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1/1)

裴瑶却笑话她:您在狡辩,为自己无欲无求而狡辩。

太后皱眉,拿着指尖在空中晃了晃,最后戳在她的胸口上,软绵绵地,但她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一本正经的教训皇后:你的心不干净了。

心干净的只有菩萨。我是人,原本就不干净。太后,我能看清您心中的欲。望,您否认不了。裴瑶也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她承认,太后是世间最澄澈的人,犹如木头人。

太后充满冷凝的眉眼终于柔和下来,哀家好奇,皇后心中的欲。望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我心中的欲。望是你。

感谢在20210710 18:17:19~20210711 18:18: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得失、盯着名字看干嘛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10瓶;27006752 5瓶;还你胖胖拳k、阿娜 2瓶;腿长一米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章

裴瑶一出生就被送去尼姑庵里,不染尘埃,不染污垢,在菩萨面前长大的少女是最干净的。

前十七年,裴瑶想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吃。

早些年裴府会送些米粮过去,随着裴瑶年岁渐渐大了,裴府就断了,不再送米粮。

裴瑶就跟着师父下山化缘,静安又是嘴笨的,十次总有五次空着肚子上山,回到山上后,住持就不给吃的。

人越盼着就越想得到,裴瑶最大的欲。望应该就是吃食。

回到裴府,衣食无忧,却受尽白眼,明明在自己的家里却要看旁人脸色。吃在嘴里的食物就不在那么香,裴瑶渐渐不再想。

相反,她想回尼姑庵,骨子里残存的骨气让她生出了自卑感。

入宫的第一个晚上就遇见了太后,她这才过上了不同的生活。

有吃有穿,不用看旁人脸色。

裴瑶自己猜想,她应该也没有欲。望了。

看向长发垂肩、骨子里透着美的太后,裴瑶疑惑了会,认真道:我的欲。望应该是您。

太后坐不住了,皇后伺候菩萨,谁教会了你满嘴胡言乱语。

不瞒您说,我七岁就跟着师父下山化缘,我见过的人也不少,有街边乞丐,还有富甲一方的商贾。在他们的心中,欲。望都是不同的,乞丐、商贾都是贪钱,包括我们住持也是一样。见到朝臣后,他们贪权。就像是栗夫人,她也是贪权。而陛下,与众不同,每次见他,都是贪。色。我见过太后娘娘不下十次,您却无欲无求。

太后脸色沉沉,眼中冷若寒霜,这就是哀家不喜欢皇后的原因,在你面前,哀家的心思被你一览无余。

这,要不我蒙上眼睛?裴瑶骤然叹气,她为自己的能力高兴了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被人嫌弃。

她缓缓打量面前的太后,您不喜欢胡女,何必要看。

太后沉默不语了,不知怎地,与皇后相处,压力颇大,就像被人扼住了喉咙。

就算当年面对惠明帝,也没有这种感觉,她抬首望着皇后,你可以试着蒙住眼睛。

您还来真的。裴瑶不满了,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何装瞎子。

皇后回去吧,将胡女送来。太后侧过身子,要送客了。

裴瑶的目光落在太后侧脸的轮廓,心中哀叹,太后身上有一股吸引力,让她不知不觉想要多看两眼。太后身上没有烟火气息,唯有冰冷的皇权,外面人总喊着女子不可掌权,可这样完美的女人为何不能做天下的主人。

仙风玉骨、政绩卓越这些都属于太后的,她足以承担起这些。

太后端坐在榻上,清冷孤绝,俨然成了雪山顶部的雪莲。

裴瑶走了,带着十副画像回到椒房殿,吩咐若溪回禀皇帝,又提醒一句:记住,将胡女先带来椒房殿。

若溪走后,裴瑶翻出柜子里的丝带,对着铜镜蒙着自己的眼睛。

顿时眼前一片漆黑,站在原地,都不敢抬脚了。

这也太难了。

皇后娘娘,您眼睛怎么了?若溪的声音无端提高了些,吓得将手中的参汤都放了下来。

裴瑶摘下红绸,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太后不喜欢我看她,让我蒙着眼睛再进长乐殿,我就事先练习下。

若溪这才说道:您可吓死我了,你是不是进去就盯着太后看?奴婢晓得太后好看,可您不能这么盯着看呀。

我裴瑶憋屈,看了若溪两眼,没有说话。

****

青竹将画像送到宣室殿,被内侍阻挡在殿外。

皇帝的舅父顾桢在里面说话。

顾桢直言道:长沙郡暴民起义,不满太后干涉朝政,女子为弱,当以男子为尊,龙风龙凤,当以龙为尊。

皇帝李旭沉默下来,他不知长沙郡起义的事,朝臣遇事不禀他,直接去找太后商议。

他想知道的是起义的事情大不大,会不会影响他的帝位,讨伐谁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他还能坐稳帝位就行了。

