抚了抚她的头,柔声道:“以前没有告诉你,是怕在陆家让你受了委屈。现在他找过来,想要见见你。你父亲这一生漂泊海外,你是他唯一的孩子。”

桂枝靠在母亲身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勇气。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我早就知道。我记事早,五岁的时候背着良华在外面玩,不小心摔了一跤,奶奶骂我没用,说我这个前头带来的女子没用呢。”

徐云英呼吸一滞,揽过女儿半天没有说话。

过来之前,桂明康有思想准备,桂枝在陆家肯定受了委屈,但陆家能够把她养大、供她上大学,这就是恩情。他沉声道:“桂枝,以前你吃苦了。现在我来了,不会再让你受半点委屈。”

盛子越倒了一杯茶端给桂明康,道:“外公喝茶。”

桂明康低头啜了一口手中清茶,一股悠香萦绕喉间,原本只是随意应景的他眼睛一亮,脱口道:“好茶!”

桂枝没想到女儿这么快就接受了桂明康,她抬起头不解地望向盛子越。盛子越微微一笑:“妈,也不是什么坏事,你别那么紧张。陆家坪的外公是外公,眼前这个外公也是外公。”

茶香在屋内飘散,桂枝心头那根绷得紧紧的绳也渐渐放松,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站起身道:“我……我做饭给你们吃。”

桂明康冲身后的管家比了个手势,冯管家忙鞠躬道:“您先休息着,我带了些现成的吃食过来,现在就去取过来,我来做。”他将手中拎着的大包小包放在桌边,转身离开。

桂枝有点懞,问盛子越:“这人是谁?”

桂明康扯了扯嘴角,介绍道:“他是我的管家,姓冯。”这次来湘省需要层层审查,没办法带太多人,只带了桂念华、管家、医生、贴身保镖四人,从港城到粤市、再到湘省省城,管家一人兼了厨师、秘书、帮佣三职。

桂枝定了定神,请桂明康坐下,父女俩都有些紧张,显得生疏客气。

盛子越问:“妈,我爸呢?”

有人转个话题,这让桂枝松了一口气:“你爸到你闵叔叔家去了,等下回来吃晚饭。知道你们要回来,晚上我准备了好几个菜呢。”说完,她看了一眼厨房,似乎对被人抢活干有些遗憾。

桂明康觉得女儿这幅模样有点可怜巴巴,便咳嗽了一声站起来,道:“准备了什么菜,带我看看?”

桂枝在大家庭长大,从小就会看人眼色。她见桂明康感兴趣,便恭顺地回答:“有越越爱吃的蒸咸鱼,有妈爱吃的干豆角烧肉,还有蕃茄炒蛋、皮蛋炕青椒、粉丝肉末、清炒白菜。”一边说,一边引着桂明康进了厨房。

七十年代的家属楼,厨房烧的还是煤炉,只是改成了灶台形式,台面上铺白色小瓷砖,显得干净整洁。看到准备好的菜井井有条地摆放在灶台上,桂明康点了点头,含笑道:“桂枝,那我就尝尝你的手艺,可好?”

桂枝展颜一笑:“好!”她圆圆的眼睛里满满都是被人肯定的欢乐,鼻子和脸颊上撒了几颗小雀斑,笑起来显得有些滑稽。桂明康泛起一股心酸与心疼,知道这孩子从小讨好大人已经成了习惯,即使成年了依然摆脱不了那深入骨髓的自卑。

桂明康伸出瘦削而有力的手掌,在桂枝头顶轻轻拍了拍,脸上挂着慈爱与鼓励:“我的桂枝,是全世界最好的孩子。”

第70章 阔亲戚1

桂明康走出厨房, 对匆匆赶来的管家说:“你们自己安排晚饭,我就在这里吃,我女儿做菜呢。”可怜的桂念华, 就这样被丢给了管家。

说到“我女儿做菜”这五个字时,他的脸似乎在发光,骄傲而自豪。

盛子越走进厨房准备给母亲帮帮忙, 却发现她蹲在外阳台上抹眼泪, 吓了一跳:“妈, 你怎么了?”

陆桂枝慌忙拿条毛巾擦了把脸,有点不好意思:“我没事。”

盛子越认真审视了一下母亲的脸, 发现她虽然眼中有泪, 嘴角却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笑容,这才放心了些:“外公说什么了?”

陆桂枝想到刚刚桂明康抚了自己的头顶, 觉得整个人仿佛泡在温水里, 仿佛心中有一块伤疤被治愈。第一次有男性长辈摸着自己的头顶夸赞自己很棒,从小就缺少赞美的陆桂枝忍不住就哭了, 可是哭完她又想笑。

欢乐像肥皂泡泡,从心底一个一个地向外翻腾,随风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芒。

陆桂枝忍不住想要得瑟, 她悄悄凑近了盛子越的耳边, 道:“你外公夸我呢。”

盛子越像个大人一样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她的手:“妈,你本来就很好。”母亲什么都好, 就是性格太绵软、对原生家庭执念太深了。书中原本的她先是被大舅欺负、无止境贴补娘家,后来又将母亲早亡的责任背在自己身上,各种后悔愤怒, 忽视了女儿的培养,将婚姻与家庭经营得一塌糊涂。

幸好盛子越穿越而来,末世培养出她坚毅果敢的个性,再加上空间辅助,这才慢慢将这个家撑起来,让绵软的陆桂枝难得地硬气起来。

陆桂枝回到灶台边,打开管家送来的食物,见都是从湘省带来的卤牛肉、卤鸡、卤肥肠、香干、红烧肉、各色糕点……笑着说:“怕不是把商店搬空了?”

