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1)(1/1)

哀家累了,你睡什么,再睡就要成猪了。太皇太后的嫌弃又上一层楼。

裴瑶不动,直勾勾地看着她。

下一刻,太皇太后认命地将她抱起,一道上榻。

裴瑶得寸进尺,朝着她伸开双臂,道:更衣。

太皇太后瞥她一眼,短暂叹息,再度给她解开腰间的束带,内襟,最后就剩下一件单衣,一件亵裤。

还要脱吗?

我脱,你也脱,贴着睡觉,冬日里舒服。裴瑶不甘示弱,抬手就给她脱衣裳。

同样只剩下一件单衣,她伸手还要去脱,太皇太后却拍开她的手,小色。胚,你还没吃够教训。

想起那些事,裴瑶的脸红了,恶狠狠地瞪了太皇太后一眼,色厉内荏地训斥她:你过分,胡言乱语。

太后生气了。太皇太后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伸手去揽住她纤细的腰,身子转向床榻。

两人同时躺了下来,太皇太后将碍事的被衾拂落在地,亲上裴瑶不肯服输的唇角。

徐徐下落,唇角隔着单薄的衣襟落在小腹上,裴瑶立即怂了,抱着李姑娘的身子,整个人软了下来,你、你别这样。

太皇太后停了下来,那你求求哀家。

你裴瑶推了推太皇太后,在她身下转身就想逃走。

太皇太后并没有阻拦她,反而笑了笑,自己坐了起来,方才还说要贴在一起的。

裴瑶理屈了,扭头瞧着太皇太后,仔细打量她面上的神色,瞧不出什么异味,又看了一眼她的头顶,红色的泡泡。

是喜欢,不是色。欲。

裴瑶蹙蹙眉,只盯着自己腰间的丝带,踌躇了会儿,自己缓缓剥离了最后一层衣襟,道:你为何没有色。欲。

太皇太后将地上的被衾又搬了上来,目光落在裴瑶锁骨上,拿手戳了戳,多长些肉。

裴瑶没有明白,眼前黑影靠近,她心口噗通噗通跳了起来,她抬首,仰面看向太皇太后:你也没有肉。

哀家与你不同,长不了肉的。太皇太后语气散漫,告诉她:得长生者,便是如此。

裴瑶疑惑。太皇太后贴了过来,靠向她,贴着她的额头,唇角噙出一抹得意的笑,小色。胚,哀家突然想你了。

裴瑶咽了咽口水,太皇太后摸摸她的额头,裴瑶,你该相信你的直觉。

什么直觉?

李乐兮喜欢你。

****

裴绥当胸一箭,众人都慌了,将士们的阵形也跟着乱了,急忙撤退。

下属将主上抬回军营,军医被揪过去诊脉。

半晌后,军医皱紧了眉头,手搭在脉搏上都不敢收回,颤颤惊惊道:差一点就伤了要害,主上身子好,肯、肯定能熬过来的。

裴绥脸色苍白,就连唇角都失去了气色,赵氏被下属请来,见到丈夫生死不明后差点就晕了过去,眼泪直掉。

好端端、怎么就这样了。

下属听到那句好端端,都跟着皱眉,什么叫好端端的,上阵杀敌,生死是常事。

赵氏一个劲地问军医,主上如何了、主上何时会醒、主上身子什么何时会好。

军医本就心慌,夫人一个劲问他,让他心里更加慌了,他努力咽了咽口水,道:应该会很快的。

箭拔得太快,失血太多了。

赵氏刚死了儿子,丈夫又昏迷不醒,整个人浑浑噩噩,顿时哭出了声音。

军营里士气低迷,几位将军凑在一起商议,汉军刚猛,他们讨不到好处了。有人提议撤军,等将军伤势好转后再打回来。

商议好后,连夜撤离十里地。

探子将消息传回洛阳,皇帝喜不自禁,十里地、十里地,对了,裴绥是生是死?

探子回道:尚未查明,生死不明。

好、好。皇帝叫好,看向一侧的太皇太后:可要乘胜追击?

追,荆统领,带上你的御林军去追,提着裴绥的脑袋来见哀家。太皇太后吩咐道。

太快的胜利让裴绥高兴得太早了,不知死活。既然他觉得不能女子为帝,就将他打回原形。

荆拓上前领命,臣定不辱使命。

皇帝舒心一笑,爽朗又明媚,看向太皇太后的目光也跟着尊敬了不少,她夸赞道:大汉有太皇太后,定能挺过难关。

朝臣附和,高呼太皇太后英明。

太皇太后没有理会众人,只将视线放在舆图上,同荆拓道:你准备如何追击?

