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竟然暗恋我 第47节(1/1)

“说什么傻话,”叶濯偏头看她,难得皱了眉头,“我不会……”

赵明锦打断他:“以我的功夫,还出不了他这小小的府邸?你可万莫过来给我添乱。”

说罢,她退开一步,伸手拍在他的肩上,唇角勾起,笑的明媚又娇俏:“你身上有伤,不许喝酒,也不许乱走,等我这里结束就去找你。”

话音消散,她已走回向菱身边,向菱正捂着嘴偷笑。

赵明锦一脸莫名:“怎么了?”

“石姑娘这般不放心陈公子,看来是……喜欢上了陈公子呢!”她凑过来问她,“我听裴大哥说,之前陈公子为救石姑娘受了伤,姑娘可是那时动心了?”

“……”这问题问的,她根本不知从何回答,最后只能扯动嘴角笑了笑,“约莫是。”

向菱带着她往后宅去,本来有说有笑,只可惜路上遇到了黄怀安,她脸上的笑陡然僵住。

黄怀安几步迎上来,拱手:“石先生,菱儿。”

向菱对他回了一礼,恭敬又疏离的道了声:“黄公子。”

“菱儿何必与我如此见外,你我是要……”

“我同石姑娘还有事要说,”她打断他,“先走了。”

赵明锦看了眼黄怀安,没从他脸上看出任何不悦甚至黯然的神色,她又看了眼走得决绝的向菱,只觉眼下似乎是个郎无情妾也无意的场面。

“先生,学生也先告退了。”

擦肩而过时,赵明锦低声开口:“你既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你,何必相互为难。”

黄怀安脚下一顿,不知想到什么,苦笑了声:“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我等说了算的。若我能如石先生一样,有个……”

他话音顿住,赵明锦觉得,他应该是想说——有个身为左相的义父。

不过真正的石红凝,就算有石相这个义父又如何?如今是死是活都未可知。

“是学生口不择言,先生莫怪。”

黄怀安离开后,赵明锦抬脚追上向菱,进了后宅,与她一同去了闺房,天若则守在门外。

“私奔一事,向姑娘可是想好了?”

“我不能与裴大哥私奔,”向菱笑着说,“我已将阿爹要为我议亲的事说与裴大哥,裴大哥说,明日会亲自过来,同我阿爹表明想要娶我的心意。”

“学监能答应?”

“约莫是不能,不过,”她目光流转,近乎哀求一样的看着赵明锦,“石姑娘是左相义女,阿爹对你敬畏有加,明日……石姑娘可否在阿爹面前替裴大哥说几句好话,帮我劝劝阿爹。”

明日的事,谁能说得准呢?

赵明锦哭笑不得:“明日……若有机会,我定是会帮你的。”

第49章 、048

见赵明锦答应的爽快,向菱终于放下心来。

前院宾客应是来的更多了些,嘈杂又热闹的人声传过厅堂,入了后宅,即便紧闭着门窗,仍能听的清清楚楚。

向菱理了理身上崭新的襦裙,目光落在门边:“看天色,兄长就快接亲回来了,石姑娘,我们去前院罢。”

“好,”赵明锦跟在她身后,状似无意地问起,“府衙的周大人可来了?”

“周大人还没到,周公子倒是先来了,”说起周沛,向菱不自觉地想起了当日街头之事,脸上又羞又恼,语气也有些不悦,“听那位周公子说,当今闲王爷携王妃不日将至岳州府,周大人需得提前布置准备,整日里忙的不可开交。不过以周大人与阿爹的交情,晚些定会过来的。”

赵明锦眸光一闪,周沛来了,周方显也会到场,届时她的身份必会被他二人揭穿。

左右她也无需再顶着石红凝的名头行事,倒不如借这个机会,将事情闹的更大一些。

在向菱伸手碰上门扉的刹那,赵明锦快步上前,陡然出手,干脆利落地击在了她的脖颈处,将人打晕了。

“多有得罪。”

她轻道一声,随即伸手接住向菱,脚步后撤,把她放在地面上。

“天若。”

守在门外的天若听到声响,推门进来,在看到躺在地上的向菱时怔了一怔,迅速关上了门。

赵明锦一边将向菱的发丝弄乱,一边道:“不必担心,只是晕了。”

天若点点头,蹲在她身边,用手点了点向菱的肩头,又指了指床榻的位置。

“她是被歹人打晕,不能安安稳稳地躺在床上。”

赵明锦起身,走到窗边,将轩窗推开一丝缝隙,目光锐利如鹰隼,明湛如朗日。

方才与向菱从前院到后宅,一路上处处可见粗布麻衣的百姓,他们扮相虽与平民无异,但脊背挺直,行走之间步履沉稳,都是有功夫底子的。

向府关着人,他们又神色戒备,若她所猜不错,当是府衙护卫假扮。

瞧着人数不少,季二齐三他们孤身入城,叶濯还有伤在身,对付这些人恐怕不易。

“天若,”她回头,沉静吩咐,“待我走后,你去前院寻向学监,无论怎样都要让他明白,有歹人混入府中,打晕了向菱,然后往他关人的相反方向而去,至于我……自然是追贼人去了。”

天若点头。

“你之前给我的字条我已看过,是景流被关在向府?”

