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1/1)

颜静茹拨了一个士兵的刀冲到粮车处,直接砍杀了几个灾民喝道:“谁再抢,杀无赦。”博婉玳则上前砍翻一辆粮车,对灾民说道:“这一车留给你们。”随后下令全部上马立刻走。

许多灾民向翻倒在地的粮车冲去,也有人还不停的抢着别的粮车,被些士兵几个鞭几狠狠抽开,大家上了马,立刻出发。

快到未时,古欣才带着剩下的六千左右士兵赶了上来,说道:“后面山贼越来越多,快些走。”她自己也多处挂了彩,带人在粮车周围护着。

可是带着钱粮车的赈灾队如何跑的过山贼,不到一个时辰,后面的山贼又赶了上来,颜静茹下令古欣率一万名士兵,拦截山贼,自已带一万名士兵,前方警戒开路,其他人护紧官粮,凡遇灾民上前,直接杀。

博婉玳虽不满颜静茹一路的自私,不顾灾民,甚至士兵们的死活,心里也恼,但想想她也是顾全大局,且今天的事如果不是自己决定失误,也不会发生。便带着护卫骑到了颜静茹前面:“颜大人,今天的事,本殿向你道歉。”

“殿下这话言重了,天有不测风云,岂事人力可以左右,殿下初次赈灾,不明灾区情形罢了,切莫自责。”颜静茹笑着对博婉玳说道。随后又沉下脸。“倒是古欣罪该万死,带兵之人,不但临场轻敌,还怂恿殿下在如此危险之地停留,让四千士兵枉死,殿下英名受损。古欣若不能将功赎罪,臣决不放过他。”

萧煦生见博婉玳到了前面,怕她有危险,也快马赶上,颜静茹见到他,冷声道:“萧公子,你那一路的米粮,可真是把逃往卢岭的灾民全引回来了,官粮还未到宁城,这赈灾也早了点吧,你不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吗?本官该如何在陛下面前夸奖萧公子呢。”

萧煦生听她这么说,无话可驳,只当全是自己任性胡闹惹的祸,害了那些灾民,害了四千士兵,无声的哭了起来。

“颜大人,煦生是第一次见到这场面,别说他,就是本殿,看了心里也难受,他那么做,也是出于好意,想帮灾民一把,还望大人网开一面。”博婉玳为萧煦生向颜静茹求情。

“臣也知萧公子是出于好意,便又担心萧公子日后在翼西又再如此,故才说的严重了些,殿下放心,臣不必会为难萧公子的。”颜静茹立刻换上一张笑脸对博婉玳说道。

“殿下与萧公子还是快回粮车队里吧,这里危险,难保前方不会有贼匪出现,萧公子又是一男子,实在不便。”颜静茹表面劝博婉玳回粮车队中,实际暗指萧煦生若在这又会拖大家后腿。

“本殿想与颜大人并肩而战,望大人不弃。”博婉玳诚恳的请求颜静茹让她一起为粮队警戒,而转向萧煦生:“煦生,你回粮车队中去,前面危险。”

“我不回去,你也知道前面危险,我怎么能放心你在前面,让我在这吧,我也能打,真的。”萧煦生一听博婉玳要他回粮队里,抬起头,含着泪反对道。

“萧煦生,你若不回银粮队中去,本殿会更危险,你知不知道。”博婉玳有点恼了。

萧煦生听她这一喊,呆住了,小声的说声“对不起。”

“听话,你也别让我担心,好不好。”博婉玳以为他还为之前的事自责,连忙缓下语气。“你也别自责,刚才的事不是你的错,是我的错,是我不该让队伍停下,是我决定错误,与你无关,你先回银粮队去,很快我们就要到了,到时我们就能帮更多的人。”

“嗯,你放心,我不会再任性了,你也千万小心点。”萧煦生掉转马头,一步一回头的向银粮车队走去。

古欣带领一万五仟士兵,截住了车队后方的两三波劫匪后又迅速的赶到前方,快马超过博婉玳与颜静茹,去前面察看动静后派小兵报博婉玳与颜静茹道:前方灾民甚多,但并未发现山贼响马。

“叫古欣回来,所有士兵直接护住官银官粮两侧,一个时辰内必须到达宁城。”颜静茹听到前方没有山贼,也安下心来,下令古欣将军带队回来,自已也与博婉玳带着一万人马回到钱粮车外围。