太后没有和他说就说明事情尚在太后的掌控中,应该不会出差错。

舅父言重了,太后必然会妥善处置。

陛下!顾桢疾呼,痛心疾首,陛下,您才是天子,您是大汉的主君,怎么能事事听太后的话。您莫忘了太妃是怎么死的,她是被太后活活逼死的,那是养育您多年的母亲啊。顾桢急得头顶冒汗,面对陛下的散漫,他都要死心了。

母仇不报枉为人。

皇帝沉凝不语,盯着顾桢头额上的青筋,他在想的是他为大汉的主君不假,可皇位是太后给的。

太后也是他的母亲。

太妃的事,太后已告诉朕,是太妃下药毒。害皇后,杀人偿命。

陛下,那是您的母亲,就算她有罪,也罪不至死,况且太后的话如何能信,是她一步步杀尽了你的兄弟母亲,让您成为孤家寡人。顾桢猛地叩首,以额触地,额头磕出了红印子。

皇帝无动于衷,没有因他的死谏而有所波动,反而问顾桢:舅父错了,他们都该死,况且朕还有三十多个儿子,无数个女儿,大皇子很快就要成亲,朕会子孙兴旺,如何会是孤家寡人?

陛下顾桢眼泪纵横,泪光模糊了眼睛,臣失言,可太后当政,民间怨声载道,您若再不夺回权势,只怕他们就要反上洛阳城了。

这就不好了。皇帝终于开始有些慌了,舅父先回去,朕与丞相等人商议一二。

说完后,皇帝起身就朝外走,得先问问太后是什么意思。

皇帝压根不管顾桢,顾桢瘫坐在地上痛哭流涕,在皇帝踏出去的时候起身,猛地朝柱子撞了过去。

砰地一声,顾桢脑袋上血流如注。

****

顾桢死谏?太后皱眉。

若溪点头:确实,太医赶到的时候,人已经没有气了,陛下让人送回顾府,还追封了侯爵。

太后倚靠在软榻上,引着光看向殿外,眸子里的光色在这个时候黯淡下来,问问,顾桢死谏是何事。

顾家风骨,顾桢所谏的事当与长沙郡内的起义有关。

皇帝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谏了又能怎么样,皇帝不会听,何苦送了自己的性命。

若溪,去准备,哀家明日去吊唁顾桢。太后吩咐道,想起什么事情,又补上一句:让皇后随行。

正好试试小皇后的能力。

若溪去传话了。

皇后蒙着眼睛在殿内摸索,走了一下午不是撞到桌子就是被椅子绊倒,磕磕碰碰,膝盖腿上都青了。

娘娘这是在做什么?若溪疑惑,刚准备踏进殿,若湘就将她拦住,好姐姐,有什么话您就在外面说,别进去了。

不进去了,皇后娘娘,奴婢来传话,太后娘娘明日去吊唁顾家侯爷,让您一道去

话没说完,哐当一声,花瓶碎了,裴瑶骨碌从地上爬起来。

若溪若湘对视一眼,忙不迭地冲进去,娘娘,别碰碎片。

裴瑶摘下红绸,脚下全是碎片,一步都走不了,那你们小心些。

若溪做事谨慎,先将皇后脚下的碎片捡了,扶着皇后去一旁坐榻坐下,自己同若湘将碎片处理干净。

你方才说哪家府上?裴瑶后知后觉道。

陛下的舅父顾家。若溪提醒道。

裴瑶这才想起青竹回来说的话,顾桢在宣室殿内一头撞死了,可惜,竟然这么不惜命。

本宫晓得了,会做好准备的,若溪,明日我穿得素净些。

****

翌日,太后凤驾缓缓出了宫城,百姓夹道观望。

到了顾府,顾家人都跪在府门口等候,宫娥扶着太后从车上走下来,随着,皇后也下了车,走到太后身后。

太后瞧了一眼众人,慢悠悠地吩咐起身,扫了一眼皇后,道:皇后今日耳朵疼吗?

小皇后没有耳洞,今日戴了耳夹,当真是不怕疼。

皇后听话地捂住自己的耳朵,我不想戴的,可是怕丢人。

那就摘了,没人敢看你。太后搭着若溪的手抬脚迈上台阶。

裴瑶愣了下,询问若湘:要摘吗?

