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爸也重生了 第221节(1/1)

一会儿还是得去百货大楼,来一趟齐城不逛逛百货大楼回去都没啥说。

跟人家提这个什么服装店,谁知道啊?

贾东城却拽着他弟弟去了那边的鞋店,眼睛顿时放光:“天力的鞋子,海城那边的天力球鞋。”

男孩子嘛,对球鞋情有独钟,看着架子上那一排球鞋,不想走。

刘美青跟着过来瞧,那一排排的鞋子瞧着确实精神。

白色的底,上头带着红色的标志装饰,确实好看。

除了红色,也有带蓝色装饰的。

还有一款标识是白色,但鞋带很洋气,别的鞋带都是白色,那款的鞋带是天蓝色的,听旁边售货员跟人家介绍,说这款叫什么…出口转内销?

刘美青撇撇嘴,说的倒是洋气,你倒是便宜点啊!

贾东城转头跟他娘道:“娘,给我们买双球鞋吧,这牌子的球鞋咱去百货商店看好几回了,回回去都说没货,没想到这儿就有。”

除了天力,也有其他牌子的,但他就想要天力,在学校里要是穿着一双天力球鞋,绝对走到哪儿都是焦点。

想想就美!

骆常胜跟进来,道:“要,这儿有就要上一双。”

刘美青拽了拽他,趁着这边的售货员不注意,小声道:“慌啥啊?这儿有,百货大楼肯定也有,咱先去百货大楼看看。”

“娘……”贾东林拽着他娘的胳膊撒娇,“买一双吧,咱从这儿买吧。”

刘美青不耐烦的‘啧’了声,压着声音道:“咋不听话呢?又不是不给你们买。咱先去百货大楼看看,除了鞋子还得买衣裳呢,得比比价,不能人家说咋着就咋着。听话,走,去平价店那边逛一圈咱就去百货大楼……”

拽着俩儿子往另一头走。

路过中间的主店时,听售货员报价,这个二十多,那个三十几,她加快了步子,像是走慢了她就得在这儿花上二三十块钱似的。

要说那些衣裳好看吗?好看,也洋气,花大钱了能不洋气吗?

洋气上一把,回去日子还过不过了?

来到平价店,刘美青才觉得到了天堂,瞧那款蓝色的布料子,比家里卖的还便宜,才卖八毛七一尺。

老家那边这种布都到九毛五,有的都卖一块了。

原色粗布也比老家那边便宜个五分钱。

刘美青问了一圈价,呼吸都急促了,觉得扛几卷布回去这趟省城之行才算没白来。

她猛地上前一把抓住一匹布,眼睛发亮的问:“同志,这种布要多了还能再便宜不?”

崔静笑道:“婶子,我们这布本身就别的地方便宜,就是为了回馈老顾客才搞的优惠,所以要多少都是这个价,不会再低了。”

“除了布,还有啥东西便宜?”刘美青问着,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一个顾客,看见崔静就问道,“小崔啊,那床单和毛毯给我留着的吧?”

“王婶子,留着呢,您是咱店里的老顾客了,不给谁留也不能不给您留啊。”崔静笑着从柜台后头拿出床单和毛毯。

别说刘美青眼睛发光,骆常胜都觉得像是看错了似的上前去看,跟刘美青嘀咕:“这是民光床单吧?这也是海城那边的货?”

刘美青顿时觉得百货大楼啥的不香了。

这家店简直就是一座宝藏啊,咋这么多海城货?

她也赶紧道:“同志,这床单我也要一条,我再要点布。”

崔静收了那位顾客的钱,转头跟她笑道:“不好意思,民光床单得排队,现在已经排到半个月之后了。”

刘美琪眼尖的发现她刚才撑开的那个袋子里还有不少床单呢,忙道:“同志,那不是还有吗?你匀给我们一条,就一条。”

崔静笑着摇摇头:“不好意思,这些都有主了,都是大家一个月前就开始预定的,都有名单的……”

她收了钱,把货给那位顾客,拿出一个本子翻开找了找,在其中一个人名后头打了对勾。

又有别的顾客要东西,就转身去忙了。

甭管刘美青咋说,人家就是不给她匀。

说话的功夫,崔静就卖出去好几条裤子,好几件汗衫、布鞋,还有人要了一整匹原色粗布,扛着走了。

然后就听崔静也不知道冲谁喊了声:“原色粗布补货,上两匹吧,还有个顾客预定了一匹说今天来取……”

旁边那间店里先前那小姑娘也喊:“圆领彩色波点裙售罄,补斜花纹的裙子吧。”

刘美青一听,忙顾不上床单了,先赶紧要上一批原色粗布,回家做被子里。

蓝布她也想要,那军绿色的布她也想要,还看中一块灰色带细条纹的布,一问价格也不高。

这边卖的布鞋也便宜,比家里大集上还低五毛钱呢,忙给自己和骆常胜一人买了双。

贾东城哥俩对视一眼,道:“娘,还去不去百货大楼了?”

