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竟然暗恋我 第6节(1/1)

“在!”

身侧四人齐齐站起,与赵明锦一起举杯:“我等与左相一同敬边关将士!”

五人一齐将酒饮尽,石启明仍旧端着酒杯站在那里,不饮不走,亦不罢休。

“王妃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下官这杯酒,只是敬王妃的。”

那双略有些浑浊的眼死死地盯着她,如同猎人盯着猎物,围追堵截,不得手不罢休。

对视片刻,赵明锦垂下眼眸,伸手去拿酒壶:“丞相如此说,这酒……”

手腕微微一凉,竟是被扣住了。

话也被身边的人接了过去:“这酒,自然不能喝。”

她有些惊诧地看向叶濯。

叶濯缓缓起身,声音似乎与平常一样,依旧朗润平和,但又似乎带着几分陌生的疏冷:“左相之言,莫说王妃没听明白,本王听的也有些糊涂。”

“恐是宴饮嘈杂,将军没有听清,”左相看向叶濯,“下官只是来贺将军凯旋的。”

“看来左相上了年纪,就以为旁人也与自己一般,耳音不聪眼界不明了。”

叶濯唇角翘起,勾着似笑非笑的弧度,一副人畜无害的和气模样,可赵明锦却觉得,此刻的他才带了久居高位之人独有的——谈笑间置人于死地的慑人与狠厉。

虽然是在帮她,却让她心头微凛。

“将军为国出征,遵的是圣令,从的是旨意,带的是见虎符如见圣上的兵,可本王听左相的意思,这兵倒成了将军的私兵,”叶濯唇角的笑意随着他的话,慢慢消散无形,“皇上尚未下旨,左相便做主给定下了?”

“……”

石启明今夜发难,本是笃定了叶濯不会出面帮赵明锦。毕竟这两个人成亲前从无交集,成亲后一人就去了边关。

以闲王那冷淡的性子,短时日内两人不可能有感情,即便误打误撞有了些,也不足以深到让他二人撕破脸皮的程度。

眼下情形,倒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石启明扯动嘴角,笑的有些僵硬:“王爷说的哪里话,方才老臣不过与将军开玩笑罢了。”

直到这时,皇帝似才发觉这方气氛不对,出言询问:“皇兄,你们在说什么?”

叶濯声色缓慢:“启禀皇上,左相……”

话未说完,石启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恕罪,王爷恕罪,是老臣酒后胡言。”

“这是怎么了?”

叶濯微微勾唇,又恢复了往日清风和煦的模样:“臣不过与左相开个玩笑,哪知左相当真了。”

“原来如此,左相,快起来罢。”皇帝端起案上杯盏,朗声道,“来,诸位爱卿与朕一起,再敬胜宁将军,敬长岭将士,敬……为我南渊浴血捐躯的万千英魂!”

众人一起饮罢,接风宴就此结束。

皇帝叫住了叶濯,赵明锦不好留下,遂跟着季二他们一同往外走。

方才还热闹喧嚣的□□宫霎时冷寂下来,一如皇上冷下来的眉眼。

“朕念及他多年尽心辅佐,劳苦功高,诸多事情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想朕的纵容,倒助长了他得寸进尺的气焰,”皇帝看向叶濯,“连皇兄与朕的感情都想离间,左相的位子朕看他是坐腻了。”

叶濯笑得淡然:“他不做左相,皇上可有适合人选。”

“自然,”皇帝将心中属意的人选说了几个出来,有些雀跃的看他,“皇兄意下如何?”

叶濯没说什么,只是抬手拍了拍他的肩。

十年前皇帝继位时,不过十二岁,只及他胸口,身子尚且单薄,如今却已到了他眉眼位置,肩膀宽厚,足以撑起家国重担。

“皇上,长大了。”

这句话在他那里可不是夸奖:“当年朕要封皇兄为贤王,皇兄却说自己要做个闲散王爷,现下朝堂未稳,皇兄不能扔下朕不管。”

叶濯失笑:“夜已深,臣也是人,要回府歇息了,何况,”他看向宫外,赵明锦就站在宫灯之下,灯火昏黄,映着月光,在她身侧铺展开柔暖的光晕来,“阿锦还在等我。”

一顿接风酒,喝的季二满脸不高兴,待众臣都散了,他才敢开口:“将军,可憋死我了,那个乌龟王八羔子,说的那是什么话!有能耐他带兵打仗去,面对北泽的万马千军,还不得吓尿裤子!”

齐三和顾云白一起劝他:“少说两句,今夜险些给将军惹了麻烦。”

“没麻烦,”赵明锦手一挥,“我也想问那老儿什么意思,没等开口,季二先说了!”

五人哄然一笑,这事就此揭过。

“将军,那明日仙云楼之约……”

“老规矩!”

