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爸也重生了 第90节(1/1)

炉子里添上两根柴,就进来看眼小孙子和小孙女。

骆言年龄小,时间一长容易忘人,跟她熟悉了一会儿才咧嘴冲她笑。

小孙女记性好,下车看见她就喊奶奶。

俩孩子自己玩的也好,不吵不闹,都不用大人在旁边盯着,特别省心。

廖春华知道这俩孩子跟她不大亲,她现在也不像以前似的瞧着小孙女不顺眼,现在看着她白白净净的小脸还觉得挺稀罕。

就坐在旁边笑着看他俩玩,偶尔站起来出去看看火。

也忍不住跟小孙女说话:“小九在省城待的惯吗?”

小孙女软软地回:“待的惯!”

“那边有啥好玩的?”

现在的省城还真没啥好玩的,倒是公园比津店的漂亮,两个大公园,一个有些游乐设施,另一个就是以风景为主,很漂亮。

国营单位倒是比津店多。

骆听雨就这回去玩过的地方跟廖春华说了些。

等骆常庆两口子来接孩子的时候,廖春华就跟小儿子说:“小九真聪明,问她啥都知道,也挺能说,村里像她这么大的孩子少见有说话长篇大套,还说这么利索的。”

骆常庆笑笑,道:“认不少字了,带着她出门看到站牌上的字,还有一些单位门口挂的牌子,她都能念上来。现在除了背诗,还能读文章,等回去就开始准备教着她背字典。”

骆听雨:……

背背也行,这时候的记忆力是真的好,她砸砸底子,将来也能轻松些。

不过今天赶了一天的路,爸妈又收拾家里,都很累,倒是没让她学习,回去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骆常庆就出了门,等骆听雨睡觉起来吃完早饭,就听见门口一阵突突响。

骆听雨忍不住想笑。

她老父亲把三轮召唤回来了。

果然,骆常庆在外头喊她:“九九起来了吗?”

骆听雨哒哒哒往外跑:“起来了!”

“喊你妈过来。”

骆听雨:……

那叫她跑这一趟干啥?

文霞出去,把门提板卸下来,骆常庆把三轮车开了进来。

电视、风扇,还有‘捎’回来的行李,全搬进了屋子里。

车上还有豆饼,皮鞋、解放鞋。

每样都留点放在家里,村里人有要的就直接过来买。

骆常庆骑着三轮车回来也成了村里最靓的仔,有邻居看见就直接跟过来了。

“他庆叔,你这又弄的啥东西啊?”

“嫂子,除了豆饼跟解放鞋,还进了一批‘时代’牌皮鞋,齐城皮鞋厂的货,津店百货商店那边只要到货马上就能抢光的爆款,我们也是费了好大工夫才进了一批。”

骆常庆不是随口吹,他最开始打皮鞋主意的时候回来顺便去百货商店看过,偶尔路过别的地方的供销社也进去看过,当时去看的时候就没有现货了。问售货员,售货员还趾高气昂的来了一句:“早卖完了!”

百货商店卖28,比省城百货大楼贵两块钱,骆常庆这次买一双不降价,商店卖多少他卖多少。

任意款式一次买两双是55,总共便宜一块钱。

他不知道别人进货是多少钱,他进的是15一双,如果28能卖出去,一双能赚13块钱的利润,再不济也能赚十二块五,比解放鞋高太多了。

解放鞋还是因为厂里订单出了问题,急着出货,才能让他一双赚到四块和四块五的利润。

后来跟程建熟了,知道的信息也多,以前厂里出货,量少的能要到六块五,利润根本没那么高。

量多的话是六块,五块五是针对能走量的老销售商。

骆常庆作为新人一开始能五块五拿货,真是因为赶的巧。

皮鞋在村里好不好卖还不知道,他打算先给文霞各留五双,能卖就卖掉,卖不掉也不愁。

跟进来的是王爱云,她一听骆常庆进了皮鞋,就忙问价。

骆常庆就说了:“嫂子,我们这次买两双才便宜,买一双就跟津店百货商店和公社供销社一个价,这种鞋子咱村里供销社都抢不着货。要一双28,要两双55,每双各降五毛,但是这次的货价格上我们有规定,不守规矩以后人家就不带我了。这样,你要是拿一双,价钱上没法让,我给你搭十斤豆饼,拿两双在按55的基础上我给你搭二十斤豆饼。”

皮鞋跟解放鞋不一样,解放鞋价格便宜,他本就卖的比供销社低,大家也不好意思讲价。

这次的货价格贵,买一双的价格跟商店里一样。买两双…农村里有几个舍得一下花五十多块钱买两双的?

怕左邻右舍觉得他不照顾自家人,可骆常庆又想卡住做买卖的规矩,那从一开始就得卡,所以宁可搭送点东西,价钱也得守住,不能让人家觉得这价格太随意。

王爱云瞧着那皮鞋样式是真喜欢,她家里条件不错,大儿子跟大儿媳是小学老师,闺女跟女婿是双职工,儿女都孝顺。

她跟骆常刚种着地、喂着猪,骆常刚还会编筐啥的,经常去集上卖自己编的筐子,家里不缺吃穿,手里还有闲钱。

骆常庆还没去过津店的时候,王爱云就已经去津店逛过好几次了。

“我要三双你怎么给我算?”王爱云大嗓门,笑问道。

“你是我本家嫂子,这样,价格是八十二块五,我给你搭四十斤豆饼。”骆常庆也痛快,就按27.5一双。

王爱云是骆德康的儿媳妇,的确是本家嫂子。

“行,我先挑鞋,你给我留起来我回去给你拿钱。”王爱云也很痛快,不过她全挑的女鞋,一双男鞋没有。

骆常庆笑道:“嫂,不给我二哥买双啊?”

