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文中的原配回来了[七零] 第38节(1/1)

现在孩子还小,一家六口人在一个炕上,她要是真在炕尾睡还能啥都不发生?要是孩子听到动静多尴尬?

夏苒想着,去厨房收拾东西去了。

她把家里收拾好,一会喂好两个孩子,她喊大娃和二妞来看孩子,她得去学校一趟,估计小学该开学了,看看要不要提前交学费,先给两个孩子报名。

夏苒喂好两个孩子,就出去喊了大娃和二妞过来,让他们看着弟弟妹妹,她装了钱,去了宋家村的小学。

宋家村的小学,两间破旧的泥土房子,一间是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还有一间是四五年级的学生上课的。

夏苒到学校的时候,学校的两个任课老师正在修房子。

校长张国新在下面扶着梯子,两个男老师在上面盖茅草。

张国新看到夏苒从外面进来招呼了一声:“清衍媳妇,你这会来有啥事?”

夏苒看着裂开缝的破败泥土房子,再看看被风吹走了很多茅草额的房顶,夏苒笑笑:“叔,我想问问咱们县城,一般啥时候开学?”

这上学的环境,太差了,房子都快倒塌了,下一场大雨、刮一场大风,这房子可能就倒了。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上学,真的太危险了。

夏苒默默看着学校的环境,心里琢磨着孩子上学的事情,要再琢磨琢磨。

“上学啊,咱们走新历,新历九月一号开学,还有两天,你们家大娃要来上学吗?要送他来上学的话,得交三块钱的学费,得买课本。”

村子里上学的少,一般都是男孩子上学,夏苒过来问上学的事情,张国新下意识以为她是为了大娃上学的事情来的。

夏苒笑笑:“是大娃上学,二妞也上,叔,学费都要现在交吗?”

先交学费,买课本,拿到课本以后让孩子们现在这里上学。她回去想想能不能找机会去县城住,让孩子们去县城上学。

县城的小学,她见过,是半砖半泥土的房子,那房子刚盖没多久,半新的房子,孩子在里面上学安全。

张国新有些惊讶:“女娃子也来上学吗?”依誮

村里大多数人不让女孩上学,夏苒不管别人,她自己家的女孩子是要上学的。

“上面不是说了吗?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二妞和她哥哥都一样,都是我的孩子,两个孩子都上学。”

夏苒说着,从衣兜里掏出六块钱递给张国新:“叔,你看看,这是两个孩子的学费,您买书的时候,辛苦您帮两个孩子都买了。”

这时候课本是不能私人买卖的,都是村子里或者学校统一安排买。她把两个孩子的学费交了,孩子能早点看书认字。

“买两套书呀?你家两个孩子,买一套书也行的。”

这时候三块钱也不算是小钱,好多人家不舍得,有些人家有两个孙子差不多大,就买一套书。

在张国新心里,夏苒家的两个孩子一起上学,买一套书也是可以的。

“叔,您帮忙买两套书吧,两个孩子上学,一人一本书方便学习。”

“那行,我回头去进书的时候买。”

“嗯。”

夏苒和张国新谈好了孩子上学的事情,转身就走了。

房梁上,宋青山和另外一个知青老师都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这宋清衍的媳妇分家后,变通透了不少,以前她可没想过送自己的孩子来上学。”

罗浩杰微微抬头,看了夏苒离开的方向一眼:“能让家里男孩女孩都来上学,比一般人有见识。”

宋青山笑笑:“难得你这样夸一个人,这宋清衍的媳妇当年也是十里八村的美女,没结婚之前上门求亲的不少,不过这么多人求娶,她最终选了宋清衍。”

“宋清衍不错。”罗浩杰说着,手脚利索的铺好了茅草。

“好了,我先下去了。”罗浩杰扶着梯子下去了,宋青山也扶着梯子下去。

“你对宋清衍两口子评价不错呀。”他和罗浩杰一起当老师两年了,还没见他夸过村里哪个人呢,今天夸了村子里的两个人。

罗浩杰沉思了一会,脑海里出现宋清衍的脸。

“他,军人正气,他是和一般人不一样。”

罗浩杰说着,脑海里闪过一个人的脸,总感觉宋清衍身上的气质和那个人像。不过可能都当过兵,军人气质吧。

县城这边,宋清衍把糕点给了供销社以后,他去买了盐,随后并没有立刻去运输部,而是去了卖鞋子的专区。

宋清衍看的是卖小皮鞋的专区,大清早这个柜台冷冷清清的。女供销员低头玩自己的手指,眼前被阴影覆盖,她有些不大高兴的抬头,看清楚宋清衍的脸,女服务员态度立刻变了,她笑着询问:“同志,您是要买啥?”

“小皮鞋。”宋清衍沉声应答。

女服务员脸上的笑容微微有些凝固,她继续问:“是要给您妹妹买吗?”

“不是,我媳妇,三十六码的鞋子,那一种,我看一下。”宋清衍在一堆鞋子中指了一款比较秀气的鞋子。

女服务员态度冷淡下来,慢悠悠把鞋子拿下来,递给宋清衍:“这鞋子是帝都来的,最新的款式,要十五块钱,一双鞋票。”

十五块钱,这鞋子可不便宜,顶得上宋清衍四分之一的工资了。

宋清衍低头看了一会皮鞋,用手量了一下皮鞋的尺寸,量完以后就把钱和票给了供销员:“帮我装起来。”

宋清衍拎着装好的鞋子走了。卖鞋子旁边柜台的供销员看过来:“这男人真好,好男人咋都有媳妇了?真有钱,十五块钱的鞋子,眼睛眨也不眨的买了。”

“谁知道呢,长得怪好看来,不知道他媳妇好看不好看。穿那么好的皮鞋,要是不好看,糟蹋了皮鞋。”

......