盛子越问:“妈,需要我帮什么忙?”

陆桂枝一边切卤牛肉一边说:“越越,妈现在还是懞的,你把你外公的故事说给我听听吧,我看他好像很有来头的样子?”

母女俩在厨房说着悄悄话,时不时听到陆桂枝惊呼一声:“啊?你大舅怎么能这样!我说他从哪里认得个港商亲戚发家升官,原来是,嘁!”

“你把他揍了?太棒了!你三舅舅教你的太极拳一直在练着吧?拳头没打疼吧?赶紧休息休息……哦,你外公派人打折了他锁骨?好!良华这就是活该!”

“唉……你外婆这一生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反正我们都听她的,她想怎样就怎样吧。”

桂明康坐在客厅。客厅很小,放下一张矮桌、几把椅子就没多少地方了。矮桌边有一方小窗,西边斜斜的阳光投射进来,在地上形成不规则的格子,将这套老旧的家属楼抹上一层淡淡的金光。

徐云英抱着盛子楚坐在一边,盛子楚叽叽喳喳地问着她们在省城吃了什么、小姨的宝宝好不好玩、买了什么东西回来,厨房里桂枝和盛子越轻声细语——这些都是和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桂明康那颗漂泊不定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

创下的基业也好,巨额的财富也罢,哪怕身边所有人都对自己恭敬顺从,都没办法让桂明康感觉到安宁。他不断地攫取财富、不断扩展基业,但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咆哮,让他无法停下前进的脚步。

直到今天,在这个小而温馨的小屋里,身边围绕着亲人,大家各干各的事,谁也没有刻意讨好他,只当他是家中普通一员。

他宛如回到少年——老宅里父亲在制药、算账,母亲在指挥下人做事,表妹在院子里唱戏,一切都那么和平、宁静、温暖。

桂明康不想再动了,他慢慢将身体靠在竹椅后背,微笑着垂下眼帘,看着地上的阳光格子出神:就这样挺好。

门开了,盛同裕走了进来。

盛子楚扑过去抱住父亲的腿撒娇:“爸,你回来了?楚楚今天很乖哦。”

盛同裕弯腰抱起楚楚,看着徐云英道:“妈,你回来了?桂叶身体恢复得怎样?”

桂明康缓缓抬头,目光审慎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女婿。太瘦了,一副弱不禁风的书生模样,也不知道桂枝是怎么看上他的。

盛同裕迎上他的目光,礼貌地点了点头:“您好!”

徐云英在旁边介绍:“这是我表兄,刚从港城过来,才联系上。”

盛同裕“哦”了一声,“大舅?”看这人和越越眉眼、神态相似,他心底产生了几分亲近之感。

听到这一声称呼,桂明康有点不满意地哼了一声,凤眼微眯,瞟了徐云英一眼,眼神里带了丝幽怨。

徐云英不为所动,站起身接过盛子楚,对盛同裕说:“你和桂枝说话去,楚楚交给我吧。”

盛同裕觉得有点不对劲,恐怕这个大舅的身份有些蹊跷。他拉了拉小女儿的辫子,走进厨房。盛子越看到父亲十分开心,脆声道:“爸!你回来了?”

盛同裕微微一笑:“坐火车累不累?省城好不好玩?”

盛子越点头:“坐了七个小时,真累!”她眼前闪过那个生着一双星眸的英武面庞,甩了甩头继续回答父亲的话,“省城还行吧,就那样儿,没我们县城好玩。”

盛同裕听了哈哈笑:“孩子气!省城肯定比县城地方大、人多、东西更高档。”

桂枝走过来扯了扯他的袖子,放低了声音:“同裕,我跟你说个事儿。”她将盛同裕拉到一旁,将前因后果讲了一遍,听得盛同裕目瞪口呆。

家国情仇、离散恩怨、老一辈人的爱情……比书中的传奇故事还精彩!

桂枝把饭菜做好,先前准备好的五个菜,再加上冯管家带来的卤牛肉、卤鸡、红烧肉、凉拌香干,一共九道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盛子楚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多菜,欢呼一声:“哇!今天好多菜呀。”她看着蒸熟的红烧肉,眼睛亮晶晶地,一幅垂涎三尺的模样,徐云英笑着往她碗里夹了一块肉:“你先吃吧。”

盛子楚抬头望了望母亲,没有动碗里的菜,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外婆和客人先吃。”

盛子越往妹妹嘴里塞了颗树莓,赞了她一句:“楚楚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盛子楚得了表扬,笑得如春花般灿烂,含着甜津津的树莓美滋滋地说:“姐姐,我最乖。”

桂明康看着这对姐妹的互动,觉得有意思。他的目光落在盛子楚的脸上,仿佛看到儿时的徐云英,含笑道:“桂枝把孩子们教育得很好。”

桂枝被他赞得有点不好意思,招呼大家:“好了,先吃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