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竟然暗恋我 第24节(1/1)

叶濯就在这时伸手拉住她,神色语气都有些哀怨:“把本王扔在这里不管了?”

“王爷不是能自己走下去?”

叶濯缓缓起身,挺拔颀长的身材,要比她高出一个头去。

此刻两人离得极尽,他的身影将她完完全全的隐在里面,带了种莫名的压迫感。

“以前不知,王妃还是个卸磨杀驴的。”

方才也不知是谁嫌蚂蚱不好听,现在又自比成驴了。

赵明锦懒得同他计较,直接上前一步,伸手搂在他腰间:“我这就带……”

话还没说完,自己的腰身却是一紧,垂眼看过去,叶濯的手正搭在那里,而且只搭着还不够,还用力将她往他那边带了些。

她额间青筋欢快地蹦了两蹦。

叶濯在身侧一本正经的道:“太高了,怕。”

“……”

回到碧锦园,稍用了些晚膳,赵明锦躺在榻上对着燃起的安神香出神。

眼下情势对如玉不利,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在如玉离开京城前不让她出府,以防听到那些闲言碎语。

还有郑锡,他免于一死已成定局,不过任凭如何活罪难逃,于他来说都是轻判了。

在赵明锦的信念中,天下可没有遭欺辱之人要受尽白眼奚落,欺辱人的却能风光无限的道理。

必要惩治一番!

至于怎么做,需得找军师他们议一议。

翌日一早,赵明锦正准备出门,刚好看见绿儿脸色不郁地从外面回来,坐在竹林下生闷气。

“怎么了,”她走过去,“一张小脸揪得同包子似的,谁欺负你了?”

“没人欺负绿儿。”

说完她又有些气不过,将在市集听说的事一股脑都同赵明锦讲了。

赵明锦总结一番,大抵就是两件事。

一个是关于案子的。

昨日审案虽在刑部公堂,并无百姓旁观,但堂上有官员,堂下有侍卫,难保谁不会将案件细节透露出去。

今日一早,百姓们已经开始议论纷纷,永昌侯、永昌侯世子和谢家姑娘是被提及最多的。

第二个是关于郑锡的。

皇上亲下圣旨给刑部,郑锡罪孽深重理当问斩,但永昌候早年曾于国有功,便以先皇御赐免死金牌抵了郑锡死罪。不过,郑锡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褫夺世子封号,三日后流放幽州,永不得回京。

绿儿将这些说与赵明锦时,赵明锦目光沉静,神色如常。

绿儿有些着急:“将军,谢姑娘的事被传得沸沸扬扬,这可怎生是好。”

“悠悠众口堵是堵不住的,”她站起身来,“我出去一趟。”

赵明锦离开王府,骑马一路出了城门,直奔京郊虎啸营。

营内练兵刚散,一众新兵累得气喘吁吁,额上大汗淋漓,有些甚至热到已宽了盔甲,中衣也解了一半,不过见赵明锦牵马进来,又都默默穿了回去。

刘副尉几步迎上来:“赵将军。”

赵明锦嗯了一声:“李督元在哪儿,校场还是营帐?”

“校尉……昨日清早离开,一直未归,”刘副尉吞吞吐吐,脸色凝重,“将军,校尉会不会出事了。”

赵明锦停下脚步。

李督元一夜没回,不会是因为如玉拒绝了他,所以一时想不开,在城内投河自尽了吧……

堂堂七尺男儿,上过战场,历过刀兵,生死都是看惯了的,不会连人世间再普通不过的离别也看不开吧……

她回身上马,刘副尉在身后道:“将军,校尉他……”

赵明锦一扬鞭,人已冲出了虎啸营,只剩声音顺着微风在空中浅淡回荡:“生死不论,都给你们带回来!”

第25章 、024(一更)

赵明锦虽不知李督元去哪儿了,但往谢府的方向寻准没错。

从虎啸营一去一回,用了一个多时辰,又在谢府附近耗掉了半炷香的工夫,瞧天色已近晌午了。

没有找到李督元,她只能先想别的法子将谢如玉困在府内。

与谢府门房说明来意,有婢女引着她往后宅走,两人一前一后正走到一片青葱桂树掩映处,一道低沉的声音顺着枝叶缝隙传入耳中。

“此处树繁枝密,入夜后需加派人手仔细巡查,不可轻忽。”

这声音赵明锦再熟悉不过。

她从树荫下斜穿出来,果然见到李督元站在青石小路上,身上穿着谢家护院的褐色麻布单衣,衣着打扮虽简陋些,却仍遮不住武将独有的庄肃气势。

“好好的校尉不做,跑来府宅做护院头子,”她倚着树,看着他逐渐僵直的脊背,“李督元,你真是越发出息了。”

李督元转过身来,没理会她的讽刺,仍旧如往常一般同她见礼:“将军。”

话音落后他唇角抿起,眉目低垂,一副等着听训的模样。

赵明锦如他所愿,板起脸来训斥:“你这么做,对得起虎啸营的兄弟们么?对得起如玉对你的期望么?”

