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妻 第91节(1/1)

姜姮接过镯子,默默地看向梁潇。

梁潇脸上挂着轻快的笑,变戏法似的摸出一份房契,“这是你在槐县开的那间书铺的房契,我计算过了,刚开始利润微薄,几乎都交了租子,我干脆把那房子买下来了,你若是喜欢,可以继续回去开书铺,不过——”

他笑意微敛,倏地神秘起来。

姜姮被他撩起好奇心,抻头问:“不过什么?”

“那些秀才忒得孟浪,见你长得漂亮就天天去缠着你,你得雇几个魁梧能打的护院,若是苗头不对,立即打出去。”

姜姮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看来他是派人去槐县了解过她的生活了。

真是奇怪,从前他胡乱吃醋无理取闹时姜姮只觉得烦,而今却觉出几分可爱。

大约是因为他要放她走了吧。

交代完所有,梁潇长舒了口气,环视这间寝阁,略有感慨道:“也不知你这些日子在这里过得开不开心。”

姜姮点头:“开心。”

她没有敷衍,没有说谎,这里的日子衣食无忧,平静宁谧,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孩童绕膝作伴,简直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

过去的十年,自从嫁给梁潇,她没有一日不再盼望着这样的生活。

梁潇得到肯定,欣慰道:“那……以后你再想起我时,可不可以把那七年的混账都忘了,只记得这些快乐的日子?”

姜姮定定看着他,没有应声。

梁潇心中明了,却不再强求,他道:“我要走了,你和晏晏走的那天我大约不会来送,所以今晚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能不能让我抱抱你?”

姜姮垂下眸子,轻点了点头。

梁潇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靠近,张开双臂,将她环入怀中。

他的怀抱坚实温暖,如山海环绕,让人无比心安。姜姮放松身体,软软伏在他的怀中,感受着他的心跳。

许久,梁潇那如裂玉般的嗓音响在耳畔。

“姮姮,你还是把我忘了吧,把我那很多的坏和一点点的好都忘掉,轻轻松松地过好下半辈子。我不再强求你什么了,你可以嫁给喜欢你、对你好的人,只是这一次一定要看准了眼,嫁个好人,让他一辈子疼你爱你。”

姜姮眼眶微酸,强忍着不哭。

梁潇最后紧紧抱了抱她,霍得松开,起身就走。

生怕自己后悔似的,走得极快,步履生风,须臾便消失在庭院里。

姜姮偏头,目送着他离去的方向,终于落了泪。

第94章 . 这是他为自己选择好的宿命

往后几日, 梁潇果真不再来章台行宫。

姜姮开始留心外面的事,从内侍女官口中高从善势若破竹,已经打到离金陵不足三十里的州县。

这是擅长征战的老将, 姜姮在闺中时便听到过他的大名,与父亲一南一北驻守大燕门户,铁骑飞将,美誉在外。

梁潇这一回大约是遇上劲敌了。

姜姮托腮看向窗外,寒风吹打枯枝,将檐下垂落的灯笼摇得飞晃,穗子在风中狂舞,似成痴癫狂的舞姬。

前些日子羽织曾来找她,说她给玉徽写信, 可总也没有回音。

姜姮心道怎么可能有回音呢?梁潇只是在明面上说送玉徽和曹昀回了老家,但怎么可能真回老家,他们现下肯定隐居在某个州县里,过着衣食富足安稳无忧的生活。

梁潇一定会为他们安排妥当的。

他已经把身边的每个人都安排妥当了。

姬无剑很快领着人亲自来了,他备了辆不起眼的马车,将梁潇给她准备好的东西都装上了车, 还有一些宝钞是有专人运送的。

姬无剑道, 梁潇安排了家奴事先到槐县安家,都是跟在他身边忠心耿耿经过考验的, 根苗端正, 至少可照顾姜姮和晏晏两代人。

姜姮说不出话来, 只能沉默应下,见姬无剑佝偻着身子忙前忙后,她忍不住问:“阿翁有何打算?”

姬无剑愣了少顷,随即和善一笑:“奴能有什么打算?奴这辈子是要永远跟在殿下身边的, 殿下的打算就是奴的打算。”

姜姮缄然片刻,从竹箧中拿出一件新衣。

是帝释青的斜襟缎衣,封襟绣了朵墨玉兰,除此之外再无缀饰,姜姮解释:“时间太紧,我连夜赶制出来的,针脚有些粗。”

姬无剑反应过来这是姜姮给梁潇做得衣裳,忙笑说:“不粗,不粗,殿下见了一定会高兴的。”

临行的诸多事宜虽然繁杂,但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姬无剑亲自坐镇,一切倒也顺利。

只是在走之前,姜姮收到了玉徽的来信。

信封上没有地址,但展开纸笺,却能辨出是玉徽的笔迹——两人好歹同窗数年,对彼此那一□□爬字都熟得很。

洋洋洒洒十几页,也没有什么要紧内容,更多的是在回忆她和梁潇在吴江生活的那段岁月。

那是梁潇从来不肯让姜姮知道的微时。

姜姮始终不敢往下看,只看了头先几页,就把信锁在了匣子里。

一直到她和晏晏离开章台行宫的那日,晏晏在马车上睡着了,她觉得无聊,随手找出了信笺,开始翻看。

字句间隐有墨渍化开,可以想象玉徽边书边落泪的场景。

姜姮看完了一整封信,只觉随他们兄妹历了一场数年难以释怀的劫难,心底酸涩沉闷,半晌走不出来。

她想象不出那个爱护姐妹正义良善却饱受委屈的梁潇,岁月已将变得面目全非,可正因为想象不出,才让悲□□彩愈加浓郁。

她靠在车壁上,阖眸,有泪珠不断地顺着脸颊流下,晏晏醒来,咿咿呀呀地抬手给她抹泪。

姜姮将晏晏搂进怀里,马车蓦地停下了。

她撩开帘子看出去,见已到了城门口,小厮正在与守城官核验籍牒和路引。

姜姮闭了闭眼,摸出顾时安给她的玉令,扬声冲小厮道:“回去,我们回去。”