“是。”那小兵跑往前方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古欣的人马全部回到队伍中了,队伍又保持两侧军队,中间官银官粮车的队形前行,这是为了防灾民由双侧抢粮。

周围的灾民见到朝廷官粮下来,有胆大的会上前想要抢些,颜静茹还是那句,抢粮者,山贼论处,士兵们经过十三坡事件,也不敢轻视,见有灾民围上来,一马鞭直接抽开。

博婉玳看不下去,也只得把脸转向内侧,萧煦生也只能在一旁呜呜的轻声哭着,不敢再多说多做什么。

亥正,赈灾队到达宁城北城门口,原本以为会严锁的城门,此刻居然连个门都没有,只剩下一个犹如桥洞的入口,许多灾民带着家当在城墙顶上搭着布蓬,一见赈灾队来了,就往下冲了来,宁城县令潘利也在其中,连忙与衙役一起劝散灾民,嘴里还念叨着:“到了,到了,我们有救了。”迎赈灾队进了城,这宁城内与城内没有多少区别,一样四处坐着躺着无数呻吟着的灾民,灾民一样伸着手围上粮车哭着求一口吃食,唯比城外更多了些残瓦断墙。

颜静茹坐在马上,先令古欣带领士兵把住四大城门,又向潘利下令立刻在四大城门处打造临时木桩作为城门,限半个时辰内完工,潘利领命,让工匠马上打造,随后问颜静茹道:“大人,翼西此次洪灾,田庄俱毁,就连越古马场也被冲为平地,五十万匹马全部被洪水冲走,而这一方百姓也在洪灾中惨死不少,活着的也已经近十日未曾吃上一口白饭,幸盼得皇恩浩荡,朝廷拨下钱粮赈灾,下官抖胆,不知大人何时放粮舍米,救我一方黎民。”说着,跪下地来,灾民见县令跪下,也纷纷下跪求大人们舍米。

萧煦生从未见过这些个惨景,这一路上不知哭了多少次,现在连县令都跪着求放粮,连忙拽着博婉玳的袖子:“救救他们,我们快些发粮吧。”

博婉玳没有说话,看了看萧煦生,点了点头,转向颜静茹:“颜大人,你看,是否现在发粮?”

颜静茹向她拱手行了个礼:“臣领命,但粮食需维持翼西近五十万百姓生计,臣建议待城门铸好后,由四大城门处舍粥。”

“一切由大人安排。”博婉玳赞同她的主意,这个时候,舍米不如先直接舍粥来的节省又方便。

颜静茹令潘利带三百名有点力气的女子过来帮忙煮粥,其他人全部赶出城去等着,谁不出城谁就没有粥喝。

灾民一听要在城门处舍粥,纷纷拿着仅剩的锅碗集中到城门。

半个时辰后,由粗木桩和粗铁链铸成的四大临时城门上了锁,近百大锅的粥也已煮熟,颜静茹请示博婉玳。

博婉玳下令施粥,灾民争先恐后的争着要先拿到粥,四大城门处一阵混乱。好在因大多灾民以为会在越城分粮,有些力气还走的动许多都赶往越城,宁城灾民人数仅剩两万余,加上一路尾随着赈灾队伍而来的近万灾民,总计不过三四万,加上颜静茹下令一旦灾民哄抢就立刻停止施粥,古欣的两万多人马勉强还算维持的了秩序。

颜静茹又令潘利在县衙找间还能住人的房间收拾了下,请博婉玳屈就几晚,都安排妥当后,已是黎明,四大城门处灾民越来越多,但因施了一夜的粥,灾民也基本安心了下来,并没有出现夜间那样的混乱,大家也终于能轮流休息。

第29章 翼西行(五)

七月初八

颜静茹与博婉玳一同用晚饭,而萧煦生此时还在北门帮忙分粥。

“以如此施粥的速度,我们所带的粮食还能维持近十日,下官今早已修书各邻府,令她们备粮,五日后,我们派人采买,翼河两岸也已开工修复,待灾民基本安定,我们便可讨伐草寇。”颜静茹说着,手指向桌面敲了敲。“不过,马场被冲毁却是大耀极大的损失。”

“是否昨夜潘县令所说的越古马场?”博婉玳问道。

“正是。”

