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给我下药了 第71节(1/1)

“苏绍的案子,一看就是冤假错案,你竟能结案,还在顺天府府尹的位置上做了这么多年,就是那位太后的功劳吧?”梅令臣冷笑,伸手抓着府尹的衣襟,将他提到面前,“别说是太后,挡我的是神佛,神佛亦可杀。想清楚了回答!”

府尹不禁打了个寒战。眼前的男人呢眼中露出的那种不可一世的光芒,让人相信他真的有毁天灭地的能力。

要不怎么福王和太子争得好好的,忽然间一死一贬,最后成了瑞王登基。

这个男人的手段,令人胆寒。

府尹还不打算开口,梅令臣对战战兢兢的寺丞点了点头,寺丞就出去了一趟。回来时,带着一个豆蔻之年的少女。少女惊慌无措,看见府尹就叫,“爹爹救我!”

“小柒!”府尹大惊,“你们放开她,此事与她无干!”

“你应该知道,你女儿如果充为官妓送到边关的军营会是什么下场吧?”梅令臣歪头,活动了下脖颈,语气好似与人闲话家常。

府尹摇头,“不,你不可以这样!她是无辜的,她才十三岁!”

梅令岑嗤笑一声,“我妻子被你害得家破人亡时,才十二岁。把你知道的说出来,我可饶她。”

府尹犹豫不决,但意志已然动摇。梅令臣挥手,示意寺丞把人带下去,少女大声哭泣,手死死地抓着门框求救。府尹惊慌,爬过去一把抱住梅令臣的腿,“我说!我说!你放了她!求求你!”

梅令臣收住手势,等他说。

“我,我也只是奉命办事。”府尹说话开始打颤,“那时先帝没打算取苏绍的性命,毕竟苏绍管辖下的江宁织造府,每年都给朝廷上供很多的银子。那夜先帝夜审苏绍,后来勃然大怒,判了他死罪,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至于亏空的那笔官银,本就是先帝私借给苏绍,做生意用的,因此内府只有出借的记录,没有收回的记录。”

“你有办法可为他平反?”

府尹沉默了下。

梅令臣皱眉,寺丞赶紧又去拖那个少女。

府尹急忙说:“我,我家中书房的暗格,有一份当时内府监奉上令而调动库银的凭证!可证明苏绍没有私吞公银!”

梅令臣看向身边的慕白,示意他亲自去一趟。

府尹说完,整个人瘫软跪在地上,汗流浃背。他实在没办法了,说也是死,不说也是死。

梅令臣就像山林之中的豺狼虎豹,被他盯上的猎物,根本就不可能跑得掉。一个弄不好,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寺丞放了少女,少女扑到府尹的怀中哭泣。她怯怯地抬头,看了一眼从他们身边过去的梅令臣,低声问:“爹爹,我们可以回家了吗?”

府尹摇头,又叹气。

梅令臣走到提审室的门口,忽然问:“她叫什么名字?”

“林柒。”

“反正你也活不成了,今夜就派人送你女儿去江南吧。”说完,梅令臣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府尹知道他这话的意思,是真的会放幼女一马,心中的大石落地。

“小柒,你快回家,收拾东西,跟娘离开!”他催促。

寺丞可不会相信,梅令臣是如此慈悲的人。定是这少女有哪个点触动到了梅令臣,这才保住了性命。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真的事情太多!今天又被迫出去了一趟,字数没补完,明天继续!

给大佬们发红包。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城 10瓶;

非常感谢大佬对我的不离不弃,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八十二章

天色渐晚, 京城次第亮起了灯火。除了皇宫,明照坊里灯火最是煌煌。

各家各户都到了做晚膳的时间,炊烟不绝。

梅府门口的红灯笼也亮了起来。

采绿见府里各处都开始点灯了, 也连忙将屋里的灯烛点燃。苏云清陪着苏聪看书,扭头对采绿说:“这段时间太忙, 还没把我的东西规整。一会儿, 你去收拾一下, 看看有没有遗漏什么重要的东西。”