叶濯的声音从后方传过来,温润如月华洒下:“什么规矩。”

季二道:“每次凯旋回京的第三日,末将等都要与将军小聚一番,一应吃食酒水将军负责!”

“原是如此,”叶濯偏头看赵明锦,“可否带我一起。”

“啊?”

没等她反应过来,那四人已异口同声:“可带家眷,可带家眷。”

赵明锦:“……”

怎么一个个的都吃里扒外呢!

说罢,四人一齐告退,叶濯看着他们的背影:“方才你在席间冷眼斥他,他心中并未恼你。”

“他明白,我与他们是兄弟、是家人,不会害他。”

“我也是。”

赵明锦没懂:“什么?”

叶濯眉眼舒展,漆黑深邃的眼中映着她与身后的漫天星河。

“是你的家人。”

马车轻晃着出了皇宫,繁华热闹的长安街路,入夜后行人两三,稍显冷清。

赵明锦看着车内摇曳的烛火,想起今夜席间之事,心上忽然一倦。

当年她得了武状元,受封入京城巡卫司。巡卫司其实是个“养大爷”的地方,从上到下随意揪出一个来,都与朝廷官员沾亲带故。

那些人入巡卫司,不过赚几年资历,给往后的前程铺铺路。

彼时她还是个初出茅庐的,什么也不懂,一头扎进去,难免被旁人为难。好在她拳头硬,且没有什么事是一顿揍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两顿。

后来,发生了件小事。

有一夜她带兵巡视,瞧见一手下捂着一名女子的嘴就往暗巷里拖,她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不仅出手将那女子救下,还将她送回了家中。

按当朝律令,强抢民女未遂也是要吃牢饭的,但那人身后有高官撑腰,定是不会受什么教训。所以她也没上报,直接自己动手揍了他一顿,把腿揍折了。

当然,她下手有分寸,那腿接上还能用,不会影响行走。

结果没两天,她就因为这件小事被一应官员上书弹劾,说她目无王法,说她性情乖张。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皇帝为了结此事,着刑部前来调查,她行的正坐得端,将当日之事一说,想着他们只要去核实,自然明白谁是谁非。

没想到核实了两天的结果,是她被下了刑部大牢。

赵明锦记得清清楚楚,刑部的人同她说——赵都尉,我等按你说的去问了,那女子说自己夜里从未外出过,险被欺辱更是无从说起。

从那时起她才明白,朝堂人心不是她能玩儿的过的。

唯一能给自己作证的女子还改了口,赵明锦只觉自己要完蛋。可是又两天过去,圣上亲自下旨,将她调入了虎啸营任校尉。

到如今她仍想不明白,那些恨不得灭了她的大臣们怎么就放过她了。

虎啸营是真正培养兵将的地方,风气颇正,她在那里结识了季二、齐三还有李督元,日子过得很不错。

她本以为自己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已经准备在那里混吃等死了,可惜世事无常,几个月后她收到了一封信。

一封来自师父他老人家的信。

第7章 、006

师父来信臭骂了她一顿。

山河破碎,风雨飘零。骂她只知安逸享乐,不思边关饿殍遍地,民生哀艰。

骂她空怀一身武艺,却无报国之志,只知尸位素餐。

还说当年花灯明巷,就不该将她救走,徒耗心血半生。

总之一句话,就是见不得她老老实实留在虎啸营。

后来北泽进犯,守关将领战死,烽火狼烟在三个月内烧过了长岭边关。

难民们流离失所逃来长安,师父信中的场景,清清楚楚地出现在她眼前。

她心有触动,上书自请带兵前往长岭,恰逢当时朝中无将可派,皇上便应了她的请求。

与北泽的战事大大小小、零零散散一直打到现在,期间她鲜少回长安,也就接触不到这些波谲云诡,谋心算计,如今才回来两日,竟莫名陷入了那看不清的漩涡当中,连左相都盯上她了。

“在想什么。”

耳畔的声音清清淡淡的,赵明锦一时恍惚,以为是顾云白在同她说话,认真道:“我记得石相那老头儿一直是个识相的,今日怎会莫名其妙来找我的茬,军师你说……”

她偏头看向说话之人,那双漆黑深邃的眸中闪着最是温柔和煦的笑意,让她剩下的话全僵在了唇齿间。

叶濯同没发现她的僵硬似的,微点下头:“石相早年确实是识相的,近两年却变了许多。身处权力中心太久,总会变得不知餍足。”

“……”

她其实并不想和眼前这位谈朝堂局势,谈人心不足。

见她安静下来,又盯着烛光发呆,叶濯以为她还在因席间之事耿耿于怀,解释道:“石相针对的不是你。”

赵明锦早猜到了。

她坐直身子看叶濯,四目相对,叶濯的眉眼愈发沉静,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摇摇曳曳的暗影,那脸上波澜不惊的神色未曾变过。

不忧,不惧,甚至还温言同她说:“阿锦,我会护好你,不必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