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251节(1/1)

“你是我贵人,你想办的,我没条件也会创造条件给你办。不过,男人么,嘴上说着不介意,心里可不一定这么大方,你家重团长再大方也是男人。”

他顿了顿,说:“我怕你哪天遭了家变,我这边也是麻烦。”

“我可去你的吧……”李潇潇没好气地说,“我跟顾天泽就是朋友,我帮你不是更多?你咋不怀疑我对你有什么企图?”

“我有钱啊。”钱学农说,“顾天泽有啥?”

李潇潇:“……”

人家有男主光环!

“你别小看人家……”她哼了一声,“他在沪市这边也是有基础的,这边的学校哪个老师不认识他?还有这边的外宾,他也经常打交道。至于我跟团长的事,不用你操心。”

钱学农知道她是个有分寸的人,既然提了一下,知道她是有放在心上就可以了,多说反而不好。

“我知道了。”他很快又把话题扯回到生意上,“那希望合作愉快。我把资料整理好之后,让冯丘到沪市找你们商谈。”

李潇潇应了一声,两人这才结束了通话。

她这边确认了生意相关事宜后,第二天就去跟顾天泽说了这事。

顾天泽听完之后,又从衣兜里拿出一份名单,上面写了几个名字,以及一些简单的信息。

他解释说:“这就是之前我说的名单。”

李潇潇快速扫了一眼,都是滇省的。靈魊尛説。

虽然她不清楚具体的人物,但对金三角和滇省之间的关系,多少还是有点了解的。

滇省与那几个地方临近,中间过渡的地方全是茂密森林,里面就跟个迷宫一样,要是把一个人空投下去,说不定能困死在里面。

而那些毒贩,却对这迷宫树林了如指掌,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要防范毒贩变得困难重重。

李潇潇拿着名单,有点犯难:“那我要怎么跟团长提起呢?总不能直接给他,他肯定会想我是怎么得到这个名单的。”

在这之前,顾天泽就已经替她想好了。他笑了笑,说:“那你就直接告诉他是怎么了解到的。你就说,是听滇省来的学生提起的。”

李潇潇一愣:“这能行吗?要是他真找人去问那学生呢?这不是很容易拆穿。”

“不会。”顾天泽说,“我已经安排好了,而且他们其实本来也都多少有点了解,只是因为家里人都在那边,所以不敢多说。”

“那……”李潇潇有点犹豫,“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万一那些毒贩报复他们家人……”

顾天泽点点头:“是啊,所以他们不敢说,但是身为大学生接受了国家的教育,又希望为国家做点什么,所以把知道的信息给了你。”

这确实说得通。李潇潇应了一声,说:“嗯,好,我明白了。但我还是想先见见这个滇省来的学生。”

“当然……”顾天泽说,“你就正常向他了解,该问什么就问什么,到时候重团长如果问起来,你就如实告诉重团长。”

他当天下午就安排了见面,那学生还带了自己的学生证过来,李潇潇又仔细地问了一些信息,全部确认了没问题之后,回去之后就联系了重锋,将这些信息告诉了重锋。

重锋在听到的时候,觉得有点奇怪,心中浮起一些疑问。

这一年多以来,他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尖兵训练,二是协助公安打击贩毒犯罪。

滇省是重点关注区域,归属光州军区,金三角地区的那些东西,大部分就是通过滇省涌进来的。

而这些进入境内的毒品,小部分流入内地,大多是被送到光州市,再从光州市走私到香岛、岛国、a国等国家。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人都想到南方来做生意,人口流动性加大,也增加了毒品市场的流动性,重锋等人经常需要在滇省和粤省之间来回跑。

除了这两个省之外,跟滇省临近的地方,他们有时候也根据任务需求,进行跨区执行。

重锋想了想,最后还是没向李潇潇问什么。

“好……”他的声音沉稳而温和,“我会留意一下的。”

李潇潇刚才就顺便把消息来源是滇省学生的事也一并说了,见他答应后,她又说:“团长,你们要保护好这个学生的信息呀,他这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