李督元没吭声,树影斑驳地落在他脸上,将他的愧疚映的零落又深刻。

她缓缓站直身来:“但你这么做,倒对得起身为男子该有的担当。堂堂七尺男儿,若连心上人都保护不了,何谈保护家与国。”

李督元显然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有些惊讶:“我本以为,将军……会打我一顿。”

“本将今日心情尚好,不想打人。你既在谢府做护院,就恪尽职守,看好如玉,这几日莫要让她出府,”顿了顿,她又一勾嘴角,“倒是我多虑了,你在谢府,她连房门都不想出了吧?”

他神色一涩:“我只是想……”

“我懂,”她摆摆手:“她觉得你娶她会遭世人白眼,受尽委屈,不想连累你,偏你还是个上赶着希望她连累的。”

“当年与如玉初相识,我从未给过她好脸色,她都不觉委屈;我整日练兵,无暇陪她,她也不觉委屈;我守孝三年,她等我三年,仍不觉委屈,”李督元眼眶微微红了,“我要娶的是她这个人,无关其他,旁人如何说,亦与我无关。”

赵明锦颇欣慰地点点头。

有李督元守着谢如玉,她完全可以放心了。

晌午时分赵明锦去了普宁坊,可让她万万没想到是……往日大敞四开的门竟然落了锁,往日这时应该已经喝过几轮的季二齐三竟然都没在。

而且瞧这样子,不只他们两个没在,顾云白和赵小四也不在。

赵明锦在门边等了片刻,仍旧不见人回来,只得先回了王府。

今日王府门前多了不少贩夫走卒,瞧着倒比往日热闹了些,惹得她在门边驻足看了片刻。

门口的侍卫颇有眼力:“将军,卑职这就将人轰走。”

“不必,”她无所谓地摆摆手,“才一日就被轰走了,显得他们多没用。”

一连两日下来,赵明锦来来回回去了四次普宁坊,始终没见到人,不过从门上落锁的痕迹来看,每日都有人回来过。

也不知他们近来在做什么事情,最后她只得写了张字条,绑着石头丢进去,命他们看到字条后速来王府。

第三日清早,王府终于有客求见,只不过来人不是季二他们,而是高齐。

高齐形色匆匆:“不好了娘娘,出、出大事了。”

似是跑了极远的路,他深吸几口气也没将气息调匀。

“天塌了尚有高个顶着,你怕什么,”赵明锦有些嫌弃地看他,长得倒人高马大的,体力实在是不行,“有话慢慢说。”

“不能慢,娘娘,郑锡在刑部牢房里死了。”

她下意识就是一声冷哼:“果然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看来皇上能容他,天都不能。”

“娘娘,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王爷如今暂代刑部尚书一职,郑锡又死在刑部大牢里,永昌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从刑部跑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和王爷进宫面圣去了。”

“……”

这么听来,叶濯确是有麻烦了。

转念一想,永昌侯就算闹到皇上那里,皇上至多也就治叶濯一个玩忽职守、看管不严的罪名,应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她又道:“王爷不会有事的,我先去趟普宁坊,等……”

话还没说完就被高齐突然打断了:“王爷对娘娘一片真心,如今王爷有难,娘娘怎能摆出这么一副不管不问的姿态来?”他眉眼失望地盯着她,仿若在替叶濯委屈似的,“永昌侯之所以敢去圣上面前理论,就是因为娘娘抓到郑锡那夜曾说,只要他踏出刑部一步,有的是办法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怀疑,郑锡的死与娘娘有关。”

“这怀疑真是好没道理,郑锡不还没踏出刑部么?”

“所以他说,王爷是受不了娘娘的枕边风,故意在刑部大牢内将郑锡给处置了!”

“……”这永昌候,一把年纪了编故事倒是滴水不漏,若他这么咬定,叶濯怕是要吃亏,“我进宫一趟。”

王妃不得召见不能进宫,赵明锦只能先回房换了武将盔甲,以胜宁将军的身份入宫觐见。

宫门外,她等了足有一炷香,终于见到了皇上的贴身内侍张公公。

“老奴见过王妃娘娘。”

“公公不必多礼,我要求见皇上的事……”

“娘娘,圣上说了,您若是为永昌侯世子一事而来,还是回吧。”

皇上摆明了是不愿她插手此事,可永昌侯怀疑的是她与此事有关,自该与她当面对质,为难旁人做什么。

赵明锦从银甲内摸出一片金叶子来:“烦请公公将此物交与圣上,就说末将此来,不是为永昌侯世子,而是想向皇上讨个恩典。”

“这……老奴……”

一道声音破空传来,将他的话打断了。

“阿锦。”

赵明锦抬眸,正见到叶濯撩袍从宫门里走出来,步履沉稳,眉眼含笑:“你怎么来了。”

张公公的手已经捏上金叶子的边,赵明锦眼疾手快的又给抽了回来:“公公,恩典我先不讨了,”她把金叶子放回怀里,拍了两下才开口,“高齐说永昌候发难于你,我来看看。”

叶濯走近,张公公对他躬身一拜:“既然王妃娘娘已无事求见陛下,王爷、娘娘,老奴就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