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到偏执权臣后我跑路了 第24节(1/1)

里头一点潮湿的、熟悉的香气扑面而来。

徐颂宁指节屈起,捏着帕子掩住口鼻。

“这气味儿好古怪。”

阿清皱了眉头,也把口鼻掩住了,徐颂宁张望堂屋里头的摆设:“我在净尘寺厢房里,也闻过这个气息——应当是种迷香,当时是藏在了一截蜡烛里,点燃了没什么太大的味道,叫人察觉不太出来。”

“效用却是很大的。”她道:“我们满屋子都因此睡得昏昏沉沉的,几乎醒不过来,出了大事。”

阿清很快回想起那日清晨,她和薛愈伤痕累累、一身狼狈的样子,皱了眉。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进了卧室。

“云朗?!”阿清唤道。

云朗坐在地上,脸贴着长榻,睡梦沉酣,她手臂下,压着本账本,书页有些褶皱,因为沾了水又烤干,前几页的边边角角卷起来一点。

阿清叫了她几声,都毫无动静。

她无奈,掐在她人中上,徐颂宁适时端起桌上冷茶,蘸了几点冷水洒在云朗眼睑上,语气温和地唤道:“云朗,云朗?”

好一番指责疼,云朗总算是转醒,睁着一双眼困惑地看着徐颂宁和阿清。

徐颂宁和阿清伸手把她搀扶起来,一时之间顾不得掩住口鼻,手脚都有些发软。

阿清仔细辨认着这香里头的药材,徐颂宁抬手掐断了香炉里剩下的半根线香。最后一缕袅袅青烟盘绕在她脸侧,她面无表情地看过来,掌心摊开,把那半截香递到阿清跟前。

云朗看了一眼,不怕死地凑过去一嗅,也反应过来:“我又中招了?我一整日都在屋子里,是谁换了这香?”

她揉着枕乱的发:“姑娘走后不久,我就看几个小丫头在咱们院子外头,探头探脑、鬼鬼祟祟的,担心她们是想拿那账本,干脆就在屋里守着,因为听见窗外有两声动静,就走过来看看,昏昏沉沉地就睡过去了。”

徐颂宁点一点头,手搭在她肩头,一下一下慢条斯理地拍着,动作轻柔。

阿清打量了两眼那截线香,先把窗户推开了:“这屋子里头还有些气味儿,姑娘先出去吧,这东西我虽还看不出是什么,到底嗅多了不太好。”

徐颂宁点一点头,抬手握住云朗手臂,把她搀出去。

她被那香熏得快入了味儿,这会子手脚发软,不太能走得动道儿,靠徐颂宁撑着她身子一点点往外挪。

“若非姑娘回来得早,我今天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她道。

徐颂宁笑笑。

她握着云朗手臂,眼前晃过那场可怖的大火:“你吩咐的小厨房动火吗?”

“什么?”云朗摇摇头:“我没事儿怎么会吃独食,不怕云采捶我么?”

徐颂宁眉头蹙得愈发紧了些,却忽然听见一声惊呼:“着火了!”

云朗愣了愣,仰起头看过去。

只见烟尘从那窄小的厨房里头飞出来,呛得人直落泪。

--------------------

作者有话要说:

1军巡铺:宋朝灭火的机构。

-

祝大家中秋假快乐(*^ワ^*)!

第27章

当日黄昏,薛愈忙完公务,自宣平司出来时候,忽而听见望火楼鼓声。

他仰头去看,见两柄旗子遥指东北。

“那是……”

身边的江裕愕然:“是徐姑娘家——敬平侯府。”

薛愈敛了神色,拎着缰绳伫立片刻:“你去…瞧一瞧。”

江裕才应声领命,就见自家大人手底下的缰绳一甩,径直朝着敬平侯府方向去了。

夜色一点点昏黑下去,火光晃过徐颂宁神色,她戴了帷帽,远远站着,看军巡铺的人灭火。

阿清去照顾云朗,独云采立在她身旁。

“二姑娘自从上次回去后,便一直闭门不出,没什么动静。夫人‘病’着不许出门,不过听说,身边的人出去采买了几次东西。”

帷帽下的神色温和平静,徐颂宁看着一片狼藉的小院,一言不发。

因为发现得早,火没来得及殃及到堂屋便被扑灭,徐颂宁吩咐人扣下了当时里头做饭的厨娘,准备着交到官府手里头去。

她恍惚看见一道人影:“那是?”她指给云采看,那人却缓缓过来了。

火光暗了下去,徐颂宁眼力逐渐不济,隔着帷帽的轻纱看得更不清楚,一双漂亮的眼眸轻轻眨动,看着对面的人。

“伤到了吗?”

那人嗓音发沉,站在她身前慢条斯理发问。

“薛侯爷?”

