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67节(1/1)

钱夫子看了她一眼:“心急了?”

顾灵道:“说不急是不可能的。尽管此事我看的开,可是既然去考了,总想有点收获的。”

“你的心态还算正常,但是关于你的表现我不予发表意见。每个监考官的脾性都是不同的,你对她胃口了,便是表现的差了一点,她给的分数说不定也高。所以不需要去纠结已经过去的事情,你现在要应付的是第二场的考试,明天的女学。你还记得我对你女学的指点吗?”

顾灵道:“记得,老师常说我写的女学策论偏于把女子弘扬化,如此等于削弱了男子,便是有些监考官本身也是女性,但是她的内心还是更倾向于男主外女主内的,毕竟这是几千年来的思想。所以,我得写的中庸一些。至少不算险中求胜,也算稳妥的。”

钱夫子点点头:“你懂就好。考试不是为了博出彩,而是为了应付。你博了出彩又能怎样?万一没有过呢?但是你应付的过去,就必然会过,只有过了才能做你想做的事情,所以忍才是最重要的,可明白?”

“学生明白。”

翌日的女学考试,顾灵按照钱夫子的指点,写了一篇比较中庸的女学策论,她的策论主要引用的是唐朝长孙皇后的《女则》,对顾灵一个现代人来说,想写中庸的策论还是比较简单的,说白了,现代人的思想比古人要活跃一些,不然现代人又怎么会用思想呆板来形容古人?

第二场一过,第三场的书法也就接着到来了。

书法也不是让你自由发挥的,而是默写一篇三字经。

整篇三字经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都要默写下来,这是个大难度。所以,女官考试中的县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仪态和女学不算难,难就难在书法。当然,对很多古人来说默写整篇的三字经并不难,可是对顾灵来说,这是相当难的。

所以第三场的考试,顾灵是熬到最后一刻,直到监考官喊时间到才离开座位的。

走出考棚,再走出贡院,她的心里有些沉重。她很清楚,第三场的考试,她考砸了。整篇三字经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她连一半都没有默写出来。所以,她的心情非常的糟糕。

“姑娘出来了。”

不仅陈大红和陈小红在外面等着,就连杜嬷嬷和钱夫子也来了。顾灵看着她们,她叹了一声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她勉强露出一丝微笑:“老师,让你们久等了。”老师应该在客栈等着自己的,这会儿来了贡院门口,想必是见自己久久未回去吧?

钱夫子道:“不久,我也才来。”她看着贡院里三三两两的女子出来,顾灵也是最后一批的人,心里便知道了大概,“第三场的考题难住了你?”

顾灵道:“其实不难,但又确实难住了我,是我基础功不扎实。”

钱夫子道:“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便是这次下场的最大收获了。”顾灵性格活泼,但是读书还算勤奋的,主要是她自觉性很高。不过看样子第三场的考试给了她很大的打击。“第三场考的是那篇文章的书法?”因着每次书法默写的文章是不同的,所以关于这个钱夫子也无法指点。

顾灵道:“是通篇三字经。”她像一朵被折断了枝叶的花,没有了朝气,“我这段时间只管着《四书》却是把最基本的这些都忘记了。”也从未复习过。

钱夫子拍拍她的肩膀:“那回头每天抽出两刻钟,把这些基础的都复习一遍。”

“是该如此的。”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而且三字经是传统文化的开始,“老师,午饭后我想去逛逛县城,然后给家人买点礼物,您要去吗?”

钱夫子道:“我便不去了,我回府里去了,你到时候自行回来,或者想要住在客栈等消息都行,自己拿主意,但如果碰到危险就要去县衙。”

顾灵道:“是,学生明白了。”

接着,一行人去客栈吃午饭。

这个点客栈里还在吃午饭的客人不少,不过从初八第一场县试到今天初十,前头安静了两天的客栈,今天总算有些热闹了。初八和初九都安静,是因为大家准备县试和看书,今天之所以有些热闹了,是因为女子三场县试已经结束了,所以今天客栈里的热闹和动静都是来自女子的。

“顾灵师妹。”见顾灵和钱夫子走进客栈,何湘眼尖的看见了她们,她朝着顾灵挥挥手,“顾灵师妹,我们下午要去逛街,你可要一起?”

