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1/1)

萧煦生进殿见着眼前情形,瞪大眼,眼底一片惊慌:颜墨梵为何会躺在地上?为什么会有把剑?婉玳呢?她说来配殿看看凤后,她人呢?人呢?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殿内会插着把剑?陛下呢?她人呢?”萧煦生心头一股惧意,咆哮着询问宫侍。

“奴侍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陛下才刚走不久。”宫侍回答道,萧煦生闻言便冲出配殿。

他一路找博婉玳,陆续问了几个宫侍,才知道她去了奉先殿。

可他却在奉先殿门口被许庆拦住,不让进入:“皇贵君,陛下有旨,任何人不得进入,请皇贵君莫要为难奴侍。”

“你让我进去,我要看看她有没有受伤,有什么事算我头上好了。“萧煦生就是要往里闯,许庆边上的两个宫侍立刻过来,三人一起拦着他。

“皇贵君,陛下没有受伤,不是奴侍不让您进,陛下有旨,您若进去,就是抗旨,何况陛下此刻甚怒,你还是先回去吧。”许庆边拦边劝,这时候谁进去都没好果子吃。

“陛下甚怒?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凤后休息的配殿会插着把剑?为什么凤后会躺在地上?“萧煦生听说博婉玳没有受伤,稍稍的放下心来,但他有一连串的疑惑,又进不得殿去,他也对着许庆甚怒。

“回皇贵君,奴侍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许庆恭敬又为难的答话:“陛下进了配殿,就遣出奴侍,之后奴侍就没进去过,当时凤后醉卧在床上,之后发生什么,怕只有陛下知道。”

萧煦生此刻心中焦急不已,仰着脖子向奉先殿望,许久也不见婉玳出来。

“皇贵君,您还是先回吧,陛下现在心情不好,下旨谁也不见。”许庆劝说道,一想到陛下刚才的那个样子,心底不由一颤。“奴侍也奇怪,先前陛下进配殿时,明明还好好的,也不知怎么着,就一柱香的功夫出来,就,就成这样……”他不敢说:跟鬼一样可怕。

“本宫就在这等陛下出来。”太多疑惑没有答案,更想知道婉玳有没因此受伤,萧煦生下定决心,就站在奉先殿外等她,“恐怕陛下一时半刻是不会出来。”许庆摇头道。

萧煦生不理,走到奉先殿殿门边的白玉石栏上坐下,手扶着石栏上的小石狮。

这一等,也是一夜。

次日,博婉玳被宫侍由奉先殿请出,从身披薄毯,倦在白玉石栏上睡着的萧煦生身边经过,上辇前往清和殿上朝。

她脸色青苍而淡漠,目光冰凉如霜,周身散发的寒意,让身边宫侍无不惶恐。

早朝间,博婉玳虽然议程照旧,并没有受任何影响,并对即将前往巡察边境防御的祥王,作了一番赞誉与告诫,但上朝的所有官员都明显感觉出,陛下气息与往日有所不同,更加威仪,更加清冷,更加目空一切。

“主子,醒醒,陛下上朝去了。”待博婉玳离开后,蓝儿才敢前去叫醒萧煦生。

萧煦生迷糊的睁眼,听说博婉玳已离开,顿时向蓝儿发作:“她出来时,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伸手扯下身上的薄被,冲下白玉石阶,想半路截住博婉玳。

“主子,陛下走了很久了。”蓝儿在后面追着喊。

萧煦生不听,直往清和殿方向跑,正跑到半路,传旨宫侍前来,拦住了他:“皇贵君,奴侍正要去找您,陛下有圣旨。”

“何事?快说。”萧煦生很不耐烦,现在他只想找着博婉玳,看看她怎么样了,问问昨晚的事。

“皇贵君,陛下有旨,凤后未能细心照料后宫,对后宫诸人无爱护之心,更无善导宫侍之贤,使得宫侍懈怠,贤贵君染疾而未能及时就医,以至病情延误,至今昏迷不醒,险些危及性命。凤后如此不思恩泽后宫,朕责其即日起,禁足昭阳宫,不能踏出半步,并罚抄宫规百遍,以思其过,后宫大小事宜,暂交皇贵君全权处理……”