徐颂宁听出这声音,听见那人低低应一声:“顺路,听见望火楼上的动静,来看一看。”他顿一顿,又补充一句:“这是我职责之内的事情。”

又是画蛇添足的一句。

薛愈皱了眉头,干脆不再说话,眼落在徐颂宁身上,等她回答。

徐颂宁摇摇头:“我很好,只是…损失惨重。”她指了指那小厨房,嘴边一点无可奈何的笑,被那帷帽遮掩着,并没显露。

“是意外,还是什么?”他径直开口,开门见山问话。

徐颂宁笑意垂落:“家丑不可外扬罢了。”

薛愈杵在那里,才要说两句,背后忽而好大一阵动静。

徐顺元匆忙进来:“这怎么回事?!”

徐颂宁抿着唇,嘴边的笑淡下去:“父亲。”

后者才要发火,一眼看见徐颂宁身后的薛愈,脸上很快便换上忧切的笑意:“侯爷怎么来了?”

薛愈指一指那废墟:“此时并非火事多发之时,觉得有异,分内之事,赶来看一看。”

徐顺元颔首:“侯爷尽职尽责。”

薛愈点点头,目光瞥过徐颂宁,她在父亲面前很乖巧,头微微垂着,双手交叠身前,笔直站着。

他咳一声:“我在此处久留不合适……”

徐顺元兀自说了许多,听了这句,就怕他下一句是要告辞了,朝着前院一招揽:“是我思虑不周,天色晚了,侯爷去喝盏茶吧。”说着,他向徐颂宁使了个眼色。

薛愈装没看见。

徐颂宁是真的没看见。

那火差不多全熄灭了,天黑下来,只几个人擎着火把,大的轮廓徐颂宁还能看见,微小如一个眼神儿,当真是太难为她了。

敬平侯眼皮抽了抽,后知后觉想起女儿这夜里看不清东西的毛病。

空气一时陷入死滞,薛愈向前走了两步:“侯爷请吧。”

徐顺元稍作思虑,步履匆匆跟上他,徐颂宁独自一个人站在那片废墟外:“我把她逼得太急了?”

逼急了,便就晓得害怕,开始不择手段了。

前头薛愈跟着敬平侯进了书房,后者吩咐人摆上茶水,递到他手边:“侯爷进来公务忙吗?”

薛侯爷对这些公务应酬一贯应付得来,尤其他天生一张温和眉眼,哪怕一肚子坏水,但凡这人对你春风和煦地笑一笑,也能让人信他一片赤诚。

“并不很忙,所以有时间过来看看。”顿一顿,他道:“火事牵涉甚大,上至陛下,下至黎民,徐大人还是尽早查处出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外头一个交代的好。”

徐顺元点了头:“这是自然,侯爷放心。”

顿一顿,他意思着问:“适才我家大丫头跟侯爷说话,没有冒犯到侯爷吧。”

薛愈眼皮很薄,似笑非笑地往上撩起,乌沉的眼眸落在他脸上,慢条斯理道:“适才那位徐大姑娘吗?早些时候潦草见了一面,没什么印象”

顿一顿,他道:“侯爷教导出的女儿,自然是很好的。”

话说得客气周全,滴水不漏。

也不给人希望。

--------------------

作者有话要说:

头有点疼,不好意思。

第28章

徐颂宁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她爹的萎靡不振,仿佛是人到中年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前两日眼里头还有点微光,今天那点子光灭得丁点儿不剩。

也不晓得薛愈昨天跟他说了什么。

徐颂宁斟酌一二,先把火事的结果说给了他听:“宣平司昨日派了人一起来查,说是厨娘做饭时候不仔细,不慎招致火灾。”顿一顿,她补充:“不过我寝室外无端多了许多易燃的棉花,说是上头人吩咐小丫鬟出来晾,准备拿来做被子的。我身边人都说没吩咐过,或许是上传下达,过程中出了纰漏,被人误会了吧,我已经吩咐人妥善收起来了,父亲放心。”

她这话说得不算太含蓄,但语气绝对温和,虽然话里的意思就差指着她爹脑门儿说“你看看你夫人做的好事儿”,但说话时候的神色语调又让敬平侯觉得这还是自己那个温驯乖巧的长女。

他心说还是要私下里训斥一番郭氏,怎么把内宅里面的事情闹得那么大,都惊动了宣平司里头那一位,差点连累到了他。

不过好在是把矛头指着大丫头,她一贯懂事儿,这样的事情约莫不会放在心上。

敬平侯心里噼里啪啦打算盘,另一头徐颂宁掂量了掂量,从袖子里头抽出账本来:“前两日父亲要我清算侯府旧账,以还清那些欠债,我便大略算了算这两年的进项和支出,又请了账房先生们帮着一道儿算了两下,觉得账务有些不对,请父亲看一看。”

徐顺元接过那账本翻看,一边翻一边数落:“哦,这事情我晓得,我把事情嘱托给你,不是要你去找人帮忙的,你没事儿便来前头请人…嘶——”

他神色一凝,眼睛直勾勾盯着那账本。

他入仕前期在户部、工部混过两年,账本上的东西比徐颂宁熟得多,这么些个小套路半点瞒不过他,平日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因为“水至清则无鱼”,结果今天一看这个水浑得有点过,都快没有鱼了。

“这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