“我知道,你放心。”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李潇潇赶着去上课,很快就结束了通话。

重锋放下话筒后,快速将刚才通话时记下的毒贩信息写下来,在下一次工作会议中,把那几个点都列入了打击对象中。

公安系统的训练和部队尖兵训练差别极大,毒贩获得暴利后,从非法渠道购入重火力武器,这也给军警联合的打击行动带来阻碍,因此重锋手下的队伍在行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个行动小组都是军警搭配,配置至少两名尖兵,在那份准确的执行名单帮助之下,行动大队一举捣毁多个制毒点。

抓捕行动之后就是审讯,重锋第一时间拿到了结果,看着报告上的详情,微微眯了眯眼。

那些李潇潇提供的名单中,绝大部分都是香岛、岛国的供货者,只有一个是a国的。

而且,根据审讯结果,这个唯一的a国供货者,正联合其他人想要提价。

第189章 贵公子

开放春风吹遍神州事关经济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伟动。光与暗总是相伴相随,春风润雨所到之处,除了红苗破土,杂草也会冒出来,趁机偷取养分。

而重锋等人的任务,就是除掉那些阴暗的杂草,为民族复兴保驾护航。

人口流动性增大,来华的外国人变多,一切都给行动带来了许多不定因素。

贩毒打击行动已经开展一年多,因为国内外形势复杂,跨境牵一发而动全身,容易引发国际问题,需慎重考虑,所以通常情况下,行动只在国内作用。

重锋握着那份审讯报告,方浩明匆匆走过来,朝重锋说:“团长,我听老张说你拿了报告,咱们得往上报了。”

方浩明去年跟着重锋一起上战场,两人都带了战功。下来后重锋的计划得到通过,方浩明曾经跟过重锋好些年,对计划比其他人都熟悉,于是又被调回了重锋身边,成了行动大队的副队长。

他看到重锋神色凝重,马上凑过去看那报告:“团长,怎么了?”

重锋并没有将名单的事情公开,毕竟李潇潇不是行动大队的人,他不能因为自己信任她,而直接默认信息100%正确。

因此,当初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他并没有将名单列入优先目标里,而是跟其他二级目标放在一起,作为首要目标完成后的排查对象。

优先目标里就有a国的供货源,跟李潇潇提供的名单混在一起,倒也显现不出什么特别的问题来,因此方浩明一头雾水地看着重锋:“团长,是报告有什么问题吗?”

“a国的藏得深。”重锋并不打算把问题掩住,只是没提到李潇潇。

他忽然话题一转,说,“a国的再审一遍,把他们的接头人问出来。报告你来写,我要去一趟沪市。”

他们现在人在滇省,扫毒工作本来就繁重,每个大队成员都没休过一天的假,甚至还有人带伤上阵,重锋作为行动大队长,谁都知道他未婚妻李潇潇人在沪市,这个时候去沪市,让人怎么想?

“锋哥……”方浩明连忙拉住他,低声地说,“你这是干嘛呀?这个时候去沪市,不合适吧?”

重锋抽回被拉出的手臂:“公事。”

重团长的为人和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虽然时机有点微妙,但他都说了是公事,也不会有人质疑。

重锋不再说什么,快步回到办公室,拨通了郑兴国的专线:“首长,沪市有滇省户籍的学生给了潇潇一份毒贩名单,这名单有问题,我想去一趟沪市。”

郑兴国:“什么问题?”

重锋大致说了一下,最后判断说:“应该是a国想垄断香岛和岛国的货源,借着那学生的手把货源名单给了我们。”

郑兴国听他说完后,问:“只为这一点?”

