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十万两的嫁妆(4)(1/1)

“神经病,做梦!”于家老夫人捂住了自己的口袋,才把女儿们卖出去,她手里的钱还没有焐热呢,怎么可以送出去。

于长祥摸了一下鼻子,又道:“娘,这两天你去找媒婆,多多登门葛家。别让媒婆给我提亲,而是给咱们附近的鳏寡孤独的老人们提亲。”

“这是什么意思呢?”于家老夫人惊呆了,不给自家儿子提亲,反倒照顾别家,这不是浪费钱嘛。

于长祥呵呵笑了,他道:“在那群人的烘托下,我这个贫穷儿子也算是人中龙凤,怎么都比他们强太多了。到时候,葛家老爷子左右一看,我这个女婿还不是最顺眼的?到时候,不怕葛家姥爷不顺着台阶下。”

“咦,这个办法不错。”于家老夫人高兴的笑了。

于长祥跟着笑了,他想要的女人,还没有人能从他的手掌心里逃出去。

他从怀里拿出了一百两银票,递给了于家老夫人,他淡淡的说道:“葛家的事儿,暂且不管,估计不出一个月,他就要投降了。这一百两是孟家五姑娘给我的,娘,留给你花吧。我看着孟家五姑娘还可以,再等几个月,让我给她的肚子留个种,就能按照葛家的计划,一模一样的来一套了。”

“好儿子!”于家老夫人夸赞着,这个儿子没有白白的养育。

整个于家最有出息的人,就是唯一的儿子了。

于家老夫人想了一下,这两天没有听见两个女儿的动静,不禁好奇的问道:“你的两个姐姐嫁了过去后,过的怎么样?”

“说起这个,你可得经常去看看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的夫君是扬州的暴发户,口袋里有的是钱。你就让我姐姐吹吹耳边风,这钱还不是哗啦啦的流到你的口袋了?”于长祥说道。

于家老夫人一听,高兴不已,这儿子会办事儿,给找了几家暴发户,这钱还不是源源不断的留到她的口袋里嘛。她一高兴,就决定下午就去看看闺女们。

两个人一商议,这就高高兴兴的去办自己的事儿了。

这三天,最受煎熬的是周玉花,她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何自己没有得到十万两的嫁妆,一时气愤,就写了一封家书给京城里的老爹,要求老爹拿出十万两的嫁妆。

这不够区区十万两的嫁妆,对于陆晓攸来说,则是九牛一毛的事儿。但是陆晓攸不出这笔钱,就让周玉花心生不满了,她写了一封书信,到不是给老爹的,而是给李雨蔓的。

她在书信之中,写了自己悲惨的遭遇,博取李雨蔓的同情,又说了不少陆晓攸不尊重家姐等类的话,希望李雨蔓来买单。她不指望李雨蔓站在她这一头,但是陆晓攸做错的事儿,她必须承担责任。

李雨蔓既然是陆晓攸的娘亲,承担着教养的责任,她没有把孩子教养好,自然要承担损失了。

周玉花打了一盘好算盘,写的是凄凄惨惨,恨不得流几滴眼泪那种。她写了书信,就将书信送到了驿站,等待着李雨蔓自己送十万两的银子给她。

连续三天,周玉花也没有闲着,一方面写了书信,一方面则是日日跑到周家大闹一场,非得逼着陆晓攸拿出十万两的嫁妆不可。她日日都去,门口的人议论纷纷,有些好事儿的人,每日就坐在门口看着她周玉花大闹不止。

周玉花也觉得害臊,但每日被于长祥冷落,这才是更加难受的事儿。

她无法接受于长祥的冷冰冰对待,只能从陆晓攸手里拿到十万两,才觉得日子能好好的过下去了。

日日去,日日闹,却总也见不到陆晓攸的人。

有的时候,她在傍晚才走,却迟迟没有看到陆晓攸的人。有的时候,她留宿在周家,却没有看到陆晓攸回家,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她去了远一点儿的小县城去了,今夜留宿在县城。有的时候,她就一天好几趟的跑,总也抓不住陆晓攸的人。

一直到了第三天,深夜,周玉花坐在了周家的门口,不敢回于家。

她抬头看着漆黑的夜色,这几天的日子吵吵闹闹的,这会儿难得的安静了下来。她仰望着星空,数着一颗颗的星星,心里一暖,曾经听人说过故去的人会在天上化成一颗星星,守护家人。

她的娘亲早亡,她每到失落的时候,总会抬起头,看着星空,就像是娘亲在陪伴着自己一样。

“周姑娘,你都出嫁了,就别来麻烦你们家的姑娘了,我看你们家姑娘很忙,这些天更是忙的昏天暗地的。整个扬州都知道你家二妹和扬州知府合作,一直在创建无忧书包。而你呢,整天过来,又什么意思呢?”一个路过的路人,缓声说道。

周玉花收回了视线,眼前站着一个手拄着拐杖的老婆婆,她笑的一脸慈眉善目,目光之中满含温柔,就像是母亲的目光。周玉花愣住了,放佛一刻,她感觉到了母亲在告诉她,不要嫁妆了吧。

但没有了嫁妆,她级不是于家的人了。

当初于长祥说过,没有十万两银子,她就得从于家滚出去。她舍不得啊,她舍不得于长祥,她深深地爱着于长祥啊,她觉得于长祥为了十万两银子,那是因为他们以后要过好日子啊。

有了钱,他们才能过着好日子啊。

于家穷,整天吃着青菜,就连一点儿肉末都没有。若是不从陆晓攸这儿拿钱,他们于家要怎么过下去?

周玉花不敢想,她有些慌张,声音发抖。“老婆婆,我二妹有自己的无奈,我也有自己的悲伤。我也不想整天在这儿闹,我也想过着好日子,但是不行啊,我嫁的那家很穷,就等着二妹救济一下了。”

布衣老婆婆摸了一下手掌,粗糙的手掌上满是茧子。“孩子,幸福的生活是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的。你家二妹便是如此,我这个老婆子也是如此。”

老婆婆伸出手,将自己瘦巴巴的手摊开了,她笑的一脸骄傲。

“早些年,生活比现在可穷多了,那时候一文钱都是宝贝的年代,我就凭借着自己的双手,一文钱一文钱的存了下来。如今,儿女双全,子孙满堂,谁提起我的名字,都得竖起大拇指。”老婆婆笑了,她回顾这一生,只能用满足来形容。

她想要的东西,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她想要达成的愿望,她一一都实现了。

如今,她在这一片买了一座座豪宅,成为了扬州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这些都是她自己获得的,如今老了,退了下来,留给后来居上的年轻人去打拼了。

她的产业也留给了儿孙,自己乐呵呵的每日出来转转,小日子倒也开心愉快。

这一辈子她走的很充实,心里满满的幸福感,都是自己提供给自己的,这辈子不用依靠任何人,她就感觉到了满足了。

“也许你想象不到,我十岁的那年没有了父母。

我的爷爷奶奶看我是一个女娃,不愿意养我,就把我嫁给了隔壁小镇的五十岁老头子。

那时候,我老头子五十岁,脑子痴痴呆呆的,一辈子倒也平平安安,六十岁的时候就走了。

我的第二任丈夫呢,他比我大七岁,在一起了三年,我才有了孩子的时候,他就杀了人,住进了大牢,到了现在还没有放出来呢。

那时候,我忽然发现人生没有男人也可以过,我就一文钱一文钱的赚,一文钱一文钱的存,一直到了现在,我们家在扬州还算是小富之家了。”老婆婆笑的温柔,眼睛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