天若重重地点了两下头,还伸手比了自己的手臂与胸前,应是告诉她,景流身上有伤。

“好,告知向学监后,你便去那附近躲起来,待见到叶濯,就为他引个路,等救出人赶紧跟他们一同离开。”

听到这里,天若有些犹豫,她垂眸看了看躺在地上的向菱,又看了看赵明锦,眼中有些担忧。

“你骗了向学监,向府是留不下了,若你愿意,便随我回京,”她走过去将天若扶起来,“我功夫好着呢,不必担心,你只需护好自己就是。”

天若想了想,终是点了头。

随后,赵明锦抬手将绑在发尾的绸带解下,又把额间处垂搭的两缕发丝撩向脑后,双手熟练的拢起披散至腰间的长发,高高梳起,最后才用绸带紧紧绑住。

终于恢复了往日习惯的扮相,没有发丝在眼角晃荡,她只觉清爽不少,甚至觉得打架的胜算都大了许多。

“走了,”赵明锦走到窗边,觑了个没人的空档,闪身钻出去,“万事小心。”

她没有走太远,只是寻了个荫蔽处藏起来,观察着向府中人的一举一动。

不多时,向学监脚步匆匆的进了后宅,天若跟在他身后,二人一前一后的踏入向菱的闺房。

很快,向学监又冲了出来,往日慈善的笑早已消失不见,神色阴郁到与庄先生有一拼。

不过让赵明锦没料到的是,他并没有召集人手去追“歹人”,而是沿着连廊,疾步往东走,神神秘秘的进了一间房。

那间房建在府内角落,房前屋后桂树繁茂,树下又植了少许兰花,青葱翠绿,静谧无匹。

四下无人,赵明锦飞身跃至屋顶,掀开瓦片向下望去,只见向学监搬动着书案上的砚台,原本平整的地面发出咔嗒一声轻响,暗格从地下缓缓升起,里面放着一个书册大小的镶金盒子。

向学监把盒子拿起来,没打开,只是放在耳边轻晃两下,听过声音后,他原本沉凝的脸色陡然一缓,又赶忙把盒子放了回去。

如此小心谨慎行事,里面藏的东西定重要非凡。

赵明锦将瓦片放好,待向学监离开后,她才蹑手蹑脚摸了进去。

暮色四合,落日夕垂,余晖破开层层云雾,为天地万物蒙上了一层霭金色。

锣鼓唢呐奏起的喜乐从巷尾传来,不多时便近了,一众宾客皆聚到了门外,赵明锦借着人群掩映,看到了不知何时到的周方显。

周方显未着官袍,只穿了件绛色长衫,几年不见,他倒是老了许多。国字脸上的皱纹弯蜿蜒蜒,如刀刻一般深邃。

爆竹燃起,噼里啪啦的声响混杂着丝竹之声,喜庆又热闹。

许是知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赵明锦就如局外人一般,冷眼旁观地看着新娘下轿,似火的嫁衣铺展开来,她被人扶着跨过火盆,众人也随着他们一同回了喜堂。

向学监与周方显高坐上位,两人身侧各站着黄怀安和周沛。

“一拜天地!”

赵明锦拨开堵在喜堂门前的百姓,一步步向内走去。

“二拜高堂!”

她挤过最前排的人,在话音未消之际,站到了众人身前。

也站入了向学监与周方显的视线中。

“夫……”

剩下的三个字,因着周方显陡然起身的动作被彻底打断。

向学监看着赵明锦,将她上下一打量,有些迟疑地开口:“石先生?”

仍是石先生个模样,仍穿着不合时宜的红裙,可因着那全部拢起的发丝,上挑的眉梢,眸色流转间全然陌生的凛冽与桀骜,都让他觉得,石先生仿若变了个人。

赵明锦没理会,只迎上了周方显的目光。

周方显正死死的盯着她,眼中风起云涌,若眸光能化作利器的话,赵明锦怕是要在这瞬息之间被刺得千疮百孔。

相较于周方显的表面镇定,周沛早已控制不住。

他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颤颤巍巍的伸手指着她:“赵、赵明锦,爹!她不是什么石红凝,她是赵明锦!”

现下认出她,晚了。

赵明锦勾起一侧唇角,抬脚向前,步履沉缓又从容:“数年不见,二位别来无恙啊。”

周方显脸色一白,僵硬地着看她一步步走近,半晌才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来:“这就是书院的石先生?”

向学监已然蒙了:“是、不,不是……她、她怎么会是……”

“引狼入室,”周方显压低了声音,“这就是你干的好事!”

向学监六神无主,唇角动了几动,下颚的胡须就跟着颤了几颤,不过自始至终没吐出一个字来。

“声音这么大,我都听到了,”赵明锦声音轻快,含着笑意,“我说周大人,当年你在京城任职,见了我还得拱手称我一句赵都尉,今日见了,就打算一直这么站着,连个礼都没有么?”

周方显拧紧了眉头,脸色几经变幻,倏尔镇定下来。

他将视线从赵明锦身上滑开,若有似无的望向了她身后,对后方扮成百姓的侍卫使了个眼色。

他以为自己做的不着痕迹,只可惜全落在了赵明锦眼中。

很快,门外有不少人聚拢而来。

“赵将军三年前已嫁与闲王为妃,若你当真是王妃娘娘,下官自是要行叩拜大礼,但,”他话锋一转,拱手向天,“世人皆知,圣上命王爷王妃巡示南渊四方书院,如今王爷王妃尊驾未至,你在这时冒充王妃娘娘,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