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的绿帽[快穿]_第132章(1/1)

第85章 第四穿(十八)

领会到了百里承的意思, 季榆的手指不由自主地颤了颤,面上浮现出些许迟疑的神色来。

虽说百里承从小就开始任由他随意插手府上的事情了,可在那些事情上, 他就是做错了什么决定, 也顶多是导致府上出现些亏损而已,像这种牵扯到许多人性命的事情, 他却从来没有接触过, 那种手中握着太多东西的感觉, 让他的心中克制不住地生出一丝胆怯来。

百里承每次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感受吗?

看着面前凝视着自己的人, 季榆的心倏地就安定了下来。

不管发生了什么, 这个人,总是会陪在他的身边的,不是吗?

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压下胸中还有些波澜的心绪,季榆转过头,看向依旧望着自己,等着自己的回答的县令,出声问道:“城里有哪里能容纳最多的人?”

若是真如对方刚才所说的那样, 这个城镇中, 已经有大半的人染上了疫病, 那么现在最为重要的, 就是将这些人给隔离开来了。

就是对医术一窍不通的人都明白,在发生了瘟疫的时候,这是最为首要的事情。

而原先用来安置病患的草堂, 在这种时候,显然就有些太过狭小了。他们不可能将半个城镇的人,都塞在那一间小小的宅院当中。

“城隍庙的边上有一个废弃的粮仓,”经季榆这么一提醒,县令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连忙开口回答,“至少能安置几百人。”一旦开了个头,他的思绪也就顺畅了起来,“就在那地方的不远处就有一条河,取水也方便,我可以让人在周围搭灶,提供每日的饭食。”

季榆闻言略一点头,继而看了看边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神色间有些怔忡的曲长歌,询问道:“城中总共有多少大夫?”

想要同时照顾这么多人,肯定缺不了这些专门负责治病救人的大夫,他得知道还剩下多少能帮忙的人。

“不多,”曲长歌摇了摇头,“只有六个。”

这还是算上了今早刚倒下,病情不算严重的那个。

此处原就算不上什么太过繁华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医馆,就是这会儿在这里的那些郎中,还有不少,都是接到了消息之后,从其他地方赶过来的。

听到这个比预料当中还要小上许多的数字,季榆的眉头顿时一皱,转而看向一边的县令:“你能将附近村子里的郎中找一些过来吗?”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得是他们自愿。”

“顺便再看一看附近的村子里,有没有出现类似的病情。”想了想,季榆又加了一句。

通过比对各处的情况,他们说不定可以更容易地找出此次疫情的起因。

不管怎么说,找到了源头,总是会有些作用的。

听到季榆的话,曲长歌有些讶异地看了对方一眼,显然对其细致的思考感到有些意外。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认不出眼前的这个少年了。

在他的印象当中,季榆本该是个有些任性淘气,却又不失善良与细心的孩子,可对方此时表现出来的这份沉稳与缜密,却显然超出了他的认识。

该说不愧是百里承一手带出来的孩子吗?就连遇上事之后,表现得与平日里完全不同这一点,都像了个十成十。

见季榆有条不紊地罗列着接下来需要做的一些事情,曲长歌先前感到的那种古怪的违和感又从心底冒了出来。

他知道此时他不应该分心其他的事情,可在看到百里承望着季榆的双眼中,那掩饰不住的温柔与宠溺,他就控制不住地去怀疑对方对季榆的感情。

他又想起了那一天,百里承闯入他的医馆当中,气势汹汹地踹开他的房门的模样。

作为一个将季榆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的人,百里承的确有生气的理由,可对方当时表现出来的那股敌意,却似乎并非源自于此。

曲长歌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百里承如今对待季榆的方式,与他和那两人初时的时候,并不相同。可倘若非要他说出究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他却又说不上来,只能将其归之于没来由的直觉。

“长歌?”少年的声音让曲长歌回过神来,他看着面前这个有些疑惑地望着自己的人,有些后知后觉地应了一声:“什么?”

“没什么,就是我说完了……”季榆犹豫了一会儿,带着些许试探地问道,“你没事吧……?”

“没事,”知道季榆在担心什么,曲长歌抬手揉了揉额角,稍显疲惫地笑了一下,“只是有些累了。”

这倒不是假话,这些天为了这病情的缘故,他已经有好一阵子没有睡好了,他脸上的倦累,可不是装出来的。

季榆见状,嘴唇微微动了动,似是想要开口劝曲长歌先去休息一会儿,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他很清楚对方的性子,也明白若是换了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也肯定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在心中轻轻地叹了口气,季榆没有说话,只是侧头朝百里承看去,用眼神询问自己做得如何。

伸手摸了摸眼前这个小家伙的脑袋,百里承扬起嘴角,显然对季榆的表现十分满意。

“不知可否请县令大人将此处的疫情上书朝廷?”百里承收回手,望向面上带着些许敬佩之色的县令,笑着问道。

季榆的心思的确十分细腻,考虑到了许多连他都不一定能够想到的细节,但这个小家伙终究是第一次应对这种事情,到底会有些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百里承曾经历过一次瘟疫,有过一次经验,处理起来自然会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又补充了一些诸如巡逻与宵禁之类的事情,百里承思索了片刻,再次开口:“专门腾一个地方,每日用来煮前去照顾病人的人换下来的衣服吧。”

他曾见有人这么做过,尽管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但这么做的那些人当中,后来染病的,的确要比其他人少许多。

“如果人手不足,试着召集一些自愿前去帮忙的人。”百里承又道,他并不觉得单凭那些大夫和亲属,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忙得过来。

“自愿?”将这两个字重复了一遍,县令有点迟疑地看了百里承一眼,“会有人来吗……?”

碰上这种事情,寻常人难道不是连跑都来不及吗,又怎么会主动往这种可能会丧命的枪尖上凑?

若是他以官府的名义,强制征召,或许还能找到一些人,可……县令张了张口,终是没敢说话。

“会有人来的。”看出了县令的想法,百里承的语气十分笃定。

人就是这样一种古怪的生物,他们将死亡看作最为畏惧与避之不及的事物,可有的时候,他们却又会为了一些与自己毫无干系的东西,而心甘情愿地交付出自己的性命。

或许,这正是这种生物的可爱之处吧。

县令闻言,许久都没有说话,垂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就在季榆以为对方不准备再继续这个话题了的时候,对方突然抬起头来,很是认真地说道:“我去帮忙。”

“什么?”被对方的话给弄得一愣,季榆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

“我说,”深深地吸了口气,县令面上的神色比先前更坚定了几分,“我去给那些大夫帮忙。”

“我本来就不擅长处理这些调度派遣的事情,”宛如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县令继续说道,“与其让我在这里添乱,倒不如将这些都交由百里将军来处置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