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1/1)

第13章 建明堂

崔湜...马车消失在一片飞雪之中,漫天的飞雪飘落到杏色的桐油伞上。

轱辘轱辘转动的车轮在过道处停下,车内探出一个妇人,四郎。

阿娘。王瑾晨撑着伞回过神来喊道。

收拾妥当了,咱们走吧。

好。

王瑾晨上车后理了理下裳,对着母亲愧疚道:让阿娘跟着儿子来回折腾,是儿子不孝。

你既决定了便要万分小心,阿娘不求你能够光耀门庭,能够保全自己平安顺遂对阿娘来说便是万幸。

儿记住了。

洛阳

萧婉吟跪于刚下朝回来的父兄跟前,萧至崇站在父亲旁侧劝道:阿耶都让七娘跪了一个时辰了...

你闭嘴!

嫡妻崔氏本想说些什么的也被这一声闷雷止住。

萧婉吟静静跪着一言不发,萧安介窝着一肚子火质问道:你可知你在长安的事传到洛阳,人家是怎么传我们家的么?他将来是你阿姊的丈夫,你难道不知道自己有婚约在身吗?

儿只是下水救人,她为何会落水,阿耶知道原因么?萧婉吟瞪着父亲反问道。

你这是什么态度?作为一家之主,萧安介很快就冷下了一张不悦的脸。

萧婉吟撇过头,阿翁从没有教过我要为了颜面而见死不救。又道:兴时图你之利,落败时避你之远,听到流言而不去查真正的是非,只顾着颜面与旁人的眼光,这样的夫家不要也罢。

啪嗒萧安介听着弦外之音的话登时大怒的拍桌,你这是在指责老夫吗?还是老夫平日里太纵容你了。

儿不敢。萧婉吟跪伏道。

能以女儿之身下水救成年男子,你还有什么不敢的?萧安介睁着怒目指道。

你别发这么大的怒火嘛,崔氏在一旁劝阻,七娘素来心善,又不喜与人争抢,郎难道宁愿听信外人的流言都不愿相信自己女儿说的话么?

萧安介将胳膊肘搁在桌案上撑着额头长呼了一口气,我不管流言真假,单凭后嗣这一点,你与他绝无可能,为父将话放在这里,你下去吧。

萧婉吟抬起头,旋即瘫软的趴在了地上,她让坐堂医这样说只是为了让王瑾晨与阿姊的联姻取消,同时也可为她断掉之后的隐忧,阿耶...

下去。

萧至崇走上前将妹妹扶起,七娘,你就听阿耶的吧,旋即凑近小声道:朝堂上皇太后殿下准备拆除乾元殿修建明堂,殿下疏远诸儒而亲近北门学士,阿耶正为此事烦忧着呢,待风头过了,你的事再做商议吧。

萧安介虽对她发了怒火,但也未做处罚,甚至连禁闭都没有,萧婉吟便拽着哥哥的手起身,儿告退。

初春的寒风从端门吹入太初宫,一个四岁左右的团子从大殿内飞跑出,年轻女子紧追,三郎,你慢点跑。

小团子抬手搭在殿廊的圆柱上,呆呆的望着殿庭里的飞雪,姑母,你看,下雪了。

廊道右侧过来的女官福身道:楚王万福。

追出来的太平公主将一件厚实的袍子替小团子披上,转头吩咐内侍,将楚王带回德妃哪儿吧。

喏。

内臣应答的话音刚落,小团子便拍开他的手撒腿跑到妇人膝下,糯糯的喊道:阿姨。

妇人穿着命妇常服,温柔的摸了摸团子的头,寻了三郎好久,原来是在太平长公主这儿。

刚入宫,便从阿兄手里将三郎带出来了,正要命内侍送他回去,正好德妃过来了。太平公主回道。

我就说,适才去了圣人哪里,圣人说三郎跟着长公主离开了。德妃再次摸着小团子的扎总角的小脑袋,若是长公主与上官才人无事,妾就先将三郎带回去了。

好。

殿廊逐渐变得安静后太平公主从袖子里伸出手,一片雪花落入掌心,不到片刻便为掌心的温度所化,明堂的事已经定下了么?

上官婉儿点头,殿下准备让驸马的季父薛怀义充任督造。

太平公主听后眉头大皱,旋即将摊开的手掌握成拳,什么薛怀义,什么季父,他不过是个市井无赖罢了。

上官婉儿摇头,几片雪花飞进殿廊落在白裘的毛绒上,七娘来洛阳了。

太平公主扭头道:是为了她在长安与那个什么家的庶子之事?

