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6)(1/1)

扬州与并州相隔千里,等她找到,周姑娘怕已白发苍苍

作者有话要说:  百里沭:咬牙记住了!

感谢在20211003 17:54:54~20211004 17:47: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13章 回忆

逍遥侯的调令颁布后,于次年正月十六离开洛阳城。

大魏各洲平静,相安无事,女帝为显恩德,对特殊地方减免赋税,又令人编书教育百姓。

在各洲县内建造书院,选拔有才能人士,科考选出的人才外放去地方为百姓谋福祉,鼓励兵士开垦荒地,自给自足。

到了端午节,裴初意满地跑,跟在母亲后面颤颤悠悠地给女帝请安。

裴瑶领着她去给看龙舟比赛,姑侄二人踏上高台,睥睨百姓。高台下的裴以安夫妻凝视女儿,对视一眼,沉默不语。

端午节宴上,太上皇出席,坐在轮椅上,被女帝推进殿内。众臣高呼万岁,裴绥的权柄早就移走,如今的朝堂内没有他的人。

裴绥放眼去看,竟觉得都是陌生的面孔,他问裴瑶:我的那些属下呢?

有的跟随皇后去征讨南疆,有的去守着边境,还有的告老还乡,你放心,朕没有杀他们,何去何从,都是他们的决定。裴瑶端起酒盏饮了一杯,清澈的酒液润过嫣红的唇角,唇角上水色莹润,引人采撷。

她把玩着酒盏,裴绥眼中沉沉如乌云,我低看你了,没有她,你依旧可以做皇帝。

不,没有她,朕不会坐在这里。你以为,朕稀罕这个帝位吗?裴瑶不羁,眼中带着玩味,她厌恶做皇帝,被世人恭谨不假,可太累了。或许她从小过着肆意的生活,如今被框架束缚,浑身就会难受。

得了便宜还卖乖。裴绥嗤笑,端起酒盏猛地灌了自己一杯,问裴瑶:初意呢。

今日玩累了,被乳母抱回去睡觉了。

裴绥有些不满,倒也没说话,来日方长,他会有机会看到那个孩子的。

裴瑶将酒盏放下,悄悄问裴绥:你就裴以安这么一个私生子吗?

就一个。裴绥脸色沉了下来,殿下的朝臣举杯对饮,显然今日的局面很满意,他不禁自问:倘若他坐在皇位上,是否会有今日的局面。

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长叹一口气,告诉裴瑶:我不会让裴以安继承帝位的。

裴瑶不信,眄视他一眼,复又继续喝酒。

裴绥认真道:裴以安的母亲是南疆人。

你搞来搞去还搞了南疆人?裴瑶忍不住要骂爹了。李姑娘对南疆人并无好感,裴初意身上还有南疆人的血脉,回来后,指不定又要怎么折腾。

她生气得捏紧杯盏,实在是想弄死裴绥,忍了忍,道:这个秘密你就带进棺材里,皇后回来,不仅会弄死裴以安,还会弄死你的孙女。

裴绥沉默了,他端起酒盏,浅浅品了一口,算是默认裴瑶的话。

散席后,女帝将太上皇送回乾元殿,等整座殿宇安静下来,她才领着人回殿。

七八月里,皇后送来捷报,女帝看都不看一眼就丢进火里,她问青竹:青竹,宫里是不是太冷清了。

青竹点头:确实很冷清,您敢选妃吗?

就算陛下选妃了,皇后回来,也会一枪一个戳死。

青竹想起皇后震怒的面容,下意识就劝陛下:您要不将裴姑娘接入宫里小住一段时间?

小孩子爱闹腾,还不如朕一人自在。裴瑶拒绝青竹的建议,自己执起画笔去作画。

画一幅皇后沐浴出水图给皇后送去,光是想想她生气的模样,也很开心。

画在两月后才送到皇后手中,魏军驻扎在南疆第二要塞阔木岭。

魏军在此地止步不前,已经待了月余,皇后迟迟想不出更好的作战章程,将士们不敢贪功冒进,只好留在原地。

皇后更为闲暇,阔木岭有个深潭,她每日都会去钓鱼,十回有几回空手而归,将士们背后都在议论皇后钓鱼的技艺太差了。

皇后去钓鱼,将士们在操练,各自都忙着。

钓了一月后,皇后终于满载而归,将鱼分给将士们,女帝的画像在此时也到了。

沐浴出水图,煞是美艳。

皇后看了许久,磨磨牙齿,几月不见,胆子又大了,竟敢来挑衅她。

不过,她不会理会,将图放入行军的木箱里,召来将军们商议进攻的章程。当天夜里,暴雨不绝。

三日后,一鼓作气夺下阔木岭。

等将士们安顿后,不少将军好奇为何日日钓鱼,皇后回道:潭水随天气而动,潭内活鱼少,暴雨前夕,鱼入深潭。

将军们追问:这是何道理?

