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1)(1/1)

李德和钱向东尴尬对上视线,李德回身去找李理。

李理,李理,你饭买了几份?李德问道:为什么没有钱向东教授的?

李理撇嘴,他算哪门子教授?

李德见李理这个态度,表情难看,钱向东研究员研究出了在全国拖拉机田径拉力大赛获得第一名的拖拉机,还研制成功国外还在研制中的lcd液晶显示屏技术,并且成功运用到电子手表和计算器上。就冲这两点,不管这次他能不能成功研制出计算机,是不是我们的授课教授,他都值得被我们尊称为一声教授。

李理不服气,梗着脖子,可笑,你自己愿意认这种人做教授,别代表我们其他学生,我们其他人可没有这种品行败坏的老师。你知不知道他以前都做过什么,不知道我劝你去了解下再说话。

李德被他这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给气到了,不自觉提高声音,所以你是故意的了?就是故意没带钱教授那份饭?

是又怎么样?他是你的钱教授可不是我的。李理乜道。

李德被李理这副清高的态度气得要死,他刚要回嘴怼人,就听到身后传来更为沉重而苍老的声音。

是,不能把你怎样,只是你就不再适合待在我带教的项目中。学生们回头,见科研室的门打开,教授们都站在门口,也不知道静静听了多久,又听去多少。

吕梁目光沉沉看着李理,我不要求你多尊重我们这些教授,为我们付出什么,只要求你给予我们最起码的尊师重道。

李理自是不服,他食指直指钱向东,吕教授,你知道钱向东是什么人吗?他就是村中恶霸,曾经对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动过手。自己的青梅竹马得手后就抛弃了,他这种人人品有问题,就该拉出去游街批

够了!吕梁大声断喝,打断李理的话,李理同学,这些事是你亲眼看见的吗?你有证据吗?你可知若不是你亲眼所见,也没有证据,那就是恶意中伤!

吕梁的态度忽然变得特别严厉而气愤。

这些事情都是他做的,我室友亲眼见到的。李理不理解为什么吕梁教授就是不肯听他解释,明明事实这么清晰明白。

那么你室友在哪里,可愿意和钱向东同志当面对质?吕梁严厉地看着李理,质问道。

李理一哽,他不敢,他怕钱向东报复。

那就是没有证据只凭你一张嘴了。吕梁冷冷看着李理,请你离开我的队伍,我带教不了你,另外关于我的课程也请你选其他授课教授,选择好了告诉我,我可以帮你调节。如果你觉得我的班玷污了你的高洁,你也可以申请调班,我会为你周旋,确保你可以成功。

李理不明白他明明就仅仅只是说了实话,为什么吕梁教授他们就是不肯相信他,非要相信这个人面兽心的恶徒。

我不服,我

吕梁不愿意听李理继续狡辩,在他开口的瞬间就别开脸。

孔爱华重重叹气,看着李理沉声道:这位小同学,我不知道你同学哪里来的偏见又是怎样对你说的。但是你已经这么大人了,又是一名大学生,最起码分明是非的能力该是有的,而非人云亦云。但凡你肯稍微动点脑子就能想到,钱向东竟然能当正式工人,那么他的政审肯定是合格的。这说明你说的那些问题要么是夸大化处理,要么是虚构的。

其次钱向东同志曾经被借调到过晋省,就算钱向东同志有什么手段欺骗过了本省,那么他还能欺骗过晋省吗?你以为晋省借调人才前不再次政审就随便借人吗?

再退一步说话,你作为工农兵被推荐来咱们央大,来之前就准备过资料政审,家里祖上三代都被调查清楚了,你又为什么会以为钱向东同志作为更加重要的研究员被邀请加入国家机密研究会没经过更严谨的政审?

其他任何地方就算你怀疑钱向东同志蒙蔽了组织,难不成你认为我们中央还会被一个小小的村霸蒙蔽?

孔爱华一连串的问题把李理砸傻了,他张着大嘴傻呆呆看着孔爱华,那副样子明确表示出自己确实没想过这些问题。

钱向东此时方才嗤笑出声,轻蔑地扫了眼李理,讥笑,你确实不适合待在吕教授带教的队伍,原因不是轻信他人,也不是人云亦云没有分明能力。而是蠢,蠢而不自知!就你这样的蠢货待在吕教授的队伍里也只是浪费吕教授的教导,毕竟你连脑子都没有,更谈不上智商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了,以你的愚蠢确实不适合在和我们待一起。

