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6)(1/1)

自然当真,皇后出自你们这里,你们就没想过去找她吗?

住持为难了,为难道:裴侯爷说过了,皇后与我们并无关系。

静安师太养大了皇后,要些银子不算过分,再者裴家里亏,你们怕甚。

住持害怕裴家,一面打量着女子的脸,那双眼睛似乎更让人觉得寒冷,她不敢反驳女子的话,但也不敢去找裴家。

修缮庵堂可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太后没有里会她,而是走出了山门外,凝着破旧庵堂,心里忽而有了规划。

庵堂在山下,迎着阳光,背靠山石,地形很好。若是再修缮,必然是要多造几间屋舍。屋舍绵延,是一不错的地方。

太后心里有了计量,也不继续与住持商量,回去找皇后拿银子。

马车回城,路过城门的时候停下,恰巧裴家老夫人的马车也作停留。

两辆马车同时接受盘查,太后低调,下车让人检查,裴家老夫人持着忠义侯府的令牌摆架子,稳坐车内不动。

老夫人掀开车帘,瞧见貌美的女子,眨眼的功夫就顿住,她觉得有些眼熟,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年岁大了,都会这样,时常会忘记自己曾经见过的人。

老夫人想不起来,这厢的太后也登上马车,坐稳之后,掀开车帘,朝着裴府的马车看了一眼,唇角弯出一抹嘲讽的弧度。

马车继续启程。

裴家这里也检查完了,车夫一甩马鞭,车马动了起来,忽然,裴老夫人开口:掉头回去,追上方才那个马车。

她想起来了,那个女人是多年前的道士,说裴瑶出身不祥的人。

车夫听到吩咐就迅疾掉头,努力追赶过去,车速很快,可在一个拐弯处就不见车了。

车夫继续往前追,依旧不见人。行人不断,压根就见不到刚刚的马车了。

裴夫人大失所望,也无心去还愿,让车夫转回侯府。

回到侯府,裴绥就来迎接母亲,您怎地这么快就回来了?

今日我在城门处见到多年前那个女道士,奇怪的是她容颜竟没有一丝变化。裴老夫人脸色都白了。

裴绥显然不信,他没有见过女道士,可也知都过去十七年了,怎么会没有变化,他笑着安慰母亲:您是不是累了,看错了。

没有看错,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得,儿子,你说我们会不会陷入别人的圈套里了?裴老夫人忧心忡忡。

裴绥不以为然,阿瑶不过是个孩子,能有什么事呢。

谁会用十七年的时间来对付一个小姑娘。

裴老夫人依旧心事重重,抓着儿子的手,抓住那个姑娘,一定得抓住,不然我心里不安。

裴绥答应了。

****

裴瑶费了几番心思才将莺莺燕燕送走,担心她们又回来,自己赶紧带着点心去长乐殿。

太后还没有回来,扶露将皇后迎入殿,奉茶送上点心。

裴瑶坐了下来,目光落在坐榻凭几上的书册上。太后喜欢看书,随手就会拿起看,因此宫娥不会去收拾她要看的书。

裴瑶无趣,随手拿了过来,她翻看了眼,是杂记,记载的是大汉开国,大齐灭亡。

她大致看了眼,大齐传到末帝手中已有两百多年,末帝娶妻李乐兮。李乐兮是大将军之女,也是大汉的开国公主。

裴瑶觉得写得有些混乱,末帝的皇后窃国?

她翻开第二页再看,还没看一行,外间传来扶露的请安声: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在殿内等您。

裴瑶将书放下,起身去迎太后。

太后入殿,她看过去,太后并未穿黑色,而是穿着袍服,略似于道袍,但又比道袍更为华丽美观。

太后去了何处?

宫外转转,皇后既然来了,不如去未央殿去看看,哀家换身衣裳。太后径直越过皇后,朝着内殿走去,扶露朝着皇后行礼,跟上太后的脚步。

裴瑶朝着太后匆匆的背影看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

片刻后,太后缓步走出来,换下外出的衣裳,穿了一身黑色的裙衫,走至皇后跟前,皇后在想什么?

