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娇娘(重生) 第69节(1/1)

自在靠着卫家附近赁了个两进的宅院住下后,颜熙如今便不再日日都去簪花坊。

她现在只隔几日去一趟看看,然后其余时间,她都是呆在家里。或是自己做簪活,或是教几个小徒弟做簪。

前段时间,颜熙才收了三个关门弟子。

都是普通市井人家的女孩子,五到八岁的年纪,她精挑细选后定了三个。如今,师姐妹三人都搬住在了她府上。

颜熙每日都会给她们布下功课,除了亲自教她们簪活外,还特意从外头请了位先生来教她们读书识字。也没求她们日后能有多大的学问,只是希望她们可以略识得几个字,略读些书略懂些道理。

以后长大了,也能在这天地间立有一席之地。

颜熙回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去检查三人的功课。

簪活是体力活,所以颜熙念她们年纪都还小,并没有给她们太大的压力。这世间任何一个行活,要想走得长远,都是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的。

所以颜熙深知,如今她最需要做的,就是把三个孩子的基础打牢固了。

至于别的,就看后面她们的天赋和造化了。

检查完三个小徒弟功课后,颜熙便让她们去歇着。然后,她回了自己屋,开始忙自己手上的活。

许是太累的缘故,颜熙竟趴在桌上睡着了。而等她再醒来时,外面天已经黑透了。

而她突然发现,她此刻人竟不在现在的家,而是在……在魏国公府的雅菊轩。

这是怎么回事?

颜熙的第一反应便是魏珩抓她来的,她正气鼓鼓的要冲出去,门却“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推开。

推门而入的正是魏珩,但又好像不是他。

那张脸她是认识的,眉眼轮廓皆还是熟悉的样子。只是,他身上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却是她从不曾见过的模样。

不,她有见过,但那是在她的梦中。

颜熙赶忙掐了一下自己手,她清晰的感知到了疼。所以,这不是梦。

见他朝自己一步步压过来,颜熙怔愣望着他,连连后退。

直到腰窝抵到了后面的桌子,她退无可退了,她这才想着要逃。

对,是逃。

但她才作势要跑,画面一转,她人却又坐进了他怀里去,此刻正以一种暧昧的姿势横跨在他两条腿上。而他此刻那张阴霾的脸就近在眼前。

他脸上的表情似乎很痛苦,她清晰的听到他在自己耳边问:“颜娘,你要逃去哪里?”

颜熙不承认他是魏珩,魏珩不是他这样的,所以她问他:“你是谁?”

近在眼前的男子忽然双掌提力,她便一点点的靠得他更近。她被他搂在了怀里,才听他用疲惫的声音在她耳边说:“我是你的夫。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分开了。”

颜熙不承认,张嘴便咬在了他肩膀上。

可下一刻,画面又一转,他们身子交叠,袒露相对,他指着他肩上的好几个牙印给她看。

随后他便深深望着她,他高大的身躯若沉沉山般,朝她倾覆而来。

颜熙惊恐,大喊了声“不”后,便一下子从床上惊坐起来。

然后她才发现,原是她又做梦了。

这样的梦近段时间来她做了不止一回了,只是没想到,竟越来越真实。

真实到,她以为她再也醒不过来了。

如今正是酷暑,天很热,颜熙又被吓着了,所以这会儿满身全是汗,跟刚从河里打捞出来的一样。

今日是丁香守夜,她听到声音就赶紧端了水进来。

而颜熙这才发现,原来外面天都大亮了。

颜熙穿鞋起床,然后一边拧巾子擦洗身子,一边问丁香:“我昨儿不是在伏案做簪子的吗?怎么就睡下了。”

丁香说:“许是姑娘太累了,奴婢进屋时,姑娘就趴在桌上睡着了。后来奴婢扶着您去了床上,您也没醒过来,睡得可沉了。”

颜熙皱着眉,忽然想到了魏珩昨日对她说的那些话。

魏珩说,他近来总多梦。魏珩还说,金龙寺里的方丈大师有点拨过他。

颜熙在犹豫,她要不要去找魏珩问个清楚。

第58章 【v】“还望大师能解惑一……

颜熙最后还是决定不去找魏珩, 她洗漱穿戴好后,让丁香去备马。

丁香起初没什么诧异,只随口问了句:“姑娘这是要去簪花坊, 还是去卫家找卫夫人聊天?”

姑娘如今在京城,能去的地方就那么两三个。昨儿才去过陆家找过顺安县主, 想来今儿是不会再去的。

所以姑娘能去的地方, 也就是铺里和卫家了。

但颜熙却说:“不是, 我要出城一趟。”她见丁香一脸惊诧的望着自己, 颜熙则解释说,“去趟金龙寺。”

丁香以为颜熙是要去寺里祭拜亲人的,便又多了句嘴:“可姑娘不是前些日子刚去过吗?”