骆常刚在那边排行老二,他喊二哥。

王爱云翻了个白眼道:“才不给他买,老东西穿不出好穿来。我自己要一双,给小广媳妇一双,给小凤买一双。”

她儿子叫骆广,闺女叫骆凤。

“不给小广买啊?”

“切,他那脚就随你二哥,脚指头长牙,啥鞋都能顶出来,这么好的鞋穿着浪费,我就给他做布鞋。”

王爱云挑了三双,两双深棕一双黑色,骆常庆也没真留着鞋让她单回去拿钱,直接让她把鞋连豆饼都带走了。

他没想到回来还能有这样的开门红,把东西放下,跟文霞说了皮鞋的收款方式,村里人买单双也不让价,一双送十斤豆饼,两双送二十斤,有跟王爱云一样能要到三双的…估计够呛。

真有这样的就送四十斤,他送的起。

豆饼他在村里是卖七分五,可他进价才几分钱啊。

安排好,骆常庆就骑车走了。

他肯定不会一路骑到县城,真骑过去屁股得颠木了。

倒是骑着去公社转了转,停在了一卖茶鸡蛋的老太太前头。

老太太一看有人挡她摊子,正想吆喝呢,结果一瞧是小儿子。

“唉哟,你这是打哪弄的这铁家伙啊?”廖春华整个人愣了愣,接着就大声说着,眼睛还不住的往四周瞅,生怕周围的人看不见。

能看不见吗?她嗓门再大能有三轮车的动静大?大家的视线早扫过来了。

骆常庆打算给她留点豆饼,留几双解放鞋,闻言先调侃一句‘反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才又笑道:“东西的本钱回头再算,我先去县城看看我大嫂。”

“不是常庆,不着急去看你大嫂,你先让我看看这车子……”廖春华过来摸摸车斗子,又探头看看驾驶室,她琢磨着也该换据点卖茶叶蛋了,就道,“你给我拉后街上去不咋?”

刚说完就看见车斗里放着的皮鞋了,忙唉哟一声:“你这是弄的皮鞋啊?”

“嗯,但皮鞋不能给你……”他压低了声音忽悠,“这个进价高,利润还低,一双皮鞋光进价就二十好几,放你这里不安全。”

廖春华一听光进价就二十好几,也不敢留货,她是怕卖不出去。

——她也就是没见过百货大楼抢东西的盛况。

但凡见一回,就不会有卖不出去的这种担心。

骆常庆让老娘坐了回三轮车,载着他换了个地方。

一下车廖春华顾不上颠的半边身子发麻,就大声说:“常庆,你给人家开车可得好好开啊,这东西瞧着就不便宜。”

骆常庆无语,他啥时候又成了给人家开车的了?

知道老娘就是想炫耀,他也确实说的是人家的车,低调嘛,低调。

跟廖春华交代两句,他开着走了,出了公社,找地方收起来,在路边等车。

坐公共汽车去了县城,县城的医院很好找,他来这边卖过苹果,有一次卖解放鞋也是在这附近。

装了四五个苹果两三个桃,提着进了医院。

进去一问就问着了。

骆常胜正好在这儿,一看老二来了,还有些惊讶,说话也很客气:“常庆来看你大嫂呢。”

第二句话就是:“你好么央的咋又去省城了呢?”

心里也有点埋怨,要是不去省城也就没这些事了。

或者告诉他们一声也行啊。

刘美青只要能吃进去东西恢复的就快,她已经还阳了,不光能坐着,脸也没昨天那么蜡黄,不过说话还是带着点有气无力,瞧着骆常庆进来,就阴阳怪气地道:“唉哟,你还真有脸来。”

她现在恨透老二一家了。

搬家为啥不跟大哥大嫂说?

她还能跑省城去找他们啊!

骆常庆气笑:“行,能骂人说明没事。”

把东西放下,他看着大哥,没回应去省城的事,只道:“事情我听说了,也找人问了问,跟咱这边没啥关系,你跟大嫂也不用害怕。”

问啥问,这还用问吗?本来也没关系,是刘美青自己上赶着跳坑。

她也是有点自己吓唬自己。

不过这么说显得他好像很上心的样子。

“我大嫂呢也放宽心,杀人犯根本不敢来。人家还怕你身边有便衣警察就等着他露面的,所以嫂子你踏实住了就行。”骆常庆也不知道是来安慰人还是吓唬人,反正一副为自家人着想的样子,语气突然一沉,道,“不过,事情也难说,大嫂要是出门尽量别落单,在外头也捡着人多的地方走,非必要别出门,等把杀人犯抓住就好了。”

刘美青满肚子想埋怨骆常庆的话都全忘了,忙哆嗦着道:“要、要不…我就尽量不出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