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1/1)

“是”内务总管回话道。

在这之后,更多的玉佩图样摆在了博婉玳的书案上,可是博婉玳却始终找不到相似的款式,别说是不曾找不到两面都相似的,就是连一面相似的都不曾有,博婉玳开始怀疑这个玉佩并非出自宫中四局之手。

四月十二

颜府

自那日颜墨梵得了风寒后,被施针、灌药近月,病情都没有多大好转,颜家正夫更是天天在他的病榻前嚎哭,颜静茹也听从了侧夫的建议,为颜墨梵准备后世,免得到时忙乱。

这日,颜墨梵依旧在被灌药后昏沉睡去,做了恶梦,梦见定京府尹查出他推十皇子下水的事情来,并承报给了熙宇帝,熙宇帝一怒之下,判他欺君犯上,谋杀皇嗣之罪,命刑部缉拿颜家九族并绑与刑场,母亲、父亲、几位侧父和庶姐妹、庶弟们与他面对面绑着,母亲在恨他,父亲在哭喊,其它人恨不得挣开绳索掐死他,刑场上骂声、哀求声、喊冤声在他耳边越来越响,声音越来越杂,越来越大,突然,他们的人头被一颗颗砍了下来,父亲的、母亲的、其他人的,无论他怎么叫喊,刽子手就是不停下来,所有头颅都瞪大双眼向他冲来,撞击着他、撕咬着他。

“啊,不要,不要……”颜墨梵被梦中场景吓的挣扎醒来,全身上下被汗水浸透,他无力的睁开眼,看见父亲抱着自己摇晃嚎哭着,小侍们也站在床边痛哭着。

“公子醒了,快,快请大夫进来看看……”福儿见颜墨梵醒了,忙叫禄儿去偏厅请大夫进来。

“梵儿,我的梵儿,你可醒了,三天了,大夫给你怎么扎针都不醒,为父还以为……还以为……”颜家正夫见儿子醒了,心里高兴,抽咽着擦拭肿的只剩一条逢的双眼。

颜墨梵在蒙胧中看见父亲活着,安了心,又迷糊的昏睡过去。

“梵儿,梵儿,醒醒呀,你别吓为父……”颜家正夫又被儿子吓的又嚎哭起来。

“大夫,快……”禄儿这时已经将那老大夫连拉带拽的带进了寝室。

颜家正夫虽然嚎哭,但这么多天下来,也知道这时要让开,好让大夫上前看疹,他哭着起来,站在大夫身后,焦急的探着脑袋抽咽着。

“太好了,大公子终于出汗了。”老大夫看到颜墨梵大汗淋漓,激动的叫好,即刻坐下仔细为他疹脉。

老大夫是医道世家,为了能及时给颜墨梵治疗,在颜家也住了月余,颜墨梵的病却难有起色,虽然这与颜墨梵畏药,清醒时还能免强喝上两口,昏迷时灌都死活不喝,喝下也吐有一定关系,但医者父母心,且与这孩子也相处了月余,给他施了月余的针,将自认为能有作用的穴位脉络都扎了数便,看着仅十一岁的孩子遭这罪,却迟迟未能有起色,她总都觉的自己医道不精,汗颜啊。

如今病者终于出了身大汗,能将体内病气排出,他岂能不高兴?

“好,好,这下有救了,老朽给大公子换个药方,吃上七日,必能好转,日后好生慢慢调养,短则六月,长则年余,必康健如初。”老大夫疹脉后,为颜墨梵写了副药方。

“大夫,我儿子有救了,是不是?”颜家正夫欣喜的拉着老大夫。

“是的,颜正夫,您也别太难过,您这样也影响病人情绪,况且病人还需要您照顾,切莫损了自己的身子。”老大夫又劝着颜家正夫,这月余来,颜家正夫天天又哭又嚎,她很佩服颜家正夫的精力,也劝过几次,可人伤心的时候,如何听的进去。