嗯。

太平公主旋即冷笑,这群世家将门第当脸么?四处攀附也不嫌累,不过我倒是很好奇,什么样的男人能让她心心念念了十年之久?我听说李昭德的幼子相貌堂堂,也与她相识久矣有倾慕之心,家世又好,为何不要呢?

上官婉儿低头思索了一番,李元符我倒是见过,至于七娘牵挂的人,我也只是在七娘口中听说她们的过往,不是人人都看重家世,七娘也不是那种人。

正月十四,五更二点时太初宫敲响晓鼓,街道的鼓声随之应声而起,绯袍官员爬上布灯的端门。

垂拱四年,正月十四,岁在戊子,上元奉敕旨,金吾弛禁....

贯穿城池的洛水上建有几座大桥,上元佳节,满载货物来往的牛车与马车数量骤然增多,家僮提着食盒从洛水之上的浮桥挤出进入了宋学士宅,姑娘,您要的鹿脯买回来了。

给我吧。

喏。

宋令仪接过家僮从北市买回来的鹿肉脯转身去了父亲所在的书斋。

咚咚!

崇文馆学士宋之问正在写奏疏,听见门响后开口问道:何人?

阿耶,是令仪。

旋即停笔抬头,进来吧,门没有锁。

宋令仪推门入内,父亲的书桌上罗列着一堆状、表,以及还有一本去年从会稽捡回忘了归还失主的书籍。

女儿知道阿耶近几日心烦,未见阿耶食早膳便买了一些阿耶平素爱吃的肉脯与炙羊肉。

食盒打开的一瞬间,经过处理的新鲜炙羊肉的香气便溢满整个书斋,婢女端进来一盆清澈的温水,宋之问起身洗了把手笑眯眯道:还是我家姑娘懂得体贴父亲。

阿耶可是烦忧明堂修建一事?

宋之问夹起一块鹿肉脯,太后要把功劳都给薛怀义,一个市井的卖货郎,却能奉命修建圣地,我等进士及第寒窗苦读的学子却只能拼命讨好,读书人的傲骨荡然无存。

宋令仪听后微微皱起眉头,能经历苦难方能正大道,阿耶一定会受到太后器重的。旋即夹起一块炙羊肉放入宋之问跟前的小碟子中,又将酱汁端出,阿耶尝尝这炙羊肉。

宋之问盯着女儿看了一会儿,姑娘如今也长大成人了。

宋令仪便放下筷子福身,凭大人吩咐,大人收养再造之恩令仪不敢忘。

为父能有什么吩咐,宋之问捋着长须,你只是我宋延清的息女,你长大成人了,为父自然也要替你留意留意看看是否有合适的郎君,你自己可有钟意之人?

女儿听闻萧少监家的六娘七娘皆退了婚...

宋之问迟疑了一会儿,旋即起身走到书桌前将一本书拿起,与萧安介第六女定亲的正是这物主,琅琊王氏。

书籍的斜下方用行书写了三个小小的字,旁边还附了红章,这孩子的字不错,文章见解、诗词造诣皆不弱国学生徒,就是不知今年的常科他是否会一同应举,不过...宋之问敲打着放在桌案上的手指,泰兴延令王氏整个一脉在国朝都没出过高官,朝中上层几乎不见王氏族人的踪影,他若想要中第无人引荐便难如登天,我出生微寒,父亲起自乡闾,能登科进士及第,这中间又历经了多少困苦呢,宋之问说罢轻叹了一声,人都是被迫才会做出改变,我也不例外。

宋令仪走到父亲身后垂下手捏着他宽厚的肩膀,阿耶不必在意外人的眼光,人心隔肚皮。

宋之问轻吸了一口气抬手拍了拍女儿,你放心,阿耶一定为会你寻一门好亲事。

关中至江南自西向东足有千里之远,王瑾晨便改走了水路,紧赶慢赶终于在上元节前夕赶回了越州山阴,回家团圆的人并没有得到父亲的关怀,甚至是这几月的吃穿也不曾问及。

你的隐疾是怎么回事,长安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流言传出?王哲将这个唯一的儿子拉到书斋关起门窗质问道。

王瑾晨跪在桌前低下头,父亲就不问问儿子是如何落水的么?

王哲抬起手,心中一阵愧疚可又拉不下面子,你只要回答我的话就可以了。

是七娘,我幼时与她相识,我能活着回越州见到父亲,也是七娘所救。

这个老夫知道。王哲摩挲着手背,这流言对你来说也算是好事,你落水...

