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家的小娘子 第13节(1/1)

这会儿周梨花自然也当做与常一样,王家又是自家人吵起来了,只不过这次听上去比之前都要凶些。

但她向来不是个好奇心重的,对人家的家事更是没兴趣。

给菜地施了肥,又确定没长杂草后,便从后门出来,回到院子。

刚刚将后门关上,便听到院外有人在喊。

隔着高高的篱笆墙,一听就知道是小刘氏的声音,只不过她这会儿声音里明显带着兴奋劲。

周梨花开了门,小刘氏一把拉着她往外走,口中兴冲冲道:“走,我带你去瞧王家的热闹去!”

周梨花被她抓着袖子,迫不得已只能跟着她身后,“他家能有什么新鲜热闹,我这门还没锁呢。”

小刘氏朝她一瞪眼:“你放心吧,无人偷你家……今日这热闹你不看可就亏大了!”

她于是问:“怎得了?”

小刘氏笑道:“听说是西街开鸡店的来跟王家要钱来了。”

鸡店?要钱?

这前言不搭后语的,但她却莫名想起几日前王嫂来买她家鸡的事,迟疑间便被小刘氏拉到了王家门前。

要到王家正门,便得从巷子往前走一段,前边有个小路,拐过去再走一段便能到王家。

二人刚穿过小路,便发现专程过来瞧热闹的人竟是不少。

过了会儿老陈氏大概也觉着丢人,拿着扫帚驱赶这些瞧热闹的街邻,但愣是没能将人赶走。

看热闹的多半都是跟王家有些积怨的。

王家与卖鸡的钱家争吵间,周梨花听明白了来龙去脉。

原来便是小王氏来她家买鸡,她没卖,对方便去了西街的鸡店,足足多加了五文钱,钱家贪图银钱才愿意将鸡佘给小王氏。

结果没想到,原是说好了第二日便拿钱来,却等了好几日没见着影儿。

今日钱家人在街上遇到老陈氏,便提了一嘴鸡钱的事,王嫂买鸡的事全然将老陈氏瞒在鼓里,老陈氏不晓得自然不认。

最后便吵翻了天。

期间王家郎君拿着扫帚打了王嫂几扫帚,但王嫂咬死了口不承认。

周梨花听到此便不由庆幸自己没真把鸡给了王嫂,不然她一个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岂不是就被坑了只鸡?

一只鸡少说也得十几文,她一年到头吃的肉加起来,都没有一只鸡身上的肉多呢!

但她又有些迟疑,便问小刘氏:“刘家姐姐,那日我家鸡跑丢了,还是王嫂给我送回来的呢。”

能这般明目张胆骗人家一只鸡的王嫂,怎么看也不像是捡了人家的鸡还送回来的主啊。

小刘氏笑道:“那是自然,她那是怵你家男人呢,若是今日真是从你手里买的鸡,你看那老王氏敢不敢不给你钱。”

说着小刘氏忽然又凑近她,低声道:“不过你家赵归着实不好亲近,我们这些街坊邻里的,与他说话向来都不理人……我便寻思着,他在家可舍得与你多说两句?”

周梨花垂眸,声音暗含着几分失落:“他……他不是个话多的。”

赵归在家里也不怎么理她。

一日后周梨花又听小刘氏说,钱家最后还是没要回买鸡钱,因为老王氏叫她儿子把儿媳打的当场吐了血,钱家怕真闹出人命,不敢再为了那二十文钱闹下去。

这日想起昨日与小刘氏的谈话,晚饭时,她故意没话找话想与赵归多聊两句。

结果与往常一样,赵归也确实不怎么理她。周梨花便觉着有些失落,但转念又想通了。

她家郎君就是这么个性子,人的性子又如何能说改就改呢。

她现在的日子远比在孙家时好得多,原本担惊受怕的情况也都未曾发生,人总该知足些,老人常说知足常乐。再说赵归已算是很不错了,不懒惰又能挣钱。

这般一想她便豁然开朗,对着赵归也忍不住多了些笑意。

赵归被她那秋波般勾人的含着笑意的眼,看的不大自在,沉着脸站起身走了。

原打算再与这女子分房睡的话,不知怎的到底也没提。

这小妇人如今是越来越大胆了,有时不小心抢他被子,有时他一觉醒来便发现对方将脚伸进他的被窝里。

刚开始她还是怕的,像只受了惊的兔子般,连忙将脚缩回去。现在却无论他如何冷脸,她反倒越来越不怕了。

两人睡一块,虽然床大不挤得慌,但他总归是难受的慌,夜夜睡不好觉。这才有了分房睡的念头。

但也不知怎么,这念头始终卡在嗓子眼,没说出来过。

床上多了个人,赵归的燥意一夜多过一夜,这般夜夜累积,却又无法疏解,便时常辗转难眠。

他不知自己到底是怎了,但却知自己这样,全是因为枕边之人。

第12章 生意

日子转眼间便过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来,周梨花每日早上做了早饭便喊赵归回家吃,吃了早饭便将换下的衣裳洗了,再给屋后的菜地施施肥,又开始做晌饭。

到了下午便与几个邻居聚在一处,有时缝补缝补衣裳,有时给赵归做鞋子。

赵归每日穿的鞋子鞋底只剩薄薄一层,近乎被磨出个洞,天气渐冷,那双鞋子事半点不保暖的。

她也因此与街邻的关系也处的越来越好。

这期间听说王嫂因为被打的吐血被娘家接回去养着,这几日刚从娘家回来。

昨日周梨花见到她,正要打声招呼,却被对方用淬了毒般的目光狠狠瞪了眼,周梨花当场呆住,不知自己怎么得罪了她。

等她再回过神,王嫂已然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王嫂看上去更瘦了,身上穿着单薄的衣裳,遮不住下面皮包骨的身子,唇上看不到半分血色,一双凹陷的眼眼底乌青。

她的左腿好似受了伤,走路一瘸一拐的。

周梨花叹了口气,不免有些同情。

以前她嫁到孙家时,总觉着自己便是这世上最可怜之人,可是跟王嫂一比,她那点苦都算不得什么了?

