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6)(1/1)

迭起的脚步声在黑夜下整齐划一,军营门口的御林军已拔刀相对,两军对峙。

裴绥,胆子不小。太皇太后轻笑一句,若非大军未进洛阳城,她必将裴绥斩杀。

她想吃糖,低首去腰间香囊里取了一颗橘子糖,放入嘴里,甜味让她不生气 。

她目视前方,眸色深深,最后落在裴绥的腰间,是帝王剑。

那是楚元用她二人的血打造出来的剑,可惜,被裴绥糟蹋了,她要取回来。

太皇太后朝着裴绥伸手,哀家的剑,该还给哀家了。

裴瑶不肯,太皇太后是什么意思?

拿回属于自己的剑罢了,哀家以为将军能发挥好剑的作用,没成想,刀出窍,却没有最好的结果。太皇太后朝着裴绥跨出一步,她势在必得。

剑是旁人的,开口讨要虽说是不厚道的行为,可裴绥却也做不到厚着脸皮不给。

一把剑罢了。裴瑶解开,还给她,脸色阴沉。

太皇太后接过剑,目光落在帝王剑的剑鞘上,上面被镶了同心结,是她打的结,楚元镶入。

裴瑶从营帐里走了出来,小跑过来,主动朝着太皇太后走去,眉眼含笑,你来了。

太皇太后朝她伸手,攥住她的指尖,接着是掌心,直到握住手腕,一息的时间,却让她渐渐开心起来。

自然要来,大汉未亡,你则是最尊贵的女人。她轻笑,转身看向裴绥,裴将军,哀家能走了吗?

太皇太后今日杀我三人,该如何说?裴绥的声音突然高了起来,身后的士气突然高昂。

技不如人。太皇太后回了一句,示意裴瑶先走,在她耳边低语:去外面等,等哀家清理门户。

裴瑶半信半疑,清理门户的什么意思?她看了周遭一眼,心里不觉担忧,这里几万人,打不过的。

擒贼先擒王。太皇太后看向裴绥,不如现在杀了不孝徒,免得麻烦。

裴瑶不懂她的心思,你打不过他的。

哀家的徒弟是什么德性,哀家最清楚,外表厉害罢了,骨子里还是很怂的。太皇太后嗤笑道。

裴瑶抓着她的手,震惊道:他是你的徒弟?

那她和李姑娘是什么关系,婆媳还是徒孙?

以前是,现在不是,你不是哀家的徒孙。太皇太后摸摸眼睛,眼睛瞎了,怎么就教了这么一位逆徒,她叹气,欺师灭祖。

她推开裴瑶,看向裴绥,衣袂被夜风荡起,冷清而凌然,裴绥,给你个机会,你若杀了哀家,明日大汉便投降。杀不了,哀家让你们群虫无首。

是虫不是龙。

作者有话要说:  忘了定时,我错了。

前面写的很隐晦吗???

感谢在20210809 11:20:00~20210809 21:02: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52章

裴绥只见过一人在万千将士中猖狂成这般,眼前的太皇太后比师父有过之而不及。

猖狂是要付出代价的,他笑了笑,道:太皇太后高看自己了。

裴瑶朝着裴绥投去一道怜悯的目光,甚至朝他走了过去,裴氏一族上百人,你赌得起吗?

