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爸也重生了 第314节(1/1)

骆听雨也是担心奶□□一天自己在新房里住害怕,下来陪她一会儿。

祖孙俩窝在沙发上吃着水果看着电视。

“我姗姗姐过完年来厂里实习,我爸说让姗姗姐来家里住。”

冯姗姗学的财会,过完年来这边厂里实习,毕业后如果愿意留在服装厂就安排她去穗城那边的分厂,当会计。

骆听雨不喜欢她那个姑,也不喜欢被惯坏的冯建,但是姑家这几个表姐不错。

冯姗姗也挺拎得清,知道爹娘重男轻女,后来的状况虽然好点了,但跟她娘还是很难捏到一块去,彼此看对方都不顺眼。

好在她爹还算明点事理,要不是冯亮坚持,骆立春早让她退学了。

读高中的时候又提出让她退学,提的时候都开始张罗给她说人家了,冯亮拦着,她偷着往省城这边打了个电话,小妗子接的,只在电话里说让她安心。

第二天上午,村里来人喊她娘去接电话,挨了她姥娘一顿臭骂,消停了。

冯姗姗不止一次给最小的妹妹讲,让她一定要好好学习,有知识,有本事,这辈子才不用愁,要不然留在家里,谁知道她们那个糊涂娘会给他们说个什么人家!

冯招娣不用操心,自己知道努力。

她想考省师范,今年没考上,准备明年接着考。

现在冯立春那三个闺女聪明不聪明先不提,但个顶个的努力,她宠的那个儿子学习就学不进去。

小学就留级,初中也蹲了一年,明年要是还考不上,准备花钱找个学校让他再读两年。

廖春华忙道:“那让她过来我这里住,正好跟我做个伴。”

骆听雨点点头,她爹就是这个意思。

但得让她奶奶自己说出来。

廖春华又问:“不是还没毕业吗?”

“毕业前实习!”

骆听雨简单给她讲了讲,廖春华似懂非懂,最后还是绕到冯姗姗要来住的问题上,她指指另一边那个朝阳的房间,道:“让你大表姐住那间。”

又问:“她啥时候来?”

“总得过完年,你不用着急。”骆听雨笑道。

廖春华又开始感叹时间过得快。

冯姗姗当年考上大学的时候听小儿子说包红包,她就跟着包了一个,没想到都快毕业了。

“你二表姐明年接着考?”

“考,要是能考上省师范,也来这边。”

“招娣也不错,挺懂事的孩子。”廖春华感叹,“要是能考上我也给她包个红包,到时候让她来家里住。”

“行!”骆听雨笑道,“就是不知道师范有没有规定必须得住校,要是住校,就周末来家里住,改善改善伙食。”

陪着廖春华说了会儿话,骆听雨就上楼休息了。

过年其他人没回去,骆常庆通过果园往回‘瞬移’了一次,回来给他爹上坟。

晚上在家里住一晚上,第二天出门拜完年,下午就回去。

骆常胜三十也回来了。

跟前两年相比,看上去苍老了不少。

刘美青跟在他后头臊眉耷眼的。

见廖春华没回来多少有点失望。

弟兄俩淡淡的,也没什么话聊。

刘美青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找不着话题聊。

她弟弟刘岗已经出来了,知道他那把火非但没有把骆常庆烧趴下,反而越烧越旺,连厂子都开起来了,差点没气死。

但在监狱里吃尽了苦头,哪里还敢胡闹?只能憋着。

当年是为着躲计划生育才去的省城,刘岗被抓,史翠云逃了回来,到处躲躲藏藏,非常顽强的把孩子生了下来。

结果忙活半天生了个丫头片子。

要都没要就自己从医院走了。

家里现在也是一地鸡毛。

她娘也不知道咋想的,闹到这种程度居然还跟她提能不能找她小叔子给刘岗在厂里安排个活。

刘美青没忍住怼了回去:“你咋想的?骆常庆他大侄子都不一定能进去,那可是他亲侄子,这么多年了人家问都不问一嘴他侄子上学上的咋样,有没有活干……”

刘老太太诧异:“你男人那岗位不是准备让东城顶上去吗?”

水泥厂的活又脏又累,她哪舍得!

