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竟然暗恋我 第63节(1/1)

赵明锦瞪他一眼,他笑的愈发开怀,不过倒是没再逗她,继续说起苏小蝶的事来。

“南渊四方书院中,每年各掌院都会带上一些学生到其他书院游历,谢如询就是去年游历的学生之一。他与黄怀安是旧识,去岳山书院后,两人整日混在一起。”

赵明锦记得段希文说过的话,苏小蝶死时,他们四个都在场。

“郑锡虽是永昌侯之子,但他是外室所生,学识上又总压黄怀安一头,黄怀安看不惯他,刘柏段希文与郑锡不熟,自然也就疏远了。”

“所以再加上谢如询那个小纨绔,后来是他们四个一起欺负人?”

“倒也算不上欺负。”

叶濯放了筷子,红儿绿儿上前,将饭食撤下去,他朝她伸了手来:“阿锦,我们去府中走走。”

被他这么一说,赵明锦才想起,偌大的王府,他们还从没一起并肩走过,于是将手放到他掌心里:“走。”

两人在府中闲逛,走走停停,苏小蝶的案子倒也说清楚了。

今年年初,苏小蝶做了鱼羹,特意上山看望郑锡,刚走到半山腰,就撞见了往山下走的黄怀安四人。

黄怀安看不惯郑锡,连带着苏小蝶也看不惯,于是他和谢如询将人拦了下来,好一番调戏奚落。

苏小蝶一个弱女子,哪能敌的过他们几个男子,争执躲闪间,食盒中的鱼羹洒了,汤汁将谢如询的衣襟溅湿一大片。

谢如询从小到大养尊处优,根本没吃过这样的亏,一怒之下竟要扬手打人,不过在巴掌落下去的刹那,被人拦住了。

来的人正是卓穆。

卓穆长相虽算不上凶神恶煞,但他双眸惯常眯着,里面始终闪动着波云诡谲的暗芒,再加上他神色森寒,面带杀气,旁人只消看上一眼,就能看出他不是个好开罪的。

黄怀安与谢如询顿时蔫了,呆立在一旁,听着卓穆与苏小蝶说了两句话,又看着卓穆将苏小蝶带走了。

因为苏小蝶一直没有到书院,郑锡急的下山去寻,这才发现她被人用短箭穿胸而过,死在了山林当中。

叶濯说罢,赵明锦沉思片刻,猛地想起一桩事来:“当日查如玉案子的时候,京城中是有几家姑娘失了清白的,我记得她们的姓氏好像……”

“不错,”虽然她话没说全,但叶濯听懂了她的意思,“是因为他们。”

郑锡许是发现了谢如询衣襟上的鱼羹,误将他们四个认作了杀害苏小蝶的凶手。

不过这四人家在京城,父辈或祖辈皆在朝为官,郑锡虽是永昌侯世子,却也不敢轻动他们。

再者永昌侯已为他安排了亲事,自然望着他与苏小蝶能断的干干净净,所以郑锡也指望不上永昌侯会为了这么一个贫家女去与京中官员为敌。

最后,他只能朝他们四人的亲人下手。

至于当日他在刑部公堂上说的什么蝴蝶配饰,什么前世今生之约,或许都是为给苏小蝶报仇所说的掩饰之词。

不过……

“不对,”赵明锦转念一想,偏头看叶濯,“郑锡既然会在牢中自尽,足以证明他根本就没打算活,既然抱了必死的决心,为何不直接与黄怀安他们拼个鱼死网破?报仇怎么也该报到仇人身上。”

叶濯只看着她,等她自己想明白。

果然,不多时就听到她道:“他知晓真正害死苏小蝶的是永昌侯。”

身为永昌侯世子,郑锡定也知晓永昌侯手上有先皇御赐的免死金牌。若不将金牌用了,即便此事捅将出来,永昌侯也仍旧会是永昌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所以,郑锡先求永昌侯救他,后又自尽于牢中。

叶濯夸她:“我家阿锦最是聪慧。”

“看来我误会安庆郡主了,苏展同意为郑锡顶罪,约莫有一半的原因是为了拖安庆郡主下水。”

安庆郡主利用苏展,让他去顶罪,是希望能借此激怒石相退了这门亲事;苏展故意被安庆郡主利用,也不是出于什么情爱,而是想着若郑锡一人的生死不能迫使永昌侯妥协,那他就将安庆郡主意图包庇郑锡的事情禀奏出去,到时永昌侯无论是为了救谁,免死金牌都保不住。

也算是机关算尽了。

郑锡为了报仇,不惜用自己做饵,着实可怜;可他又真真实实伤害了几位姑娘,也着实可恨。

“这人世的善与恶,真是说不清,”赵明锦感慨一番,最后大胆的猜了猜:“郑锡在自尽前见过你,是给了你些证据罢,能证明永昌侯杀人的证据。”

“是,”叶濯声色平静淡漠,“刺死苏小蝶的短箭、永昌侯府的腰牌,还有他亲手写下的血书。”

“卓穆行事向来谨慎,为了能万无一失,平日里暗器毒药都备着。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怎会大意地将短箭留下。”她嗤笑,“看来石相早就防着这一日了,若圣上雷霆震怒,他也能推出去一个人做挡箭牌。可怜永昌侯,都已经被人卖了,还等着帮人数银子呢。”

叶濯点头:“郑锡生母之死似与侯夫人有关,圣上已下旨将永昌侯关入刑部大牢,侯府众人软禁府中,待一切查清后一并处置。”

“多行不义必自毙,”说到这里,她挑了眉梢,“永昌侯出事了,安庆妹妹可怎么办。”

