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春夜 第3节(1/1)

谢贵妃倏地睁开双眼,怒目而视,吓得十二娘垂了头,不敢再说半个字。

“嬷嬷,十二娘身边服侍的人寻个由头都换一遍吧。”

***

李无眠的闻春斋所在的地方,住的都是些入宫久且不受宠的妃子。赵才人过世后,她本应搬到凤华殿,与其他不与母妃同住的公主一起,可她舍不得母亲留下的一切,才待在这里。

闻春斋内,未跟去离宫的小太监四平正在打理院中的芙蓉花,早前院中的花都是赵才人种下的,这些年经过李无眠的精心培育,春季分株,长势愈发好。

她是个好相与的,旁人路过闻春斋,但凡夸上一句,她也不吝啬,相赠与人。

这不,李无眠前脚进了闻春斋,后脚就有好事者来探消息,生怕耳朵听岔了。

“九娘,我与你母亲也算旧相识,少不得说你两句,此事你做的过了,你什么人不能讹,去讹谢家,芙蓉夜宴上那么多青年才俊,选个身份……”张才人话未说完就被鱼书燕字“请”了出去。

吃了闭门羹的张才人,气得七窍生烟,对着闻春斋紧闭的大门骂道:“跟你娘一个德行,惯爱攀高枝儿。”抬脚正要走,远远瞧见贤妃跟前儿的湘竹姑姑领着几个婢女往这边走,婢女手上捧着织金锦、玉如意、金镶珠宝项链等贵重物件儿。

张才人忙凑过去:“湘竹姑姑,今儿怎么来这偏地儿了?”

“九公主大喜,奴婢是来替贤妃娘娘送贺礼的。”

湘竹疾步如飞,张才人亦步亦趋跟在一旁,气喘吁吁:“贤妃娘娘心善,要我说九公主见识少,眼高手低做下错事,本不好收场,还是陛下和皇后殿下怜悯,没让她做了姑子,这是选了哪个想回京的县丞?”

“才人注意言词,九公主金枝玉叶,岂容随意置喙!”语毕,湘竹再不搭理张才人,转眼到了闻春斋前。

四平开了门,请一行人入内,李无眠因眼睛红肿,拿了把团扇挡在脸前,令奴婢们接过物品,方才示意燕字近前传话。

“九公主问不知贤妃娘娘因何赏赐?”

“回公主,不是赏赐,是贺礼”

“什么事可庆贺?”

不待湘竹开口,适才被赶出去心中不忿的张才人上前插话:“九公主闯下大祸,陛下慈父心肠,给公主择了门亲事。”

李无眠大惊,鱼书收拾了素衣出来,她正准备换上去请罪,怎么就赐婚了,她原以为得在庵中几年才能平息此事,不想这么快有了转机。

顾不得与张才人置气,李无眠将手中团扇递给鱼书,比划道:阿爹没有生我的气?许的是谁?

张才人与李无眠相处的久,看得懂手语,不待燕字转达:“不论许的是谁,都是九公主的福气,如今……都是陛下恩典。”她本想说残花败柳之身,忌惮湘竹之前说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湘竹对着李无眠躬身行了一礼:“九公主大喜,未来驸马是谢家郎君,谢池。”

***

辅国大将军府在兴宁坊,马车进了外门,守在阍室的管家王孟就跑了出来。

谢池见他汗流浃背,嗫喏的模样,并未张口询问,环视一圈,瞧见两辆谢家的马车停在不远处,便明白了。

“三叔和四叔来了?”谢池往正门走去。

“三老爷和四老爷,午时刚过就来了,一直在正堂等着呢,之前几次没见到将军,二位老爷说今日见不到,就要在府中住下。”王管家跟在身后汇报。

谢池轻笑一声,他们来得正是时候,怎么能不见呢。

谢家三老爷谢沧归,也是谢沧秋和谢沧画的弟弟,四老爷与他们同父异母,平日跟着老三做事。

瞅见谢池露面,谢沧归起身,怒气冲冲道:“谢将军好大的官威!自家亲叔叔想见侄儿一面都不容易!”

谢池对二位叔叔行了一礼,遂坐在了堂上正中的座榻上,谢沧归见谢池完全不把他放在眼中,长辈还未落座,晚辈先坐下了,正欲再开口,就瞧见几个奴才躬身进来,侍候谢池净手。

四老爷自觉这架子摆的不是时候,悄悄拽了拽谢沧归的袖子,示意莫要生气,他坐下说话。

少顷,婢女们端上新茶,谢池才开口道:“侄儿回京后,忙于军务,圣人赐宴已毕,今儿方才得空,两位叔叔受累了。”

四老爷忙摆手:“行舟哪里的话,你可要保重身体,莫要过于操劳。”

谢沧归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明来意:“卫国公爵位的事情你可与陛下提了?”自打八年前谢池奏请皇帝收回爵位去了军营,他便月月一封家书,苦口婆心劝他以大局为重,以谢家家族利益为重,他本事大不要爵位可以,家族中其他人可以继承啊,子承父业,弟也可承兄业。

