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125节(1/1)

没过一会儿,崔二柱和崔三柱来了,他们和大哥一样,都是怕这个姐姐的,听到侄子说姐姐来了,叫他们过来商量事情,他们哪里敢不来。不仅他们来了,就是他们的媳妇也来了。

“大姐。”

“大姐。”

崔二柱和崔三柱紧张兮兮的叫了声。

顾奶奶习惯他们的样子了,也没觉得他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对。她是家里的长女,也是个能干的人,家里的三个弟弟都是她带大的。所以她训弟弟就跟训儿子似的。她道:“你们三看到院子里的那牛车了吗?”

崔家年过四十的三兄弟点点头,异口同声道:“看到了。”

崔大柱道:“大姐,你家不是早就买了牛车了吗?这牛车怎么了?”

顾奶奶道:“这是昨儿刚买的,买来给你们的。我家乖宝挣了些钱,所以给你们送来了一头牛车,这是给你们三户人家一起用的。”

“啥?”崔家三兄弟愣住了,就是连他们的媳妇,以及在屋子里吃饭的其他人,也都愣住了,他们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第171章 第二更

顾奶奶看着他们一副蠢样, 真是没眼看了。说起来,顾奶奶几个兄弟都是和顾老二、顾大伯一样的性格,老实。而这样性格的人都是顾奶奶教出来的。

顾奶奶比三个弟弟大上五六岁,下面的二弟三弟就更加不用说了。又因为她当姑娘的时候是家里的第一个女孩, 所以得家人宠爱, 长大后性格又麻利,还带着几分泼辣, 所以家人就更加宠着她了, 以至于顾奶奶的性格是说一不二的。顾奶奶喜欢老实人,弟弟被她带成了老实人, 儿子被她教成了老实人, 找的男人是老实人,找的儿媳妇是老实人, 孙子也没有例外。

顾奶奶道:“你们就别管这么多了,这一头牛车你们三户人家一起养着,以后地里有耕牛了,你们日子也不用辛苦。平日里得闲的时候, 可以载人挣点钱。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这是你们三家一起的, 如果谁家要算计这头牛车, 我就把牛车收回, 明白吗?”

三兄弟以及三妯娌面面相视,确定大姐(大姑姐)不是在开玩笑, 他们才眼睛一亮。不过崔大柱道:“大姐, 这牛车那么贵我们……”

“你就别啰嗦了。”顾奶奶打断他的话,“我们家挣了点钱,没有挣钱也不会给你们送牛车, 就放心吧。”她这话就是不说别人也知道,会给村里资助,会给亲戚送牛车,如果不是挣钱那是什么?所以顾奶奶这话说了等于没说。接着她又道,“乖宝中了女秀才,等我找寺庙的人算了吉日就叫大家来吃流水席。”

“乖宝中了秀才?”

“乖宝那么厉害?”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三兄弟同时出生问,言语间都是惊讶。

顾奶奶骄傲道:“就是这几天前的事情。崔家村没有人参加科举,自然不知道咱们吉祥镇出了第一个女秀才,就是咱们家乖宝。”

受顾奶奶的影响,三兄弟也是很疼爱顾灵的。说点现实的,不疼爱不行啊,会被大姐训的。他们一把年纪了,被大姐训的时候也跟鹌鹑似的。

三个弟媳妇也跟着道:“还是咱们家乖宝有出息。”

“可不是,让我说啊,得是大姐有眼光。”

“对对对,大姐眼光好,不然这么多孙女,怎么就一眼看中了乖宝呢?”

“大姐,那乖宝的流水席安排在什么时候啊?”

顾奶奶很满意她们的称赞,可不就是她眼光好,一眼就看中了乖宝吗?“这个得去寺庙,我现在去寺庙问问。”

崔大柱媳妇道:“大姐,我跟你一起去吧,你把牛车给了我们,走路去可有不少路。”

顾奶奶想想也是:“行。”

崔二柱媳妇:“我左右也没事,也陪大姐一起去吧。”

崔三柱媳妇:“我也去瞧瞧。”

大姐是香馍馍,得抓紧。

于是,大姑姐带着三弟媳去了镇上的寺庙。等顾奶奶问寺庙里的师父算好日子,再回到桃水村,也是中午了。

屈氏回来的比顾奶奶早,看见她回来了,欲言又止的看着。

顾奶奶一看她的样子就知道有话要说,她道:“有话直说,没话站一边去。”