“怎么会这样。”萧煦生夺过圣旨,虽然有几个字不识,但大至还是看的懂的,疑惑的看向传旨宫侍,他现在迫切要见到博婉玳,问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雍华宫

颜墨梵此时刚刚酒醒,头疼欲裂,见自己宿在雍华宫配殿内,听禄儿说着昨夜的情形,觉的奇怪,他也不记的发生了什么事,可心中有种不祥的感觉。

“去把剑拿来,本宫看看。”颜墨梵抚着额头,吩咐禄儿。

“是。”禄儿出去后,不多时空手而归:“凤后,才刚政清宫来人,传陛下口谕将剑取走了。

颜墨梵微微一窒:难道是陛下的凤羽,不可能,不可能……

手伸入袖袋中,玉佩又已不见,颜墨梵的心沉到谷底,墨玉般眼中一片黯淡,双手无力的垂下。

“主子……”禄儿担忧的唤了一声,这时宫侍进来,说是陛下圣旨到,请凤后接旨。

颜墨梵立刻起身,穿戴整齐后宣传旨宫侍进入,不想,博婉玳竟然是下旨将他禁足。

禄儿惊愕的抬头望着颜墨梵,不敢相信陛下会将主子禁足,虽然陛下不见得与主子有多亲近,但主子从来没有做错什么。

颜墨梵却是很冷静的接了旨,他猜博婉玳已经知道十皇子落水是他所为,至少知道与他有关。

“本宫要见陛下。”他自知因他而陨了博婉玳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死不足惜,但他不能拖颜家一族人陪葬,他们是无辜的。他现在只希望能见着博婉玳,若真因这件事,他想求求她,看在夫妻一场的情份上,放过颜家。

颜墨梵忽然想起前几日,博婉玳一路的开心笑容,一路的细心呵护,胸中钝痛如绞,伸手捂住胸口,这样的日子,怕是再也不会有了。

“凤后,您的意思奴侍可以代转与陛下,但此刻,还请凤后起驾昭阳宫。”宫侍依旧恭敬道。

颜墨梵听宫侍这么说,也没有异议,由禄儿扶着出了配殿,上了辇,凤后銮驾依旧隆重而浩荡回到昭阳宫。

但他刚踏进到昭阳宫宫门,大气而沉重的宫门便在他的身后缓缓关上,最后‘钪’的一声紧闭。

全身一个颤栗,心碎欲裂。

福儿走出殿外,见颜墨梵站立不稳,立刻上前与禄儿一起扶颜墨梵入寝殿,靠坐在床沿。

“出去。”颜墨梵轻声遣退宫侍,但福儿与禄儿相视一眼,不敢留他一人在殿内。

“出去。”又是一声轻喝。

“主子,您要累了便睡会儿,奴侍就在这守着,不会扰了您。”福儿轻声道,并扶他躺下,拉过丝衾盖好。

“本宫想一个人静静。”颜墨梵无奈的说道。

“主子……”福儿正想再劝说颜墨梵,让自己留下,一个宫侍进来:“禀凤后,内务府总管求见。”

许立求见,颜墨梵起身,坐在软榻接见他。

“禀凤后,奴侍奉陛下旨意,前来更换昭阳宫所有宫侍。”许立欠身恭敬道。

“什么?”颜墨梵猛得起身,福儿与禄儿更是惊恐。

颜墨梵怒视着许立责问:“说清楚,为什么带走本宫的人?”

