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这便是命中注定(1/1)

冯润惨厉尖叫:“救命!救命!”

忽然有人摇她,拍着她的脸孔,一迭声道:“润儿,醒醒!润儿,快醒醒!”

冯润猛地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躺在床上,一头一脸都是冷汗,枕头上,被泪水湿透。

拓跋宏站在床口,一脸关切看她,轻声问:“润儿,你是不是作恶梦了?”

冯润怔怔的望向她。

从来没有过的无助。忽然“哇”的一声哭了,“嗖”的从床上爬起来,扑到拓跋宏的怀里,紧紧的抱着他。边哭边道:“陛下,你不能死!你死了,妾怎么办?”

拓跋宏伸手为她抹去脸上的泪,轻轻的吻了一下她的额头,温声问:“你梦到朕死了?”

冯润点点头。

“还梦到什么?”拓跋宏又再问。

冯润道;“梦到被别的嫔妃欺负。”——她不敢说,被太皇太后欺负。顿一顿,又再道:“她们把我推到熊熊大火里,要妾为你陪葬。”

“傻瓜!”拓跋宏一笑:“梦归梦,怎么会当真?”

冯润“嗯”了声。

把头紧紧埋在拓跋宏的怀里,不肯放开。

过了好久好久,冯润喃喃的道:“陛下,假如有一天,太皇太后看妾不顺眼,会不会把妾往死里整?陛下,你说会不会?”

“不会。”拓跋宏道。

“可妾总是觉得,她会。”冯润喃喃。

“润儿,别东思西想。”拓跋宏道。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太皇太后的手段,拓跋宏最清楚不过,冯润所担心的,正是他担心的。

拓跋宏抱着冯润,轻声道:“润儿,要不你为朕生一个孩儿吧。”

“生一个孩儿?”冯润怔怔的问。

拓跋宏道:“你一直没怀上孩儿,以皇祖母的智慧,想必她已猜测出了其中的原因。”

冯润不吭声。

拓跋宏又再道:“小冯贵人如今已怀上孩儿,是位皇子。润儿,无论你为朕生下的是皇子,或是公主,你都无性命之忧。而且,如果你有了孩儿,日后你也不会如此寂寞了。”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如果他不幸驾崩了,如果生下皇子,至少她后半生有依靠。

拓跋宏之所以这般想,是因为他之前的五位君王,都是不长寿。

太祖拓跋珪活到38岁;太宗拓跋嗣31岁;世祖拓跋焘最长寿,活了却44岁;高宗拓跋濬25岁;拓跋宏的父皇显祖拓跋弘,只活到22岁。

拓跋宏担心他会比冯润早逝。

他总得为冯润后半辈子作打算。

冯润也明白他的意思。想起梦中自己被抛到火中陪葬,说不定若干年后会成为事实也说不定。

她低下头,轻声道:“好。”

冯润停止了吃麝香丸。

但孩子,并不是想怀上就能怀上的。

任城王妃的孩子没了,任城王妃大病了一场。太皇太后令穆太医到任城王府去看她看病,穆太医诊断后说,任城王妃流产的时候就落下了病根,“精冲了血管起,然后着了气恼,气与血相搏,则血如崩”。

孩子没了,任城王妃萎靡不振,心情抑郁。

穆太医说,任城王妃的病,本来养一养,身子便会渐渐恢复。可是任城王妃长期忧郁于心,脾气郁结,以至心神恍乱,中焦气滞,水谷不化,因此影响到五脏,以至五脏不通达,损伤严重。

穆太医开了一大堆药。

太皇太后又令人送去了很多名贵补品。

任城王妃喝了不知道多少碗的药,吃了不少人参,鹿茸,燕窝,熊掌,虎骨,灵芝。可病情却没有好转,躺在床上病怏怏的。

一个春日的午后,拓跋宏带冯润到任城王府去探望。

任城王妃瘦得不成样子。

本一张秀美的脸变得蜡黄,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枯萎得如同一张干瘪的黄菜叶。一双蜡球似的呆滞的眼睛,失去了原来的神采。

仿佛一朵秋霜里的花,将要凋谢的样子。

见到冯润来了,便挣扎着要起来。

拓跋宏是男子,不方便进卧室来探望,因此拓跋澄留在客厅里陪他。冯润连走了过去,在床口的褥子上坐下来。对任城王妃道:“你身子不好,别起来了,就这样的躺着。”

任城王妃想坐起来却没有力气,于是便在床上躺着不起来了。

冯润心中愧疚,同时感到心酸。握着她的那骨瘦如柴的手:“两个月没见,你怎么瘦成这样子了?”