苏云清从前留在梅府的东西,梅令臣都原封不动的带来了,就放在知念堂旁边的耳房里。采绿应了声, 就退出去了。

“三姐, 这是什么字。”苏聪手指着书中说道。

苏云清看了一眼, 回答他。

“这书要听别人说才有意思,自己读就难多了。”苏聪小声抱怨。他从前是个纨绔子弟, 最近一年才奋发图强。虽然私塾的先生夸他有天赋,但他知道, 那多少是看在苏家和晋安王府的面子上。做学问究竟有多难, 只有深入了解才明白。

所以他之前的豪情壮志, 多少有点被消磨掉了。

“要看懂一本书哪里那么容易。”苏云清安慰他, “我在你这个年纪, 也没比你多认几个字。我爹那时候很头疼, 就给我找了好几个先生,他们都嫌我笨, 不肯教我。”

苏聪露出不信的表情,他觉得苏云清很聪明,连他爹都称赞这世间少有如此聪慧和果敢的女子。不仅把家里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敢单枪匹马去救人。

苏云清还想再说几句鼓励他的话, 采绿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来,“小姐,奴婢好像找到了一个盒子。”

盒子?

采绿捧着一个老旧的木盒进来,笑着说:“这是小姐小时候,姑爷亲手做的生辰礼物,小姐总是当宝贝一样。当时还以为没有从苏家带出来呢,没想到竟找着了。小姐不看看?”

苏云清伸手接过,那就是个很普通的木盒,唯一特别的大概就是锁扣是用贝壳做的,能看出是女子之物。苏聪好奇地凑过来,“戚”了一声,“我还以为是什么稀罕宝贝呢。”

“当然是宝贝。”苏云清应道,径自翻开盖子。

里面都是些小孩子的玩意儿,诸如拨浪鼓,木雕,泥娃娃,剪纸之类的东西。苏云清一件件拿出来,因为有些年头了,又尘封了许久,上面都落了灰。可她好像能回忆出这些物件的来历,甚至是收到时的顺序。等东西都拿出来之后,底下压着一块很特别的红布。那布的花纹和样式,苏云清从未见过,只觉得十分精美。

“这是……”采绿惊道,“难道是老爷未完成的苏云锦?”

“苏云锦?”苏云清抬头看她,“怎么跟我的名字这么像?”

“这就是老爷为了给小姐做嫁衣,亲自设计的布,所以才取名叫苏云锦。可惜老爷还没将它制作出来,就被押走了。夫人悲痛欲绝,跟着就……”采绿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虽然已经过去几年,但亲眼看着曾经纸醉金迷的江宁织造府一夕之间繁华尽散,心头还是如同堵住了一样。

有时,她庆幸小姐不记得了。

苏云清伸手将那块布拿出来,正要仔细看看,忽然发现里面好像还有东西。

布包着一封信,封面上没有任何的署名。

“小姐,快拆开看看,没准是老爷留给你的。”采绿在旁边说道。

苏云清将信拆开,拿出里面的一页纸。

“七七吾儿,待你看到这封信时,想必为父已不在这世上了。父身为江宁织造,天子家臣,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违心地做了许多并不愿意而为之事,料有这一日,故无需难过。你托于文若之手,爹可安心,唯放心不下一事。当日你伯祖父离京,秘密带回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欲暗中送往西北安置。岂料路上出了变故,那孩子下落不明。现知他的侧腰有个胎记,身体孱弱,身上佩戴一块红玉。若你能将他寻回,也算为苏家赎罪。盼儿余生无忧。父苏绍绝笔。”

苏云清读完,深吸了口气。她万万没有想到爹留了这么个东西给她。

难道伯祖父离京时带出来的孩子,就是仁敏太子的后人?真的有个孩子,避过了内务府的登记造册,在那场残酷政斗结束之后,存活下来!

