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太子妃 第44节(1/1)

期间殿门紧闭,谁也进不去。

“她也去了?”明公公禀报完,太子便拧眉看了过去,母后是去抄经,安阳是去偷懒,她去干什么?

“许是被五殿下邀请,唐姑娘不好推托。”

太子没说话。

下学后,太子直接回了东宫,去找顾景渊去校场练了一回箭。

夜里倒是终于闲下来了,却再也见不到人,且连个信笺也都没了。

自唐韵送信起,每日都不间断,这突然停下来,别说太子,接信的明公公都有些不习惯。

*

唐韵今日自己都不知道要去佛堂。

早上才上了两节课,便被五公主拉着出了上书房,拖着上了备好的马车,“虽说佛堂抄书枯燥,但胜在能睡个懒觉,咱也不用再去跑步......”

五公主好不容易逮到了这么个好机会,让她能同母后相处半月。

等两人磨合好了,太子妃的事儿,也就成了一半。

余下的便看皇兄。

她就不信,没有世家背景,韵姐姐还当不了太子妃了。

父皇登基之前,还不只是一介泥腿子。

唐韵走得太急,压根儿来不及给太子送信,心头一慌,“殿下,我先回去收拾下东西。”

五公主回头指了一下马车内的几个木箱子,笑着道,“东西本宫都替你收拾好了,你人跟着便是。”

唐韵:......

佛堂并不远。

只不过位置偏了一些,马车走了两刻便到了,唐韵跟着五公主刚下马车,便见到了国公府的顾夫人。

也是前来陪着皇后抄经。

因顾景渊的关系,两人碰面,难免尴尬,唐韵埋下头,礼貌地同其行了礼,“民女见过夫人。”

态度倒是大方。

顾夫人点头笑了笑,并未同其过多交谈。

五公主早前就同皇后打过招呼,要带唐韵过来,说是想当着菩萨的面,好好感谢唐韵的救命之恩。

皇后自然是乐意见到自己的女儿懂事。

见人都到了,皇后便招呼嬷嬷,闭了门。

午后唐韵就跟着皇后进了佛堂,坐在里头抄了半天的经书了,五公主才同她道,“韵姐姐别着急,慢慢写,这还有半个月呢。”

唐韵一愣.

她怎不早说,太子那儿......

五公主似是猜透了她什么心思,凑过去悄声同她道,“本宫同你说,这男人嘛,你越是理他,他越是上脸,不信你试试,半个月不见,皇兄铁定会着急......”

唐韵呆呆地看着她。

脸色眼见地泛起了红潮,不过片刻,耳朵甚至都烧了起来。

五公主知道她害臊,也没解释自己为何知道她夜夜跑去了东宫,继续悄悄地道,“母后近几年尤其喜欢抄经,韵姐姐多抄一些,说不定就心想事成了呢。”

唐韵:......

五公主说完,也不忍去看她那张五颜六色的脸,起身便跑了。

唐韵呆了半晌,才回过了神来。

在龙鳞寺,五公主就已经知道了两人的关系,她藏也藏不住。

可一想起,五公主早就知道自己夜夜去了东宫,自己却还一直在她跟前装傻,心头的臊意瞬间就溢了出来。

夜里,唐韵便多抄了一份经书,敲开了五公主的门,将手里的纸张递了过去,讨好地道,“殿下,保密可好?”

五公主倒是干脆,爽快地接了过来,还给唐韵回了一份礼,从自个儿的枕头底下,偷偷地拿出了一本册子,交给了她,“来年开春选秀的名册,夜里无人之时,你悄悄地看,看完了还给本宫,可千万别让人知道,本宫好不容才从母后那偷来......”

“我......”

“我什么呀,你自个儿可得留个心眼儿,可别到头来,什么都捞不着。”五公主是真心站在了唐韵这边。

就她和皇兄这事,无论怎样,都是她吃亏。

“多谢殿下。”

五公主握住她的肩膀,推她着转身去了门外,“就别谢本宫了,赶紧回去瞧瞧,心里有个底总是好的......”

*

唐韵回到屋里,只留了床头的一盏灯,才缓缓地翻开了手里的名册。

名册上的世家姑娘,唐韵也都认识。

无论是家族背景,还是人品样貌,确实都是江陵顶尖的。

尤其是苏相家里的那位四姑娘,一双眼睛水灵灵的,甚是灵气。

唐韵不注意都难,那姑娘的画像和背景,排在了名册的第一页,且下方还留下了一个标记。

唐韵认得那标记。

太子给她的那本论语,很多地方,便是用了这样的标记。

用笔勾了一个圈。

唐韵轻轻地合上了名册,坐在床榻上,清冷的眸子里没有半点意外。

明年开春,还有两个多月。

来得及吗......

