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三(1/1)

林夕疑惑的转过身去。

“前两天,咱们供销社来了一批细棉布,林姐不是说想给小孩买点做里面的衣服和夏装吗,我帮你留意了,您跟我来看看。”小洁带着林夕去了仓库。

仓库里面已经站着几个明显不是供销社工作人员的婶子,其中有一个裤腿上还有泥点子,供销社哪来的泥点子,估计这些人都是跟林夕一样,有认识的工作人员,被带进来挑选“瑕疵品”了。

当初在平安镇那边,还不是靠着田翠芬婶子偷着给林夕走后门,让林夕那段时间也不会缺什么,瑕疵品的潜在意思她还是知道的。

托小洁的帮忙,林夕这次买到了足够的细棉布,顺便还买了两双皮鞋,之前跟沈廷余那么海边一玩,两双鞋子都被长时间浸泡了,算是毁了,她就顺便买两双。

这小洁和林夕也算是有缘分,林夕几次来供销社,都正好碰到她服务,也算说的上话的,所以也知道林夕的姓氏,招呼一句林姐。

等到从仓库里出来,小洁才表露了自己今天那么殷勤的原因。

原来是见到林夕的唇上红艳艳的,就有点眼馋。

她也喜欢这个颜色的口红,只是供销社可不进这个,她最近都快要结婚了,就想着能不能弄到一支口红给自己结婚那天化化妆。

林夕有点为难,她的口红不是在这附近的城镇买的,也不知道这边的城镇口红和她这支是不是一个牌子。

而且这不是她亲自买的,这是林华茹送她的。

张建邦开始走百货商城小商品之类的门路了,因此在杭市那边有进货的渠道,因为没遮掩自己已经结婚的事实,合作的商户还送了他一套口红,有三支口红,有眉笔和粉饼,林夕得到了一支口红和一支眉笔。

林夕据实说了,小洁有点失望,但是还是撑着笑脸说自己就是问问,还热情的告诉林夕最近供销社要进一批汽水,是全新口味的。

林夕觉得这个小洁她看得挺顺眼的,人家好歹都让她得到了切实利益了,她也不爱有欠着人家的感觉,知道小洁快结婚了之后就说:“要不,我做一套送你,你不是还有半个多月结婚吗,我做一套研制和眉笔给你。”

“啊?做一套?林姐你会这个?”小洁吃惊的看着林夕。

林夕确实会做这些。

其实她自己都从张奶奶那里学到了自己制作古法眉笔和胭脂的做法了,只是因为不怎么喜欢化妆就没去做。

不过眼下倒是可以利用起来。

林夕又在岸上买了一些新鲜的果子,和肉回去了。

晚上尝试了一下川省的炸酥肉,撒上点盐粒子倒也相得益彰,小团子就着清粥和南瓜小馒头,陪着炸酥肉,吃得喷喷香。

南瓜小馒头是越心的妈妈送来的,她知道林夕不太擅长做这些,时不时做了都会送点过来。

今晚送了南瓜馒头过来,林夕就顺便留了越心这丫头在家里吃饭。

晚饭后,越心说什么都要帮着林夕洗碗,林夕也随她。

这孩子估计在家里做惯了的,收拾得很干净,要去跟林夕说自己要回家的时候,越心看到屋子里灯火透亮,林林弟弟在画画,林姨也在画画。

林夕听见动静,看到越心的视线,就招招手;“我在写做胭脂的方子,其实植物不止是提供给我们吃食、药物,还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比如说染色、清洁等……”

像是皂角就是带了清洁功能的植物。

做胭脂,也能利用植物的特性来做;“胭脂又能分出口脂来,做口脂啊,要更加的小心,毕竟人不会去舔自己的脸,却有可能因为吃东西沾到口脂吃下去,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会探索无毒或者毒性特别小的能出颜色的植物,来制作这些东西……”

林夕今晚不是在画画,是在写做胭脂和眉笔的配方。

越心没想到林夕对她还真是一点都不藏私,感激之余又不由自主的被林夕的话带到了一个神奇的境地,不小心就在林夕的家里待到了九点多。

小团子本来在画画,后来玩玩具看小人书上的图,再后来就已经玩具都不想玩了,也赖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说话,这会已经开始做磕头虫了,小脑袋一点一点的,看上去困极了。

林夕小心的站起来,示意自己要抱着小团子睡觉去了,让越心自己看看。

小团子被放在床上后都没醒,林夕给他脱了鞋子袜子,盖上了他的小杯子,才轻手轻脚的关了卧室的门出来。

出来的时候前厅多了一个人,是越心的妈妈,满仓嫂子。

“嫂子来了?”林夕低语。

估计是越心说了弟弟在睡觉,满仓嫂子也没找林夕聊天,只是不好意思的低声说;“越心这孩子,耽误你不少时间了吧,对不住啊,我这就带她回去。”

林夕看了看手表,已经九点半了,就对满仓嫂子点点头;“行,孩子也该睡觉了,越心,好好睡觉,有听不懂的,明天诊所见,慢慢说。”

“好!”越心眼前一亮,乖乖的跟着妈妈回去了。

回家已经很晚,所以越心没洗澡,家里要节省,所以也不能一直点着灯供她继续将之前的一些想法给记下来。

只是躺在床上的时候,越心还是跟满仓嫂子说了很多:“……林姨会的东西真的好多好多,我都不知道原来路边不起眼的小草,有可能就是衣服染色或者化妆的东西的原料,妈妈,要是林姨是老师就好了,我愿意每天都写很多作业。”

满仓嫂子为最后一句话失笑,却也惦记越心的心意。

就她无意间的观察和好几次撞见的场面来看,林夕对越心确实很好,也很耐心的教越心东西。

要是几十年前,林夕这样的,妥妥的就是一个师父教徒弟的做法了。

如今虽说不流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老想法了,但是对她这样守旧的人来说,根子里还是觉得越心不能白白受了人家的教导。

一个念头渐渐的浮现在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