“小姐,老爷都说了什么?”采绿问道。

苏聪也好奇地伸着脑袋。

苏云清只觉得心跳飞快,迅速合上信纸。此事绝密,且危险,不能被更多的人知晓。

“没什么,就是说了一些往事。”苏云清神色淡然地把信纸收回去,关上木盒子。她的手指微微有些发抖,心情跌宕起伏。既然伯祖父和爹决定把孩子送到西北去,那苏纶和齐王知不知情?照此推断,他们很有可能是知情的。否则孩子为何会送到齐王的封地去?

会不会父亲当初所犯之事,也跟这个孩子有关?

苏云清越想越觉得此事牵连甚广,也许背后还有更大的隐情。

“聪儿,我有件事想要问叔叔,你有什么法子,能将我的信最快最安全地送到他手上吗?”苏云清转头问苏聪。

苏聪点了点头,“我来京城前,爹说有位朋友在京城里做生意,若是缺什么或者想传消息回去,就直接去找他。”

苏云清镇定了下心神,起身走到书桌后面坐下来,唤采绿过来磨墨。她心神不宁,拿笔的手都不稳。如果苏纶真的知道此事,就会把苏家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她写了两个字,又把纸揉碎,搁笔不写了。

不行,万一这封信落在有心的人手里,那就完了,她不能去相信一个外人。

“小姐,怎么了?”采绿能看出来苏云清有心事。那封信上所写的内容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姑爷出门的时候,有说何时回来吗?”

采绿摇了摇头。

苏云清现在只能向梅令臣求救,她能相信的人,只有他一个。

*

梅令臣从大理寺出来,身后跟着大理寺的官员还有他自己的护卫,浩浩荡荡的一帮人马走下石阶。

石阶之下,停着一辆简单的乌篷马车。马车旁边,张祜负手而立。

他的目光投向自上而下的梅令臣,微微出神。

这个年纪身居高位,权倾朝野,本应该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但他却似在这位子上已数十年,有种超然的淡定。

梅令臣骨子里跟梅正禹很像,他们站在权力的顶端,却从骨子里透出对权力蔑视。好像这些平凡人蝇营狗苟,追求一生而不可得的东西,于他们而言,是可以肆意踩在脚底下的。这份得天独厚的狂妄,让人厌恶,又无端地生出许多羡慕。

张祜记得梅正禹为首辅时,他和兄长张祚大约也是梅令臣这个年纪,可能还要小一些。那时的朝堂,被梅正禹和苏东阳把持,官员的升贬,去留,全由他们决定。内阁的权力空前巨大,年轻的官员如果不站队,就得不到提拔重用。

在这样的强权之下,百官人人自危,对于站在权力顶端的梅苏二人又敬又畏,也包括成宗皇帝本人。因二人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当时梅正禹的字和苏东阳的画都能在市面上卖出天价。

张祜曾远远领略过二人的风采,梅正禹道骨仙风,苏东阳谦谦君子,犹如璀璨的星辰,挂在帝国的上空,照耀四方。他曾暗暗发誓,自己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能够手握权柄,实现自己的抱负,然后做这天底下万人敬仰的存在。

好像这样的人生才会有价值。

可没想到,帝国之星的殒落会来得那么快,那么惨烈。

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张祜便看透了,世间事总是盛极必衰,所以才会远走南京。如果不是兄长和皇太后请他出山,大概他不会再回京城。

所以,他对梅令臣的感觉,是极其复杂的。

梅令臣的目光与张祜对上,有些惊讶,随即又释然。

慕白站在离张祜不远的地方,对着梅令臣摇了摇头。

他的意思是东西并没有拿到。

“张阁老。”梅令臣行至张祜的面前,抬起手。

张祜道:“阁老愿意同我喝杯茶吗?”

他们两个日日在朝堂上争锋相对,倒真没有坐下来好好谈过。

梅令臣不置可否。

“这附近有家茶楼,阁老不介意的话,随我坐马车同去吧。”张祜抬起手说。

慕白走到梅令臣的身边,试图阻止,梅令臣却大大方方地说:“那就有劳阁老了。”

张祜选的茶楼,就是上元夜梅令臣和苏云清同去的那家。到了晚上,茶楼的生意同样很好,一楼的大堂座无虚席。为了不引人注意,张祜和梅令臣从后门,到了二楼的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