若湘也不确定,要不就摘了吧。

前面跟随太后的若云走了回来,朝着皇后行礼:娘娘,若是不舒服就摘了。

太后都开口了,显然是无人敢议论的。

裴瑶点头,由着若云摘下一对红宝石的耳环,顿觉轻松不少,自己也迅速追上太后的步伐。

太后感觉到身后的脚步声,缓缓地放慢自己的脚步。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我眼睛瞎了

明天去成都,接下来几天都是存稿箱更新,定时18点18分。

皇叔可能会偷懒,但存稿箱绝对不会!

皇叔不在,大家别偷懒,勤快留言,多给营养液浇灌!

感谢在20210711 18:16:06~20210712 18:16: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寄生灵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许佳琪yyds 6瓶;兮兮 3瓶;阿娜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章

裴瑶腿长,几步迈到太后跟前,摸摸自己的耳朵,又觑了一眼太后莹白耳垂上的玲珑缀珠的耳环,心生羡慕,龇龇牙,回宫后,我也要穿耳洞。

现在穿,容易发炎,过了秋日再说。太后低笑。

裴瑶不吭声了。

顾桢是太妃的兄长,上有父母在,下有孩儿刚弱冠。太后亲临,乌泱泱一堆人都在后面跟着,顾桢的父亲年迈,七十古来稀,见到太后,浅浅行了礼,不置一词。

裴瑶惯会看人心,见到老太爷与众不同,下意识朝她头顶看去,泡泡没有变色。

不贪权、却迂腐。

太后是女子,也不在意顾老太爷对自己的态度,儿子死了都会伤心,女儿先死,儿子不过一月有余就跟着撞柱而亡,她能理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情。

顾老先生当保重身子。

顾老太爷横眉,鼻孔里哼了一声,顾家儿女皆为大汉而亡,太后亲临,莫不是心虚?

裴瑶眨了眨眼睛,这老爷子好像没有长脑子,太妃和顾桢都是自尽,与大汉有什么关系,自己想不开,怨大汉的水土不好?

呸,什么玩意。

她先道:老爷子此言差矣,唯有将士牺牲才算是为大汉而亡,太妃是一介深宫女子,对大汉并无功绩。至于顾侯爷,劝谏便劝谏,自己非要与众不同,枉送了性命又怨谁?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不想竟和陛下不同心。顾老爷子说完还看了太后一眼,意思就是皇后与陛下不同心,与太后同心。

裴瑶不让步,论吵架,她就没输过,冷笑道:本宫与陛下同心,而顾家与陛下不同心,这才有了今日事情,顾老爷子上嘴皮子碰一下下嘴皮就说顾家儿女对大汉有功,本宫是不是也可以说本宫自己功利大汉呢?

太后看了一眼气鼓鼓的少女,缄默无声。

裴瑶不畏惧,继续对顾老爷子说话:你一心为大汉不假,可太妃与顾侯爷不像您这么忠心,顾侯爷若真心为大汉为陛下,就不该死谏让陛下背了不仁德的名声。老太爷教子不严,也该好好反省。

皇后娘娘好生厉害,颠倒黑白的本事远胜言官。顾老太爷没好气地说了一句,太后挑出的皇后与她本人一个德行。

裴瑶不肯让步,还想再说一句,太后拉住她,皇后娘娘年岁小,不懂前事,怕是不知顾老爷子当年的风光。

顾桢德行随了父亲,古板不知变通,惠明帝当年皇后初逝,顾老太爷怂恿人上书陛下立自己的女儿为后,借以给李旭嫡子的身份。

惠明帝那时已沉迷丹药,对朝堂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顾家的心思最清楚,怎么都不肯松口。

这人就死不要脸地怂恿言官死谏,一头撞过去,被内侍拉了回来,没有成功。

这些事情发生后,惠明帝欲罢了顾老太爷的职,不想,这人事先知晓,先一步递了辞呈,落了不恋权的美名。

裴瑶不知,想问,太后却轻轻一笑,顾老太爷吃瘪,愣是不吭声不说话。

进入灵堂后,顾老太爷递了三柱香给太后,裴瑶却先她一步接过,太后,尊卑颠倒,容易折寿。说完看着顾老太爷,说:君臣君臣,哪里有君给臣上香的道理,顾侯爷受不起,会让顾家子嗣折寿的。

皇后伺候菩萨多年,言之有理。太后淡淡道,看了一眼若溪。

若溪恭谨地上前从皇后手里接过三柱香,奴代太后给顾侯爷上香。

顾老太爷气道脸色发青,站在原地摇摇欲坠,裴瑶眼睛锐利,一眼就看到了,老太爷怎么了,是不是思子心切,切莫伤了身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