屈氏有些扭扭捏捏的:“娘,我……我也就问问您的意见。”她可没有胆子做决定。今天牛车的事情已经把她这三十多年的勇气都耗尽了。

顾奶奶道:“你说。”

屈氏鼓起勇气说了:“就是今天……今天我去给娘家送牛车的时候,娘家……娘家给了二十斤的白米,说是给乖宝吃。”

顾奶奶点点头:“你娘家一向很有规矩。”对于这一点,顾奶奶对屈家这个亲家是满意的。当然了,如果屈家是打秋风的人家,不把女儿当人看,顾奶奶当年也不会相中。不仅仅是屈家,就是顾大伯母的娘家也是厚道人家。

屈氏接着道:“我娘还给了一篮子的鸡蛋,说也是给乖宝补身体的。”

顾奶奶道:“是你娘家的一番心意,咱家也不缺鸡蛋,还有鹅蛋,以后就别拿你娘家的了,他们存点鸡蛋也不容易。”

屈氏又道:“还……还给了一只老母鸡。”

顾奶奶一听:“你都快把你娘家搬空了。”这亲家就是老实,老实亲家就是好。

屈氏笑笑,笑容很尴尬:“娘,我娘家……”

顾奶奶没耐心了:“你娘家给了啥,你一次性说完。”

屈氏马上道:“没了,就给了大米、鸡蛋和老母鸡。”

顾奶奶道:“那行了,别打扰我,我去找乖宝说事情。”说着就要走了。

“可是娘,我娘家提了事情。”屈氏赶忙叫住顾奶奶,如果这会儿不说,晚一点她就更加说不出口了。

顾奶奶迈出的脚步一顿:“你娘家提了什么事情?”顾奶奶也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的问。

可及时这心平气和的样子,也让屈氏心惊胆战的,她小心翼翼的道:“我娘家那边说……那边说……说我们桃水村的学堂是我们顾家资助的,能不能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让屈家的孩子也来这边学堂念书。”问完这个,屈氏紧张的等着顾奶奶的反应。

顾奶奶以为是什么大事情呢,原来是这个,她不以为然道:“可以,不过吃饭的事情自己解决,我们顾家可不负责。”说起这个,她想起了他们崔家的孩子倒是也可以来这边念书。

听到顾奶奶的回答,屈氏松了一口气:“那肯定要他们自己解决的,没得让我们养着他们。”她可没有动过这个想法。接着她又是一喜,“那我下午去同他们说。”

顾奶奶:“行,我给乖宝定的流水席的日子是后天,你顺带跟他们说一声,然后再去崔家村一趟,跟老二那几个舅舅也说一下。”

屈氏:“我晓得了。”

屈氏这边没事了,顾奶奶就去小别墅找顾灵了。

“乖宝……乖宝……”

八月份天热,顾灵喜欢在后院乘凉,顺便看看画本子。这几天休息,她就没拿起书过。听到她奶奶的叫声,她应声道:“奶奶,我在后院。”

顾奶奶越过小别墅的大厅来到后院,看着她家乖宝躺着在看书,旁边还有一双大雁趴着,躺椅的旁边还有一个兔笼子,兔笼子里趴着一只雪白的小兔子。看到这一幕,顾奶奶不禁笑道:“你倒是好,在这群畜生中做了孩子王了。”不管什么动物,总结起来都是畜生。不过这畜生可不是骂人的话。

顾灵道:“奶奶您可别这样说,昨天哥哥和妹妹还立功了呢。”

顾奶奶真是哭笑不得:“那是不是还得给它们加加餐?”

顾灵:“我昨儿已经给它们加餐了。”

一双大雁听见顾奶奶的声音,头也没抬。别看它们今天温顺的样子,昨天的战斗力可是杠杠的。

顾奶奶到她旁边坐下:“流水席的日子定下了,是后天,这是最近的吉日了。”

顾灵道:“那我下午给大家写帖子。”

顾奶奶:“这个你做主就行。对了,今天你娘去给你屈家那边送牛车了,屈家让她带回来二十斤大米、一篮子鸡蛋、还有一只老母鸡。”

顾灵道:“外婆家一向挺客气的。”即便是原主没出息的时候,他们一家子去屈家拜年,也是客客气气的招待他们的。

顾奶奶道:“你外婆家确实不错。不过,这次他们还提了别的事情。”

