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32节(1/1)

顾灵也跟着跑出去看了,她从顾老二手中接过兔子:“好漂亮的兔子啊。”兔子整只非常的小,通体雪白,两只小耳朵里面是肉粉的,甚至连它的眼睛也是粉色的。这兔子应该是出生不久,被顾灵托在掌心里的时候,小身体还颤抖了几下。

顾灵没有养过兔子,她在现世的时候养了一只猫,是金吉拉品种,通体也是雪白的,眼睛是靛蓝色,像汪洋大海一样。

尤其是性格非常的乖顺。

这会儿看着这只小白兔,顾灵就想起了她的那只金吉拉。

“这兔子咋那么白?”屈氏道,“我以前见过李猎户打来的野兔,那可是有些灰色的。”

顾灵道:“品种不同。”这么纯的颜色,恐怕是纯种的野兔。顾灵就算对野兔不了解,但是也知道动物的一些特征和价值。比如纯色的猫、纯色的狗,那基本都是纯种的,且价格都昂贵。所以野兔应该也是如此。

不得不说,人都是喜欢颜值高的东西,至少顾灵是如此。看着这只纯白色的野兔,顾灵根本拒绝不了。“奶奶,我要养它。”

顾奶奶自然没有意见:“你喜欢就养吧,回头去割一些野草,兔子喜欢吃野草。”

屈氏:“饭后我去割。”心里想的是,好好的一碗红烧兔肉没了,这兔子有啥好养的?

顾灵对顾老二道:“爹,下午你给我做个笼子啊,我要给兔子做个家。”

顾老二:“哎。”

顾灵想了想:“爹,还是算了。”她觉得她爹的工艺肯定配不上兔子的颜值,她还是去镇上买吧。

顾老二:“好。”反正他没什么意见。

顾灵又去找了一个篮子,再找出一件旧衣服,那是原主小时候穿的,因为顾二兰和顾小兰都穿不上,太小了,所以顾灵就没有送人了。这会儿她把衣服铺在篮子里,再把小兔子放在上面,刚刚好。

兔子的性格是胆小多疑的,而小兔子的话,就更加胆小了。所以一到篮子里,它就自己窝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的看着顾灵。

顾灵伸出手,抖了抖它的小耳朵,动作很是轻柔,并不会伤害到它:“小宝贝,以后你叫奶油吧,白白的,跟奶油一样。”

顾奶奶道:“奶油?又是叫奶又是油的,这名字好生奇怪。”

顾灵:“……那叫白雪吧?”

“白雪这名字好,这兔子白白的,可不就像冬天的白雪吗?”顾奶奶觉得这名儿好,应景,可比又是奶又是油的好听多了。

咕噜噜……

顾老二的肚子在叫了。他一早上就出去找人,到现在才回来,满山的跑,早上吃的那点子东西自然不够消化的,这会儿肚子已经饿的不行了。

好在这会儿也的确是午饭的时候了,顾奶奶便道:“吃饭吧,饭后我要宣布一件事。”

顾灵趁机道:“吃好饭我也有事情要宣布。”

在顾奶奶心中,顾灵的事情可是比吃饭重要多了,所以她连饭也不吃了:“乖宝,你有啥事情要宣布啊?”

第39章 二合一

“嗯哼……”顾灵坐好, 宣布自己的事情,“我想养一只羊。”这是顾灵听白谨亦提起四七的时候就有的想法了。

“养羊做啥?”屈氏道,“养着吃吗?”

顾灵:“……我从书中看见过,羊奶可以补身体, 而且还能长个子, 所以我想养一只羊,我想喝羊奶。”

屈氏:“那玩意不好喝, 可膻的很。”

顾灵道:“可是咱们女子喝了羊奶之后身体会白, 脸会白哦,娘和奶奶如果喝了, 肯定更好看, 而且还能年轻好几岁呢。奶奶如果年轻了,和我肯定更像了。男子如果喝了, 身体也会硬朗。还有啊,老人如果喝了,骨头会变年轻,说不得还能延年益寿呢。”羊奶中含有丰富大量钙, 老人最是需要补钙的。

顾奶奶等人面面相视,几道意味不明的光芒从眼底闪过, 顾奶奶这个当家的开口:“去买。”

屈氏:想要变白一点, 变年轻一点。

顾奶奶:想要跟孙女变得像一点。

顾爷爷:想要身体好一点, 活的久一点。

顾老二:没想法,他从来没有决定权, 他娘要他喝的东西, 就是毒药他也喝。

顾森和顾木:从来没喝过羊奶。

“不过,羊现在买了也没用。”顾奶奶道,“羊不是一年到头都能产奶的, 这得在每年的六七八三个月才会产奶,所以,就是买了母羊也不能天天喝羊奶。”

顾灵听了,又问道:“那牛奶呢?”牛奶和羊奶差不多,她之所以考虑羊奶,并不是因为营养的关系,而是因为羊比牛便宜。

顾奶奶谈叹了气:“母牛的话,倒是可以,不过得刚产小牛的母牛。母牛从产小牛开始产奶,能产奶十个月。生了小牛之后,又配种成功的话,那么十个月后小牛出生,奶还能接上。”这些常识一般的老农民都知道。因为有些人家的孩子出生后,母亲的奶水不够,只能喝母牛的或者母羊的。富贵人家觉得这些奶不干净,所以喝奶娘的,但是穷人家哪里请得起奶娘?