“回凤后,这是陛下的旨意,奴侍也只能奉旨办事,真的也不明原因,请凤后恕罪。”许立拱手回话。

他是真的不知道,陛下这是怎么了,上朝前,下旨将凤后禁足,一下朝,又下旨将这昭阳宫宫侍全部换过。而且不是由内务府着人更换,而是换上了政清宫的宫侍,政清宫却由内务府择宫侍补充。

颜墨梵盯着许立看了许久,从他表情中也看出,应该他也不知道博婉玳为什么这么做,他猜想新换上的可能全是她的眼线,这样,他的一举一动她才都了如指掌,这才算是真正的禁足吧。

“你要带福儿他们去哪里?”颜墨梵深吸了口气,其它宫侍他没多少感情,但福儿和禄儿自幼跟着他,亲如兄弟,他不想因为自己连累了他俩。

“这……”许立犹豫着该不该说,抬眼收到颜墨梵犀利的视线:“浣衣局。”

福儿与禄儿一听浣衣局,心下一沉。

“是陛下的旨意?”颜墨梵胸口起浮不已,蹙眉问道。

“是,凤后。”许立低头回答。

颜墨梵咬牙,瞪大了眼,厉声咆哮:“他们有什么错,为什么要去那鬼地方?本宫要见陛下,你马上去传话,马上去。”

“凤后,陛下现正在御书房接见各位大人,奴侍实在不便打扰。”许立顿了顿,双道:“陛下已下了旨,奴侍只能奉命前来将人带走,请凤后恕罪。”

颜墨梵抬眼看,无措的看向福儿他们,眼眶微红,向殿外走去:“本宫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福儿连忙拉住他,并在他面前跪下:“凤后,您莫要这样,奴侍们去浣衣局只是暂时的,只要凤后好,奴侍迟早有一天还会回昭阳宫,凤后,您定要替奴侍们好好保重自已呀。”

说完缓缓起身,与禄儿一起一步三回头的随许立出殿。

颜墨梵只能哀伤的看着他们,去那宫中苦力与罪奴呆的地方受罪,自己却什么也帮不了。

第65章 下诏罪已

就在凤后被禁足的消息传出宫不久,御书房颁出一道坤平帝亲自书写的‘罪已诏’,将去年翼西水灾中,在越城一带死去的三十万人的责任,全部推到颜静茹一人身上。仅在‘罪已诏’的最后一句说自己那时年幼,被颜静茹所欺压,当时无力为翼西黎民讨回公道,现自罚抄《往生咒》百遍,为翼西枉死百姓超渡。

随‘罪已诏’一起颁下的还有一道令刑部查抄颜府的圣旨。

并且令刑部、吏部共同严审颜静茹,要查出她在翼西,暗中派人谣传赈灾粮运往重灾区越城,却下令在受灾较轻的宁城赈灾的原因。是单纯的为了尽早回京,不顾百姓性命而渎职行为;还是与乐王早有密谋,要以此造成翼西民乱,借势帮乐王谋朝窜位。

‘罪已诏’与圣旨一颁下,朝野上下一片喧然:

去年有随同前往翼西的官员,都知道派千人快马先往翼西散播谣言,将饥民骗往越城的主意的确是颜静茹出的,当时她说的还阵阵有词,而千骑快马也是她派去的。陛下‘罪已诏’所述一点不假/不但如此,朝臣们也知道当时颜静茹要斩杀七万俘虏,斩杀俘虏本身就是无道之举,而当时身为九皇女的陛下令她将俘虏押解入京时,她依旧不遵从,一心就是要杀了那些俘虏,九皇女不忍七万人成为颜景茹的刀下之魂,无奈之下,冒险密令古欣连夜放了俘虏,因私放俘虏,九皇女回京后还被先皇骂了一顿。

朝臣们恍然大悟,原来当时颜静茹就已经胆大到无视皇家威仪,不以当时身为九皇女的当今陛下为尊,甚至欺压九皇女。

众臣子猜测纷纷,颜静茹如此做法的目的,最多的结论就是她早与乐王勾结,这么做既陷九皇女与不义,让她失去夺嫡的机会,又想引起翼西民乱,借机帮乐王谋位。

下旨仅一个时辰,颜府上下两百多人,在定京官民的围观中,在一阵阵哄闹的唾骂声中,在鸡蛋菜叶的摔打中,如牲口般被官兵鞭打着、拖着、拽着、推着、踹着,哭天抢地的押往刑部大牢。

