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奸宦冲喜后 第19节(1/1)

吴夫人想要差遣身边伺候的侍女前去领路,陆芍却摆手道:“多谢夫人,我身侧已经有人引路了,让她带我前去也是一样的。”

吴夫人还要招呼其他的女眷,并未对陆芍身侧的侍婢起疑。

陆芍拍了拍裴茹儿的肩,轻声说道:“你先用着,我一会儿就来。”

说罢,便转身离席,与那侍婢一道往幽静的小道走。

二人在后院弯绕了一阵,好不容易寻找处无人的角落,陆芍隐在月洞门后,福身行礼:“见过姑姑。”

那被唤“姑姑”的侍婢扶住她的手:“夫人这几日气色极好,待我回禀太后娘娘,她老人家也就不必为夫人操心了。”

这便是太后宫里的官事姑姑,春晴。

“承蒙太后娘娘恩典,芍芍一切都好。”她紧紧揪着那张字条,心里发怵,摸不清管事姑姑的来意。

想来伯爵府夫人并未宴请宫里的人,这姑姑化作侍婢的模样偷来府中,应当不会是寒暄问候这般简单。

陆芍没见过风浪,记起在慈福宫时的叮嘱,暗道该来的总会来,太后将她送入提督府,总有派上用处的那一日。

只是她并不知道太后娘娘会命她做哪些胆战心惊的事来。

春晴走近一步,压低声音问道:“近日提督府,可有甚么不妥之处?”

陆芍拿一早就斟酌好的话应付:“并未有不妥之处,厂督大多时候都在宫内,只有下了值才回府,回府后进食、看公文,随后便要安置了。”

她的话虽是滴水不漏,于春晴而言,却未有多大的用处。

春晴盯着她不断扑闪的羽睫,打算换个法子问话:“太后娘娘送你的那箱子礼可都派上用处了?”

话锋陡转,陆芍怔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太后娘娘的礼她只瞧了大半,未瞧完全。

那日午膳过后,伯爵夫人便拿着帖子登府拜访,她拾掇了一番去前厅见人,余下的礼便着人暂且收了起来。

她只好说:“都在屋里摆着呢,劳太后娘娘费心,送了芍芍好多稀奇的宝贝。”

“摆着?”春晴瞪圆了眼。

宫里对食之风盛行,她也是跟过尚宝监掌印的人,自然知晓那箱礼的用处。

陆芍却将玉势那类的东西摆在屋里,要么就是他们二人有特殊的癖好情-趣,要么就是陆芍并不知道这箱礼的用处。

见陆芍面色如常,便知她是后者。

春晴哭笑不得地摁着她的手背:“您当真不知那箱礼是用来做甚么的?魏国公府将您送出府时,没往您箱底放画册子吗?”

陆芍茫茫然地摇了摇头。

画册子她倒是着流夏去买了,原是想着给厂督说些有趣的小故事,哄他入睡。

可近几日,厂督睡时命她紧贴着自己,半夜也不见转醒,二人抱作一团,她的小手覆在他的手背上,不是她从身后抱住厂督,便是厂督在她身后抵着她。

这样的姿势,虽说像两块木头抱在一块儿,但横竖是没有看画册子说故事的间隙。

既然春晴姑姑这般问了,她回府后,着流夏取来便是。

春晴有些着急,来回踱步,她没料到陆芍对情-事一概不知,早知如此,就该着宫人前去教导一番。

“那你如今还是住在自己的院子?”

“那倒不是。”陆芍盯着自己的脚面,终于是红起脸:“我有听太后娘娘的话。”

春晴这才松了口气。她打量着陆芍的脸,见她神色羞赧,便料到他们二人多半睡在一块儿。

只要睡在一块儿,入睡前总归是有话说。

春晴试探着问道:“听闻近几日,厂督要出远门,他回府时可有同你说起具体的去向?”