“是,是,我儿子有救了,老天开眼了,快,禄儿,摆香案谢天地。”颜家正夫一边答应着大夫的话,一边让禄儿去设香案。

老大夫暗自摇头笑着,也不计较,这个颜正夫脾性,月余来他也算多少有所了解,他是想到什么是什么,并无恶意。

“颜正夫,您还是先让人将令公子的情况知会颜大人一声比较妥当。”老大夫善意的提醒他。

“哦,对,祥儿,快去告诉妻主,公子大好了。”颜家正夫让自已的贴身侍从去禀报。

“是”祥儿高兴的大步走出了寝室。

“顺便叫她把那棺材板劈了。”颜家正夫突然想到立在后院墙边的那口让他看的就撕心裂肺的棺材板,追到寝室门口,高声向已走远的祥儿喊着,也不管祥儿听见没听见,只觉的自己心里舒畅了。

颜静茹得知嫡子病情有了转机,心中也感念老天给了颜家兴盛的希望,对嫡子将来入宫为君更是信心十足,仿佛已经看到颜家日后的荣华。

颜家正夫每次在后院设案祭天,她都嗤之以鼻,反感之致,唯独这次,竟下令家中上下等人,一律前往香案前拜天祭谢,并亲自持斧劈了棺材板,更不惜重金四处搜罗各类珍贵药材,为嫡子调理,早晚嘘寒问暖更是不在话下。

经过数月调养,颜墨梵的身子日渐好转,终于能够下地行走,每日用饭后服药前,福儿与禄儿便遵照大夫的嘱咐,搀扶着他,在回廊上慢行一刻钟,消食养生。

第13章 白衣男子

熙宇二十三年

六月初六

大耀传统的和合节,定京居民无论大家还是小户,大数都会到定湖边赏荷,未婚男子更会在这日祭拜和合仙子,保佑他们将来能寻得一位与自己心心相印、相濡以沫的好妻主。

由西北流向定湖的河流称汴河,由定湖向东南而去的河流称济河,定湖便是因两河河底长年累月的交汇回流而形成的半弧形湖泊,湖边种满夏荷秋菱,夏风掠过湖面,荷香十里。定京城便是环绕这定湖而建,并在汴河与济河上各建一桥——汴桥与济桥,两桥所在之处,正是定京商业最为繁华之地——西市与东市。定京三分之二的酒肆茶楼、商铺钱庄、街面小摊都集中在这汴桥与济桥周边。

东西两市从来都是热闹拥挤,人流如海,酒肆内小二姐的招呼声,茶楼中说书人的打板声,街边小贩的吆喝声,看杂耍的叫好声,往来人群的欢声笑语,汇成一片。

博婉玳昨日向熙宇帝请旨,请母皇准她今日微服出宫,前往护国庵进香,以佑父君与皇弟在天之灵,为大耀及母皇纳福。熙宇帝听后当场准奏,并派十二名御林军暗中保护。

博婉玳出宫一来的确是去了护国庵,能神佛保佑父君与皇弟在那天上能无忧无虑的生活,二来是为了借今日和合节,前来寻找与那块“流光紫玉”款式相似的玉佩,她想从那玉佩的出处,一步步找出凶手。而大家男子平日里都只在后宅,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今日一般都会带上帷帽,前往定湖畔的和合寺内拜祭和合仙子。难得出门,他们之中自然也有人会想到这东西两市中逛上一逛,故而今日是一年中首饰铺玉铺之类及其它贩卖男子所需之物生意最好的一天,许多商家会将平常市面不曾看到的新鲜款式,在今日一一陈列出来,以示自家铺子的与众不同,吸引更多客流。

巳时,高挂于空中的那轮烈日,渐渐吐出它的火焰,定京城如同蒸笼一般炎热,街边小贩们此时都已收摊归家,待傍晚日头西沉时,再摆出摊来,到时来定湖边赏荷放灯逛夜市的人流要远晨间时更多的多。