不过,穷人家喝羊奶或者牛奶也是没有办法的,如果有选择,也不会选择羊奶和牛奶。因为古代没有杀菌技术,刚出生的孩子身体特别脆弱,肠胃更加不用说,所以喝牛奶或者羊奶的话,很容易夭折。

但是,产妇没有奶,又借不到其他母奶,所以也只能用羊奶或者母奶了,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孩子自己了,不过有的也会用米汤,还是用米汤喂婴儿的比较多。

但是到了一定的年纪,像顾灵这般年纪的,就没有问题了。

最早喝牛奶或者羊奶的,还是从蛮夷人开始的,也因此,那边的人都长得非常的强壮,中原人跟他们根本没法比。那个时候的中原人认为,这是民族的关系,但其实也有食物的关系,喝牛奶和羊奶的人长得壮。

顾灵听了眼睛一亮:“那我们买一只怀孕的母牛吧,刚好家里有一只公牛,小牛出生后,如果是公的养好了再卖掉,也能卖钱。如果是母的,养大了再让和公牛配种,这样两只母牛轮流怀孕,就天天有奶喝了,同时,母牛也不会辛苦。”不然刚产下小牛,又马上配种,母牛也太辛苦了。

顾奶奶听了,吸了一口气,孙女的口气可真大。不过一想到孙女一幅画挣了两百两银子,这母牛也不值当什么了。而且孙女说了,画画伤神,画了画得休息半个月,如果有牛奶补身体的话,对孙女也好。想到这里,顾奶奶道:“那成,下午老二去镇上办地契的时候,就去看看母牛。”

顾老二:“啥?地契?”

顾奶奶道:“这便是我要说的事情了……”接着她把山药和买地的事情都说了,“所以,关于山药的事情你们谁也不能说,知道吗?”

顾老二点点头:“嗯。”憨厚老实可不是傻子。

午饭后,顾老二赶着牛车,带着顾奶奶去镇上了。顾奶奶身上带着顾灵上次给的四十两银票和顾灵这次给的一百两银票,还带着家里种的豆子和蔬菜,还有李家送来的六个桃子。李家一共给了二十个桃子,六个被顾灵分出去了,三个这两天吃了,还剩下十一个,顾奶奶一口气拿了六个凑个吉利,加上豆子和蔬菜,她是准备去送给老季的。顾灵买的牛车是老季拉的线,顾灵年纪小,可以不送礼,但是顾奶奶是大人了,知道走关系的重要性,再加上这次去买怀孕的母牛,还得麻烦老季,所以这个礼不能省。

再来说说顾灵给的一百两银票,谁都知道母牛比公牛贵,尤其是怀孕的母牛,顾奶奶手中只有四十两银票,要买地还要买母牛,就算够了,也留不了多少了。所以顾灵把一百两银票给了顾奶奶,至于买书的事儿,她可以缓缓。顾奶奶是个没有银子就没有安全感的人,顾灵可不想老太太为了银子发愁。

顾老二载着顾老太太直接去了牙行。

镇上的牙行就那么一两个人管着,老季是这里的老人了,所以每次有客人来的时候,先是老季接待,之后才是别人。老季看到牙行门口有牛车停下了,高高兴兴的上前:“客人来了。”

顾老二有些不知所措,他一辈子都没被人叫过客人。

正当这时候,顾奶奶掀开帘子出来了:“老季,是婶子我呀。”

老季的年纪叫顾奶奶婶子正好。“婶子来了,这牛车就是前头您孙女买去的那辆吧?”老季记性不错,再加上顾灵买了才没几天,所以记得深。主要吧,还是小平房的事情,让老季对这对祖孙印象深刻。

顾奶奶道:“可不是嘛,小丫头不懂这些事儿,多亏了你帮忙,今儿婶子给你送了一些豆子和蔬菜过来。”顾奶奶说着,从牛车里拎出一篮子的红豆和黄豆,都是今年新鲜的豆子,一粒粒饱满的很,还有一篮子的蔬菜,蔬菜上面放着六个桃子,颜色极为好看,“这桃子还是李家送来的,李家姑娘和我孙女是女子私塾里的同窗,据说是从县城里买的,送了不少,我们家人也不多,吃不光,拿来给你尝个鲜,你可不要嫌弃啊。”

“啊哟,瞧婶子说的,别说这桃子还好的很,便是烂掉的,我也未必有这个机会吃到。”这倒是实话,县城里有好的果子肯定被人家抢光了,他一个镇上看牙行的,哪里轮得到他去买。再听顾奶奶提起李家,“婶子说的李家莫不是咱们镇上的乡绅李家?”