“三叔,此事八年前我就与你说清了,陛下追封家父卫国公,爵位给的是谢沧秋,不是谢家,我不要,也轮不到旁人!”谢池说道。

谢沧归一怒之下,三两步走到谢池面前,抬起手作势就要打下去,四老爷见情况不对,忙拦在身前,劝道:“三哥,行舟还是孩子,动不得手。”

“什么孩子,他都是正三品的辅国大将军了!官职高了,把叔叔也不放在眼里,我们是不是对他行礼,叫声谢大将军。”谢沧归气得暴跳如雷。

“正三品好,光耀门楣,咱们谢家不但出文臣还出武将,多好的事情,三哥,消消气儿。”四老爷两边都得罪不起,只得好言相劝,他本就不想来,可架不住老三折腾。

自打谢沧秋去了,谢家最高的官不过是个四品少府,所幸还有谢贵妃这棵大树。小的一辈里,除了谢池外,皆是表现平庸,原本指望他承袭卫国公爵位,虽无实权,好歹一品大员,帮衬家里其他人绰绰有余。

谁知,这小子书读的好好的,突然之间爵位不要了,要去习武,愁煞人也,万幸他一路高升,隐隐有超越其父的意思。

“陛下许了哪家的郡主于你?”谢沧归想到外人对他多有恭敬,言语中也是羡慕他有个侄子,遂又坐回位子上。

“陛下让侄儿尚公主,这几日赐婚圣旨就要下来了。”谢池心平气和道。

“公主?可是你姑姑膝下的十二娘?”闻言谢沧归又站了起来,驸马都尉哪里有辅国大将军体面,这不就是入赘皇室:“二姐向来宠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如今为了女儿,连谢家的前程都不顾了!”

“不是十二公主。”

“那是谁?嫡公主十三娘?”还不如十二娘,好歹是自家人,皇后娘家远远不如谢家,这不是明摆着要沾他们的光吗?

“九公主李慕瑜。”

谢沧归闻言腿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怎么会是那个许不出去的哑女:“你同意了?”

“天赐良缘,求之不得。”

第五章

掌灯时分,正在书房习字的谢池等到了骆林悦,此人是国子监骆祭酒的孙子,与他年龄相当,样貌相当,自幼一起读书,也是谢池在京中唯一的好友。

同样生于书香门第,谢池习文颇有些天分,骆林悦不同,书念的马马虎虎,字也写得歪七扭八,好在武艺不错,但无上战场历练之心,原因无他,只是离不开京城的温柔乡。

“在三卫混得如何?”谢池头也不抬地问道。

“只能说是风生水起,对了,你让我帮你打听的事情。”骆林悦从袖中摸出一张叠的四四方方的信纸,扔在谢池案上,扭头寻了个处舒服地儿盘腿而坐,四处打量,看屋内有什么新鲜物件儿让他把玩一番。

谢池一张字写完才放下笔,打开信纸在灯烛下细细查看。

“昨夜的事我听说了,你可算明白鱼水之欢的美妙滋味了,可惜九公主算不得美人,撑死是个清秀佳人。她哪里好?竟入得了你的眼,西南八年,想不到口味儿也变了。”骆林悦絮絮叨叨半晌,也不见谢池回答半个字,仍是一副沉思模样。

“莫不是……莫不是你嫌女人聒噪才选了个有哑疾的?”

谢池将手中信纸放在灯下点燃烧尽,侧过脸打量了骆林悦一番:“你这样的,得找个耳不能闻的方可。”

骆林悦靠着家世和中上之姿的身材长相,在禁卫军中混得不错,身处皇宫,消息自然也是一等一的灵通,他自称“皇家百晓生”,这称号他只在两个人面前提过,一位是谢池,另一位是他爷爷骆祭酒,据说提完后被家法揍个半死,自那以后便只有谢池知晓了。

“九公主确实是个可怜人,平日顶多是个爹不疼、没娘爱,如今与你定下婚事,那可热闹了,单你那表妹,就不是个省油的灯。”骆林悦这话未见真可怜李无眠,看戏的成分更多些。

谢池似是认同地点点头,李无眠没有可为她说得上话的外祖家,甚至可以说是孤单影只,背景与经历简单到写不满一页纸。

可这世上可怜人太多了,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

“五月初五端午后,我便回西南军营了。”谢池从身后架子上取出个檀木匣子递给骆林悦,匣中是大小相等的紫水晶珠,在他看来不过都是华而不实的物件儿,却对骆林悦大有用处,平康坊的娘子们可在乎得紧。

“多谢行舟兄!端午一去不知何时才能返京,可需要贤弟暗中关照你那未婚妻?”大渊后宫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明争暗斗,弱肉强食,往日里李无眠无依无靠,才能活到现在,如今配了个浪尖儿上的郎君,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不必,能不能活到住进公主府那日,凭她自己造化吧。”