街上行人们或陆续归家,或三三两两找家酒肆茶馆,点一桌菜,泡一壶茶,打着扇子,或高谈阔论,或天南地北的叙上半日,炎热的街头,人群渐渐稀少。

博婉玳此时坐在面街背河的醉仙阁二楼雅间红木格窗旁的酒桌上,点了桌醉仙阁的招牌名菜,泡了壶岭南的雨前银针,手持茶盏,靠着椅背,侧望着街边外观朴实雅致的商铺,熙来攘往的人群。她上午已经走遍了东市所有的首饰铺与玉石铺,甚至街边那贩卖廉价玉佩的小摊,依旧没有找到她所想找的款式,也拿出那块玉佩悄悄询问过无数商家,都说不曾见过,博婉玳准备在这酒楼歇歇脚,傍晚再到西市找找,恍惚间,一辆墨绿色马车驶入博婉玳的视线,它在醉仙阁斜对面的竹意斋停了下来,两名小侍先下得车来,立于车旁,其中一名小侍伸手打起车帘,另一名小侍从车中扶下一男子,只见那男子身着月白色宽袖划地长衫,头戴同色帷帽,行止柔弱似风,却飘逸出尘,透着大家贵气,甚至还隐隐透着一股子倔气,蜜糕待那男子进了竹意斋后,博婉玳手持茶盖,轻轻拔去水面漂浮着的茶叶儿,品了一口,茶香渐入心脾,顿感神清气爽,许久的愁楚立消近半。

搁下茶盏,博婉玳慢慢品尝起桌上佳肴,这醉仙阁风味果然比那宫中御膳更加独特三分。不愧为定京第一酒楼,当她余光无意间再次飘到竹意轩门口,那墨绿马车已离开。

博婉玳抬起头,目光扫向街面,所及之处都已无那马车踪迹,低头又尝了几道盘菜,已无先前美味,可能是食之过久菜冷汤凉之故。弃了竹筷,示意随侍给她倒了盏茶,也已茶香散尽,入不得口了,博婉玳顿觉无趣,这醉仙阁也炎热的很。

沉吟片刻,博婉玳起身准备离开,到竹意斋看看可有什么新鲜书集,这一年多来,她出宫次数不少,可每次都是进首饰铺问寻那块玉佩出处,这书斋倒是一次都没去过,这酒楼人多繁杂甚是炎热,想那书斋必定会清静清凉许多。

博婉玳刚走出醉仙阁,望着空中高挂的炎炎烈日,心中却泛起一丝冷意,这个炎热的下午,她堂堂皇女,却无处可去,虽有几位皇姐已在宫外立府,可她们与她基本没有往来,京城的行宫也不是她可以随便走动的,去萧家叨唠一个下午,又怕傍晚时萧家人不放心让她独自离开,到时无法脱身前往西市。

正在博婉玳不知这炎热的下午该在何处渡过时,忽看到隔壁陈记客栈的小二姐在门口招揽到客人,带着几位客人,走入店中。

博婉玳打开折扇,走入客栈,一位小二姐即刻笑脸向她迎来。“这位客官,您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要间上等靠河的厢房。”博婉玳答道。

“有,有,客官楼上请”店小二殷勤的在前方引路,带着博婉玳主仆二人上楼。

到了厢房,店小二推开门请博婉玳主仆进入,博婉玳环视那间厢房,多少还算雅致,红木雕花厢床,白色丝质纱幔前还悬着一排珠帘,同款的红木雕花脚踏、圆桌、圆椅,美人依上一溜雕花格子碧纱窗,也算清雅。博婉玳走到窗前,推开窗,一阵香风飘入,清爽怡人,博婉玳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要下了这间厢房。

定了午休的厢房后,博婉玳抬脚走下楼去,出陈记客栈向竹意斋走去。

竹意斋内书集虽多,但这些书集上书房内也基本都有,且远比这里多的多,倒是几本野史杂记,博婉玳先前没有见过,另还有些字画,也算的上佳作。

博婉玳立在一副山水画前,画中江水茫茫,却只见一叶孤舟飘于江面,逆风而行。沉吟片刻,博婉玳唤来掌柜,手指画轴问道:“掌柜,不知这副画何人所作。”

“这位小姐,这副‘行舟画’出自一名进京赶考的秀才之手,姓卢名寒秋,因途中得病耽搁,没有赶上考期,又无盘缠回乡,只得作画放于小店寄售。”掌柜回话道。

“此画在下要了。”博婉玳的目光始终看着那画中孤舟,仿佛那就是她自己。

第14章 淑香花会

颜墨梵自去年百花宴后的那场病,足足调养了一年有余,去年和合节他还在病中,今年节前便收到左相之嫡孙的请贴,相邀前往左相建于定湖畔的淑香花园,参加今日的淑香花会。

辰初,颜家正夫带颜墨梵前往和合寺拜祭,巳时,父亲欲送他去淑香花园的途中时,颜墨梵想起需买几本棋谱,便让父亲先行回家,自已拐到东市,亲自到竹意斋挑了两本后才前往淑香花园。