硬刚是不成的,裴绥的兵力多,御林军三五万人,最多只能带走两万,敌众我寡,若没有仔细筹谋,胜算很小。

荆拓在战场上待过,听到太皇太后的话后,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荆统领去吧。太皇太后并没有太多的质疑,每人都有自己的战略部署,不过裴绥是她教出来的。

如何出击、如何领兵,甚至是具体的战略部署,她都倾囊而授。

因此,裴绥的战策,她最清楚。

她愿意纵容是她的意思,不愿纵容,裴绥也必须臣服。

商议过后,荆拓领兵离开,御林军的权力回到太皇太后手中,皇帝有一万守兵,调了五千回守宫廷。

太皇太后看她一眼,道:皇帝不如守好自己的宣室殿。

皇帝感觉太皇太后在怀疑她的用心,便忙解释道:您想多了,朕只是担心宫廷守卫不足罢了。

是陛下想多了,哀家说的是实话,自己的安全最重要。太皇太后说道。

皇帝明白过来,忙感激道:朕明白了,多些您教导。

太皇太后睨她,扶着若云的手离开宣室殿,临走吩咐皇帝一句:陛下该想想洛阳被困,粮食怎么办。

困上半月也是无事,就怕时日多了,洛阳内数万人,饿也会饿死,若发生内乱,还会帮了裴绥的忙。

皇帝继续与朝臣商议,太皇太后回宫去了。

回宫却也无甚大事去做,无非是逗弄逗弄金丝雀罢了。

不想,裴瑶出宫去了,回来扑空,她郁闷又无奈。

今日天气好,若云为首,领着人将被衾都翻出来晒,还有衣柜里挤压许久的衣裳,时日多了,会变形。

晒一晒,去去霉气,若是不成,就拿出去浆洗再送回来,总之,确保要与新的一般。

衣裳都摆在有阳光的地方下照晒,若云令人将衣裳一件一件送出去,见到柜子里摆了几件与众不同的衣裳。

那是小太后刚进宫的时候,太皇太后让人做了几件低领的衣襟,羽衣精致,像极了开屏的孔雀,流光溢彩。

若云询问太皇太后作何处置。

太皇太后看了一眼宫娥手中的衣襟,笑了笑,晒晒,总有一日会用的。

冬日里穿着有些凉,等夏日里,就能用上。

若云笑着应下,又询问太皇太后:上元将至,宫里还如往常一样吗?

宫里?太皇太后想起往年热闹的场景,不过前面几位帝王后妃多,上元节夜里多是坐在一起吃酒说话。

争奇斗艳,也很有趣。小皇帝连皇后都没有,也没有人会吃酒说话。

若云见太皇太后犹豫不决,小心提议道:不如去外间走走,宫外的景色很美。

今年怕是看不到了。太皇太后略有几分遗憾,战火让繁华之地也骤然失色。

她略微思考了须臾,言道:让宫里的人都做一盏花灯,选出最精致的,哀家厚赏。

若云笑了,太皇太后今年是想过上元节了吗?

许久没有过,今年想过些与众不同的。太皇太后将书丢下,走到书案旁找着做灯的纸张,兔子该用樱草色的才对。

若云在旁一起找,找了些时候,手肘碰掉了一只锦盒,她慌忙捡起来,里面的宝贝露了出来。

是一枚很小的血玉,砸成了两半。

若云立即慌了,忙捧了起来,太、太皇太后。

碎了啊。太皇太后略有几分可惜,但她没有生气,将两块玉捡了起来,大小差不多,顺口道:不必害怕,你去司制局,让人做两枚玉戒即可。

奴婢这就去。若云忙磕头谢恩,捧着锦盒就出去了。

殿外阳光正好,暖慰人心。

若云走出长乐宫,遥遥地就见到太后的车辇,她站在原地,等到车辇近前后就跪地请安。

你去哪里?坐在车上的裴瑶认识若云手中的锦盒,不用多想就知道里面是什么。

太皇太后又想干不正经的事情了。

若云回道:奴婢打碎了太皇太后的血玉,太皇太后令奴婢送去司制局做两枚玉戒。

碎了啊。裴瑶喜出望外,又觉得可惜了,好好的一枚血玉就这么碎了。

她托腮看着若云,高兴道:碎了就碎了,太皇太后恩德,你且记着就成了。

奴婢晓得。若云扬唇浅笑。

太后的车辇复又前行,在长乐宫门停了下来,青竹扶着她下来,她走进寝殿,绕过屏风,就朝着桌案旁的太皇太后走去。

太皇太后手中拿着竹篾刀,在削竹子。

你这是要做什么?裴瑶好奇,走上前去,见到一副兔子灯的图纸。

太皇太后的目光朝她挪了过来,做灯。

你会做灯?裴瑶惊讶道。

不会,在学,不过哀家聪明,一看即会。太皇太后语气淡淡,见裴瑶站在自己的面前,她的视线忽而亮了起来,哀家做盏灯,将太后笼罩起来,以太后做灯芯,必然是照亮四方,是上元节夜里最耀眼的灯火。