*

抄经的第三日,皇后才留意到五公主交来的那几份经书。

五公主是她的女儿,自己清楚是个什么性子,说是说陪她抄经,可每日人影子都没见一个,她哪来的时间抄经。

必定是找了人代笔。

找了谁,皇后也清楚。

只是没料到,唐韵会如此细心,为了不让自己察觉,还特意换成了五公主的笔迹。

先不说有这份心,就是平常人,也很难做到能模仿出旁人的笔迹来。

皇后不由抬头望去,唐韵正笔直地跪坐在蒲团上,一身素绿色的衣裳,安安静静地坐在那,仿佛当真沉浸在了经文里。

皇后这段日子见过不少姑娘,自然能看出好歹来。

这唐韵,确实不错。

皇后回过头,看向了国公府夫人,轻声问道,“渊哥儿那,你是如何想的,当真不同意?”

国公府叹了一声,“我还能不同意?那渊哥儿赖死赖活地非人不娶,前几日我已经去过了唐家,同唐家老爷也谈过,想着许她一个贵妾......”

皇后愣了愣,“贵妾?”

国公府轻轻凑近皇后,压低了声音道,“这唐家大姑娘确实是个好姑娘,但唐家一家子就是个无底洞,亲还没许呢,就求上了门,要渊哥儿他爹,替他先谋个能讨生计的差事,如今我能答应许她贵妾,都不知道会摊上多少麻烦事,要是给了正妻的位置,我国公府怕是再也没有安宁日子可过了。”

皇后倒是理解。

“唐家同意了?”

国公府笑着摇了摇头,看了一眼前头跪着的唐韵,“要不是前日唐家的继夫人跑来同我说,我还不知道,唐家大姑娘竟有这份骨气。”

皇后疑惑地看着她。

国公府夫人又才道,“重阳那日,唐大姑娘回了一趟唐家,当着唐老爷的面给拒了,说了一句卖女求荣,可是戳了唐老爷心窝子,如今人还躺着呢。”

皇后倒是不知还有这事。

当初见她没选择出宫,而是留在了觅乐殿,还以为她是想先留在五公主身边,等妥当了再出宫。

原来,压根儿就没打算过嫁入国公府,宁愿为奴,也不为高门妾,怕也是知道自己的家人是个难应付的。

“可惜了。”皇后惋惜地叹了一声,实在想不通,“那样的人,怎还养出了这么个出色的姑娘。”

顾夫人一笑,突然说了一句,“倒是像她娘。”

“她娘?”

“唐家先夫人宁氏。”顾夫人见皇后没想起来,便提醒道,“六年前,唐姑娘女儿身被爆,唐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宁氏一刀子割了喉,这头尸骨未寒呢,吴氏就带着私生子上了门,也就是后来惹出灭门之灾的唐世子,如今想来,宁氏怕也是被逼得,一个父亲,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男是女?我可不信......”

皇后总算是有了印象,“好像是商户出身,当年还挺轰动。”

“是,扬州的富商宁家,宁氏一走,宁家也不知道为何一夜之间没了,听说扬州的铺子都烧光了精光,人也七零八散,六年一直都没有踪迹,唐家出事后,最近才有宁家人来了江陵。”

顾夫人在同唐家提亲前,就已经将唐韵的情况,了解清楚了。

她的生母宁氏,自然也会去查一番。

如今看来,当初宁家遭难,怕是同唐文轩脱不了干系。

这样的人家,就算那唐姑娘再好,她也不敢去碰。

如今被唐姑娘拒绝了,她倒是松了一口气。

听顾夫人说完,皇后倒是想起来了一事。

她就说这宁家怎么这么熟悉呢,最近宫里的徐美人,拿了不少好东西过来,说的不就是宁家铺子。

皇后没料到,这宁家竟是唐大姑娘的外家。

夜里回去后,皇后便交代了一声身边的嬷嬷,“找个日子,你去看看徐美人常夸的那间宁家铺子。”

既然嫁不了国公府。

冲着她救了安阳一命,她也不能亏待了她。

唐家着实是个糟心的,宁家要靠谱,等将来起来了,也能给她撑撑腰,选一门正正经经的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