顾灵正打算给家人买礼物呢,又对县城不了解,如果有人一起自然是极好的。而且逛街嘛,自然也是要相熟的人一起逛,那才有意思。她便应声道:“好啊,多谢何湘师姐。不过我和老师还没有用过午饭,还要请何湘师姐等上一会儿。或者何湘师姐先去逛街,稍后我再来同你汇合?”

何湘:“我也刚用好午饭,正好歇息一会儿,你且慢慢用饭,我不急。”

第84章 第三更

午饭后, 钱夫子便回府了,顾灵初来县城,兴致很好,虽然第三场考的不好, 但是也没有影响太深, 毕竟她自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这次逛街算上顾灵一共三人,分别是顾灵、何湘、方琴音, 何淋和张月然没有同行。

因着刚刚结束县试, 所以三人同行便很容易聊到县试。何湘上一次考的不好,这次是鼓足了劲的, 她自认为结果还不错, 所以也有聊的兴致。“方师妹、顾灵师妹,你们这次县试考的如何?”

方琴音叹气道:“我也不知道, 我每场考试都跟姑母说了,但是姑母不予我说答案。”

何湘道:“方夫子不予你说也是好的,说不得想给你一场惊喜。”

顾灵挑眉,初七那日听她们介绍, 她就觉得方夫子和方琴音可能是亲戚,果然, 原来两人是姑侄, 怪不得都姓方。

方琴音听何湘这样说, 她笑笑道:“那就借何湘师姐你吉言了。”

何湘也跟着笑,转过头, 她见顾灵没说话, 她便道:“顾灵师妹呢?考的如何?”

顾灵道:“我考的不理想,尤其是后面的通篇三字经,我连半数都没有默写出来。而且, 我的书法也不好。不过没关系,我本也是来见识的,考不好明年再来就是了。”

何湘听了,不禁笑道:“那是的,顾灵师妹有钱的话,也就不会在意私塾的束脩了,所以明年再考也是无妨的。哪里像我,家中不宽裕,故而在私塾多念一年书,家中的负担就会多重一分。”

顾灵笑笑,也没有反驳,不过:“何湘师姐家里条件不宽裕吗?我看师姐有婢女伺候,家中应该很宽裕才是,如果家中不宽裕,又怎会有婢女呢?”

何湘:“……”她怎么觉得这顾灵听不懂人话。重点是她家里不宽裕吗?她是想说顾灵有钱好吗?“说出来也不怕顾灵师妹笑话,我家中条件是确实一般,之所以买了婢女也是家中长辈疼爱,不想叫我出来被人笑话。不过顾灵师妹家中条件定然是好的,不然也不会有嬷嬷还有两个婢女伺候。”

顾灵其实很喜欢何湘这样的人物,有些小心思,自以为掩饰的很好,但是却不知道有些人一眼能看穿。她喜欢这样的人,是因为闲来无聊的时候,可以有些乐子。所以听何湘这般说,还有那语气里止不住的酸气,她假装听不懂,还一派天真的道:“我也不知道我家条件好不好呢,我家里都是奶奶当家的,我也不知家里的情况。不过奶奶给我买了嬷嬷和婢女,想来家里条件还过得去吧。”

何湘心想,你不看看自己有三个下人伺候吗?如果过得去,能有三个下人伺候吗?不过这话何湘倒是也听进去了,原本以为顾灵的下人是她那商户未婚夫给她添置的,原来是她奶奶。乡下人能买得起婢女的,难道说她家里是乡绅?她听说乡下有些员外家里确实有钱,难道顾灵家里是员外?如果是员外的话,那便不能当做是普通的乡下人了。何湘脑子一转:“顾灵师妹,那你家里是做什么的啊?”

顾灵转动了一下水灵的眼睛,一脸单纯道:“我家里是种地养鱼的啊。”

何湘一听,地是田庄,鱼是鱼塘吗?