颜熙一般不出城,出城就是去金龙寺。而她也不是常常去,她是准时的每个月固定的那一日去。

若遇上天气不好的, 或会推延一二日。但像这种提前去的情况, 之前却是没有过的。

所以丁香才有此好奇。

但颜熙却不知如何同她说, 此事到目前为止, 她自己都是一头雾水。所以颜熙并不答话,只催促道:“快去备车吧, 别多问了。”

丁香见姑娘表情严肃,忙也严肃应了声是,再没多问。

颜熙本来在犹豫要不要去找魏珩问个清楚的, 因为昨日在陆家时, 魏珩同她提到过梦的事。但最终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不去找魏珩。

她打算出城一趟,找魏珩口中的那位金龙寺的住持大师。

她记得昨儿魏珩同她提到过金龙寺的方丈,说是得过住持方丈的点拨,他才有所恍悟。

颜熙也想去被这位大师点拨一二。

颜熙几乎每月出城去金龙寺的日子都是固定的, 所以,这几个月来,魏珩一般都会在这日休沐。然后这日一早,他便亲自跟她出城。

但今日是个意外。

魏珩早朝出来,人才出宫城,候在宫城门口、早一脸急切之色的兆安便急急迎了过来。兆安附在魏珩耳边说了几句,魏珩脸色略微有些变化,但却仍镇定冲兆安点了点头。

然后吩咐道:“将马车上的马解一匹下来,你驾马车先回。”

魏珩的座驾因为比较大的缘故,平时都是套两匹马来拉。这会儿缓缓乘车出城俨然速度不够快,所以,他便想直接打马寻过去。

兆安明白主子的意思,忙称了声“是”后,就转头去解马缰。

而此刻,同行出来的还另有几位臣子,其中也包括卫辙。

魏珩打马急急而去,卫辙目光追随。其实不必问,他心中多少也能猜出点什么来。

而同时,卫辙的人也过来禀说:“颜姑娘今儿一早出城了。”

“去哪儿了?”卫辙问。

那小厮道:“金龙寺。”

想着今日不该是她去拜祭父母双亲的日子,此番急急过去,必有缘由……卫辙突然想到了那件事。他虽不知道魏珩为什么突然查皇后的母家徐家,又为什么要不远千里的查到去西境徐平洲那儿。

但最终他打探出来的消息,却也是令卫辙惊讶的。

同魏珩一样,其实卫辙也不知道该要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颜熙。

不知道,要在怎样的一个恰如其分的时机,把消息告诉她,她才不会情绪波动太大。

这件事其实于她来说是好事,但细细想来,又没有那么好。

待那徐平洲夫妇回京,等徐夫人同颜妹相认了,日后在京中,势必是又多了一个人疼颜妹。但就怕颜妹得知事情真相后,她可能会伤心难过。

卫辙不知道魏珩有无已经把这件事如实相告,也不知,她今日这般急急赶去金龙寺,是否是因这事。

到底不放心,所以细忖一番后,卫辙便对小厮道:“去把我的马牵来。”

卫辙是武将,同魏珩这样的世家公子不一样。所以,他出行一般都是骑马,而不是乘坐马车。

小厮将马牵了过来,卫辙接过,直接一个纵跃便翻身上了马。倒没急着走,他勒住马缰打着马在原地晃,居高临下垂眸看向小厮道:“你回去告诉老爷夫人,就说我出城办件要紧的事,等办完了就回。”

小厮才回了句是,就见将军扬鞭甩在马臀上,然后身影犹如矫健的雄鹰一般,一个猛冲便已走远。

小厮回去后,把实情如实告知卫家二老。

卫夫人听后点了点头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等小厮退了出去,她则转身看向一旁的卫老爷。

“你说……三郎这般迟迟不肯定下一门亲事来,是不是心里对熙儿有几分念想?”

卫夫人其实想说这个话很久了,只是儿子一直很懂分寸,似乎并没有什么越矩的行为,她怕会是自己误解了。

但近来这一桩桩一件件,却越发叫她觉得三郎怕是对熙儿不只是兄妹之情。

卫老爷平时在家是不怎么做主的人,一切都是听妻子的安排。他闻声,便望向妻子问:“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卫夫人重重叹了一口气。

“其实依我说,自然是熙儿做我们的女儿好。我这辈子生了三个儿子,没得一个闺女,若能有这个缘分,我自会百般疼爱她。但若是三郎真对熙儿有男女之情,你我做父母的,也只好依着他。其实现在想想,或许从一开始,他跟熙儿的缘分就是定好了的。”

“虽然这中间出了这么多的岔子,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这条道来。咱们家本来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其实若真娶那些个千金小姐进门,咱们家也未必伺候得起。朝堂上的事咱也不懂,但三郎说过,他说如今他军功甚高,他也不想与什么豪门联姻,平白惹得圣上忌惮。”

“其实咱们一家四口若真能这样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也很好。只是……我看熙儿对她兄长极力避嫌,想来是心中没有那个意思的。原还能好好走动,若是挑破了来说,最后又没能成,我怕日后连这闺女都没有了。”

卫老爷听后点头:“那此事不急,待三郎回来,你我先问问他的意思。”

卫夫人赞同:“也只能先如此。”

*

金龙寺的小沙弥已经都认得颜熙了,见她过来,忙笑着迎了上来。

“阿弥陀佛,颜施主。”小僧同颜熙打了招呼后,方道,“这个月施主是不是来早了?贫僧记得得再有七八天施主才来的。”

颜熙嘴中也阿弥陀佛了一声,然后道:“今儿无事,便想过来给亲人上炷香,顺便……”她抿了抿嘴,略有几分迟疑后,方才问那小沙弥,“方丈大师这会儿人在寺中吗?近来有些事一直困扰着我,想着……能不能有这个机会,得大师解惑一二。”

小沙弥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他闻声忙表示愿意为颜熙去跑一趟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