李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好不精彩。

对了,如果你那位室友有证据,那么我欢迎他去举报我。毕竟只要他举报属实,上面就会处理我,我进了局子,总没办法报复他了吧。

李理想要大声辩解,告诉吕梁和孔爱华以及周围熟悉的同学他没有说谎,就是钱向东蒙骗了所有人,可是奈何他激动得浑身发抖,嘴唇哆嗦就是找不到点辩驳,只能翻来覆去道:你们为什么不肯相信我,我说的都是真的。

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不可教化!孔爱华恨铁不成钢。

吕梁却多看一眼李理都不愿意,他扭头进了研究室,我等着你选择别的班级。

其他教授们瞥了李理眼,皆是失望摇头,没一人多给李理一个眼神或者一句安慰的话。

李理自认为平时足够尊重这些教授,结果现在他们就这么对他,宁肯相信一个人品有问题的恶霸,都不相信他这个他们一手教导过的学生。

不大一会儿,李德被叫进去,教授们把学生们凑齐的钱票还回来,李德赶紧把李理的那份还给他,你看下对不对,要是有不对劲的地方咱们当面点清,不然过后有什么问题我也说不清。

李理气得浑身哆嗦,唇色泛白,李德,你这话什么意思!你在质疑我的人品?

李德瞥了一眼李理,摇头,没有质疑你的人品,我是在质疑你的智商。

李理气愤填膺,差点没忍住当场和李德大吵起来,他一甩袖子,愤然离开。

同学们见李理走了,才开口道:以前我就觉得李理这人过分实在了些,别人说什么他都信,而且耳根子还软,没自己的主意。后来见他和咱们一个组,对教授他们挺尊敬,也不偷懒,我就想人无完人,李理其实也挺好的。哪里想到他竟然耳根子软到是非不分这种地步?

要我说像李理这种人才最可怕,平时没事的时候你看着他是挺好的,就和他真心相交。结果别人一当他说点什么,他也分不出别人说这些的目的,还会相信当真。就真的认为你是那种人,理直气壮的和人争辩,背后编排你,亏你还当他是好朋友,你说呕气不呕气。

我就不明白了,人张了这双眼睛,这个脑袋,不就是为了观察是非,想明道理,为什么有的人就非要拿它们当装饰?

还能为什么,蠢而不自知呗!

李理气得要死,一个大男人差点委屈得哭出来。回去把这件事情和室友们说了,几个室友都沉默的看着李理,李理不明白为什么就连室友都不相信他,全身充斥着无力感。

李理午饭晚饭连着两顿没吃,坐在寝室生闷气,好不容易等到赵磊回来,连忙爬起来把事情和赵磊讲了。

赵磊使出吃奶劲才没有用看白痴的眼神看李理,他真想不明白,李理的脑袋里没脑子,而是一团浆糊吗?

吕梁早些年不就是被别人恶意中伤下举报才下放改造的吗?这世上没有任何人会比吕梁教授这个经历过恶意中伤带来的噩梦的当事人,更加反感无证据造谣举报这种事情的人了。

尽管现在吕梁被平反接回,可以继续教书,可是那些曾经的苦难不可磨灭,吕梁永远都会记得,自然对没有证据的恶意指责更加厌恶非常。

赵磊讨厌吕梁是基于他自己所认知的社会环境,他认为一个下乡改造过人人喊打的臭老九不配教他,他不止看不起吕梁,还看不起所有教授。赵磊甚至觉得,别看现在吕梁等人回来了,好像可以重拾往昔风光,实际说不上哪天他们这些臭老九就会再次被下放改造。

他没必要讨好他们,更不愿意因为走得近被他们牵连。

这是赵磊的想法,赵磊此刻都搞不懂做这一切的李理又是出于什么心理了。

起先一个室友先出去,后来其他三个室友也出去了,不大一会儿他们又都回来,这次却把床上包括被褥都收拾好抱走。

李理疑惑问道:你们干什么去?

四个室友谁也没回答李理的问题,第二天李理不需要任何人解答自己也知道了,他的其他四个室友全都都申请调换宿舍了。他们宁愿住之前有学生出过事常年没人居住的宿舍,也不愿意和李理赵磊二人一起住。

另一边钱向东正要换衣服出来,路莳就拿着两人饭盒蹦进来。

路莳看见教授们都坐在凳子上吃饭,他笑眯眯道:四哥,你看我来的正好吧?

我还特意去给你灌了水过来。路莳晃了晃军绿色的随身水壶,我试过了,温的,可以直接喝。

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之前发生过什么不愉快,钱向东只要看见路莳就觉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钱向东不自觉跟着露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笑容,宠溺道:嗯,小莳来得正好。

吕梁看见这幕,不由感叹出声,钱向东同志,你可真是位好哥哥,发生了那样的事情,见到弟弟都还能笑出来。

第64章

路莳听后心里美滋滋,想说四哥自然最喜欢他,可听到后头的话就皱起两簇小眉头。

四哥,发生什么事情了?