任城王妃挤出笑容:“如今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同时也是‘百病生’的季节,本来我身子就弱,遇上这么一个季节,病更不容易好。娘娘也不必难过,过了些日子,夏天到来了,我的身体便会没事了。”

冯润叹了一口气。

不敢提孩子的事,怕她伤心。

于是说别的:“四月二十八是我的生辰,就要满十六岁了。主上说,到时候在宫中为我举行一个宴会,到时候你的病完全好了,记得进宫参加宴会。”

任城王妃羡慕:“主上对你真好。”

冯润笑:“任城王爷对你也好。”

任城王妃沉默了一会,然后轻声道:“他的心,并不在我这。”

冯润张大嘴巴:“他心中有别人?”

——其实拓跋澄心中有别人,也不奇怪,他与他的王妃不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没有太多感情基础。而且此时拓跋澄已有了三位侧妃,可谓是妻妾成群。

任城王妃道:“他喜欢的那位女子,并不知道他喜欢她。就算知道了也是没用,因为她根本不会喜欢他,她已嫁了人,深爱她的丈夫。”

冯润“呃”了声。

一时之间,也不懂得说些什么好。

任城王妃神情惆怅,茫然,失落,无奈,颓丧的感觉。声音渐渐的低了下去:“尽管如此,我还是深爱着王爷,无怨无悔。我知道我自己的身子不好,却想尽千方百计,要为他生一个孩儿。好不容易怀上了,谁料——”话还没说完,忽然就咳嗽了起来。

有侍婢拿来痰盂子。

任城王妃咳了好一阵子后,一口痰吐到痰盂子去。冯润目光无意中往痰盂子看去,看到吐出来的痰竟然带着暗红色的血。

冯润吓了一大跳。

看来任城王妃这病,病得可不轻。

任城王妃闭着眼睛,喘着气,停顿了一下后又再咳,咳着咳着又再有痰吐出来。好不容易止住咳了,又再有侍婢捧了白开水过来,任城王妃低头喝了一口,清了清喉咙。

过了一会儿,任城王妃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喃喃:“也许,这便是命中注定,这孩儿跟我无缘。”

任城王妃精神不济,神态疲倦,却撑着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的话,体力不支,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冯润不便久坐,站了起来道:“你好好休息,过些日子我再来看你。”

任城王妃点点头。

冯润还没走出院子,遇到拓跋澄刚娶进门来的一位侧妃进来要探望任城王妃。见到冯润,走过来行礼:“妾见过大冯贵人娘娘。”

冯润道:“免礼。”

侧妃站直了身子,抬起头来。

冯润看清楚她的五官,不觉一愣。

这位侧妃,有一双跟冯润长得一模一样的眼睛。长长的眼睫毛,滴溜溜的大眼睛,妩媚之中又带着几分俏皮。她高挑的个子,婀娜的身姿,也跟冯润如出一辙。

连站在冯润身后的落依也有几分惊诧。

待那侧妃走远后,落依靠近冯润,压低声音道:“主子,刚才任城王妃说的那位任城王爷喜欢的女子,不会是你吧?”——刚才在房中,落依也听到了任城王妃的话。

冯润没好气,白了她一眼:“去去去,胡说些什么?”

落依不敢吭声了。

这些话,还真的不能乱说。冯润心中也疑惑,拓跋澄喜欢的女子是她?怎么会?

到了客厅见到拓跋澄。

拓跋澄脸色如常,对待冯润彬彬有礼,客气有加,也没什么异常之处。冯润心中笑自己自作多情,真是的,拓跋澄的侧妃眼睛像她,身形像她,也不过是巧合而已。

四月二十八,冯润十六岁生辰到来的时候,任城王妃的病还没有好,仍然是病怏怏的,病情时好时坏,辗转反复。

她没能到宫中来,却差人给冯润送来了礼物。

一把精致的白玉折扇。扇子华美精致,扇骨由上好的白玉制作,扇面则是名贵的天蚕纸,上面熏了一种特别的香料,闻起来气味芬芳。

扇子打开来看,扇子的一面,画着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成片的花海像彩霞片片,丛丛桃花嵌其中如繁星点点,红得如火,让人眩晕。

扇子的另一面,是一首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

这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诗歌。

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送礼物来的,是任城王妃身边的一位侍婢。

她转告任城王妃的话:“这把扇子上面的桃花,是任城王爷画上去的,诗是奴家主子写的字。奴家主子说,希望娘娘喜欢,愿娘娘跟主上幸福美满,一生相随同到老,偕手一起齐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