王瑾晨撇过头,儿子现在不想说了。

王哲撑着椅子起身走到王瑾晨跟前弯腰将其扶起,我知道你受了不少委屈...

出身不能决定一切。儿子不想一直被人所欺,王瑾晨抬起头,睁着微红的双目,态度坚决,儿子要参加今年的乡贡。

王哲托在王瑾晨手臂上的手当即抽回,你说什么?

王瑾晨伏首道:儿子要参加乡贡,入仕。

你疯了?王哲惊吓的连连后退。

王瑾晨抬起枕在手背上的头,这身袍子是大人给的,那儿就用这身袍子另开一处天地。

不可能!王哲甩袖毅然回绝道。

儿子回乡之前已经修书给了族伯父与仲父,在官学读书的时候,使君一直有意让我去参试,父亲难道要抵抗族伯父与使君?

你?王哲转过身指着王瑾晨粗喘着大气,你是要亡了我们泰兴王家整个氏族吗?攥着袖子冷冷道:我是绝对不会答应你这个逆子的。

一开始最先欺骗的人,不是父亲您吗?王瑾晨泪眼婆娑的看着父亲,既然父亲给了儿子希望,为什么又要亲手浇灭?

王瑾晨从地上爬起,抬起弯曲的右腿撑着膝盖慢慢站起,脸色有些阴沉,父亲心里,难道没有愧疚吗?

第14章 女公子

在族长王德的劝说下,王哲这才硬着头皮妥协,旋即将应举的籍、贯及三代的陈牒写好又命家僮备了一车厚礼赴山阴县尉家中拜访。

王氏在越州一代颇有声望,也受人尊敬,山阴县尉很是客气的接待了王哲,王公今日怎么有空到寒舍做客了?

张县尉,犬子不日将举行冠礼,知今年秋闱已开,便来提交陈牒。王哲将一份写有籍贯的陈牒递到县尉桌前。

令郎要报名乡贡?县尉诧异道。

王哲点点头,县尉便轻轻皱起眉头,昔日在学府中,助教言及令郎天资聪颖,本官有心举荐予县令,但是他自己却不愿...

王哲长叹,以往是他年轻不懂事,如今将要成年,在长安受了些挫败知道些自己往后的要紧事了。

县尉搓着双手,今年开的是进士科,王公也知道,国朝凡贡人,上州岁贡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越州只有三个名额,因此使君交代了各县选拔人才务必从优。

这个某知道。王哲转头看向门外,抬上来。

家僮将抬入内的箱子打开,王哲拱手道:某新得了一批蜀锦,平日里没少受县尉及娘子的照拂,这些蜀锦是某的一点心意,给娘子与令爱做几件称身的衣裳,还望县尉不要嫌弃。

蜀锦上的提花极为精致,县尉寒门出身,加之也不敢得罪山阴大族,便眯眼笑道:王公请宽心,令郎乡试之事就包在本官身上。

犬子素来听话,读书勤谨,王某人是知道的,只是平日对她打骂苛刻了些,今日登门并非是要县尉开特例让他过试,王哲盯着县尉,按规矩行事即可。

规矩...县尉眯起眼睛,王公放心,本官办事素来公正,参加乡试的每一个学子必然一视同仁。

如此,王某人便也宽心。王哲起身拱手道。

县尉抱拳拱手,他日令郎高中衣锦还乡时,莫要忘了本官这个小县尉。

县尉乃衣食父母官,她哪里敢忘。

投牒之后王哲于暮春之初替王瑾晨举行了冠礼,并三请泰兴延令王氏族长王德作为冠礼正宾,赐字,作为王哲独子,冠礼并未大肆操办,只请了一些居住在会稽的宗族子弟。

三进礼最后加衣时,几个族兄堵在东门的门口不让加冠者出去,四郎穿着这身襕衫倒真有些士人模样。

阿弟长得这般清秀,待来日高中进士于长安走马观花,必引那些仕女青睐,若能娶得相公家的女儿过门,咱们也可以跟着沾沾光。

王瑾晨被堵住了去路,便摇头叹道:弟弟如今都这样了,诸位阿兄就莫要打趣我了。

王三从众兄长中走出,伸手揽向王瑾晨,勾搭着肩背小声道:告诉阿兄,你突然改变主意去县衙投牒,是不是在长安遇着心上人了?

王瑾晨侧头,旋即将兄长的手扒开,阿兄说什么呢,长安传回来的流言几位哥哥又不是不知,四郎何敢去耽误别家小娘子的青春与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