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爸也重生了 第170节(1/1)

“……等我给你买一块。”

郭大旺在外头抽烟,先看见这娘俩,赶紧过来招呼:“骆哥,骆大娘。”

年前跟着骆常庆卖鱼的时候见过廖春华,不过那时候忙的脚打后脑勺,没咋顾上说话,就是打个照面。

朱东风也是,跟廖春华见过。

“你是小郭来对吧?”

“是啊大娘。”

郭大旺忙去接骆常庆手里挽着的一个包袱。

文霞从窗户里瞧见了,跟骆听雨道:“九九,你奶奶来了。”

抱着骆言,带着骆听雨迎了出去。

“娘,这一路上挺累吧?”

骆听雨也喊奶奶。

骆言也还记得奶奶,挥着小胳膊跟着姐姐喊人。

“诶诶,不累不累,就是头回坐火车觉得挺新鲜。”廖春华忙连声应着,去接骆言,骆言就歪过去让奶奶抱了。

进了店里,丁丽莲和崔静已经猜到廖春华的身份了,忙喊大娘。

廖春华没想到屋里还有店员呢,想想也是,这么一排店面,人少了可看不过来。

她也笑一脸褶子,文绉绉的说了句:“你们好!”

店里东西不多,廖春华想象不出来年前的时候店里生意有多好,她就是瞧着这铺子亮堂。

这屋瞧瞧,那屋看看,满脸挂笑,不住地道:“是真宽敞,这位置也好。”

“这鞋架子是买的还是找人打的?”

“这柜台不错,供销社里摆的就是这样的。”

骆常庆就跟他老娘腚后头不住的给她介绍。

等她看够了,骆常庆骑上三轮车带着她和文霞娘仨回了家里。

路上的时候廖春华才反应过来,一面被颠的摇来晃去,一面道:“你们是买了两辆三轮啊?”

文霞抱着骆言,道:“是啊娘,一辆不够用。”

廖春华又笑着道:“你也学会开三轮车了?”

“学会了,平时常庆出发,我骑着拉货啥的方便。”文霞笑道。

廖春华这才觉得小儿子真挣了不少。

她得卖多少茶叶蛋才能撑起这么大的摊子,三轮车一下买两辆,还能在省城买上院子啊?

指着茶叶蛋可能得攒几年,但跟着小儿子卖东西,攒的能兴许快点。

廖春华就忍不住拍拍车棚,大喊:“常庆你是明天早上去南方进货吧?票买好了吧?”多进点给她匀一些啊。

骆常庆明天一早就走,不进货不行了,没啥卖的。

到了胡同里在门口停下,廖春华下来后看着陌生的环境就有点拘谨。

不过胡同里也没人,太冷了。

骆常庆上前开了门,让老娘他们先进去,自己把车骑进去。

廖春华看着这边的院子,觉得哪儿哪儿都板正,四下里一打量:“唉哟,这院子真不赖啊,还有南屋呢?”

“还有小压泵,这院子带着井啊?”

院子里的井已经找人弄上压水泵了,一是使用方便,二是安全,也不用担心孩子来来回回的跑出意外。

“带着,还是口甜水井呢。”文霞道,“前头那房主人家自己打的。”

“这个好,这比辘轳得劲。”廖春华看了看南屋,其中一间里头摆着床,应该是常庆他老丈人睡觉的屋。

另一间里放着些杂物。

饭屋修的也板正,还有口大锅,灶台也干净整洁,在里头连洗带切加炒,啥都能办了。

文霞会收拾家,饭屋里头弄的一点都不乱。

用砖头砌的柜子,外头罩着层帘子,里头放的锅碗瓢盆也不沾灰。

进了屋子,廖春华一眼就看见了那台大彩电。

屋子也宽敞,收拾的干净利索,比石安村家里的摆设还全乎。

“这院子好,这院子买着了,是挺不赖。”廖春华屋里屋外的转着瞧,还去屋后头看了看菜地。

骆常庆的菜地实验结果也出来了,他从果园里挪出来的菜长的比同期的快,也旺,口感属于中间位置。

比外头的普通蔬菜口感好,比果园里从头长到尾的略差点儿,只要不是长期吃一种,然后突然转换,也不太容易辨别。

已经很不错了,以后他就这么里外切换。

文霞在骆常庆带着廖春华参观后院子时泡好了茶。

外间那张床的被罩枕巾啥的都是新换的,被子也重新换了一床。

今天店里也不忙,几个店员就能忙过来,文霞带着婆婆熟悉家里的用具。

廖春华又看到了冰箱……

她赶紧问小儿子:“常庆,你要是弄到外汇券就给我攒攒啊。”