她先前听小刘氏说,王嫂是因着生她家丫头的时候难产,险险保住一条命,但大夫说她怕是再生不了孩子了。

就因此,王家上下都不将她当人,甚至可以说巴不得她赶紧死了,她若死了,王家郎君便能再娶,否则按照律例就必须得等十年才能休妻。

她娘家因她生不出儿子,也不敢为她撑腰。

晌午,周梨花正在厨房做晌饭,小刘氏熟门熟路地推门进来,扬声道:“梨花,你家鸡卖不卖?我家今日来了不少客人,想买只鸡应急。”

周梨花用锅铲把锅里炒好的萝卜丝铲起来,又舀了些水浇在锅里,便出来道:“卖,自然是卖的!”

这段时间,她每日去河边挖蚯蚓,将两只鸡养的很有精神,那公鸡每日天没亮就叫唤,嗓音清亮,扰的附近好些户都不得安宁。

本来她也想着要不要将这只公鸡杀了的,只是一直舍得,都在拖着。婚宴留下的肉将将吃完,就又杀鸡,日子属实太过奢侈。

这会儿小刘氏说要买,她自然高兴的很,便笑道:“你要买,我给你便宜些,保证比鸡店的便宜!”

小刘氏笑得爽朗:“那敢情好,你家有称吗,咱称一称这只扰人的鸡有多重,瞧瞧它被你养的多好,足足肥了一圈,这肉定然好吃,今日我家郎君请了几个兄弟来家里,算是便宜了那几个嘴馋来我家蹭吃蹭喝的人了。”

周梨花道:“自然是有称的,你等着。”

说着进屋将称拿出来,又与小刘氏一起抓住公鸡,用麻绳捆住鸡爪,上称一称,足足六斤八两!

小刘氏道:“这鸡当真是肥硕!”

按照市价三文钱每斤,这鸡算下来需得二十文多。

最终周梨花按六斤给小刘氏算的价钱。

小刘氏得了便宜,自然笑容满面,拎着鸡正要回去做晌饭呢,眼睛却注意到院子里晒的两床被子,笑问:“想不到你也是个怕冷的,这种天儿就开始盖两床被子了?”

周梨花一怔,随后红着脸解释:“薄的这床是赵归的,他怕热盖的薄被,我怕冷盖的是这床厚被。”

这下轮到小刘氏愣住了,沉默半晌,手中的鸡挣扎的太厉害,她回过神一巴掌拍在鸡脑袋上,鸡顿时老实下来。

她迟疑地问道:“你与赵归怎得还分开盖两床被褥?”

新婚的小夫妻那个不是恨不得搂在一块儿,她没听说谁家刚成亲的夫妻是睡两个被窝的。

周梨花看向她:“是啊,怎么了?”

“你……”小刘氏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不死心的问,“那你与赵归可有……可有同房过?”

周梨花点头:“我们是睡一张床的,只是被褥分开盖而已。”

小刘氏:“我说的是同房……就是造娃。”

然而她说完,却见周梨花一脸茫然。

小刘氏只觉汗颜:“你若是不与赵归一个被窝睡,又怎么能造出娃娃来!”

周梨花心里一惊,她自然是想要孩子的!

她如今与赵归过日子虽然不愁吃喝,也算得上无忧无虑,但赵归那个性子着实无聊,晚上想与他聊聊天他根本不理人。

所以她心心念念就盼着能有个孩子,有了孩子家里便能热闹起来了,她也不会无聊的发慌了。

她还一直想着自己与赵归同房这么些日子,肚子里没准已经有了小娃娃,便是没有应该也快了。

当下却被小刘氏的话给惊得宛若遭了雷劈。

她目光呆滞,语气讷讷地问道:“原来要睡一个被窝才能造娃娃?”

小刘氏欲言又止,她自己不过也是个年轻的小妇人,嫁到刘家不到两年时间,脸皮也尚且薄的很,一时之间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

犹豫稍许,她凑到周梨花耳边小声道:“不只是睡一个被窝,还得两人都脱光了衣裳,还有……哎,算了,改日我回娘家把我成亲时我娘给我的小册子那给你,你看了自然就明白了。”

那种书一般女子嫁人时母亲都会塞进女儿的嫁妆箱底,等到女儿的女儿嫁人时再传下去,代代相传,传女不传男。

但小刘氏家共有三个姐妹,母亲却只有一本小册子,便让她三姐妹大的成了亲时带走,等小的成亲前再送回娘家。

她妹妹前些日子成亲,她便将小册子带回了娘家。

此时见周梨花满脸通红,她笑道:“你且再等个几天,我将我成亲时的小册子拿给你,现下……我也说不大明白。”

小刘氏走许久,周梨花脸上燥热仍旧久久不散,只要一想到要脱·光了……她便羞耻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原来想要造娃娃,还得做这般羞耻之事。

实在是……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