没事。钱向东把两人饭盒打开,先吃饭,吃完饭再和你说,不过都是一些炮灰,送上来也是打脸的份,不必在意。

吕梁笑呵呵吃了口大米饭,对,小同志不用担心,那名学生已经被我撵出实验室了。

路莳冲着吕梁笑了笑没再多问,不过心里一直记挂着,嘴上还是乐呵呵的给钱向东讲他遇到的趣事。

对了,四哥,门卫有周秋颜寄来的信,我给你拿过来了。

钱向东打开信件,周秋颜写了满满三张稿纸,都是关于电器机械的问题。

从周秋颜的提问中可以看出她学得很深,对一些电器机械技术有一针见血的见解。

钱向东简单看过信后就又给了路莳,信你先帮我拿着,都是周秋颜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我有时间再给她一一解答。

路莳点头,乖乖收好信件,仰头用他小鹿般清澈的眸子看钱向东。钱向东无奈,实则心底满是宠溺,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和路莳简述讲过。

路莳握着小拳头晃了晃,这个李理脑子装得是便吗?太恶心人了。

不用生气,跳梁小丑,这种愚蠢的人迟早会吃大亏,我们等着看热闹就行了。

路莳筋鼻子瞪眼,气呼呼的。

可爱的钱向东没忍住在他肉嘟嘟的脸颊上捏了下,留下个浅浅的红印,钱向东看着两条指印又后悔了,都知道路莳脸嫩还总捏他干什么。

路莳倒是没什么感觉,被捏了还挺开心,又往近了贴了贴。

二人又说了几句亲密话,钱向东刷好饭盒才让路莳拿走回寝室睡个午觉。

孔爱华不禁感叹道:小钱同志对弟弟尚且这么好,以后有了对象,对自己对象肯定会更好。以后嫁给你的女人有福气了,咱们小钱同志肯定屋里屋外一把抓,是个疼媳妇的好手。

钱向东只是浅笑,没有多搭话。

计算机项目有了钱向东的加入进度提速不少,已经初步有了雏形,只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手开始不足。再者由于计算机程序太过庞大复杂,需要更多其他行业的科研人员参与进来。

这日吕梁组织参与研究的人员开了一次小会。

自从钱向东同志加入,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成熟意见,我们研究进度也加快了许多。现在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后续工作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由于计算机本身的属性,他涉猎很广,不是靠我们几个人就能完美解决他庞复的功能,所有我打算向上级申请,请求多个相关单位联合研制,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意见?

毕竟最初参与计算机项目的就是他们几个,眼看着研究出头尾,有了大致雏形,可却突然要加人,怕众位研究员觉得这是在分他们的功劳。

钱向东知道事实不是这样,计算器的计算和编程太过庞大,紧紧只靠他们几个研究员的运算是有限的,就算给再多时间终究有不完善的地方。因为有些地方还涉及到他们不懂的领域,所以必须和一些相关单位联合研制。

我没意见。钱向东率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孔爱华也紧跟着道:我同意吕教授的建议。

其他研究员见三位在计算器研究上付出最多的三位核心成员都没有意见,其他人纷纷跟着表态同意。

吕梁当天就写了份申请其他单位联合研制的申请书递交到上面。

只是吕梁这封申请书交上去后就石沉大海了,明明是国家最重视的项目,可是竟然一个月都没有得到回复。不管通过与否,都没有给个答案。

吕梁眼看着计算机项目进度停进不前,焦头烂额,找了不少人打探消息,最后都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吕梁实在没办法,不得不再次打了一封申请。

科研院众位研究员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手里的计算机项目一直停进不前,后来他们主任就似突然开了窍似的,一个又一个正确且成熟的建议层出不穷,以至于科研院中最近大家都在加班加点的搞研究。

院长来了一趟科研院,把央大的申请书带来,博良,我记得上次央大那边的教授就提出过要联合研制,我当时把申请书交给你了,你还没有回信吗?我今天又收到一封信。

陈博良知道上面对计算机项目的重视,赶紧解释道:我收到了申请书后立刻就叫咱们的研究员再次检验实验,打算确认了真的需要联合研制再批准央大的请求。若是不那么需要,咱们研究院可以增派人手,但没必要从各单位大批量调动人才,这样劳师动众,伤财伤力,也完全没有必要,是一种人力和财力的双重浪费。

院长点头,你研制的怎么样了?

已经出了结果。陈博良叫出一位正在研究室中忙碌的研究员,和蔼道:你给院长说说咱们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