“五十万匹马确实是个大损失,我朝骑兵数量远不如西漠国,马匹也不如那西漠优良,故母皇自登基之日起便一直改良马匹,发展骑兵,这也使西漠有所忌惮,这越古马场莫非也是母皇亲点的马场之一?”博婉玳说到这,自己也大吃一惊,她知道熙宇当年亲点了三个马场,用于大量饲养战马,想来这越古马场也是朝廷马场之一,那五十万马匹可是花掉朝廷不少人力物力,而且,在大耀养五十万匹马可真是不容易,而且一旦让邻国得知,很可能趁虚而入。

颜静茹只是无力的点点头。“这是陛下亲点三个马场中的最大的马场,这也正是我们为何可以用流言引开翼西灾民和草寇的真正原因,越古马场就在越城县郊外,没人会相信殿下与下官会弃朝廷五十万战马于不顾。可是这个时候,不弃又能如何,那五十万战马早就已没影了,我们早到一天和晚到一天,都没有区别。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古越马场恢复原貌,至少表面看来要是这样,估计需要半年时间。”

博婉玳沉默着,一只手在桌底握着急紧:半年,京城能发生不少的事。

“不过,殿下与下官无需在这呆上半年,只需将马场之事安排好来即可。”颜静茹是个聪明人,而博婉玳又还是个孩子,有些情绪,没能逃过颜静茹的眼。

颜静茹可以从博婉玳的情绪中读出野心,这个十四岁的孩子,一样流着皇家的血脉,一样有着君临天下的野心,这使颜静茹心中更加兴奋,她相信自己能为这位皇女达成她的野心,也自信自己能很好的把握住她,借助她达成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野心。

七月初十,京城骑兵营右军副将周瑾带三万铁骑及五百车官粮赶到,各山头的山贼匪盗见朝廷近六万兵马集结翼西宁城,也不敢轻举枉动。

颜静茹派人往各地采买的粮食,除途中被山贼劫去近二百车外,也有千三百车陆续由各处到达宁城,至七月二十,灾民也已基本安定下来,重新修整家园,开田挖渠,熙宇帝下旨,暂免翼西州三年赋税。

接下来的日子,颜静茹令古欣与周瑾率领五万骑兵,十日之内必须横扫翼西各大小山寨,除马匹钱粮带回外,其余一切尽毁,不得有一个小寨遗漏。

翼西的各大小山寨,本来就都只是污合之众,加上近月的灾荒,落草之人虽多,但都只是因着没了活路,为了一口吃食才走上打家劫舍的路子。他们如何能对抗的了朝廷的五万铁骑。

不到十日,翼西各大小山寨全被清洗一空,古欣带回了七万的俘虏和四万马匹,少量钱财,而粮食之类却几乎没有。

俘虏全部被关押在离宁城不远处的和顺镇内,和顺镇只是个有矮石城墙的小镇,居民不多,但赶集之日,四周各村的村民都会在这里交换、采买商品,此刻已被颜静茹下令将居民全部迁往镇外,将和顺镇作为临时的俘虏安置所。

博婉玳、古欣及周瑾等人站在和顺镇不远处,看着士兵押送着一批又一批的俘虏进入镇内,俘虏中大多是轻壮女子,也有部分老人、男子和幼童,他们哀嚎连天却也都不敢对士兵进行反抗。

博婉玳发现周瑾一直盯着俘虏中的一名女子,那目光似乎恨不得杀了她。那名女子表情冷默目光犀利,她手里抱着一个病弱的男子,身边一个小女童牵着她的衣袂,而当她低头看那男子时,博婉玳注意到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目光也瞬间变的柔和。

那女子走过博婉玳时,博婉玳看到她的背部的衣裳有道口子,可以看到衣裳下那狰狞的刀痕,但那女子这却似乎浑然不觉。

“那名女子是谁?“博婉玳问古欣,古欣还未回答,周瑾就开口说道:“任丘寨的大当家杨青,一个人折了咱们近五百的铁骑,若不是古将军抓到了她的夫郎和女儿,还不知要在她手里死多少兵将,古将军却不让末将砍了她,哼!“周瑾越说越生气。

“周将军,此女以一敌百,武艺高强,何况又已投降,若能为朝廷所用,那可是一名猛将。”古欣带兵多年,从不以杀人多少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她最是惜才,看重武艺高强之人,尤其她不认为,任丘寨这位极疼爱夫郎女儿的大当家,会是个恶人。

