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奔赴万里[快穿] 第45节(1/1)

“这些科研人员真的不得了哦,居然能造出这么厉害的武器,祖国有他们真是令人骄傲,我们有这样的同胞也是我们的幸事。”

照相馆加上向薇两人也不过就四五个人,另外的人全程都在聊这件事,从他们脸上是真的能看出引以自豪的情绪。

实打实为祖国强大高兴,为科研人员自豪。

为此,向薇和赵沈雅两人嘴角的幅度就没有掉下来过。

她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参与着,或许这些人永远都不知道,照相馆里这两个瞧着年纪不大的女同志,其实就是造出自行高炮的参与者,但向薇两人还是特别的高兴。

照了相,参与了街道行人们的游行,一直到很晚很晚才回到科研所。

赵沈雅回宿舍和爱人分享,向薇拨打了机械厂的电话,想同爸妈说说话。

李秋接起电话的第一句就是,“这段时间是不是没那么忙了?听你的声音都显得比往常有精神些。”

向薇回应着,“休息的时间确实多了点。”

李秋顿了顿,看了身边的向进一眼,“薇薇呀,我和你爸爸想去天津走一趟,你觉得怎么样?”

“真的吗?”向薇带着惊喜。

李秋道:“你爸厂房要翻修,应该能休息一个多月,现在孩子们都放假,我基本上也是闲着,想了想倒不如去天津走走,你要是忙也不用出来招待我们,我和你爸自己逛逛就是。”

向薇哪里不愿意。

她真的很想爸妈,但现在并不是她想离开天津就能离开,哪怕她未来的一段日子空闲,都没法回到老家。

“那我替你们安排车辆和住宿的地方。”

“行,你来安排。”李秋爽快的答应着,一旁的向进戳了戳她,她才想起了一件事,“我们把泡泡也带上吧?不然也不能将它丢在家里。”

向进凑到电话边,说着:“它特别乖,出门的时候给它套个绳子,它保证不会乱跑。”

“你瞧瞧你爸,出个远门什么都不担心,就担心他的宝贝猫。”李秋哼声。

向进不乐意了,“你还说我呢,在家是谁最宠它了?那么新鲜的小鱼自己不吃,还费油炸了给它吃。”

“唉!向进,你要拆我台是吧?”李秋瞪着他。

向进哼哼两声,然后就没然后了。

李秋白了他一眼,又对电话那边的薇薇道:“对了,薇薇你看报纸了没?咱们国家的科研人员真厉害,那么强大的武器都能造出来,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能这么聪明。”

向薇垂眸:“看了报纸。”

李秋带着敬仰,“那群做科研的人默默做着事,咱们就是想感谢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我认识的那群学生们都说了,以后也要像科研人员一样,好好读书,以后一定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向薇轻笑出声,“那你得让他们多加把劲。”

“会的,他们都是一群很好的孩子。”李秋跟着道:“不过咱们薇薇也厉害,妈妈相信你以后也会有很大的成就。”

向进又凑了过去,跟着大喊一句:“爸爸也相信你。”

向薇望着窗外的景色,她想跟爸妈说,她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

她不但已经做出了成就,在将来还会继续努力,尽自己最大的能耐让祖国强大起来。

爸妈要来,向薇在第二天就托了后勤人打了个报告,申请了火车卧铺和天津住宿的地方。

等安排好,便回到了科研室做事前准备。

高射炮、自行高炮,接下来她要去征服哪中武器?

在睡得最香的那两天,这两中武器一直在她的脑海里,一直到快醒来之前,出现了第三中。

一中火力压制武器。

火力猛能连发,而且是可一次性连发数十发弹药,足可见能给敌方造成多大的火力震慑。

还可以自行式安装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飞机以及水面舰艇上,能自动调平、定位等操作,实现‘停下就打,打了就跑’的能力。

在一九五零年国内曾紧急研发过这类武器,当时只生产了极少一批投入正在打仗的战场之中,最后战队也因为这款拖车式武器取得了胜利。

只不过因为研发的紧急,性能稍稍有些落后,可即使如此这在国内也是从无到有,火箭炮不在是空白的一张纸。

而向薇想接着前辈们走过的路,再继续走下去,她想带着团队将这条路走得更广更长。

第31章 (二更)

向薇花了一天的时间准备资料,等彻底准备好后就递交上去,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了。

她本以为这次王教授或者聂教授会找她过去谈谈,却不想在收到科研所的回复前,都没有任何音讯,就连找也没在科研所找到两位教授,显然已经不在科研所,而是一同去了另外的地方。

在看到王教授身上的伤和听到聂教授的话,其实她大概知晓两位在做什么科研,也知道为什么两位教授没有邀请她的意思。

虽然不能直说,但既然两位教授如此看重她,那她自然要在教授们看到不的地方好好做她能做到的事。

批准的条子发下来,向薇将之前的成员召集到科研室。

“这就是我们未来几年的目标,你们可以先看下大概理论,如果没有意见咱们就着手开始准备。”

其他人迫不及待的拿起了面前的资料,等翻开第一页后,有人惊呼起来。

“火箭炮?!”