刘美青忙着扯布,那蓝布她想买一匹,军绿的也想买一匹,但又得算计着别的花费,只心痛的各买了半匹,让售货员给她缠成一匹。

一边盯着售货员给她量布,一边回道:“去去去,先把东西送回去咱再去百货大楼。”说着又跟崔静道,“同志,这块的确良跟这灰的我也要点……”

说话间看见这边卖蓝色的运动裤,春天的时候给哥俩各要了一条,问了问这边的价格,顿时一阵肉疼。

这边两条能便宜一块钱呢。

不要了不要了,不能再要了,她还得留着钱去逛百货大楼呢。

最后跟骆常胜一人扛着一匹布,贾东城哥俩手上提着好几件汗衫、布鞋还有便宜的西裤。

扛着这么多东西咋逛百货大楼啊?

还是得先回去放下再出去逛。

“省城就是省城,东西咋这么便宜呢?”刘美青眉开眼笑地道。

不是说省城吃人的时候了。

他们没按原来的路走,也没舍得雇辆三轮车,就扛着走,累一头汗,倒是正看见邮局了,骆常胜忙道:“正好咱要找邮局,我进去往村里打个电话。”

刘美青撇撇嘴,没拦着,喊来一句:“在电话里说清楚啊,咱们是来省城旅游,一定讲清楚了。”

她没敢和骆常胜说前两天碰见骆常庆一家回去的事,毕竟叫骆常庆弄的颠倒黑白让她丢了回人,挺难看,怕骆常胜又跟她吵吵。

再一个,她也想让兰沟村那些还在地里刨食的人知道知道,她们一家脱离骆家过的越来越好了,来省城旅游了。

关键是‘旅游’二字,多洋气的字眼。

估计有些人一辈子都来不到这么远的地方。

她想了想不放心,跟俩儿子道:“你俩看好了,我进去说,我怕你们爹说不明白。”

贾东城不解:“娘,有啥不明白的?”

贾东林人小鬼大,他这会儿反而比他哥明白,笑道:“估计是怕爹不说咱们来旅游这件事,娘这是想显摆呢。”

刘美青没好气的瞪了小儿子一眼,进去了。

不多会儿,两口子木着脸从里头出来,刘美青脸色发白,仿佛所有的精气神都被抽干净了。

贾东城忙道:“娘你咋了?出啥事了?村里不跟咱们说我小叔住的地方啊?”又看向骆常胜,“爹,咋了这是?”

骆常胜心里翻涌,说不上是眼红还是觉得又被老二比下去而没脸,老二竟然带着娘去首都玩了。

刘美青咬咬牙道:“老二胆子也太大了,那么远的地方就敢带着他奶奶去啊!”

贾东城听不懂,问道:“去哪啊娘?我小叔带我奶去哪了?”

骆常胜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装作不太在意地样子道:“嗐,就是你小叔一家带着你奶奶去首都玩了。”

贾东城跟贾东林都有些打愣怔:“首都?真的是去了首都吗?”

首都啊,谁不向往?

刘美青打点起精神:“有啥了不起的?早晚有一天咱们也去首都玩。”

骆常胜看了眼俩儿子,心里说不上是啥滋味。

他接的电话,挂了电话后都没跟刘美青说,老二还不光是带他娘去,他是带着丈母娘、老丈人,还带了文霞那头的几个外甥。

倒是没全带上,估计是怕照看不过来吧。

老二真行啊,他就算出了族,跟他不也是一个娘?

论子侄辈的亲近,他这俩侄子总比他拉不平家的外甥亲吧?

他宁愿带那头的外甥,都不说带带亲侄子。

骆常胜气的浑身发凉,刘美青喊了他好几声都没听见,把刘美青吓坏了,声音发颤的问:“还他爹你咋了啊?你别吓我,还有啥事,还出啥事了?”

她现在是不如以前那样全身心的围着骆常胜转了,可她也不希望自家男人出事。

单职工和双职工可不一样,她现在回娘家,她娘对她都比以前好了很多,有啥好吃的也会单独给她留,兄弟和兄弟媳妇也一口一个姐的叫着。

也就是石安村那些泥腿子不知道好歹。

骆常胜抬手搓了把脸,才道:“没事,我没寻思老二做事那么绝,他宁可带着文霞那头的外甥去首都,都不说带带咱小峰小军。”

一着急,都不说新名字了。

刘美青声音尖利地道:“啥?老二他咋那么小心眼啊?文霞那头的外甥跟他有关系啊他这么上赶着?他带小春家的冯建了吗?”

骆常胜摇摇头:“我没问。”

刘美青气的不行,去推骆常胜道:“问问,小春村里的电话你不是记的?问问小春,骆常庆带没带冯建!”

要是带了冯建,单撇下她这边,那就是为那天的事生了气,个小气吧啦的。

如果没带冯建更好,让小春跟他家闹去吧!

不多会儿骆常胜出来,道:“冯亮正好在村里,他接的电话……”

“冯亮咋说?”刘美青忙追问道。

“冯亮没说啥,他说不知道这事,老二没跟他提。”骆常胜脸色并不好看,冯亮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几回都跟他阴阳怪气的。

刚才接通电话,冯亮听完先在那头楞了下,随即就道:“他小舅花自己的钱,愿意带谁带谁,咱们都说不着。”跟着又怼了他一句:“大哥,你们去省城玩也没跟我们说声,早说我们也搭搭便车啊!”

一句话就让骆常胜没了动静。

刘美青嘟囔:“这个骆常庆,以后见了不兴搭理他。”

贾东城哥俩眼馋的不行,如果这个暑假他们也能去趟首都,等开学的时候在班里一说,多风光?

首都啊,省城跟首都可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