呸。裴瑶作势朝她呸了一声,道:做梦。

梦还是可以做做的,太后娘娘如此美貌,肌肤雪白,犹如白灯呢。

裴瑶听出一丝不对劲,你让我、让我不穿衣服站在里面?

无耻的太皇太后!

作者有话要说:  太皇太后:小东西。

太后:老东西。

太皇太后:小色。胚。

太后:老色。胚。

评论、评论、要评论

感谢在20210812 17:30:32~20210813 18:08: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56章

无耻的太皇太后削开竹条,将灯笼需要的篾条摆在桌案上。

又拿篾条同太后娘娘比了比,篾条便太小了,可惜道:不好,我们重新去找竹子。

太皇太后起身,拿着帝王剑带太后娘娘去砍竹子。

长乐殿内最多的就是青竹,寝殿后面栽了不少,大片大片的竹林,初春之际,有些春笋都已经冒出了头。

竹子还是去年长的,一个冬日下来,落败不少。

宫娥悉心照顾,瞧着也是不差的。

裴瑶见太皇太后拿着帝王剑去砍竹子,不知怎地,眼皮子跳了几下,你要不要换一把砍刀?

暴殄天物。

她看了一眼自己手心上的纱布,她用血喂养的剑,就被太皇太后拿来砍竹子?

好剑用在剑刃上,何必拘束那么多,太后娘娘,过来。太皇太后揪着小太后过来,让她站在竹子前,拿手比了比,这根比你高多了,可以。

说完,拿起剑从底部砍断了,一剑就断了。

裴瑶目瞪口呆,好剑。

削铁如泥,现在不过是削根竹子罢了。太皇太后俯身蹲了下来,掏出匕首,将多余的枝叶都砍了,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竹竿,放在一侧。

如法炮制,一连砍了十来根才停了下来。

太皇太后又用布帛将竹子捆在一起,示意小太后过来,竹子放在她的肩头上,辛苦了,待会给你扎个大的。

裴瑶瞪了一眼,伸出自己受伤的手,它还疼呢。

自己扛。太皇太后丢下一句话,又不是没扛过,八岁那年,为找两根竹篾做灯笼,跟着她翻了两座山。

大了大了,反而懒了。

裴瑶哼哼唧唧,扛着竹子也不费劲,默默走回长乐殿。

到了殿外,若云青竹就忙来迎,若云问道:娘娘怎么自己扛着。

你家娘娘的的主意。裴瑶没好气道。

青竹放在殿内中央,太皇太后席地而坐,坐在蒲团上,群摆逶迤在地砖上。帝王剑敲敲打打,选出一根最长的开始削。

裴瑶喝了口水,也跟着坐了下来,再观她的动作,忙碌中透着优雅。

都道美人养眼,裴瑶双手抱膝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她那双修长的手在青竹中来回穿梭,她笑了笑,太皇太后活了百年,可是将世间所有的活计都学会了?

差不多。太皇太后漫不经心回话,指尖划出长度,确定尺寸后才动手去削。

裴瑶秉着爱慕的心思去问她:那、那你觉得什么活计是最难学的。

功夫。太皇太后的动作微微停顿,她学过很多东西,将未曾学过的都学了一遍,唯独一身功夫,花了几十年。

楚元曾说她的根骨不适合学武。

她不信,偏要去学,虽说小成,却付出了多年时间。

原来这样,你做煮饭做汤吗?裴瑶好奇道。

太皇太后闻言后抬眼觑她,哀家做的比你好吃。

裴瑶照旧哼了一声,要不是念在你长得很好的份上,我就走了。

哀家若不是念在太后尚有几分姿色,早就打杀了你。太皇太后直言,确实,在裴瑶之前,有不少女子试图靠近她。

最后,都死了。

裴瑶觉得这句话的含义太多,太皇太后的人品尚在考究中,不过呢,好与坏,与她没有什么关系。

太皇太后是大汉的太皇太后,又不是她的。

她将脑袋搭在膝盖上,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太皇太后,如果比我更好看的人来勾。引你,你会动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