陆芍自然知道,她正要说出地名,转而想到,春晴来打探厂督的去向一则说明余州的行程并未向外透露,二则说明此去余州当真是有极其紧要事,重要到连太后都想知道其中的蹊跷。

可他却将这件事毫无保留地告诉自己,甚至愿意带她一起去余州。

陆芍心里权衡了一会儿,厂督这般信任她,她若透露出余州的地名,也不知会给他带来甚么样的麻烦。

见她迟迟不做声,春晴蹙着眉头问道:“夫人在想甚么?”

手里的帕子被她捏得皱成一团。

她不敢看春晴,只是盯着鞋面。

当真是想了一会儿,才想好措辞:“他确实同我说过出远门的事,可是并未提及具体的去向。我昨日还追问了一番,他却是凶狠地盯着我,那架势活像是要将我生吞了。”

陆芍捻着帕子,露出惊恐的神情,那模样像极了一只受惊的小兔子,娇滴滴地惹人心疼。

大抵是靳濯元谨慎多疑的性子人尽皆知,春晴并未怀疑陆芍的话。

她叹了口气,并未因此苛责陆芍:“也是,像他这样多疑的人,哪会轻易透露去向。”

本来也不抱着甚么期望,如今期望彻底落空,春晴也没甚么好问的。

她拉着陆芍的手,好声好气地说道:“太后娘娘送的礼,夫人也该用上了,倘或有甚么难处,也可请宫里的嬷嬷教习指点。”

听春晴的口吻,那箱子礼好似不是单做摆设这般简单。

可府里若是再多几个太后身边的宫人,厂督非得活剥了她。

陆芍谢过春晴的好意,只道是:“不劳烦宫里的嬷嬷,我今日回去,便向厂督请教,由厂督教我,想必也不会有甚么难处。”

在她看来,厂督这样叱咤风云的人,甚么奇珍异宝没见过,不过是一些玉势之类的玩意,向他请教,总归比太后身边的宫人更有用些。

“他若是肯亲力亲为地教...”

自然比宫里的嬷嬷更得心应手些。

第27章 整张脸都烧得火热

春晴正思索着,前头便传来侍婢寻人的声音,竖耳一听,正是在寻陆芍。

她们互望一眼,春晴也不再多待,纵身一跃,便从深宅高墙里脱身。

陆芍见她身手了得,对她悄无声息出现在伯爵府一事,也不再觉得奇怪。

“陆夫人万福。我们夫人怕您烘烤衣裳时冻着,特地嘱我拿了件新做的袄子来。”侍婢朝陆芍身后望去,见她左右并未有人替她引路,不由地好奇:“方才替夫人引路的姐姐呢?”

“哎?”陆芍也随着她的眼神望去,右侧是堵阔高的泥墙,寻常侍婢自然没有这翻-墙的本事。

她索性也揣着明白装糊涂,前后转了一圈,茫茫然地反问道:“人呢?方才还在这儿的。”

侍婢知晓她是贵客,也不敢怠慢,忙让开道,替她引路:“外头天寒,夫人随我来吧。”

陆芍暗暗松了口气。

二人行至厢房,侍婢将簇新的袄子递给陆芍,又将她的上袄搭在臂弯里。

“菡萏院正热闹着,贵客再不过去,那些个好运道的饺子便要被小娘子们吃完了。这儿交与奴婢便是,待衣裳烘烤好了,奴婢就给您送至马车上去。夫人说了左右不过一件袄子,值不了多少钱,送与贵客,也省得教贵客来回脱换了。”

边说边有侯在屋外的侍婢替她拉门让道,陆芍并未就一件衣裳推让,随着侍婢去了前头的院子。

到菡萏院时,水席上的糕点瓜果尽数撤去,流水推着几叠三色的饺子,饺子皮薄馅多,圆鼓鼓的挺着肚子,瞧着很有食欲。

陆芍面前摆着三色饺子,夹起其中一个,咬了一口。

咬下去时虽有汁水,同重泽楼的饺子相比,还是相去甚远。

想到重泽楼,陆芍便想起厂督来。

今日是冬至,北边吃饺子,南边爱吃元宵,提督府上下好像不兴热闹,底下的人也不苟言笑,冬至这样的日子,也不知府里过不过?