早些年来过阔木岭,本地人告诉本宫。本宫记下了,要想攻城,陛下要等暴雨。阔木岭河水暴涨,才是我们的机会。

第二要塞夺下后,南疆派人求和,愿意以大魏为主。

皇后不予理会,斩杀使臣,撕碎和约书,领着魏军长驱直入。

三月后,魏军至南疆第三要塞处,南疆国主亲自来求和。两军对峙,南疆国主低声下气,皇后一笑置之,命人攻城。

南疆人视大魏皇后如恶魔,更视魏军如阎罗之地。

南疆向邻国求救,只要大魏退军,南疆愿割让城池。

邻国君主接到求救书后,果断绑了使臣送至大魏皇后面前。

魏军将士们纷纷笑了,李乐兮却道:强国让人忌惮。

倘若南疆当年对大齐有几分仁德,今日她也不会这般咄咄逼人。

她记恨南疆,就算当年的国主死了,她也不会心软。

大军开拔,皇后拿南疆使臣祭旗,将士们士气高涨,一路厮杀,又快速占领三城。

南疆国主放弃王宫北逃,魏军杀至都城,早已人去城空。

脾气暴躁的将军开始骂人,国都说不要就不要了,还要脸吗?

都城虽落在魏军手中,可南疆皇族犹在,可以另立都城再来一次。皇后亲自带领万余人朝北追去。

战报传至洛阳城,朝臣对皇后不要命的打法都不敢发表意见,裴瑶特地将战报给裴绥送去。

裴绥知道她在显摆,也没有泼冷水,心平气和地开口:她若平和,就不会有今日的功绩。楚兮,与疯子并立在同一条线上。

疯子总比你好。裴瑶忍不住怼了一句,将战报抢了回来,潇洒地走了。

裴绥笑了笑,没有太多的念想,大魏的疆土,将会超越前朝。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除夕这夜,城楼上火树银花,宫廷内君臣和乐。

初一这日,女帝回绍都拜祭楚元,皇后不在,她代为祭拜。

坟墓没有了,她选择在齐王宫设祭坛,吴之淮跟在她后面,没有问她问拜祭谁。

女帝愿说,他就听着,女帝不愿说,他就算问了,女帝也不会说实话。

齐王宫修缮一番,宫墙上斑驳的痕迹被消除,议政殿内龙椅也换了。原来的龙椅上有金子,早就被人砍得不像样子。

大殿亦有不少漏雨的痕迹,吴之淮让人将原来的瓦片都除了,盖上了新的。

长乐殿依旧干净整洁,除了新搬去的玉床,并没有改动。

裴瑶拜祭过后,吴之淮将修缮过后的图纸递给她。她大致看了一眼,道:将长乐宫隔壁的殿宇拆了,添些兵器,设成校场。

吴之淮没有奇怪,大魏皇后武功极好,擅用兵。

他应下了。裴瑶又吩咐一句:长乐殿中有一竹林,极为碍事,看了种些牡丹花。牡丹倾城色,看得也养眼。

吴之淮点头。

从齐王宫出来,裴瑶去了河畔,在船上见到苏媛。

李承业逃到青崖洲,未曾来得及将自己的美人们带过去,苏媛就被地丢在了交州。

回来后,苏媛问女帝要了几十条船,在绍都城内了做了青楼生意。

裴瑶来后,她让人挑了几个小姑娘,吓得裴瑶站起身就要走,苏媛笑得花枝乱颤,陛下可真怂。

你这船上的姑娘太不要脸了,朕招架不住。

苏媛发笑,皇后娘娘不在,陛下就这么清心寡欲下去?

你既安好,朕也要回来,将来有一日,朕会还会回来见你的。裴瑶站起身,下次回来的时候,便是迁都之日。

苏媛没有当真,做皇帝的哪个会只有一个女人,女帝还年轻,尚且不懂罢了。

目送女帝离开,苏媛回到船舱内。

裴瑶回到洛阳,殿内空荡荡,帝王剑摆在红木架上,她走过去,端详剑鞘。

青竹也是好奇,皇后这回竟然没有它去。

或许裴瑶沉吟,皇后懒得带,毕竟有梅花枪在,她嫌少碰其他兵器。

她打开帝王剑,瞧着锋利的剑刃,她陡然想起齐王宫内奇怪的殿宇。

那座殿宇应该又故事。

不过刚回洛阳,她得过段时日再去绍都。

上元节这日,月亮很圆,裴瑶领着荆拓闲来无事前往齐王宫。

她提着灯笼推开殿门,里面漆黑一片,按照上次来的记忆,她慢慢地摸索进去。

灯笼里的光昏暗,不知哪里来的风吹得灯火晃动,一时间,火光摇曳不止。

裴瑶进后,摸索到烛火,也不知是谁留下的,她用灯笼里的火点燃了,殿内的光骤然亮了起来。

透着光,她将写有符号的纸都撕了下来,叠放在一起,用帝王剑压着。

光骤然黯淡下来,裴瑶的心沉了沉,她将那些纸一把火都烧了。

随着纸变成灰烬,殿内的光骤然灭了。

荆拓、荆拓裴瑶蓦地害怕起来,今夜的明月尤为亮,就算灯灭了,也不该漆黑一片。

陛下

裴瑶眼睫一颤,光骤然亮了起来,面前陡然出现一名女子,青色宫装,巧笑嫣然。

裴瑶咽了咽口水,你是?