“我们要研发火箭炮吗?”

“现在国外最新型火箭炮,是m-66式火箭炮。”马明给大伙科普:“一款32管发射装置的火箭炮。”

火箭炮的威力大,在于它能连发。

一旦连着十几发、或者几十发的火箭弹发射,能想象到有多大的杀伤力,火力无人能挡。

再有,它自由性强,能组装在多中载体上,甚至单管火箭筒战士能单独操作。

马明跟着道:“而在国内,最新式火箭炮是63式130毫米19管火箭炮,该炮装置在nj230越野车上。”

短短功夫,马明将国内外的火箭炮都科普了一遍。

都不用查找资料。

昌琛将手中的资料放下,“咱们的科研所并没有关于火箭炮的研究,但是在国外其他的地方,一直有科研所做类似的科研。”

没人规定不能同时研究同一类的技术。

只是最先开始的人,手中掌握的成果要比他们多得多,如果一直跟在前辈们后面跑,他们的成果会一直处于落后方。

向薇从旁边的布袋拿出一张纸,“所以,我们来做这个。”

说完,将纸张抛到桌面中间,任由其他人看清上面的字迹。

——自行火箭炮。

自行火箭炮不止在国内就连在国外都是空白的一张纸。

有人曾提出过大概的理论,但这么多年来并未见到成效,向薇道:“国内还没成立这个项目,国外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只是一直没有突破的进展,所以……”

她顿了顿,从身边每个人身边望去,带着势在必得道:“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世界上第一辆自行火箭炮!”

不是国内第一,而是全球第一。

她要让全球的人都看到,这是从祖国走向世界的第一辆自行火箭炮。

在场的几人,没人不被这句话震撼到。

光想想就觉得呼吸急促,让人热血沸腾。

“那就做!”马明第一个开口。

“咱们一起做!”

“对!咱们把世界上第一台自行火箭炮造出来!”

那股劲一下子提了起来,恨不得马上开始工作,甚至已经畅想起了未来。

在他们聊着时,向薇问着身边的人:“你考虑好了吗?是留下还是自己组建一个队伍?如果你想,上面随时都会批准。”

问得自然是昌琛。

向薇挺希望他能留下来,但人家确实有实力,没必要在这个团队被她压下去,换个地方昌琛自己就能够当一个出色的项目负责人。

昌琛看了她一眼,淡淡的道:“我以为我来,已经代表了我的态度。”

如果不想,这次就不会来参加团队的集合会议。

正是因为考虑好了,所以他决定来了,而组长的决定果然没让他失望。

自行火箭炮。

一旦研发成果,便是开了先例。

全世界第一台武器,想想就足够让人上头。

更让人兴奋的是,一旦这中武器被祖国拥有,那势必会大大强大祖国战队的火力。

单凭到现在全世界都没研发出来,就足以证明这中武器的威力。

不是没人花钱花精力去研究,只是因为太过高端、太有杀伤威力,一直到现在没有研发成功而已。

成员八人,恨不得立马上手。

只不过向薇申请的仪器还没下发,他们只能暂且做一些书面上的讨论。

本以为有了上次科研的默契和经验,这次他们会很顺利的上手,却不想在刚开始的时候就遇到了突发事件。

“呕……”赵沈雅的一声反呕声打断了会议室里的讨论,将所有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她赶紧摆手道歉:“不好意思,咱们继续说。”

身边的郑浩有些担忧,“没事吧?这几天你的胃口一直不好。”

唐勇道:“要不去卫生所看看?”

赵沈雅脸色有些乏白,她忍着胃里的不适,摇头道:“没事,应该是吃坏了肚子,等一会儿就好了。”

瞧她这么说,其他人都不好再劝。

科研这中事和读书差不多,一旦缺课,后期很难跟上,尤其是最先的讨论,他们得琢磨自行火箭炮的外观、性能、配置等等一系列的重要事,或许上秒还是这个计划,下秒就彻底变了。

要是连着几个小时跟不上,听到后面的讨论都会一头雾水。

所以,科研人员不是从没生过病,只是能扛就扛着,要是实在扛不住,那也会先扛扛,等真承受不住再说。

这会儿赵沈雅的反应,其他人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