顾奶奶道:“可不是嘛。”

老季没有想到顾家还有这等关系。镇上的乡绅,在这镇上谁不给面子?于是,老季对顾奶奶更加客气了。顾奶奶送的这些东西老季也没有拒绝,这些豆子和蔬菜,加起来约莫一百文左右,这个礼也收得。而且,关系不就是礼送来送去送出来的吗?老季一边收东西一边道:“婶子啊,您可真是我的亲婶子。”老季这样做中介生意的人本来嘴巴就会说,甭管他内心怎么想,当初顾奶奶和顾灵来牙行,一看就是乡下人,他都能客客气气的介绍,热热情情的介绍,可见是个心理有底的人,就是会狗眼人低,也藏的好。所以此刻,马上和顾家认亲了。反正叫几声婶子,他也不会少块肉。

顾奶奶也来劲,马上道:“可不是嘛,我当初一看你就眼熟,原来还有这缘分在。”

老季跟着道:“婶子说的是,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我脸皮薄,不好认亲。”

顾老二默默的看着他娘和老季攀亲戚,真是一点想法都没。

扯了一会儿,顾奶奶道:“啊哟,我差点给忘记了,我还要去衙门办地契,还要去买母牛呢。”

象国朝廷机构的构成,最末端是县令,县令所在的是县城,县城下面有镇、镇下面再有村。

乡下人口中的衙门通常是镇上的衙门,而不是县城的县衙,有的乡下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县城,去的最远的地方也仅仅是镇上。

而镇上没有朝廷机构,那么镇上的治安、管辖等怎么办?则有保正。

其实保正相当于后世的镇长、乡长等。镇下面的所有乡都是有保正管的,而保正就是民间选拔的机构,虽然不是朝廷机构,但是在民间极有威望,且保正和县令因为利益的关系,则是一体的。

当然,县衙也有派人在镇上辅助保正一起办事。

所以镇以及乡下的老百姓如果要报案、过户等事宜,都是保正这边办理的。但是,保正在镇上也不是独大的。比如这个吉祥镇上,有乡绅、有举人,保正如果敢乱来,乡绅和举人联合起来,保正也没有办法。当然,也有地方保正和乡绅都是一体的,鱼肉百姓,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吉祥镇的风气却不错。

老季是个活络的人,听到顾奶奶的话,便马上道:“婶子,我随您一起走一趟吧,您是我亲婶子,来我的地盘了,哪能叫您自己去办事?何况地契那边的人我熟悉,买母牛就去上次我给侄女推荐的地方。不过,你们不是刚买了牛车吗?怎么要买母牛了?这是去配种?”

无怪乎老季这么想。不然寻常老百姓买了公牛是用来耕地的,公牛力气大,而母牛的话都是拿来配种的,顾家既买了公牛,有买母牛的话,也只能是去配种了。

顾奶奶没有否认:“是这样的,我们家已经分家了,我老头子这边还有亲戚,我娘家这边也有亲戚,大家都买公牛的话也买不起,所以就一起出钱来买母牛,想着买去自己配种,到时候小牛出来的话,也好给自家亲戚用。”顾奶奶自然没说是宝贝孙女要喝牛奶,毕竟喝畜生的奶传出去也不是那么好听。

老季一听,顿时提醒道:“婶子,买母牛配种也不是那么好配的。主要是母牛生小牛的话,接生是个问题,有些母牛能顺利生产的那好说,有些不能的话,可能一尸两命,那损失就大了。”

顾奶奶道:“没事儿,我们买刚怀上小牛的母牛,买来我会去学。对了侄子啊,买牛的地方能学这个给母牛接生吗?”

老季:“这个我不清楚,接生可是一种技术,婶子如果要学的话,得付出点什么。”老季提醒。

顾奶奶点点头:“这个我也不占人家便宜,如果是我,我也不舍得把这个技术传给陌生人。那这样好了,我付点那个什么学费的,然后我保证,我也不会给别人的牛接生,老季你看可以吗?”