马车刚在淑香花园二门停下,就见左相嫡孙尤贤冰已迎了上来,福儿将颜墨梵扶下马车。

“颜贤弟,一年不见,不知近日可安好?去年花会前派人下请贴邀您前来,谁知你家人却说你身体不适,需静养年余,无法参加,为兄本想花会过后亲自登门探望,不曾想,陛下又赐下婚来,故不得随便出门,只好派小侍代为前往。上月下贴之时,还特地让侍仆问过你家人你的身体如何,侍仆回来说你身体已大好,今年可以前来,为兄弟甚是高兴啊,他们早都已经到齐,就差你一人便可开席了。”尤贤冰寒暄着,将颜墨梵请进了淑香书园的正堂丹青堂。

“多谢尤兄关心。“颜墨梵回礼道,随着尤贤冰边聊边进得丹青堂去。

“颜公子,你这架子可不小呀,这时才到,害我们兄弟好等,该不是求姻缘求的忘了时间吧,自已说,该怎么罚。”颜墨梵刚踏进丹青堂,金家嫡次子就开玩笑的说道。

“正好路过书斋,见时间还早,进去看了会儿。”颜墨梵在一张空着的玫瑰椅上坐下,持起小侍送上来,放置在方几上的白菊八珍茶,用茶盖轻拔了拔茶水,品了一口,眼都没抬的回答道。

堂上的几位大家嫡子从来就不曾将颜家列入大耀大家的行列,宿不与颜墨梵交往,又见他如此傲气,心里不太痛快,但因着自已的大家嫡子的身份,表面上又不好计较,有几人也持起茶来喝着,堂上只留茶盖轻划杯沿的声响。

“尤家哥哥,您就要当祥王正君了,这淑香花会明年就要移入乐王府办了吧。”白家嫡子开玩笑的叉开话题。

“若是能让陛下恩准,尤家哥哥带我们去行宫开办花会,那多好,据说那行宫比那宫中御花园还来的华丽。”另一位嫡子羡慕的说道。

“你们还哥哥哥哥的叫啊,要改口称尤家哥哥“君上”了吧。”金家嫡次子接话道。

堂上众嫡子嗤嗤的掩嘴轻笑,尤贤冰也很不好意思的浅笑:“我这还没嫁,倒是被你们捉了来作乐。”

颜墨梵低着头品着茶,嘴角却扯起一丝冷笑,坐于他边旁的周家嫡子余光见他如此,用只有边上人才能听到的低声说道:“尤家可是百年世家,尤家哥哥那可是尤家百年福份凝成的人中之凤,御赐的王君之尊,哪里是那些个占着巧言献魅入了圣眼,就趾高气扬的小门小户可比,”

周家嫡子最看不惯颜墨梵,认为他既非世家又极高傲自负,尤其看不惯他的作派,明明只是小户出身,却偏偏要装一副大家贵气出来。周家嫡子想着颜墨梵会就此发作,好借机合众奚落与他。

颜墨梵将茶盏盖上,轻置在椅边的方几上,动作温文舒缓,像没有听到这话似的,周家嫡子心中一阵窝火。

“尤家哥哥,人都到齐了,我们先开席吧,边吃边聊也好。”萧煦生坐着都喝了两杯茶了,坐不住了,他一大清早起身去了和合寺,求和合仙师保佑自已将来能嫁给博婉玳,为了表示诚心,未用早饭,到现在早已腹空难耐了。

众人一见是萧煦生说话,有几个嫡子也附声说是,尤贤冰立刻命人开席,随后请众嫡子们在湖边的迎香亭入席,自已亲往前方带路。

迎香亭临湖而建,面积不小于丹青堂,香风阵阵,清凉无比,每年的淑香花会都是在这亭中进行。

众嫡子起身,有几位嫡子还相互谦让着让对方先行。而颜墨梵一起身便径直向堂外迈去,在他前面的一位嫡子,见他经过,不由自主的让到一边,待他走过后才回过神来,看清是谁,又有点不甘。

福儿立在门口侍候,见颜墨梵起身就要进来扶他,只见颜墨梵轻轻一摆手,福儿又恭敬的退到一边立着,待他走出丹青堂,才上前跟在他身后。

来到迎香亭,那已设了三张红木圆桌,诸嫡子们随意入座,各随侍都立于自家主子身侍候。

宴间,几位侍从上前斟着果酒,福儿一看到酒,立刻附耳对颜墨梵说:“主子,家主夫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叫您千万别粘酒,一点点都不行。”