“……”叶濯唇角勾起一抹好看的弧度来,“王妃说怎么办,那便怎么办。”

赵明锦嘴角一撇:“别弄到我眼前来,爱怎么办便怎么办,”顿了顿,她又想起来,“太后会救他们罢。”

“卓穆是北泽人,又在长岭边关伤过你,永昌侯与他有牵连,已犯了大忌,”叶濯一字一顿,甚是笃定,“母后,不会插手。”

作者有话要说:  端午节不能双更了,因为要值班两天……哭唧唧,先祝小可爱们端午安康~

第66章 、065

秋日暖阳,金色光线洒下,从已然开始凋零的树叶间隙筛过,丝丝缕缕地落在赵明锦与叶濯的身上。

赵明锦偏头看着叶濯,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庆幸。

她庆幸,当年师父是命她来了长安,而不是让她如师兄一般前往北泽。

她不会喜欢上北泽那个地方。

北泽民风粗野,少教化,上位者也只知逞凶斗狠,对外尚武好战,对内阋墙不断,王位更迭犹如儿戏。

若她没记错的话,如今的北泽王就是篡了他兄长的权。

但在南渊,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

无论是叶濯,还是皇上与太后,都不会允许这些事情发生。

叶濯有情有义,皇上爱民如子,太后心眼明净。在他们心中,南渊的朝堂、社稷、百姓,永远是重中之重。

赵明锦喜欢这里,在认识了叶濯之后,认识了所有她认识的人之后,变得更喜欢这里。

所以,她要去做她该做的事,为皇上、为朝堂、为百姓擢选出德才兼备的好官来。

“我出去一趟,午膳不必等我了。”

刚抬脚走出一步,手腕就被握住了,叶濯没问她去哪儿,也没问她去做什么,只是道:“我随你一起。”

“不能带你。”

他眉梢一挑,语气微有些波动:“为何?”

“今日午时,武试参试之人名簿就会定下来,我要先去看看,”赵明锦又走了回来,“昨日李督元同我讲,皇上着他过来给我打下手,这其实是你的意思罢?”

叶濯抿唇,沉默着没说话。

“嫁你之前,我乃令北泽闻风丧胆的胜宁将军,嫁你之后,我是北泽万万人之上的闲王王妃。就凭这两重身份,我若连武试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岂不丢人?”

眼见叶濯薄唇微动,神色有些不赞同,她又赶紧补充:“我不能给自己丢人,也不能给你丢人。但你若是跟着我去,处处给我撑腰,别说文官了,武将都会看不下去,指不定在背后怎么编排我呢。”

赵明锦都能想出他们编排的话——

就比如什么本该是盘桓在青天之上的鹰隼,如今嫁入皇家,就如被剪了羽翼,活脱脱成了只被豢养的金丝雀,可怜!可悲!可叹!

当然,乱嚼舌根子的文官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他们惯常就是瞧不上赵明锦的,如今见闲王爷为了她连武试都插手,搞不好就会说她是什么红颜祸水,祸国殃民,连他们向来清正的王爷都被带歪去,变得不务正业了……

所以,绝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叶濯理解赵明锦的顾虑,也懂她要强的性子,犹豫一瞬,只得缓缓松了手。

有些话已经涌上喉间,但他却仍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不想说出口。

赵明锦视线在他深邃的五官上溜了一圈,这复杂的神色,暗淡下来的眸光,看来不带着他去,他是要闹小脾气了。

需得哄一哄。

“夫君,”她先甜甜地唤了他一声,在他一怔间,踮脚轻啄上他微凉的唇瓣,“晚膳等我回来一起吃。”

唇上柔软香甜的触感还未消失,她人已如风一般跑远了。

叶濯看着她越来越远的背影,轻叹了一声,神色无奈:“若是发现了……”

晚膳,还能想同他一起吃?

以他对她的了解,约莫十天半月不会让他回房睡了。

赵明锦伏在桌案后,将名簿从头到尾、从尾到头来来回回看了两遍,眉心已皱成了一座小山丘。

四下沉寂,气氛压抑,登记造册的武将暗中擦了擦额上的冷汗,一个劲儿朝李督元使眼色。

毕竟他们这些人里,只有李校尉同将军大人最熟,且最能说得上话。

平日里李督元倒是不怕赵明锦,但每当赵明锦周身气势荡出,那种无形间逼人又嗜血的戾气,让他也不大敢轻易打扰。

犹豫许久,他才壮着胆子上前:“将军,可是名簿有何不对之处?”

赵明锦稍稍抬了头:“往年名簿也是这般记下?”

“回娘娘,确是如此,”记下名簿的武将道,“名讳,家世,何人举荐俱皆写上。”

她点点头,出人意料的嘀咕了句:“今年怎地没有女子参试。”

众人:“……”

“罢了,你们先下去罢,”顿了顿,她又补上一句,“李督元,你留下。”

李督元应声停住,转过身来等她吩咐。

赵明锦复又将视线固定在名簿上,且只落在荐举人一列,她沉吟问道:“李督元,你当年参试,是何人举荐?”

“是祖籍知县,”他记得很清楚,亦答的很快,“文试武试与举孝廉倒是有些相似的,都由地方父母官推举,不过这个只能得一个参试的机会。”

地方父母官……

赵明锦眸光闪动,眼底疑虑丛生。

“有没有这种可能,天子脚下,风正气清,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京城百姓也有举荐资格。”

“这……”李督元挠头,“当是不大可能罢。”

是啊,她也觉得不大可能。

皇上与叶濯处事向来公正,对百姓也定一视同仁。

所以,钱炳文一个普通百姓,当年是怎么做到让她顺利参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