争取等天气热起来她也添上一台冰箱。

这东西听说可好用了,夏天把鱼肉放到里头不容易坏,馒头放进去也不容易坏,吃的时候拿出来馏馏就行。

要不天热的时候蒸馒头也不敢蒸多了呢,放两天就长毛,就现吃现蒸,要是有个冰箱就能一气蒸两大锅,放进去存着,慢慢吃。

“行,我给你攒着。”骆常庆道。

文霞让廖春华歇着,她开始收拾做后晌饭的东西,婆婆来省城的第一顿饭,得隆重些。

她拿上票骑车出去买了块豆腐,见有卖蘑菇的,又买了点蘑菇。

别的肉家里还有。

晚上做的肉沫豆腐、蘑菇炒鸡蛋、西红柿炖牛腩,土豆炖火腿,又做了个萝卜姜汤。

熬的大米绿豆粥,馏了几个馒头。

廖春华吃舒坦了,也很担心一个问题,悄悄跟小儿子道:“我可没文霞这手艺啊。”

骆常庆道:“让你孙女教你。”

一提这个,廖春华又来精神了,啪的拍了下巴掌,笑道:“唉哟,那八月十五的时候你跟文霞来进鞋,我炒菜的时候小九就在旁边指挥。文霞说是她炒菜的时候小九在边上看会了的。”

骆常庆还不知道这个事,他嗤的笑了,内心疯狂吐槽,嘴上还得抹和面子,道:“是,你孙女可聪明呢,没她不会的!”

聪明的孙女正迈过门槛,听到了这句话,她心里翻了个白眼,跟老父亲道:“爸爸,明天早上我起不来,提前跟您说:一路顺风!”

“谢谢闺女,你在家听话!”

一路顺风只是捎带,主要的在后头呢,骆听雨疯狂暗示:“爸爸,穗城那边的肠粉啊叉烧包啊好吃吗?”

骆常庆正色道:“特别好吃,后天早上我替你多吃点,还有蟹黄包、萝卜糕,每一种都好吃。”

骆听雨:……

廖春华在旁边听不懂,她在旁边道:“啥肠啊?九九想吃大肠啊?那东西你嚼不烂。”

骆常庆又给她解释了一遍,一听是南方的东西,她认真记了记,还让小儿子重复了两遍,确保自己能记住,等回去跟邻居聊的时候说不错,这才去烫了烫脚,搂着小孙女早早歇了。

骆听雨早上醒的时候老父亲估计都到机场了。

廖春华照顾孩子没有邢爱燕那么仔细,她就帮着做早饭,在饭屋里忙活的时候认真记了记这里头的格局,准备等搬了家,也比照着垒上这么一套。

还有那茅房也是,她就没见过这么干净的茅房。

不过小儿子那套院子里的茅房本来就比老宅的板正,修不修都行。

但这饭屋她相中了。

这口大锅要是用来煮鸡蛋,多省劲啊。

吃了早饭,廖春华在家里看着孩子,文霞就去上班了。

廖春华在这边不熟,也不好意思出去玩,她还担心小孙女在家里待不住,跟孙女商量:“九九,咱在家里玩行不行?”

“行啊。”她在哪儿都一样。

倒是许秀芝听说文霞她婆婆来了,过来打了个招呼,还热心地道:“大娘,你要是有要买的东西,跟我说,我出去给你捎着就行。”

廖春华没想到小儿子家来这边没多长时间,人缘都为下了,忙笑着跟人家客气:“先谢谢你了,文霞把东西置办的挺齐,等我缺啥了再麻烦你帮忙。”

“行啊大娘,别跟我客气。”许秀芝跟廖春华说了会儿话,慢慢就熟起来了。

现在天冷,胡同里都没人坐着说话,不是开启社交的最佳阶段。

廖春华只能被动社交。

但有个来陪她说话的还挺开心。

都想留人家吃晌午饭了。

因为考虑到婆婆才来,文霞没让她做店里吃的饭,让郑国强从后头的饭店里买着吃。

她中午提前回来,做完饭,吃完了饭,哄着儿子睡了才回去。

店里不忙就自由些。

骆常庆也出了穗城机场,倒车去了批发市场。

看出是过完年准备上春装了,批发市场上各个摊子摆出来的衣服风格整个大变样啊。

他先去了成大发那里。

两人见面先互相拜了个年,又寒暄了几句,才谈进货的事。

成大发摊子上的毛衣也换成了薄款,还上了几款新夹克,男女款都有。

骆常庆一眼就相中了一款白色女士夹克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