**

深夜悄寂,王府院落里石灯幢幽幽亮着,映照出满院人影。

若有人旁观,定会惊讶,因为像护院似的站在院中的,皆是朝中三品以上、手握重兵的武将。

他们追随梁潇多年,浸染朝局宦海,出了这院子,皆是一呼百应的主儿,可偏在梁潇面前,得像下人似的规规矩矩站着回话。

梁潇一袭墨青锦缎便服,坐在太师椅上,品一口清茶,话说得甚是轻飘。

“高从善比料想中的更难对付,他所过之处,不光坚固城池挡不住他,更有许多武将主动投降,眼看就要打进京来,本王要与诸位商议一二。”

有热血刚直的武将站出来,挥着臂膀道:“一个高从善有什么可怕的?就算一时势猛,又怎可能是摄政王的对手?”

梁潇含笑看他,“可这里头还牵扯出一些别的事。”

“本王怀疑,高从善离京前是拿了官家手谕,那些投靠他的武将都是世代忠君的,若高从善手里没点东西,他们是不可能追随他反叛的。”

“所以,解决了高从善可不够,还得解决一下高从善的主子。”

此话一出,院中骤寂。

荣康帝虽然登基年数短,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和先前的荣安帝甚至淳华帝都不同。他聪敏纯善,勤俭务实,有朝一日定会成为明主。

就算他不是明君,诛杀一个造反的节度使也与犯上弑君有着本质的区别。

梁潇扫过沉默的众人,俊逸的脸上依旧挂着笑:“你们都了解本王,生死攸关之际,本王不喜欢心有二志的人。话先说明白,若不想干的,本王也都替你们安排好了。”

他抬了抬手,便有小厮搬出几十只箱子。

“这里头有成摞的籍牒、路引、宝钞。若舍得下名位,过来拿一份,带着家人隐姓埋名过活去吧,里头的钱够你们一辈子荣华富贵。本王安排到这里,也算全了咱们的情谊。想走的现在就走,本王绝不怪罪,可过了今日,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本王定斩不赦。”

话说得明白了当,众人也都了解梁潇的脾气,没有再废话的,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开始有人站出来,朝梁潇跪地磕头,搬起箱子走人。

走了一小半,留下一大半。

梁潇扫过众人,眼底有不忍一闪而过,但如掠影短暂,无人察觉,他道:“还有想走的吗?这么些年刀口舔血,你们就没觉得厌倦吗?”

剩下的人静默了片刻,又有几个站出来磕头搬箱子走人。

终于想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说什么都不肯走。

梁潇道:“此战胜负未明,本王会提前把你们的家眷都安排好,先分批出城,银钱本王出,你们各自回去专心备战。”

众将以为这是他疑心病又犯了,在拿家眷做人质,没有当回事的,正是表忠心的时候,铮铮然应是,各自回去备战。

他们走后,梁潇凝着空落落的庭院,半天没言语。

还是虞清沉不住气,上前道:“都是对殿下忠心耿耿的人。”

梁潇玩弄着茶盖,在瓷器清脆的碰撞声中道:“对啊,都是对我忠心耿耿的人,忠心到不惜叛国弑君。”

自始至终他都是清醒的,比谁都明白,今日之困局是如何造成的。

当年梁潇自微势和虎狼环伺中崛起,不得已,要不择手段自保攀爬,结交了一群同样狼子野心狠毒手辣的人。

他何尝不知这些人终有一日会成朝廷隐患,但他别无选择,因他的敌人各个嗜血狠厉,若他但凡有半分心慈手软,立刻就要被吞得骨头渣都不剩。

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终成了今日之局面。

梁潇抬起凉茶一饮而尽,喟叹道:“他们各个手握重兵,若留着,势必成祸,将来天下干戈四起,疆土分裂,受罪的还是黎民百姓。所以,只有委屈他们一下,让他们去死了。”

他咽下茶水,莞尔:“不过没关系,本王陪着他们一起死,也算全了这段征战沙场生死与共的情谊。”

虞清紧摁住佩剑,道:“殿下,您一定有办法的,您满腹韬略,天赋英明,怎么会想不出让自己活下来的方法?”

梁潇摇头:“他们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若开战当日本王没去,他们怎肯率军入阵?再者——”

他笑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这世上并没有人需要他了。母亲去世了,弟妹各有自己的人生,姐姐正巴不得他死,姜姮……姜姮也期望离他越远越好。

这个玉石俱焚的计策是他在玉钟山上想出来的,也只有在痛不欲生的境地里才能想出这么惨烈的计策。

有趣的是,一旦定了这条路,他竟觉得无比轻松,好像兜兜转转,这合该就是他要走的路,路的尽头就是他的宿命,他的救赎。

人活一世都有件要做的事,也许,上天本来赋予他的命运就不是什么位极人臣,权倾朝野,而是要清肃朝中毒瘤,还这天下一个海晏河清。

小厮来禀,说聂雪臣求见。

虞清忙擦干眼泪,退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