难得碰上骆常庆,刘美青张了好几次口才硬着头皮打招呼,问骆常庆:“他小叔,小九得上初中了吧?”

骆常胜恍然想起一个传闻,先拽了刘美青一下,转头改口问道:“小九上高中了吧?”

好像老二家那个闺女入学早,中间因为学习成绩好还跳级,今年考上高中了,骆常庆回来办的手续。

刘美青不知道这个事,一时觉得脑子不太够用,掰着指头开始算骆听雨的年龄和上学时间。

骆常庆道:“高一。”

“她咋能上高一呢?”刘美青有点诧异,“她今年才多大。”

骆常胜拽了她一下,笑道:“小九入学年龄早,学习又好,中间跳级了。”

刘美青:……

老天爷咋啥好事都往骆常庆头上倒啊,那个小丫头片子咋怎么能耐呢!

开了话题,骆常胜就顺势问了问廖春华身体怎么样,说过完年想去省城看看老娘。

儿子看娘是应该的,但是娘让不让看骆常庆说了不算。

他拽过包,从里头拿出大哥大拨廖春华的大哥大,让他自己说。

结果那头关机了,骆常庆又换了个号,给文霞打,打通后问道:“他奶那大哥大是不是又忘充电了?…哦,她在旁边呢,你让娘接个电话,老大有话要问她。”

骆常胜:……

刘美青:……

骆常胜还是头一次摸大哥大这种东西,拿过来都不知道咋用,涨红着脸学着刚才骆常庆的样子放到耳边,语气激动地:“喂、喂!”

电话里传来廖春华中气十足的吼声:“喂啥啊?你找我干啥?”

骆常胜两只手握着大哥大,道:“娘,我寻思着过了年去省城看看你,东城跟东林他们想你了……”

廖春华语气讥讽地道:“东城跟东林是谁啊?”

骆常胜说完才反应过来,现在喊俩儿子的名字喊顺了口,忘了这俩名字代表的啥了。

廖春华嫌电话费贵,不愿意听他多啰啰,直接道:“过年不用过来,等开春暖和了我回去你再看我吧。就这样,先挂了!”

说完就挂了电话。

骆常胜一脸尴尬的把大哥大轻轻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刘美青眼神火热的盯了好几次,她听过这玩意儿,一块得上万。

刚才听骆常庆那话里的意思是…她婆婆还有一块?

娘诶,骆常庆是真舍得啊。

有那钱都能在村里买两块好宅基地了。

这也是她头疼的地方,俩儿子大了,得盖房子娶媳妇啊。

可这几年啥钱也没攒下。

她那个公公,酒鬼、惹事精……

一天天不够给他填坑的。

刘美青肠子都悔青了,真不如不认。

后悔不后悔的,这事也不能逆转了。

两口子上完坟往回走的时候,刘美青懊恼地道:“今天应该把老大跟老二带回来见见他小叔。”

骆常胜一脸疲惫:“带回来那头咋上坟?”

正是因为哥俩大了,祭祖这种事能自己顶上去,他年三十才能又回来给继父上坟。

要不然他爹就闹,即便当时不说,等喝上酒也会闹。

这几年的磋磨,真是受得够够的。

一想到晚上的团圆饭,骆常胜头皮就已经开始发麻了……

骆常庆的年三十是去骆德康家过的,跟骆德康喝了几杯。

省城那边,一大家子凑到一起热热闹闹的包饺子,炸肉、炸鱼、炸丸子、炒菜。

骆言拆了一支鞭炮,跑出去放着玩。

骆听雨在整理明天要穿的新衣服,明天回胡同那边拜年。

等骆言玩够了上来,家里也摆了一大桌子菜。

一家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第二天文霞带着他们回胡同那边转了一圈。

胡同里的邻居下午也过来给廖春华他们拜年,顺便参观了下他们的新房。

热闹了一天。

晚上骆言窝在姐姐屋里整理压岁钱。

“奶奶一千、姥娘一千、姥爷一千……”骆言惋惜地道,“咱要是有爷爷就好了。”

这样爷爷肯定也是一千。

“妈妈一百。”骆言又吐槽,“老妈也太抠了,才给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