突然,和顺镇门处一阵骚乱,杨青突然间大喊着“救救他”,向博婉玳这边冲过来,因她与夫朗及女儿手上,都与其他俘虏一样连串的绑着绳索,她没有冲出多远,就听见女儿的惨痛哭声而停了下来,几名士兵跑到她面前,抽打了她几鞭,她伏下身紧紧的护住夫郎和女儿,鞭子无一遗漏的都抽在她背上那道还渗着血的刀痕上。

“住手”博婉玳见状向镇门走了过去,喝退士兵。

“他突然晕过去了,救他,求求你们,救他。”杨青跪趴在地上,将夫郎和女儿护在身下,抬着头求着,但那目光依旧的犀利的让人害怕。

“你休想,我们没多余的药材救这么个废人。”周瑾对她厉声说道。

“啊……”杨青突然象只猛虎一般恶狠狠向周瑾扑了过来,周瑾一惊,连忙向后退了几步,而俘虏的手联串绑着绳索,杨青身下又护着夫郎,没能触到周瑾身上,便被士兵们又紧紧制住,狠狠压在她夫郎的身上。

“放开我,放开。”杨青凄利的叫喊着,死命的挣扎。

“放开她。”博婉玳站在一边看了她好一会儿,开口制止了士兵。

“你怎么样,醒醒……”挣开束缚的杨青没有再上前,而摇晃着夫郎,沙哑的哭喊着。

“放开他们,带回城,宣太医。”博婉玳下令后转身离开,古欣一听,亲自上前给他们三人解开绳索,让人带回城去,其他俘虏见着,也求着她们放了自己,但理会他们的只有士兵的厉喝声。

为了不浪费粮食,颜静茹决定处死所有俘虏。

“什么?颜大人,七万多人全部处死,你,你这也太狠了点吧,他们不是外敌,他们也是大耀子民啊,我古欣只杀敌,不会对已经降服了的大耀子民下手,恕难从命。”古欣是个武将,心直快口,一听颜静茹竟要杀了这七万多人,也不顾尊卑,拂袖就走。

她生平最恨颜静茹这种损人利已、心狠手辣的人。这一趟下来,说是赈灾,但死在颜静茹命令下的灾民也不少,虽然是无可奈何,但古欣还是觉的颜静茹这个文官比他这个武将还要心狠可怕百倍。

博婉玳坐在一旁冷冷的看着颜静茹,她没想到这个女人会冷血到如此地步,她知道要处死所有俘虏并非什么浪费粮食,而是颜静茹不想再花精力去安顿这七万人,尤其是像这样的草寇被俘后一般都是充军,而颜静茹本身又是文臣,朝中又没几个知交,这七万多人,充军到谁的麾下她都不乐意,干脆直接处死,一了百了。

“颜大人,此次母皇天恩浩荡,为救一方黎民派我等前来赈灾剿匪,而大人一路上足智多谋,雷利风行,方使得我等能不辱皇命,此次回京,本殿定将大人此行才智功绩上报母皇知晓。”博婉玳先夸了颜静茹一番,话锋一转,又说道。“但再怎么说这七万人也是翼西百姓大耀子民,虽都是带罪之身,若全部处死,想来也非母皇所愿,依旧例充军即可,当然,本殿也知大人是为大局着想,考虑到此番眼下赈灾粮食有限,无法再多供给这些俘虏口粮,才出此下策。不如这样,大人将这些俘虏交于本殿处置,他们的口粮全由本殿负责,必不影响到其它灾民,若将来他们能为朝廷效命,自当会感激大人的再造之恩,不知可否?”

颜静茹想了想笑道:“殿下言重了,下官也只是考虑到粮食有限,并非真有心要了他们的性命,若是殿下能有办法供给,那是最好不过。”

“本殿在此替那七万人谢过大人不杀之恩。”博婉玳起身向颜静茹行了一礼。

“殿下折杀下官了。”颜静茹立刻起身将她扶起。“若需下官效力之处,殿下尽管吩咐,不知殿下准备如何供给这些俘虏?”

