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通房后我跑路了 第59节(1/1)

他又仔细把那信函重新看了一遍,逐字逐句地揣摩。

扬州,宁樱居然跑扬州去了!

李瑜握着信件,背着手来回踱步,眉眼里皆是笑意。

这都跑了半年,可让他好找。

不管他承不承认,寻了半年才得到宁樱音讯,心里头是实实在在高兴。那种小窃喜掩盖了以前的自我怀疑,管她是什么原因跑的,先弄到手再说。

而另一边的宁樱则忙着清算账目,她把接手食肆以来的所有收支进行统计后,刨除成本,各家居然也能分得四贯多钱。

这让周老儿惊喜,宁樱也感到意外。

往日在秦王府每月就有两贯钱的月例,那时还没意识到讨生活的艰难,如今自己靠双手获取,委实不容易。

但不管怎么说,其中的成就感是做奴婢体会不到的。

宁樱宁愿走这份艰难路,一点点靠双手攒钱的滋味挺好。

待她走上正轨,往后还会找更大的铺子,请庖厨,请侍者,不用亲力亲为,像现在这般辛劳。

这份功劳翠翠也付出许多,宁樱特地找成衣铺的裁缝给她订做了两身新衣。

翠翠很是高兴。

过年那天下午周家请她们晚上去隔壁街吃团年饭,宁樱应下了。

街尾的秦氏也是个有心人,特地叫杨瑞送来一份糕点,是芋魁陷儿的团子,用糯米粉裹着芋魁陷儿油炸而成,软糯香甜。

杨瑞说是他们当地的传统小点,让宁樱主仆尝尝。

宁樱也没白接这份礼,特地用红绳串了好些个铜板送给杨瑞,让他偷偷藏着当私房钱,把孩子哄得偷着乐。

待杨瑞回去后,宁樱也尝了尝那团子,热乎乎的,甜而不腻,特别是里头的芋魁陷儿,软软糯糯,满口温暖。

翠翠贪吃,一口气吃了五六个。

宁樱道:“小丫头悠着点,晚上还有好吃的呢。”

翠翠憨憨道:“等以后娘子开了大铺子,翠翠就有更多好吃的了。”

宁樱嫌弃道:“出息!”

话说那杨瑞跑回家后,就偷偷关在屋里藏他的私房钱。

秦氏听到屋里的声响,大嗓门问:“杨瑞回来了?”

杨瑞没有吭声。

秦氏又喊了一声,杨瑞这才应声开门,秦氏问:“你小子鬼鬼祟祟的在屋里做什么?”

杨瑞嬉皮笑脸道:“没干什么。”

秦氏半信半疑,问道:“把团子都送给姜娘子了吗?”

杨瑞点头,“送了,她说好吃,还说了许多客气话。”

秦氏这才满意地去了庖厨。

杨瑞那小子也是个人精,被一串铜板给收买了,生了出卖老爹的念头,屁颠屁颠跟到秦氏身后,暗搓搓道:“祖母,我觉得那姜娘子挺好的。”

秦氏:“是挺好,脾性不错,就是样貌人才差了些。”

杨瑞怂恿道:“不若让爹去把她讨过来吧?”

听到这话,秦氏愣了愣,半信半疑地看向他,“你想让她来做你的后娘?”

杨瑞点头,“我觉得她脾气好,应该不会打我。”

秦氏:“……”

这还是他这么些年头回主动愿意找后娘,她好奇问道:“你就不嫌那后娘样貌丑?”

杨瑞摇头,“也不算太丑,若是好看的脾气不好,孙儿要遭殃,你这个做婆母的也不好过啊。”

秦氏:“……”

一时竟被噎着了。

杨瑞无比淡定道:“所以还是得找脾气好的,我不用挨打,祖母你的日子也好过些,若是跟我爹三天两头就闹腾,咱家不就鸡飞狗跳了吗?”

秦氏:“……”

好像很有一番道理。

也在这时,杨大郎拎着一尾鱼和一条羊腿回来,今日过年,自然要吃点好的。

杨瑞美滋滋跑上前接过。

秦氏道:“我炸了团子,大郎尝尝看。”

杨大郎去洗手,取筷子夹了一只团子来尝。

哪晓得刚入口就被噎着了,因为秦氏对他说道:“瑞儿把姜娘子相中了,不若大郎什么时候去把她讨回来做后娘?”

杨大郎闷咳几声,秦氏忙拍他的背脊。他咳了好几声才缓和下来,不可思议道:“真是瑞儿说的?”