裴绥浑然一颤,望着女儿的的容颜,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惨死在太皇太后手中。

他后退两步,道:下次若见,我必杀她。

裴瑶满意,你想欺师灭祖,你就杀。

不过李氏都敢娶了自己的祖先,裴绥弑师也不算什么了。

裴瑶同太皇太后走了,离开军营的时候,见到一具尸体,她差点就踩上了,捂着胸口安慰自己。这时,太皇太后告诉她:这是周起。

为何告诉我?裴瑶不解。

因为他说过,攻入洛阳城,娶主上之女为妻。太皇太后阴阳怪气。

裴瑶眼皮子一颤,故作一叹:大逆不道,该杀。

上马。太皇太后拦着她的腰肢,两人一道翻在马背上。

马蹄飞扬,一行人离开军营。

裴绥咬咬牙,让人将三人的尸身处置了,给其家属抚恤,脑海里不断想起太皇太后的身法,与师尊一模一样。

不过,当年他十八岁,师尊二十四岁,如今他都已四十岁了,师尊最少四十多岁,不该是太皇太后这么年轻。

裴绥自己无法解释同样的身法,亦或是师父收了师妹,可师妹是师妹,也做不到与师父一模一样的身法。

奇怪了。他枯坐一夜,思考无果,决定下次再会会太皇太后。

裴绥自我安慰,天亮的时候,御林军将裴氏族人送来,军营门口哭哭戚戚,他大步去迎,在人群中见到自己的母亲与妻子。

将军、将军

声声迭起,裴绥只觉得自己身上的重担又重了不少,他走到母亲身前,砰地一声跪了下来,儿子对不起你。

裴老夫人大病未愈,哭得眼睛通红,捧着儿子的脸哭诉:阿泽死了、阿泽死了。

裴家唯一的后嗣没有了。

裴绥阖眸,泪水滑过眼睛,道:儿子还在、儿子还在呢。

赵氏捂住嘴压制自己的痛苦,深吸一口气,将军还在呢,一切都还来得及。

安顿好族人,裴绥亲自领兵朝着洛阳城门而去。

皇帝站在城墙上,见到乌泱泱的万千将士,心沉了沉,询问丞相:我们有几成把握?

陛下,若是尽力,便可抵御逆贼。丞相的回答模棱两可。

皇帝不再询问,未知之数,谁都不好判断,她想看看裴绥的兵力,万一有那么一点机会。

若是不成,再议投降一事。

皇帝回宫去了,太皇太后在宣室殿内与重臣商议抵御一事,她进去后,在自己的龙椅上坐下。

太皇太后说道:擒贼先擒王,先捉到裴绥,哪位卿家敢出第一战?

殿内无声,裴绥是有名的战将,洛阳城内的将军都难以与他对阵,打得过他的都死了,别说擒他,就连在他的枪下讨几招都是难事。

无人敢去迎战。

皇帝失望,道:你们连试都不肯试吗?

太皇太后没有皇帝的好耐心,直接唤道:荆统领。

御林军统领握刀入殿,臣见过陛下与娘娘。

无甚大事,去和裴绥试试,可有信心?太皇太后笑着询问,是该搓一搓裴绥的锐气了。

荆柘领命,臣定不辱使命。

准备去吧,哀家等你好消息。太皇太后摆摆手,扫了一眼满殿的朝臣,温柔的光色被冷冽取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让哀家太失望了。

太皇太后疾言厉色,威压让人不敢抬首,皇帝却在想,荆柘会成功吗?

她不知晓,就算成功了,也不能代表大汉会赢。

朝臣心情不佳,随着太皇太后去城门上观战。

两军对峙,生死关头,没有什么事会比这个更紧张。众人翘首等待,裴绥持枪站在阵前,荆柘持刀,两人在兵器上就感觉到不公平。

皇帝怀中沉重的情绪询问太皇太后,荆统领的兵刃短了些。

用得习惯,就不会短。太皇太后的唇角不由自主微扬,勾起一抹好整以暇的浅笑。

她笑裴绥对阵关头,可还会猖狂。

鼓声阵阵,荆柘冲了出去,与裴绥的身影胶着在一起,所有人都提着一口气。

大将对阵,忌讳分心,大家都静静看着,没有说话,更没有去探讨。

直到裴绥掉下马来,城楼上一片欢呼,荆柘并没有懈怠,而是下马一刀砍向裴绥的面门,对方的阵营里射出来一箭。

荆拓躲避,错过杀裴绥的机会,他旋即调头,不再恋战。

城门开启,荆拓冲了进去,城门缓缓关上,接着是敌兵攻城,一众朝臣迫不及待地下楼躲避。

太皇太后没有动,而是在找准机会,等着裴绥靠近。

或许是裴绥有了前车之鉴,并不靠近,而是让自己的士兵猛烈攻击。

太皇太后失望,慢悠悠地下了城门。

城门下一片萧索,不少店铺都关了门,车辇从萧索的街道上缓缓驶过,太皇太后掀开车帘去看,竟找不到一间商铺开门。也前几日的繁华,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到宫里,皇帝继续与朝臣商议对策,太皇太后回殿去休息。