“哦?”顾灵放下手中的画本子,颇为好奇的问,“他们提了什么?如果是不够分的要求,他们也是第一次提,也应该帮忙。”在顾奶奶面前,她也越来越不不掩饰真实的自己了。不过对顾奶奶来说,她的不掩饰就是开窍了。

顾奶奶道:“他们想把孩子送来桃水村的学堂念书。”

顾灵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情呢,她道:“自然是没问题的,我们资助村里建了学堂,也是与己方便。”

顾奶奶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顾灵又道:“那不如把舅公家的孩子也接过来吧一起来这边念书吧。”

顾奶奶听着她为崔家打算,心里也高兴。“好,听你的。不过,这事情也有一个后患。我们家的亲戚开了先例,如果别人家的亲戚家的孩子也想来村里的学堂念书呢?”

顾灵笑着说了一句话。

顾奶奶听着,也笑了。

午饭后,顾奶奶就去找村长,说了屈家和崔家的孩子会来村里学堂念书的事情。村长自然是没意见的,这可是顾家资助的学堂。不过,村长也有担心。“顾老太,如果别人家的亲戚也想来我们桃水村的学堂念书呢?”

这个问题还真是顾奶奶和顾灵讨论过的,顾奶奶不带犹豫的说了顾灵说过的话:“那也简单问问他们家为村里做了什么贡献。”

村长:“……”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牛。

顾奶奶呵呵笑了笑:“还有一个法子,如果村里其他人家的亲戚也要来我们村里的学堂念书,先看看怎么个亲戚法,如果亲戚关系隔的远就算了,如果是谁家哥哥姐姐这种比较近的关系,可以让他们来村里的学堂,不过也有条件,要他们来为我们村里修路。村长,您看如何?”

第172章 第一更

村长一听, 觉得这法子妙啊。来他们村里念书,得为他们村里做事情的,这绝对是没有人可以反对的理由。村长朝着顾奶奶竖起大拇指:“顾老太,还是你有办法, 不愧是女秀才的奶奶。”

顾奶奶骄傲道:“那当然, 我们家乖宝脑子聪明,可不就是我传给她的吗?”事实上, 那些话是他们家乖宝说的。不过, 顾奶奶承认的好不谦虚。

村长哈哈大笑,他现在很喜欢跟顾老太聊天, 顾老太的见识和别人不一样, 聊天也有趣。“顾老太,我下午就召集大家, 说这个牛车的事情、巡逻的事情、以及村里建造围墙的事情,不过关于巡逻人选的事情,我倒是想出了一个主意,你听听?”

顾老太道:“村长请说, 我左右也没有事情,就听听吧。”

村长也不卖关子, 直接道:“我想着, 我们村虽然人口不多, 但是也有这些人在,而巡逻的人只要十个, 那剩下的那些人心里肯定也有想法。所以, 我列出了六十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按照之前我们说的,分为六队, 每队十个,而一年刚好十二个月,每队能巡逻两个月。你看如何?”

顾奶奶算了算:“一共六十个汉子,倒是几乎每家都能叫上一个了。”而且,对于月例来说,支出的还是这些。只不过,把原本支出给一个队伍的月例,现在分给了六个队伍。既平均了很多,也让更多的人家能领到。

如此一来,也是更多的人受到他们家的恩惠了。顾奶奶接着道:“这个办法好。”

两年过半百的老人就这个事情又商量一番。

村长媳妇在一边听着看着,看着老头子近一年来,精神越来越好了,她也是相当欣慰的。老头子好了,就代表他们家好。

顾奶奶和村长商量过好之后就回家了。

下午,屈氏回了娘家,告知他们学堂的好消息。顾灵则开始给朋友写帖子,昔日彭家私塾的小伙伴,还有楼心明、李姑娘、罗素、何湘、方琴音等人。虽然和方琴音等人在开始的时候有点不愉快,但是县学一段时间,院试那几天也相处的不错,所以帖子她是下了,至于对方来不来,则是他们的事情了。

考虑到罗素家和何湘家没有马车(牛车),所以顾灵在帖子里写到,统一安排马车接送。

而桃水村里,村长又把大家聚集到了祠堂前。

“各位乡亲们,看到我身后的两头牛车了吗?”村长搞这个会议还搞的很有排场的。

“看到了。”

“村长,听说这是顾家给村里买的,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