老季想了想:“这个我到时候给婶子您问问。”

谈话间,已经到了镇上衙门,镇上衙门不大,平日里保正、镇上巡逻队都是在这里办公的。办理地契的手续很快,老季是这里的老熟人了,办理的时候给负责人塞了一个银角子,不过一刻钟就妥妥的办好了。

办理好地契,老季又带着顾奶奶和顾老二去买牛的地方。

牛老板听完他们的来意,沉思了一下,他手中的确有怀孕的母牛,怀孕不过个把月,需要内行人才看得出来。每次去牛市买牛的时候,牛老板都会走点关系,让挑牛的师傅给他挑几头怀孕的母牛,如果没被发现的话,这等于是买一送一的买卖。不过这种买卖一次不能多。比如他买十头牛,才能夹杂着一头怀孕的母牛。

牛老板也有他的考量,怀孕的母牛也不是稳赚的,他买来如果有人要,他自然卖,如果没人要,他就等母牛把小牛生了,这样更赚,不过,也有危险。所以如果有人要怀孕的母牛的话,他肯定是愿意提前出手的:“怀孕的母牛我这里有,这一批到的,大概怀上有一个半月了,不过你们也知道,我是做生意的,母牛一旦离手,将来生小牛的时候出了问题,我这里是盖不住的。就算一尸两命,牛肉也能卖钱,但终究买不回本钱。”

顾奶奶问:“那这里可以学接生小牛的技术吗?东家放心,我学了这技术就只给家里的母牛接生,不会抢了你们的生意,我也愿意给学技术的银子。”顾奶奶说完,也拿定注意付高额的拜师费了。

岂料牛老板挥挥手:“不用不用,我这里有专门的婆子照顾牛,我可以让她教你。老太太,咱们这吉祥镇的,你就算想做接生小牛的生意,恐怕也没地方去做,咱们这一带的,谁家会买母牛专门生小牛的?这可还要买公牛。”意思是,老百姓家的,哪里舍得花这么多的银子去折腾?很多人家可拿不出来。

顾奶奶一听,还真是。就拿他们桃水村来说,等他们家买了母牛,也就他们家一户人家才有。

顾奶奶顿时感激道:“谢谢东家,真是太谢谢东家了。”

老季听了,也不禁意外,他还以为这技术了不起呢,原来是自己想多了。“老牛,那这母牛要多少银子,你说个实诚的价钱,这可是我亲婶子。”

亲不亲婶子的话,听听也就过了,都是一个镇上的人,谁不知道谁的意思。不过,看在老季的面上,便宜几百文是有的,而且还能为他们选一只更健康的牛。牛老板道:“看在老季的面上,老太太也是第二回 的生意了,就算你三十两银子。一般情况下,怀孕的母牛能卖上三十二两到三十五两的银子。在我们这一行,单是母牛就能卖到三十两以上的银子了,何况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小的,小的出来如果是公的,养大还能卖个十六两,如果是母的,最起码也是三十两以上。所以这会儿一共三十两银子,我就是成本价再加点路费的。

而且,这头母牛是第一次怀小牛,一般情况下,母牛能怀四回,所以接下来,它还能怀三回。如果是已经怀孕了好几次的母牛,还能再便宜几两银子。”

一般母牛在一岁的时候开始繁殖了,牛的繁殖周期大约是三年两回,如果怀四回的话,大概是六年,加上一岁,也就是七岁左右。一般品种的牛,繁殖年龄不超过十岁。所以牛老板说的,还是比较保守的。

顾奶奶心里一算,如果是四回的话,把四只小牛卖掉,的确能挣不少钱。而且,如果生一个母小牛出来,还能继续生崽。

老季道:“老牛说的有理,婶子您跟着学了接生的技术,回头还能把小牛卖了回回本。不过老牛啊,你也得送我婶子一些牛的吃食,你看怎么样?”

牛老板也痛快道:“老太太,等您的母牛生了,还可以卖给我,您也不用寻思去卖给谁,如果是按照我卖给您家公牛的品质,我也十五两银子收。再有,我再给老太太一百斤的干草,牛平时是青草和干草掺和着吃比较好。”

顾奶奶有点嫌弃一百斤干草,一百斤的干草也就是二三十文吧。牛一天得吃三十斤的草,这一百斤的干草也就三天的量。不过,老太太很会看人眼色,如果是和小贩子做生意,老太太肯定得多要一些干草,但是和牛老板这等大人物做生意,她就老实多了。而且,她也图小牛卖给牛老板方便,牛老板豪气的十五两银子手,她才是最满意的。“那真是太谢谢东家了。”是的,镇上的牛老板在顾奶奶的眼中,就是大人物了。

而且,顾奶奶心中想着接生小牛的技术,也不算亏了。

接着,老太太付了银子,牛老板又叫来这里伺候牛的婆子,把接生小牛的技术传给了老太太。牛老板这里伺候牛的婆子是他家的仆人,签了死契的。

全部整好之后,未时末了,牛老板派了小厮给顾奶奶赶牛车,而顾老二牵着母牛回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