重锋握着话筒的手一紧:“顺便去提醒潇潇注意安全。”

“联系沪市那边的公安,让沪市那边去查。”郑兴国驳回了他的要求,“重锋,你的主战场在滇省和光州,沪市那边目前没有一例报告,就是要查,也用不着你跑过去。”

郑兴国听到了话筒对面微重的呼吸,半晌后才听到了回答:“是,首长。”

重锋声音微哑:“首长,几年前举报我的人,应该是a国的特务,这次把名单给我们的,应该也是a国的人,这太凑巧了。”

几年前到现在,光州那边还在接收从光州到沪市的查核名单,也依然逐一排查,但外出的人背景都很干净,查不出什么来,而且这几年间再没有其他针对他的事情发生。

举报是针对他的,但这次虽然对方也是毒贩,借他们的手捣毁其他毒点,但这次对他们来说,却也是个不小的帮助。

“你出来这么久了,也知道即使同一个国家,特务之间大多也都不认识的,自己干自己的任务。”郑国兴说,“你如果实在不放心,那干脆将潇潇调回来。”

将她调回来么?这个念头只在重锋脑海中一闪而过,马上就被他否定了——她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她在沪市还有要完成的事情。

重锋缓缓地说:“不用。”

“当然不用了……”郑国兴在另一边捏了捏眉心,说,“你要是真这么做,我看你也别做这大队长了。”

电话的结果,是滇省这边联系沪市公安,按照重锋的指示,在不惊动李潇潇的前提下,进行一一查核。

然而,还没等沪市那边出结果,滇省这边的二次审讯结果出来了。

a国供货者爆出了个接头人的名字岳海雷,公安这边马上就去核实,查到了这个岳海雷是曾用名,改过名字,现在叫做岳海磊,跟李潇潇之前告诉重锋的学生名字一样。

随后沪市公安的查核结果也出来了,跟滇省的结果能一一对上,马上将人逮捕。

被捕人是高校学生,在沪市引起了轰动,李潇潇马上就去找顾天泽问个究竟,却只见顾天泽也是一脸震惊。

“是他先找上的我。”顾天泽说,“他是我之前打工的饭店的熟客,我还在好奇,他一个学生挺有钱。”

他又说了一些细节,表明岳海磊比普通学生富有得多,而滇省的普通百姓并不富裕,一切都在显示岳海磊本身就做着见不得光的勾当。

这简直太戏剧化了,李潇潇仍是担心有什么误会,打电话问了一下重锋,得到的回复却也跟顾天泽差不多。

此时已经是1980年年底,新年在即,这件事很快也被庆祝新年的喜庆盖过去了。

接下来的大半年,沪市风平浪静,治安一如既往的好,又因为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变得愈发繁华。

1981年9月,沪市戏剧学院的配音班进入了大四学年。

经过大三一年专业的配音方向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的配音技巧,李潇潇安排学生们进入新制片厂实习。

去年沪市新制片厂获得年度最佳制片厂的殊荣,今年承担了更多的译制任务。

李潇潇已经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因为学历的提升,她从副导演升至配音导演,分管一个独立的配音小组,在权限范围内给学生们尽可能多地分配实践机会。

电影、广播剧、舞台衍生剧等等,作品出来后,学们生的实力不比老配音演员差,甚至声线变化更广,这些新声音一进入观众们的耳朵里,马上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制片厂的配音演员都比较固定,观众听众们甚至一听声音,就能说得出来配音演员的名字,所以在听到新声音而猜不到是谁时,很多人都想要打听一番。

李潇潇在广播剧访谈中放出了学生们的信息,年轻的准配音演员们马上收获了大批粉丝。

感受到观众听众的热情之后,学生们受宠若惊,学习也更加努力了。

继《淮海街探案》有声化之后,沪市新制片厂后续又制作了其他广播剧。

与此同时,新制片厂的动画在亚洲国家受到好评,但电影内容多为童话、神话,受众年龄偏低,李潇潇提出流行小说动画化,提高动画片的受众年龄。

新制片厂一直以来都是制作电影版动画,制作周期长,而流行小说的篇幅决定了动画化只能走剧版。

如果压缩周期,质量必然降低,制片厂内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计划暂时被搁置,李潇潇提出将该项目转给粤省话剧中心,因为话剧中心有丰富的剧版动画译制经验,或许他们愿意尝试。

各新制片厂都有自己的优势,大家都是为了译制片和美术片的发展,不会故意藏着掖着生怕别人超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