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思 第171节(1/1)

庾清梦是去年嫁的,到如今已经有了五六个月的身孕。

这是惠王府的头一胎,最上心的自然是皇后,简直恨不得把庾清梦弄到宫内去,自己贴身照料。

星河一怔,正迟疑着,庾约又道:“这次就算了。兴许梦儿也想见你,说说什么体己话之类的。叫她消遣消遣吧。”

“等过了这阵儿,我多往王府走动着,不叫四姐姐往回跑了。”星河垂眸道。

庾约笑了笑:“随你,只是你这称呼能不能改改?这都什么辈分。”

星河无奈:“叫着顺口……”

庾约倒也没有多言。

伺候他穿了官袍,整理玉带,星河跟着到了厅门口,同一干丫鬟恭送。

庾约止步回头,忽然温声:“再去睡会儿吧,养养精神,等老人家起了,还得陪着呢。”

星河俯身垂首:“知道了。”

庾约看着她在面前低头应承的模样,唇动了动,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最终却只一笑,拍了拍她的肩:“回吧。”

星河回到房中,丫鬟们已经将房内收拾妥当。

星河在床边坐下,看着整齐的被褥,就仿佛没有人在上面躺过似的。

缓缓地吁了口气,她慢慢地躺倒。

有一点极淡的沉香的味道散开,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枕的是庾约的枕头。

于是又向内挪了挪,枕着自己的那个,这才又睡了过去。

庾清梦是在过午才回来的,星河得了消息,急忙到二门亲自迎接。

软轿很轻的落地,两个老嬷嬷一左一右扶着清梦,星河也早走了过来,众目睽睽下,先行礼:“娘娘。”

庾清梦微微俯身握住她的手,莞尔一笑,没有说什么,而只是同星河进了内宅。

先去了詹老夫人上房,正冯老爷子跟杨老夫人也都在。

知道是惠王府的侧妃娘娘,越发惶恐,赶忙扎手舞脚地行了礼。

清梦叫嬷嬷们扶着,温声道:“二老年纪大了,不用行这些俗礼,何况我是回家,就一切从简吧。”

詹老夫人端详她的脸:“比上次见,清减了好些。怎么,是近来的饮食不足,还是……”

清梦含笑道:“老太太放心,饮食之上并没有什么亏欠,大概……就是天热,心里烦躁罢了。过一阵子就好了。”

“娘娘可要多留心啊,毕竟现在不同以往,身子为重。”詹老夫人拧眉,细细地叮嘱。

杨老太太在旁边默默看着。

星河自然是个绝色的,她从小看到大,竟找不到比星河更好的。

可如今看到清梦,竟然不比星河差,难得这位姑娘身份又高,脾气竟也这么好。老太太心里喜欢的很。

又打量她的肚子,杨老太太便笑着说道:“娘娘的肚子尖尖地,我看着多半会是个男胎。”

一句话说完,在场众人脸色各异。

萧夫人却欢喜笑道:“老人家的眼睛自是最利的,想来不错。”

詹老夫人瞅了她一眼,没有出声。

庾清梦淡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听天由命顺其自然,是男孩女孩儿,都是一样的喜欢,只要平平安安的就行。”

杨老夫人本是要奉承一句的,毕竟老一辈心里所想的,是男丁自然要更好些。

可看这个情形,她隐约觉着自己仿佛不该说那句话。

正在忐忑,星河回头对平儿说道:“佑儿呢?这小子又跑到哪里混闹去了,怎么也不来给娘娘行礼?”

平儿知道她是故意转开话题,因笑道:“刚才还在,还嚷着说要找娘娘呢,一眨眼功夫就不见了。”

当下忙叫人把佑儿带了来,小孩儿乖乖地上前给清梦磕了头。

清梦把他叫到跟前,摸着他的小脑袋:“去哪里玩儿了呀?”

佑儿道:“院子里……捉、捉……”

同老太太上京的那丫头便道:“小少爷说没见过蚂蚱,我心想给他捉一个,谁知满院子里竟找不到一只!”

平儿忍着笑:“少胡说了。”

在场众人,从詹老夫人往下,却都笑了起来。

佑儿便问庾清梦:“娘娘,蚂蚱是什么样子的?”

庾清梦只在绘本上看见过,无奈地看向星河:“我却也没见过真的。”

星河倒是见过的,小时候跟着杨老太太去地里翻找麦穗之类的,时不时的会看到蚂蚱等各种草虫。

一时想起昔日时光,不由看向老太太,摸着佑儿的脑袋:“要是让曾外祖母带你回县城里,要多少看不得呢?”