颜府所有物件,一律充公,唯有坤平帝去年送与颜景清妻夫的金丝檀木屏风,被小心翼翼的抬回宫内。

不多时,定京各茶楼酒肆都在传着,坤平帝在翼西时,在颜静茹欺压下所受的苦难,颜静茹当时目无王法的狂妄,以及翼西灾民家破人亡的悲痛。

文仕们更是奋笔疾书,对坤平帝的忍辱负重、心系黎民、自醒自责作了一番赞誉;痛斥颜静茹所作所为。

申时,左右丞相与御史求见坤平帝。

“翼西一事非陛下之过。请陛下收回‘罪已诏’。”众臣跪求。

博婉玳平静的婉言道;“朕当时也同为钦差,虽因年幼被颜静茹所欺,但也难辞其咎,自罚抄写‘往生咒’也是希望大耀今后风调雨顺,黎民不再受饥寒之苦。”

“陛下……”御史抬头,目光复杂的望向年仅十五岁的女帝,自古帝王无过,没有几个帝王会轻易下‘罪已诏’,但眼前这位却敢,冲这点,就证明先帝没有看走眼,她不简单。

众臣相视一眼,并不纠结于这件事,仅在‘罪已诏’颁布到现在未满三个时辰,京城上下对坤平帝的赞誉就已如雷贯耳,超过历代先皇,作为臣子,自然也需有一番表示:“因乱臣之过,陛下却引咎自责下诏罪已,更为恩泽黎民而自抄‘往生咒’,实为臣等表卒,臣等食君之禄,理应分君之忧,求陛下,让臣等代为抄写‘往生咒’上慰亡灵,下泽黎民。”说完,众臣磕头不起。

博婉玳沉吟片刻,推脱几句,并让众臣起身。

“陛下不允,臣等长跪不起。”众臣决然道。

“罢罢,朕准了。”三推三就之后,博婉玳无奈摇摇道。

翼西赈灾及坤平帝下‘罪已诏’一事被翰林院写入《帝王录》中,成了坤平帝自幼忍辱负重、爱民如子、担当有为的一大写照。

刑部

颜静茹全身的沾满菜叶、蛋汁,双手环臂,倦缩在刑部大牢的角落,自从正午前,得知颜墨梵被禁足的消息后,她就有不祥的预感,但没想到陛下会如此赶尽杀绝,她实在想不通,她扶佐陛下登基,嫡子又是当朝凤后,于公于私陛下都不应该这么对她,给她扣的这个罪名,可诛九族。

恐惧惭惭袭上心头,坤平帝一向不喜欢她,她是知道,但为何非要除去她不可?颜墨梵还未生下嫡皇女,她这段时间自然聪明的极为安分,究竟哪里惹怒了陛下?

颜静茹将头埋在双臂中,双手握拳,狠狠的捶打自己脑袋。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陛下为什么要除去颜氏一门?

颜景清吓的手抓牢门大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放我出去,跟我没有关系,放我出去……”

其他人也或哆嗦、或哭泣、或大喊大叫,还有破口大骂颜静茹害了他们,牢房内乱哄哄一片。

牢吏甩着鞭子抽打牢门:“都给老娘闭嘴,谁要敢再喊一句,先拉出来,吃老娘十鞭。”

一时间,牢内声音小了不少,只是凄凄哀哀的哭泣、抽咽声。

“都死到临头了还不消停。”牢吏坐回桌子后,嘴上还哼哼着,谁都猜着,颜静茹这罪名,颜府这一家子被诛定了。

颜家正夫自从得知颜墨梵被禁足起,就一直吵着要进宫去,不想,他还没走出大门,颜府就已被官兵包围。

颜家正夫心想自己这辈子怕是见不到儿子了,坐在牢房的一角,凄哀的哭着,心里默求老天,让儿子好好的,千万别被送到这来,千万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