若是不过,总觉得一年到头少了些福运。

陆芍夹着半个饺子,心不在焉地送入口中,正想着午后回去给厂督做碗元宵还是饺子,贝齿突然嗑到一枚坚硬的钱币,她疼得蹙了蹙眉,定睛一瞧,玉白色的饺子里赫然裹着一枚金灿灿的钱币。

用帕子捻出来,裴茹儿凑过去一瞧,竟比自己吃到钱币还要开心。

“芍芍,是金钱币!这应当是这些饺子里头唯一一个了。”

众人闻声望过来,都惊叹陆芍的好运。

陆芍也开心,且不说这金钱币值多少钱,临到年末,还能讨个好运道,这也算是对她糟心的一年稍有慰藉。

吴夫人故作惊讶,说了许多吉祥话。陆芍被她说的飘飘欲仙,仿佛这些吉祥话都能一一应验。

福气讨到了,热闹也凑了,今日冬至,府里还要筹备过节的暮食,众人都不好再待,逐一起身请辞。

吴夫人客套地同她们作别,轮到陆芍时,却是一把拉住她的手:“芍芍今日走了好运,吃到金钱币。我呢,也想借借芍芍的好运,备了些薄礼,还望芍芍不要驳了我才好。”

陆芍一时怔愣,从来没听闻吃到金钱币还能收到礼单的,余州时不兴这个,也不知汴州的风俗是否向来如此。

她一时拿不准主意,不收怕失了的规矩礼数,收了也怕欠下人情。

吴夫人见她犹豫,便说:“都是市井的一些小玩意,上不了台面的,送给芍芍,也就图个闲趣喜庆。”

一听是些个小玩意,便想着大抵是些摩罗、九连环、孔明锁之类打发时间的玩具,便不再推脱。

她随着吴夫人入了屋子,推门前一瞧,地上密密麻麻摆着好几个酒坛子。

陆芍侧退一步,生怕不小心碎了酒坛:“夫人,不是说是些小玩意儿吗?怎么会有这么多酒坛子呀?”

吴夫人也不急着去掀酒布,只是说:“听闻掌印喜好美酒,正巧府里有着几坛金盘露,便想借芍芍之手,赠予掌印。”

靳濯元喜好美酒?

从来没听说过。

陆芍入府至今,从未见过厂督饮酒,更遑论是“喜爱”两字。她笑着说道:“厂督从来不喝酒的。这么些好酒,就算带回去,也是牛嚼牡丹,尽被糟蹋了。”

吴夫人只以为她拒绝自己的贿银,一时间也不想同她弯绕,直接将话敞开来讲。

“不瞒芍芍,掌印前几日在宫里拿了人,这人正是我的兄长吴友轩。我自知兄长秉性,他自小到大,都是忠厚老实的人,哪里做得出贪没银两的事来。依我说,他定是受了奸言佞语的蛊惑,给人当枪使了。”

她边说边掖眼泪,顺道还通过拭泪的间隙,挪眼打量陆芍的神色。

陆芍有些惊讶,这人是厂督拿的,吴夫人却向她申诉冤屈。

难不成在外人眼里,她还有令东厂提督放人的本事?

陆芍笑着摇头道:“夫人高看我了,我哪有这样的本事。吴大人若有冤屈,理应找三法司来断,我一不知其中缘由的妇道人家,如何帮得上夫人的忙?”

吴夫人料到她会这般说,她收起帕子,缓缓蹲下身去。

坛口的麻绳一圈圈绕开,解开一瞧,里面装满了足量的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