我在想,太后无论穿什么样的衣襟都很美。裴瑶违心夸赞,其实她在猜测太后去了何处。

太后显然是不信这句话的,小皇后说违心的话都会特别甜,越甜越假。

她不回皇后,扶着扶露的手朝外走去。

裴瑶抬脚就跟上,示意扶露让开,自己去扶着太后的手,不料太后拒绝,并讽刺她:哀家会走,皇后无事献殷勤必有怪。

裴瑶瞪大了眼睛,她只是想代替扶露而已。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长乐宫,朝着左边走了百步,便见到未央宫三字。

太后停下脚步,目光带笑,告诉皇后:这里自建朝后就无人住进来。

哪个后妃敢挨着太后居住,婆媳间的麻烦不断,因此,这里一直空着,但一直都有打扫。

正好,我不喜欢旁人用过的。裴瑶睨着太后,语气也跟着讽刺。

而太后冷冷一笑,哀家被人用过的,皇后不是一直还喜欢着呢。

用、用过的?怎、怎么用的。裴瑶结结巴巴,她看向太后的眼光都有些变了。

太后跨过门槛,朝着宫内走去,并告诉皇后:就像画册上那般用过的。

裴瑶不信:你说你不会侍寝的。

哀家不会侍寝,是因为哀家不伺候别人。太后回了一句,唇角带着笑,好似她说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裴瑶有些迷惑,太后是下面那个吗?还是她里解错了。

一入宫门是正殿,壁柱雕刻,屋檐下铜铃被风吹得作响,叮叮当当。

寝殿在正殿后面,左右两面是有偏殿,偏殿与长乐殿只有一墙之隔。裴瑶先去看正殿,干净明亮,虽不及椒房殿华丽,却也好过许多。

走至寝殿,她看了一眼床榻,道:将椒房殿的床搬过来。

那是太后欲言又止,她想告诉皇后那是将来给新后的,一国之母该睡的床榻。话没有说,她就止住,也可,让人去搬。

裴瑶巡视殿内,摸摸凭几、摸摸坐榻,最后站在柜前,满意地点头:不错。

皇后也太好打发了,真是不挑。椒房殿内是椒房,冬暖夏凉,这里可什么都没有。太后说了一句,挑了一处坐榻坐下。

裴瑶皱眉,太后,不如我搬去和你同住?

婆媳同住,古来未有。太后拒绝。

太后今日不大高兴。裴瑶有所感悟,从自己的香囊里掏出一个小油纸包,在太后身旁的小几上摊开,梅花糖。

皇后将梅花做成糖,是吃上瘾了吗?太后凝视玫红色的糖,伸手挑了一块大的,慢悠悠地放入嘴里。

下一刻,裴瑶靠近,毫无征兆地亲上太后的刚抿的唇角。

太后身上有股山间的气息,幽静的香味让裴瑶产生熟悉感。

舌尖撬开牙关,将糖夺了回来。

裴瑶站直身子,轻蔑地看向太后:太后吃糖,经过本宫同意了吗?

太后抬抬眼,瞥过来,幽远的眸色染上几分不自然,她又挑了一块小的放入嘴里,你出生都没经过哀家同意,哀家吃糖为何要经过你的用意。

裴瑶怔了,我出生为何要经过你同意?

哀家吃糖为何要经过你的同意?

裴瑶力证:糖是我做的,我又不是你生的。

不知怎地,太后的脸色莫名红了,她很快又挑了一颗糖放入嘴里,道:哀家若有皇后这个女儿,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裴瑶眯着眼睛将几上的油纸包收了回来,那你就一头撞死吧,糖不给你吃了。

哀家才吃两块,皇后小气了,哀家会让人给你这里翻修下,将床榻搬来,做成椒房,如何?太后皱眉,李旭一死,小皇后就成霸王了。

裴瑶没有立即答应,反而撇撇嘴,从油纸包里拿了一块糖,放入自己的嘴里,再拿一块递给太后。

太后没动,她递入太后的嘴里。

太后还是没动,她生气了,又放入自己的口中。下一刻,太后夺了她手中的油纸包,细细数了下,还有三块,便又看向皇后鼓起嘴巴里,一次吃两块,牙齿不疼吗?

裴瑶眨了眨眼,嘴里含了东西,语焉不详道:还你。

太后突然伸手抵住偷袭的皇后,哀家不吃你的口水。

裴瑶偷袭失败!

裴瑶默默地将两块糖吃了,哀怨地看了一眼太后,太后好像怕皇后又来偷袭,竟一次将三块小糖都放入自己的嘴里,看得裴瑶目瞪口呆。

太后的作风好像哪里不对,是不是幼稚了些?

吃过糖,太后意犹未尽,看向皇后,皇后。

裴瑶拿眼睛睨她:太后?

太后慢悠悠地起身,走出寝殿,看向外间萧索的冬景,哀家今日去了尼姑庵,答应住持你出钱给她们修缮庵堂。

您为何替我答应?您作好人,我出银子?裴瑶气不打一处来。

太后沉默下来,小皇后吝啬不是一两日的事情了,当初为了省生辰贺礼,特地过来伺候她梳妆。

皇后宫里的珍品不少。她还是选择提醒一句,皇后在宫里是不用银子的,将来若是出宫也得一好去处。

裴瑶不肯:我去哪里不好就一定要去尼姑庵?