陛下闹什么呢?奴婢南嘉!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要的内容来了,可能和你们想的不一样。

感谢在20211004 17:48:00~20211005 16:50: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14章 醒了

裴瑶皱眉,却被南嘉拉着去换衣裳,她懵懂,却没有拒绝。

站在铜镜前,她见到了自己,与往日无异,她诧异,开始不安。

陛下,恒王让人来请安。

裴瑶点点头,恒王是谁?她似乎有些印象,深深去想,在大齐末帝的杂记中见过这个封号。大汉并无恒王。

内侍来禀:陛下,数日前恒王殿下遇袭,李家二姑娘挺身相救,恒王殿下感恩,想纳二姑娘为平妻。

裴瑶发懵,转身凝视内侍的身影,想问哪个李家,南嘉附耳低语:李家大姑娘与恒王殿下自幼定亲,二姑娘是李大人继室所生。

裴瑶想起了杂记中写的故事,目光呆滞,那些杂记都是真的吗?

末帝仗着帝王身份霸占兄长的王妃。

她终于正实楚元的过去了,却不能接受这段生死虐恋。如果没有抢妻,李姑娘是不是就不会这么痛苦。

她可以挽救吗?

裴瑶勉强打起精神,想开口,唇角动了动,却发不出声音,脑海里掠过一句话:你的意思是二哥要纳平妻?

她放弃挣扎,说出脑海里的话,最后她成了傀儡,说什么做什么,都被人操控着。

当站在白马寺大殿前,见到温婉得宜的少女后,裴瑶泪流满面。

十八岁的李乐兮,明媚、柔弱,眼内的光带着明月银辉,大抵是大家闺秀最美好的一面。

裴瑶凝着李乐兮,而对方的目光错过她,落在菩萨身上。

李乐兮信神佛?她竟然信神佛,裴瑶觉得不可思议。

自己所认识的李姑娘只信自己,不信天、不信神佛。却原来,百年前她也信过。

接着,她麻木地带着李乐兮穿街走巷,发现自己怎么挣扎,都说不出自己想说的话,灵魂禁锢在楚元的身体里,只能看,只能想,却表达不了自己的想法。

就连看一眼都做不到。

她熬到了大婚夜,多看了李姑娘一眼,摸一摸,李姑娘羞得面红耳赤。

原来,李姑娘会脸红、亦会娇羞。

婚后半月,裴瑶想进中宫,却发现身子不受自己的控制,楚元很忙,忙到日夜颠倒、忙到明明记挂着皇后,却无暇分身。

半月后,匆匆一面,楚元接着去忙。

大齐犹如枯木,楚元不停地给它浇水,恨不得泡在水中,却始终得不到效果。

婚后初次别离,楚元日夜兼程,跑死了几匹快马,却在喝水的间隙里想起自己的皇后。

裴瑶感受到了她的想法,感受到她的努力,亦体会到了那股求而不得的喜欢。

李姑娘不喜欢楚元,每日里不过在履行作为皇后的职责。

楚元的喜欢在繁忙的政事中,在无尽的黑夜李,慢慢地根深蒂固。

回到绍都,楚元急忙去召集大臣商议政事,在端午这日得空后,迫不及待让人去接皇后。

那股欣喜,裴瑶感受到了。她可以切实体会,楚元握紧皇后的手,那刹那,心里满满都是皇后。

这种喜欢,裴瑶自愧不如。

看似漫长的岁月李,她成了楚元,被迫感受楚元的思想,感受到了亡国之君的无奈。

大汉会亡,也是因为李旭贪色弄权。楚元恰恰相反,勤奋、爱民,牢记祖训。

楚元的才能远超大汉皇帝,裴瑶想起了一词:生不逢时。

李乐兮对楚元并没有太深的感情,一颦一笑,恰是皇后最端庄的表现。

裴瑶感觉到了乏力,并非是楚元对皇后的乏力,而是对大齐江山的发力。她也是皇帝,遇到难事,不需她开口,李姑娘就可以帮她治理妥帖。而楚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站起来,直到她将两万王军给了李家的时候,裴瑶感觉心口一阵绞痛。

看着李同甫接过令牌的时候,她想劝阻,却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将令牌带走。

大齐将亡,楚元在为她的皇后做后路。李乐兮不过是纯良的女子不懂政事、不懂兵权,楚元只能将她的依靠交付在了李同甫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