“本殿想在这翼西开块荒地,让他们解甲归田,不知可否。”博婉玳神秘的说道,她现在也不怕颜静茹知道自己想夺嫡的野心,她知道除了自己,颜静茹目前也找不到第二位能收她为坐上宾的皇女,而母皇年事已高,诸王夺嫡已在眉睫,颜静茹要想将来继续坐稳她二品大员的坐置或想爬的更高,只能协助她这位既将成年,背后萧、寒两大世家势力扶持,足能参预夺嫡之争的九皇女。

颜静茹心中暗喊“高明”,她只是臣子,若被人查出私养俘虏而未上报朝廷,一旦被参上一本,那绝对是灭门的大罪,她虽有野心,但绝不会拿颜氏全族身家来作儿戏,因此她从未想到这一步。

但博婉玳不同,她是皇女,让这七万俘虏明着全部放回田间,即便被熙宇帝知道,也只需一句“于心不忍”,熙宇帝自然也不会深究,暗中这七万人又可为她所用,将来夺嫡,若成,胜者为王;若败,私养俘虏,对她来说,不过是多道罪名罢了。加上翼西府离京城也不算太远,还有个越古马场在此,由博婉玳出面打理,这么一来,她就等于有七万的骑兵在离京城不远处驻守,这估计是那三位王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这自然是个好办法,只是若陛下问起……”颜静茹猜想博婉玳并不希望熙宇帝与三位王知道她手中有七万俘虏,但一想到要瞒陛下,颜静茹自已心中都在打颤,她为官十年,自问从未对陛下不忠。

博婉玳看了颜静茹好一会儿,说道:“没有米粮供给七万人吃食,大人欲全部处死,本殿于心不忍,夜间偷偷派人开了牢门,放了,大人得知时,已都不知去向。”

颜静茹想想,也只能如此,九皇女这么说,陛下一般不会彻查下去,更不会怪到自己头上,轻轻点了点。

博婉玳嘴角扯起一丝笑意。

第30章 各自暗谋

博婉玳现在最关心的是杨青夫郎的病情,一来那杨青也算是个至情之人,她不忍看到杨青与夫郎天人两隔;二来若能治好她夫郎的病,就能更容易的说服杨青为自已所用,杨青是任丘寨大当家,任丘寨又是翼西最大的山寨,而且博婉玳也从古欣言语知得杨青是个练武好手,这翼西各山寨也都服她,若能由她出面,就不用愁那些俘虏不会诚服自已。

“殿下,杨正夫已无性命之忧,只是他本就体弱,加上此番又染上痢疾,若不细心调理,怕是极难康健。”太医进来将杨青夫郎的身体情况向博婉玳禀报。

“本殿就把他交你好生调理,一定要让他恢复才是,还有那些俘虏,也派人送些汤药过去,本殿不希望翼西再有人死去。”博婉玳吩咐道。

“下官遵命。”太医退了出去,刚走到门口,就见普兰大步走了进来。“殿下,杨青求见。”

“哦,本殿这就去见她。”博婉玳说着就要往外走,普兰连忙叫住她。“殿下,她已在院内,属下去带她进来。”

“不必。”博婉玳的脚步没有停下。

还未走出厅房,博婉玳就已看见杨青立在县衙小院的正中抬着头看着她,立刻笑着迎了上去。

“杨大当家,太医刚才来说杨正夫已无性命之忧,但还需细心调理,本殿已交待她务必治好杨正夫,太医医术高明,杨正夫的病你不必太担心。”说着,顿了顿,又感慨道。“以前本殿一直以为据山为寨的都是些凶光怒目、面貌狰狞、冷血无情的极恶之人,可今日见的大家当,却是疼夫爱女的性情中人。”

杨青一直警惕的看着博婉玳。“落草之人也是人,也上有老,下有小,说穿了,都不过是讨生活混饭罢了,有活路,谁愿在刀尖上过。且我等山贼草寇,若真比较起来,远比那冠冕堂皇的世家子弟真上几分。”

博婉玳听她这一说,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

杨青接着道:“草民今日来,一来是谢殿下救拙夫一命,二来求殿下放过草民的夫女,草民自知自己背了几百条的性命,难逃一死,但草民希望殿下能放过他们,他们没有杀过一个人,草民也不想他们再过颠沛流离,过那胆战心惊的日子。”说着,双膝一屈,跪了下去,抬头看向博婉玳,倔强的目光中透着一丝诚恳,见博婉玳一直看着她不说话,又低下了头。

“本殿从未想过杀你们。”博婉玳轻轻的将杨青扶起。

杨青又抬起头,张大眼睛,吃惊的看着博婉玳,似乎想从博婉玳的眼中看出她这话的真假。

“本殿也没打算让你们充军。”博婉玳又是轻轻的一句,但却低下了头,杨青双眉微微一皱。

“你们若能留下,那是最好不过,你们若不想,本殿也绝不勉强,本殿需要真心之人。”博婉玳说着,又抬头盯着杨青的双眼,与她对视,目光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