骆林悦心中感叹,爷爷素来爱将谢池挂在嘴边,夸他文武全才,世间少有,可有什么用,无情啊无情,吃干抹净,说走就走。

***

各宫贺礼络绎不绝送到闻春斋,夜里落锁时院中几乎连个站人的地儿都没了。

李无眠面朝外侧卧在床榻上,凝视着床帐上挂的香囊,缕缕香烟,沁人心脾。

鱼书燕字忙着收拾首饰挂件儿,许多精美华贵的冠子步摇还是头一次碰到,可见这门亲事之重。

往日里,旁人尚公主,都说是他们男子攀了皇家富贵,李无眠是个特例,全长安城乃至整个大渊,都找不出一个能说出谢池高攀之话。

李无眠睡不着,喜忧参半,能嫁给人品贵重,才貌兼备的男子固然极好,可谢池娶她,却于他无半点益处。

她没有可帮衬一二的外祖家,更要连累谢池丢了掌兵之职,再加上自己无才无貌,口不能言,两个人在一起说话都不便,按律谢池还不能纳妾……

他有责任有担当才不得不娶她,她却不能这般害了他,念及此处,李无眠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示意燕字上前,比划道:三日后应是谢将军的朝参日,到时让四平送封信给谢将军,就说我约他一见。

为堵住悠悠众口,赐婚圣旨连夜已下,大渊素有婚事已定祈求百年偕老的习俗,她以去大慈恩寺礼佛为由出宫,届时二人将话说明,哪怕被人瞧见,二人有婚约在身,也不妨事,只说巧遇。

***

四月十五,四平目不转睛的守了一个晌午,才瞧见谢池从含元殿出来,身边围了不少官员说话攀谈,心中感叹鱼书燕字所言不假,果真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上天垂怜九公主,赵才人在天有灵,得此良缘,以后再无人敢欺负他们闻春斋了。

四平乐呵呵地跟在谢池不远处,直到谢池翻身上马,才赶紧上前,还未开口说话,就被侍候在旁的玉竹拦下,他赶忙说明来意,将信笺递了过去。

玉竹抬头望向马上的谢池,直到他点头,才接过四平手中之物检查一番后,呈给谢池。

谢池收过不少贵女送的书信,无不显露出风雅二字,纸中含有花草,并用以香料熏制,甚是讲究,可李无眠这封信未免太过朴素,别说芙蓉花瓣,就连气味,也是松烟墨自身的。

他打开细看,簪花小楷的字体中规中矩,寥寥几语,只说有要事相商,请他在大慈恩寺一见。

四平望着谢池远去的身影,感叹将军连马都骑的这般英武,全然忘了问是何回复,倒是个心宽的。

***

恰巧谢池要去大慈恩寺请主持给父母诵经做场法事,与李无眠见上一面也是顺手的事,他比信中所言略晚了半个时辰。

穿过几道门,就瞧见荷花池对面的柳树旁站着一名头戴幂篱的女子,帽檐上垂下的长纱至脚踝,隐约可见其中的联珠纹锦背子和天青纱罩着的纹青裙,不远处还站着两名侍女。

女子也看见了他,行了一礼,正是九公主李无眠。

“请公主见谅,臣有事耽搁了。”谢池站在五步外,开口说道,他这才瞧见李无眠脚下有一案几,摆着笔墨,看来她口中的重要事情,不能经过侍女转达。

李无眠从长纱中伸出右手摇了摇示意无碍,随后指了指笔墨,跪坐在案前,提笔写了起来,谢池头一次与哑疾之人交流,觉得有些意思,便上前几步,垂头看李无眠写的是什么。

前面几句无非是那夜之事有蹊跷,非二人所愿,感谢他即便如此,也愿娶她,都说谢家郎君品德高尚,可见不假。

谢池心中嗤笑一声,她叫他来就是讲这些废话的?正欲敷衍几句告辞,就见李无眠抬头,帽檐下露出一双杏眼,与他相视片刻,又垂了下去,好似会说话一般,我见犹怜,他脑海中顿时出现这双眼睛在朦胧夜色中含泪哀求的模样,这一恍神便错过了插话告辞的时机。

只见李无眠将已写完字的纸抽出放在一旁草地上,复又铺了张,继续写,许是不习惯与外男相处,她写的有些急,句句间只略微停顿,估摸着谢池看得差不多,才从案旁取出火折子和笔洗,器具有限,只能把两张纸就这么烧了。

她转身示意鱼书燕字上前,收拾了案几物什,又向站在那里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谢池盈盈一拜,裹严了长纱就要走。

“九公主,且慢。”谢池此刻才想明白李无眠适才所写之意,不是什么欲拒还迎,也不是因爱慕他非卿不嫁。

她一来是感谢他,二来是告诉他不必如此,她会想办法令婚事作废,绝不给他添一丝麻烦。似乎这天大的祸事都是她一人闯下的,理应由她一人承担。

李无眠转过身,隔着长纱望向谢池,她不知道该把目光定在何处,最后落在他肩膀处的暗纹上。

“敢问九公主有何良计?”

“公主说将军乃国之栋梁,她会自请出家,此番前来只是告知将军不必为此烦扰。”燕字万万没想到,李无眠迫不及待地要与谢池相见,竟是要撇清二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