杨老太太赶忙笑道:“带着哥儿回去?我自然巴不得,只是怕府里更加舍不得。”

有人笑说:“这是当然,哥儿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呢,每天见不着都不成,上次只回侯府住了两天,就忙着催人赶紧叫回来了。”

大家围坐着说了半晌,庾清梦对星河使了个眼色,两人从上房走了出来。

身后跟着的嬷嬷跟宫女们都离的远了些,清梦挽着星河的手,星河悄悄问道:“你实在比上回见面瘦了,这才几天呢,是不是有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不过是些琐碎,”庾清梦轻描淡写地:“我只是心里发闷而已,整个王府找不到能说话的人。”

星河猜测:“是不是……”往后瞥了眼,把声音放得更低:“王妃有没有为难你?”

庾清梦笑道:“都多久了,早习惯了,我只不跟她争吵就是了,她也不至于做的太过火。”

星河皱眉:“要不然,你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吧。昨儿庾叔叔……咳,二爷还说,不能让你来回走动,宁肯让我去王府多陪陪你呢。”

“我倒也愿意在家里住,就怕又引来流言蜚语,至于你去,却也不妥,”庾清梦早就看穿了一切,安抚道:“你也别担心,我最近心里闷,应该也是身上不舒服的缘故,过了这阵子自然就好了。”

“怎么不舒服?”星河忙问。

庾清梦道:“不是别的,就是觉着身子太沉了,干什么都很为难。所以觉着烦。”

说了这句,她似冷非冷地笑了笑:“王妃那里,求了不知多少偏方,总想着要怀上一个才好。我明明不想要,却偏偏竟这样。这老天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星河想了想,也笑了:“这就叫做‘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清梦取笑:“哟,果然是学问见长,竟出口成章了?”

星河也想让她开心些,便故意笑说:“出口成章算不上,班门弄斧才是真的。”

两人说着,将走到小花园子,便上了凉亭。

丫鬟急忙把垫子送过来,两人就坐。

清梦看着她,想了想,缓缓道:“其实我有一件事,本来以为……二叔应该也就知道了,可是看你的情形,他只怕没告诉你。”

“什么事?”星河问。

清梦道:“昨儿王爷跟我说,皇上最近龙体欠佳,不知为什么就想着召见信王跟燕王回京,据说已经发了上谕命人去传旨了。”

星河顿了顿:“是……吗。”

清梦的眼神有些空濛,好像不知该怎么开口。

过了半晌才道:“当年,信王殿下重伤不治,撒手人寰,皇上痛惜非常,举国哀痛……幸亏世子殿下继承了王爵,盛州的局势才没有乱。”

一年前,辽国一位特派使在玉关被杀,由此引发一场大战。

信王就在那场战事之中身负重伤,缠绵病榻数月,终究不治身亡。

本来人人以为,信王薨,世子病,而三殿下却不知所踪,盛州雪上加霜,危在旦夕。

谁知世子李重泰竟在危急关头站了出来,统帅盛州军严防死守,并没有给辽人可乘之机。

而就在两军对垒之际,辽国朝中连续数位重臣无故身亡,举国震惊,辽国朝臣人人自危。

隔着万水千山,有传说是急病,但也有说是被人刺杀的,人心惶惶。

最终,来势汹汹的辽军居然主动撤退。

但星河所关心的,都不是这些。

她心里的那个人,却已经……

星河低下头,竟下意识地不想听这些。

清梦伸出手去,将她的握住:“你知不知道,李绝……”

星河的手一震,并没有抬眸,因为她不想让清梦看到自己已经发红的眼眶:“好好地,怎么又说起这些来了。”

“我只是想问一句,”清梦犹豫了会儿:“假如,假如他没有死的话……”

星河惊而抬头:“你说什么?”紧紧地盯着清梦,“四姐姐你……是、跟我开玩笑吗?”

第121章 昔别君未婚

庾清梦见她果然惊急,忙把她的手握紧了些,温声道:“你忙什么,你这样,我就不敢再跟你说了。”

初秋的风本不冷,星河却有些肩头瑟缩。

深深呼吸,她先看了眼亭子外,才屏息说道:“你绝不会无缘无故说这种话,既然开口,必有原因,你告诉我……”

眼睛里突然酸酸涩涩地有些模糊,星河停了停,声音又低又颤地问:“你从哪里听来的?这……到底是不是真?”

庾清梦有一点后悔。

她明白,消息自然能够到她这里,那当然也会到庾约那里。

如果庾约想要告诉星河,这会儿星河就不是急的如此情形了。

二叔不跟星河说,恐怕有他自己的打算。而她这么着急忙慌地跟星河透露,会不会……对二叔不好。

但是庾清梦又实在忍不住,从惠王跟她说了那个消息之后,她几乎一宿都没有睡着,所以今儿才巴巴地先赶回来了。

既然已经开了口,没有再缩回去的道理。

倘若是对不住二叔,那就……对不住吧。

庾清梦说道:“是这样的,王爷跟我说,这次皇上想召见信王跟燕王,但心里其实觉着这两位王爷未必会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