果然,顾灵家极有可能是财主。想到这里,何湘真是羡慕的紧。不过随即想到了顾灵的商户未婚夫,她又不羡慕了。她真是搞不懂顾灵,自己是个读书人,家里也有钱,做什么和商户定亲啊?

果然,乡下人没见识。

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是何湘脸上的笑容也没变:“顾灵师妹这次逛街是想买什么吗?县城我最是熟悉了,我可以给顾灵师妹带路。”

顾灵拍拍手:“真是太好了,何湘师姐,你真是个好人。我想给家里的爷爷奶奶、爹娘、还有弟弟,外公外婆、大爷爷大奶奶、三爷爷三奶奶买东西。”至于旁人,她便不考虑了。外公外婆本来就该买的,顾大爷顾大奶、顾三爷顾三奶则是因为现在他们家和他们关系缓和了,那自己既然来了,也是几个小钱的东西,便给他们也带上一些礼物聊表心意。

“这么多人啊?”何湘一听一大群的亲戚,就心烦,她最是讨厌乡下的穷亲戚了,上门准没好事,都是来打秋风的。“那你想给她们买什么?”

顾灵想了想:“给我娘和我奶奶买金镯子吧,给我外婆买银镯子吧,给大爷爷大奶奶、三爷爷三奶奶他们买吃的吧……”这么一想,买的东西还挺杂的。

何湘:“……”她又错了,乡绅员外还缺这些东西吗?

逛了一个下午,顾灵才把这些东西买齐。不过花的钱也不多,就是给她娘和她奶奶买的金镯子贵些,按照顾灵的眼光,她自然是更喜欢玉镯子的。不过她娘和她奶奶肯定喜欢金镯子,金子亮,够她们拿去闪瞎别人的眼。

这一趟下来,顾灵身上的银子就被花了一半。她此行出来,一共带出来两百多两,这会儿只剩下一百多两了。

不过顾灵感谢何湘和方琴音陪着她逛街,也给她们各自送了点心。

回到客栈,三人便分开了,何湘和方琴音逛累了,回去休息。而顾灵让杜嬷嬷把东西放到房间里,她突然想起一件事,便带着陈大红和陈小红去找小二打听了。

小二:“您要县试押赌?”

所谓县试押赌,自古就有。每年县试的时候,庄家会把看好的几人名单列出来,然后拟定赔率,押其名次。这相当于一种风俗习惯了,也是朝廷所允许的,所以不算赌博。当然,象国朝廷也没有禁止赌博。或者说历朝历代,朝廷都没办法禁止赌博。但是赌博相关的事宜也不在律法的保护内。

而顾灵知道朱策是未来的六元及第,这等好事岂能错过?

顾灵道:“是的,请问你们客栈有这个县试押赌吗?”

小二道:“我们这里没有,您看那边,那边的鹏远钱庄有县试押赌您可以去看看。”

“多谢。”

鹏远钱庄是县城几大钱庄之一,有钱庄坐庄,这县试押赌还挺有意思的。

顾灵带着陈大红和陈小红来到鹏远钱庄的门口,只见这鹏远钱庄相当的热闹,虽不说人山人海,但是隔着街道都能听见从钱庄里传出来的声音。

不过县试押赌的人虽然多,但钱庄里还是很有次序的,钱庄里的打手很多,就是以防发生动乱的。

“欢迎光临,请问客人是来县试押赌还是存钱取钱?”钱庄小二习惯性的问。

顾灵道:“我是来县试押赌的。”

啊?钱庄小二一愣,这么年轻的小姑娘也是来县试押赌?老实说,他在鹏远钱庄做了好几年了,鹏远钱庄每年都有举办县试押赌,来的县试押赌的人不计其数,有年轻人、也有年老的、有妇人、也有老太太,但是像眼前这般年纪的小姑娘他还是头一次碰到。再看小姑娘穿的一身……长长的袄子,能把袄子做的这么长,想必家里条件也是好的,可是这好人家的姑娘会来县试押赌吗?