宋家村,夏苒给两个孩子交了学费以后就往家里走,走到半路,傍晚天空竟然开始飘小雨了,她赶紧加快脚步往家里赶。

这雨来的突然,这种毫无预兆的雨,一般都是大雨,快点回家,以防回头淋雨。

夏苒这边快速往家里跑,还没跑到家里呢,就看到对面的小道上也有两个人在往村子里跑,那俩人还是她熟悉的人。

宋秋芬和夏菊。

夏苒往家里跑的速度降了一些。

这俩人啥时候凑在一起的?这两个人凑在一起,准没好事。

夏苒默默记在心里,脚抬起来继续往家里跑。

夏苒跑的快,她这边刚刚跑到家,大雨就哗啦啦的下起来了。

田地里,村民把收割好的大豆都装起来,往村子里拉,地里还没收的大豆,大队长让他们都先停了下来,等雨停了再收。

这种阵雨,来得突然,一般不会一直下,估计很快就能停下来。

夏苒没想村子里收大豆的事情,她回到家见雨水往屋子里打,赶紧把窗户用布袋子盖上,把门关上,她往炕那边走。

二娃从炕上划拉下来:“娘,滴水。”

二妞指着房梁说。

夏苒立刻抬头往上看去,她们家的房子上面盖泥土茅草,上次下雨家里还没漏水,这次不知道啥时候房梁上漏了一个手指大小的缝隙,雨水正从缝隙里滴答滴答往下落。

雨水正好是往炕头滴的。

夏苒赶紧走过去,把两个孩子抱到炕尾躺着,把床上的被子也都拿到了炕尾。

“大娃,你拿茶缸子先接着水,我去灶房拿着盆来接水。”

这水一滴一滴往下落,得接着,不接,水落在炕上,炕就湿了,炕上的被子也会沾湿。

“我去拿。”大娃说着就往外跑,根本就不等夏苒阻拦他。

今天的雨来的突然,家里没雨伞,夏苒看着大娃拿着盆从外面走进来了,心里想着回头买把雨伞。

夏苒把盆放在炕头了,她才坐下来休息。

二妞趴在夏苒身边:“娘,晚上我们咋睡觉?”

夏苒看看炕,咋睡觉,如果雨不停,或者炕头湿了,晚上炕头是没办法睡了。

“晚上看。”

二妞点头:“哦。”

“娘,下雨,爹下班回家会不会淋雨?”

听二妞提到宋清衍,夏苒这心里也有些担心,她往外看了一眼:“你爹应该会借个茅草袋子。”

这时候没有雨披,大部分人都是用茅草袋子或者雨伞挡雨,宋清衍骑车,是打不了雨伞的,他应该会借一个茅草袋子吧。

这场雨来得快,但是去的不快,一直到晚上雨还在下。天发黑的时候,宋清衍骑车从县城回来了,就如夏苒想的,他是披着茅草袋子回来的。

草袋子披在头上,能挡一点风雨,但是作用不到,到家的时候,宋清衍浑身都湿透了。

夏苒赶紧把他身上的茅草袋子拿下来,把准备好的干净衣服递给他:“灶房里给你留了热水,你赶紧先去洗个澡,饭我盖着呢,等你洗好澡再吃。”

今天雨水打,她做饭的时候就想着宋清衍回来可能会淋雨,特意烧了热水,让他回来洗澡用。

雨天天黑暗沉,屋子里早早的点燃的煤油灯,橘黄的煤油灯光打在夏苒的侧脸上,增添了一抹柔光。

宋清衍把衣服接过去,看着夏苒干净柔美的脸,低声应答:“好。”

夏苒觉得手心还有宋清衍的手的温度,坐在煤油灯下她的脸微微泛红。

二妞饿了,但是爹没洗好澡过来,她还不能吃饭。趴在桌子上,看着夏苒微红的脸颊,二妞不解:“娘,你的脸为什么这么红?”

大娃也从一边看了过来。

“天太热了。”夏苒装模作样的用手扇了两下风。

“今天不热。”大娃毫不留情的揭穿了夏苒的借口。

“我感觉热。”

这次大娃没再说反对的话,他平静应答:“哦。”

夏苒和两个孩子在屋子里闲聊着,宋清衍很快洗漱好从外面过来了。

夏苒看着他进来,立刻把木桌子上的盆拿开,热腾腾的饭菜出现了,夏苒把筷子给两个孩子,随后看向宋清衍:“快过来吃饭,早点吃饭早点睡,这雨也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停。”

“好。”宋清衍大步走过去,看到炕上两个孩子挪到炕尾去了,炕头还有盆在接水,他眼眸暗了一些。

饭桌上,夏苒做了炒茄子、做了杂粮饼子。一家四口吃的开开心心。

二妞吃饭的时候不停说话,和夏苒说话,问大娃问题,饭桌上因为有孩子的存在,欢声笑语不断。

晚饭后,宋清衍去洗刷碗,夏苒弄一块塑料袋子把炕头露水的地方和不露水的地方隔开,把床铺好,她准备今天她搂着两个小的睡在最里面,让大娃和宋清衍睡外面。

靠墙壁的位置,夏苒放了一块破布当着,这样墙壁不凉。

二妞看着夏苒铺床,她在一边说:“娘,我们今天要和爹睡一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