裴瑶还在睡,幻术伤人精神,太皇太后也没有将人叫醒,由着她去睡,自己在一侧擦洗着帝王剑。

剑身锋锐,泛着寒光,她一面擦,一面等着裴瑶醒。

裴瑶睡了很久很久,久到自己在梦里见到一人,很久前的一位女子。

七岁那年被裴府赶了出来,师父哭得浑身发抖,引来裴府人的驱赶,那回在门外站着一个女人。

女人望着她,在裴家人挥来棍子的时候,选择帮她挡着,道:赶紧跑。

她不懂,女人又说了一句跑,她立即去拖师父胳膊,跑。

没命地跑过一阵后,女人还跟在后面,甚至朝她递来一个包子,她想吃,师父不让。

没办法,她就一直饿着肚子回庵。

黄昏的时候,女人又来,依旧递给她一个包子,她接过大口大口吃了,抬首的时候却皱眉了,你头上为何是红色的。

她见过很多的人泡泡,青色、粉色、黑色,唯独没有红色。

女人也学她的样子皱眉,下一刻,又递来一个包子,她咬了一口,好奇问女人:这里面的东西好香。

这是鸡肉做的,自然很香,以后多吃肉,才能长大。女人终于说了一句话。

鸡肉包子比馒头香多了,裴瑶一连吃了两个,摸摸自己的小肚子,饱了。

吃晚饭的时候,就一个馒头。她咬着没有味道的馒头,心里依旧惦记着鸡肉包子。

后来再见到女人的时候,她在河边捉鱼,一捉一准,捉了好几条,摆在火上炙烤,很远就闻见香味了。

女人递给师父一条鱼,师父口里念了几句菩萨饶命,将鱼递给了她。

鱼肉鲜美,比鸡肉包子更加美味。

许多时候,她一回头就能看见那个女人,不知到了何时,女人不见了,她偷偷藏起来,等着女人。

等了许久,也不见女人找来。

大概女人有事去了。

裴瑶从梦里醒了,捂着作痛的脑袋,窗下的女人正在读书,唇角微抿,时而开时而合。

她望着那道身影,犹豫了会儿,那个女人何时离开她的?

记不清了,小孩子的记忆总是很短的,她甚至连女人的相貌都记不清楚了。

当太皇太后回首的那一刻,裴瑶的眉头恰好舒展开来,她沉沉的目光落在裴瑶的脸上,太后醒了。

我睡了多久。裴瑶揉揉眼睛,掀开被子就要下榻。

不久,两日两夜罢了。太皇太后语气薄凉,好像睡了这么久于她而言并非是什么大事,她将手中的书册放下,走到裴瑶跟前,握住她的手腕,指尖探上脉搏。

旋即又放下,她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无甚大事,再睡几觉就好了。

裴瑶凝视着她,没有说话,而是指着自己的唇角。

太后娘娘如此重欲,大清早就来索吻,真是

话没说完,裴瑶就用自己的办法堵住她的嘴巴,随着吻的深入,太皇太后的手慢慢滑至寝衣的扣带上。

扣带散开,寝衣立即松垮下来,露出白皙的蝴蝶骨。

裴瑶松开她,眼睛瞪圆了,我只是亲你,你却想睡我,到底谁重欲。

太皇太后为难:情难自禁罢了,太后赶紧穿好衣裳,饿了两日了,给你准备了些好吃的。

裴瑶摇头,我今日梦见许多年前的一个女人

然后呢?太皇太后并没有奇怪。

裴瑶抱住李姑娘的脖子,整个人懒散地靠了上气,咬住她的耳朵,舌尖舔过耳廓,慢慢道:这个是梦还是我曾经经历过的。我都分不清了。

太后娘娘如此寡情,自己见过的人都不记得了?太皇太后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嘲讽。

裴瑶恍惚,张口就咬着锁骨上的嫩肉,太皇太后却道:咬也没用,哀家麻木,不晓得疼。

你这人真是奇怪。裴瑶松开她,拿手在她锁骨上摩挲,你觉得孤独吗?

活了那么多年,举目无亲,将自己活成绝情的样子。

别摸了。太皇太后拍开小太后的手,朝她投去冷漠的一眼,今日吃鸡肉包子。

不吃,我想吃更多的肉。裴瑶拒绝。

太皇太后转身:哀家做的,不吃就饿肚子。

裴瑶哼了两声,洗漱后就就见到长长的一张食案上就摆着一盘包子,而太皇太后慢条斯理在吃着,动作优雅。

吃个包子你摆什么姿态。裴瑶不解,她无法理解太皇太后的心思,就像之前与裴敏在一起吃饭。

裴敏规矩多,吃块腌制的菜瓜都不会发出声响,更是寝不言食不语。她同裴敏坐在一起,就显得极其没有规矩。

咬也不是,嚼也不是。

她咬了一口包子,有股熟悉的味道,也没有放在心上,一连吃了两个,太皇太后坐在一侧慢吞吞地吃。

裴瑶吃了三个包子,她才吃了半个。

裴瑶,包子好吃吗?太皇太后瞥了一眼吃得津津有味的人,将包子放下,走到坐榻旁,取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瓷盒。

瓷为红色,分为上下两层,共八个格子,里面放了十六块糖。

太皇太后拿了一块莲子糖,递给裴瑶,裴瑶拼命摇首,不、不、我就不吃了。

很好吃的,哀家特地将莲芯去了,放了很多蜜糖。太皇太后不遗余力地介绍自己做的糖,见她拼命吃包子,就劝说:包子都吃了,不差这么一块糖。

裴瑶默默地抱起装着包子的盘子离开食案,打死都不吃太皇太后做的莲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