秦氏点头,“他觉得姜娘子极好,脾性温和,不会打他。”

杨大郎:“……”

秦氏也道:“我也觉得姜娘子脾性好,健谈且爽朗,就是样貌稍稍差了些。”

杨大郎觉得不对头,问:“他什么时候说起这茬了?”

秦氏回道:“先前我让他给姜娘子送些团子去,他回来便同我说起了这茬。”

杨大郎随即去了杨瑞房里,那小崽子唤了一声爹。

杨大郎上下打量他一番,问道:“你把那姜娘子给相中了?”

杨瑞点头。

杨大郎坐到床沿,细细审视他一番,又问:“先前你去送团子,她可曾跟你说过什么?”

杨瑞道:“就说了些客套话,夸祖母做的团子好吃。”

杨大郎才不信他的鬼话,尝试着在床上找东西。他太了解自家崽了,一直都很抵触给他找个后娘,之所以改口,肯定是有原因的。

这不,见他在床上搜寻,杨瑞果然慌了。

结果还真被杨大郎从枕头里搜出一串用红绳串起来的铜板,他瞅着那铜子儿,问道:“这是谁给你的?”

杨瑞:“祖母给的。”

杨大郎当即把铜子儿拿了出去。

杨瑞忙追上,改口道:“是那姜娘子给的,说是回礼。”

杨大郎啧了一声,又气又笑道:“就为这几个铜子儿,你就把你老子给卖了?”

杨瑞理直气壮道:“这是人家给我的私房,让我藏着自个儿买东西的,爹不能蛮不讲理拿去充公。”

杨大郎被气笑了,“私受人家的东西,你还有理了?”

杨瑞急了,“真是姜娘子自个儿给的,不信你去问她。”

听到父子二人的声音,秦氏好奇过来问:“怎么吵嚷起来了?”

杨大郎:“你的好孙儿,为了几个铜子儿卖他爹。”顿了顿,看向杨瑞道,“你好歹长点出息,你爹就值那十个铜板?”

杨瑞露出嫌弃的表情,撇嘴道:“说不定人家还不要你呢。”

杨大郎:“……”

秦氏被父子二人逗乐了,说道:“人家要不要,咱们开春找官媒娘子上门问问就知道了。”

杨大郎急道:“阿娘莫要起哄。”

秦氏:“还不好意思了,又不是头婚。”

杨大郎:“……”

这祖孙二人,他是服气的。

傍晚的时候家家户户过新年,宁樱主仆也去了隔壁街周家,周大郎夫妇热情接待。

周家常年做瓷器生意,家境殷实,住的院子是二进院子。那院子宽敞明亮,光正房就有四间,东西厢房各四间,倒座房则有七间。

院子里种了不少绿植,虽是冬日,却一片生机勃勃。

宁樱还是头一回过来,不由得生出艳羡,她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宅子呢?

周家的门窗到处都贴满了福字窗花和对联,人们坐在一块唠了阵儿家常。

婆子进屋来询问是否传膳,周大郎做了个手势,说道:“今日请了姜娘子来,定要好好尝尝我们的扬州菜。”

宁樱笑道:“有劳周郎君款待了。”

周老儿捋胡子道:“姜娘子孤身一人在他乡,我们自然应当尽地主之谊。”

宁樱:“周老爷子客气了。”

厢房里的菜已经上齐,人们起身过去。

大圆桌上摆得五花八门,非常丰盛,满屋子的鲜香馋得叫人直吞口水。

周大郎做了个请的手势,人们陆续围拢入坐。

周老儿强推那道蟹粉狮子头,定要叫宁樱尝尝,那可是周家庖厨的拿手菜。

众人皆知蟹粉狮子头可是当地的传统名菜,以猪肉和蟹肉为主。

瓷碗里的狮子头硕大浑圆,由高汤清炖而成,菜蔬碧绿,汤色清亮,泛着少许鹅黄。

婢女替宁樱布菜,她兴致勃勃道:“周老爷子,周郎君,那我就不客气了。”

周老儿期待道:“姜娘子趁热尝尝。”

宁樱小小尝了一口,口感松软滑嫩,肥而不腻,竟然一点都没有猪肉的臊腥。

那蟹肉也鲜美异常,就着少许汤汁入喉,她忍不住称赞道:“这菜好啊,什么时候我也要学学。”

周老儿得意道:“那你可算找对人了,这就是我做的。”

宁樱吃了一惊,高兴道:“不应该啊,周老也子这般好手艺,何至于把那铺子经营成了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