皇后不肯算了,那修缮未央殿自己出银子,哀家穷困潦倒,一贫如洗。太后也不肯了,依旧看着皇后,皇后的外祖可是富甲一方。

赵、赵氏的娘家?裴瑶有些不可置信,赵氏对她可算是吝啬如斯,入宫的时候连一件好东西都不愿给她。

她知晓赵氏是怕她死在宫里,糟蹋了那些好东西,可太后这么一说,她又不相信了。

太后怜悯道:裴敏定了亲,嫁妆比皇后可多了。

与我有何关系,不如太后借我些银子,我就以身相许?裴瑶笑意深深,不顾宫人的目光伸手就要抱上太后。

太后无情拒绝,大庭广众,皇后当洁身自爱。说完,还轻视地看她一眼,就像看傻子一样,有银子为何不去争呢?

裴家将皇后当作利用工具,皇后竟不去找裴家要银子,是想断得干净,可裴家同意吗?

就像曾经的自己,和李家断得了关系吗?

答案是不能。人心贪婪下,是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到的关系,你若一味避让,只会让自己变得渺小,不如让自己强大。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

皇后还是太单纯了些。

裴瑶却道:我只想巴着太后。

太后果断拒绝,哀家与你是婆媳。

裴瑶眨了眨眼睛,我回去做糖。

皇后落寞地走了,太后转回殿,在坐榻上坐了下来,算作休息片刻。

片刻后,若云带着一张礼单进来,双手奉给太后:这是裴家给裴敏的嫁妆。

太后接过来看了一眼,好东西不少呢,给皇后去看看。

若云应声,又说道:裴家明显是偏心,皇后娘娘也不想与裴家有任何关系,太后为何要逼她呢?

太后叹息:若云啊,你觉得避开就能毫无关系吗?裴家打着皇后、新帝的旗号在外做事,能断得干净吗?

****

裴家嫁女,选的是一步兵校尉,掌一城屯兵。

这位校尉是郭时,出身贫寒,无父无母,是自己一步步爬上来的,今年二十二岁,比裴敏大了五岁。

定亲后,裴家就先亮出嫁妆单子,长长的一张纸,吓得郭时心里发颤,他只有一座陛下赐下的官宅,三五仆人。嫁妆上的珍品,他一件都拿不出来。

思虑再三后,他想退婚,骑马走到忠义侯府的门口,他又止住脚步。

他曾见过裴敏,是个好看的姑娘,他若拒绝了,今后只怕都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了。

郭时又后悔了,找人去借银子筹聘礼。

郭裴两家的亲事在年前定下来,年后过六礼,赵氏在腊月初的时候入宫了。

裴瑶让人从暖房搬来十几盆花,都是精贵的花儿,遇到冷气就会凋零,宫人小心翼翼地呵护送到椒房殿。

裴瑶不是赏花,无非是想用花来做糖吃,太后今日嘴巴太坏了,吃些糖,或许就会甜一些。

赵氏被若湘请了进来,她见到满殿的花笑了,娘娘也喜欢花儿。

用来吃罢了。裴瑶蹲在花前,拿起剪子就剪下一朵娇艳的花儿。

冬日里天气冷,百花凋零,花房费了不少心思才早培育出可以绽放的花儿,裴瑶几剪子就剪得干净了。

赵氏看得心都疼了,冬日里的花可值不少银子,她不敢与裴瑶硬刚,装作不去看,只说明来意,我来想求娘娘一事。

本宫不会答应你任何事。裴瑶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自己不沾裴家,裴家也别想来沾她的。

赵氏脸上的笑戛然而止,皇后娘娘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夫人可记得本宫入宫的时候,你给了什么?裴瑶也不客气,让人去取嫁妆单子,将自己的和裴敏的都摆在赵氏面前,你有脸来求本宫吗?

赵氏未曾想裴敏嫁妆单子会落在裴瑶手里,心里恼恨下面的仆人办事不力,脑子里又在思考着如何回皇后。

娘娘有所不知,敏儿的嫁妆并非是裴家出的,而是她的外祖母怜惜她,才破格给的。

原来这样啊,怜惜裴敏,却不怜惜本宫,也罢,夫人回去吧,本宫累了。裴瑶冷笑,这些的里由也想得出来,赵氏可真是一个神人。

娘娘,你若想,我回去让人给你补一份。赵氏也急了。

裴瑶好奇,你想让本宫做什么?

不算大事,想让你给敏儿和郭校尉赐婚。赵氏低声下气,之前的事情让裴敏的名声不佳,唯有太后赐婚,才能让她挽回些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