“知道”颜墨梵淡淡的应了声,福儿低头退到一边。

尤贤冰坐着举起酒杯,对众人道:“今日感谢诸位能来参加淑香花会,想来办这淑香花会已有五年,为的就是让诸家嫡子们有个相聚学习阐聊的机会,增近大家兄弟间的情谊。贤冰不久就要嫁入王府,但还是希望能这花会能一直沿续下去,界时还望诸位能够依约参加,贤冰在这里先行谢过各位。“说着,抿了口酒。

众嫡子们其实心里也都很清楚,他们将来或是成为各家正夫,或是成为皇家君侍,尤子嫡子出面办这淑香花会目的就是为了拉拢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拉扰各大世家。

而对他们自已来讲,也是一样,能借这花会,与各世家嫡子相识。待将来嫁入妻家,也能成为妻家与其它世家交往的桥梁,因而对尤家或参加者来说,双方都有好处,也算是个双赢的举措。

有资格参加过淑香花会的嫡子们,自然也会被人高看一眼,将来会成为各大家族嫡女正夫的首选。故各家主也都支持嫡子们参加。

也曾有人问过尤贤冰,为何要请颜墨梵参加,那不过是一寒门出身破落户罢了。但尤贤冰却只是笑而不答,其实他自己也答不上来,只是数年前在宫宴中见着颜墨梵,自已便莫名的对其谦让三分。

众嫡子纷纷举起酒杯,回答道:“一定。”跟着抿了口酒,颜墨梵也举起了杯,福儿站在他身后看到,暗中一直扯着他的衣衫,提醒他别喝。颜墨梵做了个抿酒的姿势后放下酒杯,酒还是满的,福儿这才放下心来。

萧煦生上席后就开始大快朵仪,也不去听别人说些什么,这是他第二年参加花会,他对这个花会一点兴趣都没有,琴棋诗画、吟诗作对他又不会。

本来他并不想参加,只是一来父亲一再劝说,让他与众嫡子相互认识下,二来自去年百花会后,宫中就传出陛下有意赐婚尤家嫡子为祥王正君;他自已那时也下定决心将来要嫁给婉玳,想着虽然那个祥王在外的名声不太好,但必竟是婉玳的皇姐,自已今后与尤家嫡子将会是姐妹夫的关系,也不好驳了尤家嫡子的面子,才免强来了。

好在诸位嫡子在花会中都争着展示文采技艺,他只要安分的坐在一边,与前来与他寒暄的嫡子说说话就行。

今年是他第一次见到颜墨梵,虽然之前在宫中席宴他们都曾参加,但那时后宫君侍、各家正夫都在,嫡子们都只是跟随在父亲身边,几乎不曾留意其他人。

去年的花会中,颜墨梵因病没有参加,萧煦生有听到不少人谈起颜墨梵,总结起来就是小户出身却装的象个世家嫡子,高傲无礼,目中无人。

今日一见,的确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式,的确不好相与,但他那举止,不知道的真可能会以为是皇子。

用完午宴,花会就正式在迎香亭开始,内容很简单,只是让诸位嫡子施展才艺而已,为了不驳各家嫡子的面子,花会采取的是自愿上场的原则。

一排侍从上前为每位嫡子端上一盏冰镇蜂蜜茉莉茶后,又见一位侍从端上一个盖着的金制大盘,放置于圆桌正中。

尤贤冰打开盘盖,盘里放着一叠荷花瓣,每叶荷花瓣上都写着小字,这便是今年花会的题目,荷叶是面朝下叠放,最上面压着一朵纯金镶宝荷花,这朵荷花既作镇纸,避免湖风吹散盘中荷瓣,又作奖品,赠予今日才艺最好的嫡子。

他拿起金荷,拿出最上面的一叶荷瓣,念道:“咏荷一首。”

几位嫡子便逐一开始的吟念起与荷有关的诗词歌赋,有借古的有自创的,其中也不乏有些许佳句。

被众人公认为作的最好的那位就算获胜,由他拿出第二叶荷瓣,念道:“以“桂花”为题,弹奏一曲。”几位会琴的嫡子们沉吟片刻,顺序抚起琴来。同样,被认为弹的最好的算是获胜,由他拿出第三叶荷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