钱庄小二虽然不解,但还是热情的指引:“县试押赌往左边进,祝您好运。”

顾灵听了便道:“借你吉言。”

照着钱庄小二的话,顾灵进了钱庄便往左边走,其实也不用钱庄小二指路,里面就竖着一块牌子呢。而那朝左的地方也都是人,一看便知道了。

顾灵带着陈小红和陈大红看了县试押赌的具体规则,又看了赔率。顾灵一路看下来,终于看到了朱策的名字。

能榜上有名的人,说明在县城里都是有些名气的。或者说,鹏远钱庄对这个名单也是经过调查的。

彭家私塾在县城里本来也有不小的名气,而朱策是彭家私塾有名的才子,所以鹏远钱庄会把朱策的名字列在名单上也不奇怪。

不过,朱策的赔率很高。赔率高说明是冷门。

顾灵记得小说里有写到,首先朱策不是本地人,十岁因为逃难来的这里,所以关于他的往事也就没人知道。而这些名单上的本地人因为从小生活在这里,所以打小边有好听的名气传出,也因此,他们是头名的热门人选。其次,朱策逃难来到这里之后,没过两年父亲就去世了,他守孝三年,直到十五岁才被人知道。故而朱策有些名气也是这两年的事情,所以关于朱策就更加冷门了。

顾灵看到朱策县试头名的赔率竟然是一赔二十,可见他是很不被看好。而钱庄列出的名单里一共也才二十人,估计他是为了凑数才上去的。

顾灵身上的银子不多,买了那些礼物之后,也才一百二十多两,她便拿出一百二十两的整数道:“我要押朱策县试头名。”

庄家早就看到这个小姑娘了,没有想到这小姑娘竟然押的是大冷门 ,押大冷门也就算了,竟然还押这么多两银子。押大冷门的无非是来碰碰运气的,可一般也就几两银子,这一百二十两的,可以说是压朱策的人中,最大的手笔了。不过庄家也没说什么,马上为顾灵写好县试押赌契书:“县试揭榜的当天开始兑换,兑换期限三天。”

“谢谢东家。”

第85章 第一更

三天后, 二月十四,女子县试揭榜了。这天一大早的,大家就在洪旗街揭榜处等着了。

洪旗街是一条以洪旗县命名的街道,象国每个县城都有一条这样的街道, 县衙有什么事情需要公告、发榜的, 都会在这条以县城命名的街上发公告、挂榜。

这天顾灵起的也早,不管有没有考上, 她都想知道结果。而且, 心里也盼着能考上的。

今天顾灵也不是一个人去看榜的,和何湘等四人约好了, 她们五人互结, 便约着一起去。所以等顾灵用好早饭,大家也差不多好了, 便一起出门了。

顾灵带着陈大红和陈小红,杜嬷嬷没有去。虽然客栈里应该是安全的,但是房间里也放着一百多两银子的东西,还得有人看着。

几人相伴来到洪旗街, 看着还没到揭榜的时间,但是那边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了, 顾灵也不敢挤进去, 她忍不住道:“怎么那么多人?”

张月然道:“虽然是女子县试发榜, 但因为男子县试还没结束,所以人才多吧。”

顾灵道:“我看围观的这些人, 基本都是男子, 可见男子对我们女子县试的揭榜也是很看重啊。”

“顾灵师妹这就不知道了,你听过榜下捉婿吧?”何湘道。

顾灵点点头:“自然是听过的。”

何湘神秘一笑:“所以也有榜下捉儿媳妇的。”

“啊?”这话把顾灵吓了一跳。“那女子声誉何在?”

何湘道:“这种榜下捉儿媳妇的自然和榜下捉婿的不同。榜下捉婿可以直接把男子捆了就走,但是我们女子被这样对待, 就没了名声,所以榜下捉儿媳妇是另有一层的意义。”

“何湘师姐你倒是说啊,可别卖关子了,我听着好心急。”顾灵道。看书的时候小说里没有写到这个,故而她还不知道有这样的。

何湘笑了笑:“瞧把你心急的,你都已经是定亲的人了,这就和你没关系了。不过……也有人因此而换亲的。因为有些人家会把女子县试榜单上的人记下来,然后自家瞧着觉得好的,就会去说媒。虽然那女子可能有亲事了,但是女子家里如果觉得还是后头来说媒的人家好,就会换亲,这样的事情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