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祖国[快穿] 第64节(1/1)

刚开始,很多最穷苦的散户渔民们,都在担心因为小蕾号,大家能捕到的鱼越来越少,日子将会过得越来越难。

可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渔民们惊愕的发现,大家现在每次出海,收获都挺不错。

偶尔还能捕到超大号的鱼!

“怪事儿,我感觉近两年,海里的鱼越捕越多。”

“是因为国家出台了政策,限制工业渔船捕捞,和拖网孔大小了吧。”

“不管什么说,咱们的日子确实有所改善了。”

“是嘞,现在每天都有盼头。”

日子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变好。

因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嗯……确切的来说,不是人。

是一艘船。

在很多人看不到的大海深处。

一艘叫做常胜号的军舰,经过三年的蜕变,从当初的满目疮痍,化作了一片翠绿色的水藻鱼礁。

它就像是沙漠中心的绿洲,深海中的明珠。

无数的鱼群不远万里,从遥远的太平洋深处赶来,在这里栖息,繁殖。

这幅画面很美很震撼。

只是因为潜藏在大海深处,所以没有人看见。

钟蕾读大三那年,也就是1958年。

一份关于丽国‘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外军情报,送进了我国国防部。

这些情报是这样讲的:

“鹦鹉螺”号核潜艇从1954年初下水,到1957年4月第一次更换燃料棒时为止,总航程达6万多海里,其间大部分是潜航,“鹦鹉螺”号仅消耗了几公斤铀;而常规潜艇航行同样的距离,要消耗大约8000吨燃油。

“鹦鹉螺”号在历次演习中遭受了5000余次攻击。据推演,若是常规动力潜艇,它将被“击沉”至少300次以上,而动作迅速的“鹦鹉螺”号仅被“击中”3次。*

核潜艇恐怖的作战能力,以及令人恐惧的隐蔽性和灵活性,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靠着这艘核潜艇,丽国在大海之上越发猖獗,我国外交十分被动。

数天后,一份名字叫做《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的申请计划,被送进了中央。

两天后,这份计划申请被批准。

申市交大造船系教授顾崇青、船舶重工集团七零九所总工黄江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核潜艇研发的负责人。

数天后,钟蕾等人惊讶的发现,两位老师……毫无征兆的消失了。

时间来到1959年。

我国核潜艇研发没有丝毫进展,无奈,只能向苏国老大哥求援。

恰逢当时苏国领导人访华。

然而这位领导人当时拒绝了我们,并且傲慢表示:“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你们也不用搞,苏国海军有这种武器,同样可以保卫你们。”*

这个时候我们才懂,原来老大哥也是靠不住的。

大国重器,唯有自己掌握,才能不被羞辱!

传闻当时教员非常生气。

他的一句名言便传遍了部队、院校和全国的相关科研单位。

他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作者有话说:

ps:

*入党宣言来自五十年代资料查找。

*这句话出自网络。

*鹦鹉螺号资料查找来自网络。

*赫鲁晓夫原话。

*这句话是教员的原话。

第33章 深海高歌33 [vip]

教员那句关于研发核潜艇的豪言, 迅速在全国科研圈子里传开。

而被任命为核潜艇研发负责人的黄江、顾崇青二人,很快便感受到了压力。

丽国在开着核潜艇对我们耀武扬威。

苏国老大哥的核潜艇,也已经在去年成功海上试航。

而我们呢?

我们……甚至连核潜艇长啥样都不知道。

半点没开玩笑,就是这么离谱。

核, 这本身就是个世界级难题。

丽国早在十多年前就造出了原/子/弹, 而我国的原/子/弹, 于1954年开始研发, 目前进行到哪一步, 还是未知。

陆地上的核/弹头我们都没搞明白, 更别提带着核/弹头下水,研发核潜艇了。

其中的难度, 可想而知。

辽宁、葫芦岛。

在这个偏僻、落后、甚至周围没有人烟的秘密基地里。

黄江和顾崇青两人,坐在破败的瓦房屋里, 热的浑身汗流浃背。

国家太穷了,给的科研经费十分有限。

这里连电风扇都没有配备,基地到处都是蚊子,一不留神就被叮的满身包。

偶尔还会有老鼠、蛇之类的,从潮湿的床底、墙角爬出来。

但再艰苦的条件,此刻都不如两位大佬心里苦。

从去年被秘密任命为‘天字一号’核潜艇研发负责人, 带着三十个科研人员来到葫芦岛以后,已经整整一年了。

一年时间,科研任务毫无进展。

不是大家不想有进展。

是没得进展啊!

你都不知道核潜艇是个啥东西,那你怎么研发?

“上面已经明确表示,核潜艇必须要搞出来。”

顾崇青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涩声道:“可这都一年了, 半点进展都没有, 老黄, 你说咱接下来,该怎么办?”

“怎么办?”

黄江坐在位置上沉默良久,忽然抬起头来,说道:“算算时间,那几个孩子们,最近这段时间就要毕业了吧。”

研发核潜艇属于一级保密行动,半点不能泄/露。

所以当时黄江与顾崇青离开的悄无声息,包括家人,以及钟蕾他们,都不知道两位老师消失去了哪里。

“是啊,一转眼,他们就要毕业了。”

顾崇青叹了口气。

然而等他抬起头来,看到黄江那双迟疑的眼睛,顿时提高声音道:“老黄,你该不会是……他们才二十出头的年纪!”

研发核潜艇,很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教员说的一万年,那确实过于夸张。

但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此后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见得能把这玩意儿给研发出来。

钟蕾他们才二十出头的岁数。

如果加入这个研发行动,那就代表着……未来的一生,这几个孩子们可能都会被困在这偏僻穷苦的葫芦岛上。

“但凡我们现在有些思路,我都舍不得让他们过来。可现在,是真的没办法了啊。这几个孩子,是你我看着他们成长起来的,他们现在虽然年轻,但拆过军舰,脑子里有着让我们都惊叹的科研学术知识。”

黄江抿了抿唇,沉声道:“国家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他们……也是时候该顶上来了。”

其实,天字一号核潜艇研发团队,目前的三十名成员,除了黄江与顾崇青之外,都很年轻。

大家的平均年纪都不超过三十岁。

那既然这些人都加入了科研团队。

钟蕾等人,自然也可以。

“这……”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顾崇青还是有些难受。

他看着周围屋子里的艰苦条件,默默叹了口气。

“这几天,我向上面申请回首都一趟,先去汇报工作,然后提一提团队扩招的事儿,把小蕾她们的名字报上去。”

黄江闭了闭眼睛,轻声道:“一旦她们的身份资料审核通过,我这边立刻打电话,让他们来首都。”

核潜艇研发不是小事儿。

任何一个被确定为研发团队的人,都要先经过严格的资料审核。

一周后。

黄江悄悄离开葫芦岛,返回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