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207节(1/1)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李潇潇要快速提干,就需要积累功绩,而且她本来就是最好的,叶老师将机会给她,完全合情合理。

所以,冯露觉得,江秀莲与其留在文工团里升不上去,还不如到制片厂。

制片厂虽然比不上文工团,但那边缺人,江秀莲又是从光州军区出去的,如果她去到那边,也更容易往上走。

李潇潇沉默了一会儿,问:“穆团长为什么不问一下其他人呢?说不定有人想去制片厂。”

“你在想什么呢?”冯露一脸惊讶地看着她,“咱们只要听命令就好了。”

冯露见她脸色有点不太好,马上又说:“你别多想,江秀莲去制片厂这件事,是叶老师决定的,跟你没关系。”

“再说了,她要是真喜欢演话剧,在哪儿不能演呀?上面都要决定重开一些剧社了,她真调去制片厂,工作之余也可以到剧社过一下瘾。”

冯露安慰李潇潇:“她哭,说到底也不过是想提干但没机会,这能怪谁?总不能怪你太厉害吧?要是没你,别说她了,程珍珍都没资格提干呢!”

李潇潇并不是很在乎职级,是因为她志不在此,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跟她一样。她轻轻地呼了口气,有点无奈地笑了笑,朝冯露说:“我知道,你放心吧,我没多想。”

她不太想继续这个话题,于是找个机会岔开了话题,两人今日无事,干脆到外面逛了一下。

虽然李潇潇没有再和冯露谈江秀莲调岗的事情,但她也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毕竟是从军区出去的人,多少代表了军区的形象,自然要挑好的送过去,但最好的也算留着自己用,加上江秀莲短期内没机会升职级,所以叶老师认为让她去最合适,也没打算公开消息看看有没有人主动报名。

李潇潇本来还打算在开会期间,慢慢找机会跟叶老师说,现在看来是不行了,否则江秀莲会带着遗憾过去,而李潇潇也会想办法过去,叶老师那边更难交代了。

等她从外面回到重宅时,重锋也已经回来了。她向他说了江秀莲的事情,有点发愁地说:“我看要不星期一的时候跟叶老师说吧,不然我怕她跟制片厂那边定下。”

这两天刚好是休整日,所以叶老师肯定是还没跟制片厂沟通的。

重锋还是头一回看到她在一件事反复纠结。他回来时顺便到同和居买了份三不沾,到家后就倒出来放到盘子中。

他用勺子舀了一小块,递到李潇潇唇边,目光温和:“江叔送的三不沾,他让我们有空去他那儿吃饭。”

今天早上冯露来的时候,李潇潇正在吃早餐,听完冯露的话之后,她也没心情吃了。

她本来并不是很饿,但重锋就在她面前,捏着勺子要喂她,她一下子又饿了。

男人仍是一身笔挺军装,指骨分明的手充满力量,却轻轻地捏着瓷白汤匙,精准地控着间距,若即若离,那点香甜的气味沁入心脾,一下子就抚慰了她的情绪。

都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吃甜食,会有奇效,李潇潇觉得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

她就着汤匙把那点甜品吃了,唇齿间都是甜蜜的味道,忍不住微微眯起眼,笑了笑:“好的呀,反正这次开会期间应该不会很忙。”

“总算笑了。”重锋用指腹蹭了蹭她的脸颊,又说,“不用担心,调动的名单要经过军区审批的,郑首长说了算。”

李潇潇这时才想起来,之前重锋就说过,他会说服郑首长批准她去沪市,既然他这么说,应该是已经搞定郑首长了。

在外面看来,光州军区将她送过去,已经贡献很大了,是对制片厂的极大支持,有一个就够了,也就没必要再多让出江秀莲。

她刚才怎么就没想到这点?

李潇潇松了口气,又有点尴尬地说:“我刚才真是急昏头了,这都没想到。”

这么一来,她也就不用这么急了,还可以慢慢想一个合适的办法。

重锋还给她带来个好消息:他已经安排好了,第二天一早就过去京市电影制片厂,陆星辉会在那边跟年轻配音演员交流。

危机暂缓,又有好消息,李潇潇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高高兴兴地为第二天拜访老前辈而做准备。

第二天一早,重锋就将李潇潇送到京市电影制片厂,因为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办,所以送她到达后,就又离开了。

李潇潇刚下车,就听到梁丹的声音从楼上传来——

“潇潇!”

李潇潇抬起头,看到梁丹和蒙焕山都在二楼栏杆旁,于是抬起手臂朝他们挥了挥手,又马上跑上楼去找他们。

今年年初,李潇潇被借调到各军区做交流,协助各军区根据情况创作话剧,还像各军区推荐配音演员来达成话剧中的音效,让配音演员也参与到话剧当中。

在泉城军区中,李潇潇增加了主题曲,让梁丹主唱,正是因为这一举动,让百姓们第一次在公共场合中认识到配音演员,而梁丹作为第一位公演的配音演员,也让很多人记住了名字。

在这之前,蒙焕山也被家里人天天吵着让他换岗位,能调离制片厂最好,最不济也要让他离开翻译组,但这件事之后,他争取到了家人的支持,熬到了十年凛冬结束。

因此,梁丹和蒙焕山都是打心底里感激李潇潇,从孙哲绎那儿得知她愿意加入制片厂,都十分高兴和兴奋。

等到李潇潇上了二楼,梁丹大大地拥抱了她一下,随后又问:“哎对了,潇潇,你准备得怎么样?”

李潇潇一头雾水:“准备什么?”

梁丹一愣,跟蒙焕山对视了一眼,蒙焕山又笑着说:“也是,以潇潇的水平,应该也不用怎么准备的。”

李潇潇总觉得哪里不对,一想到今天是要跟大前辈见面,怕出什么问题,连忙问:“不是,你们在说什么?我真的没听明白,团长跟我说今天可以过来看陆星辉前辈配音。”

“呃……”梁丹忽然觉得有点不太妙,“上回你和老蒙试配的那部电影,原本是定了老蒙配罗伊,但现在陆导回来了,组长……不,厂长觉得陆导的声音更合适。”

李潇潇深吸一口气,微微后仰:“‘陆导’的意思是,陆前辈是《waterloo bridge》的配音导演?”

“对,他不但是那电影的配音导演,也是罗伊的配音演员。”蒙焕山点点头,见她瞪大了眼睛,又飞快地补充了一句,“厂长推荐你配玛拉的,但陆导说想先见一下你,看看……嗯,就是试试能不能合拍。”

蒙焕山说得婉转,但李潇潇自己前世就是配音导演,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了:陆星辉是想看看她有没有能力配玛拉,即使孙哲绎推荐了她,陆星辉也不会按推荐来定人。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出门了,回来得比预计得要晚,挪到今天六点更了ojz、

第141章 小惊艳

自从文化秘密项目启动后,因为项目内包含西方爱情片的译制,所以京市电影制片厂的录音棚经过几次升级,是目前国内最好的。

顶楼录音棚内,孙哲绎坐在竹椅上,正看着报纸,一句话也没说,免得打扰到旁边正全神贯注检查台词的工友。

那是一名三十五岁左右的男人,身形瘦削,带着眼镜,穿的是时下最流行的衬衫西裤,跟旁边仍是经典中山装的孙哲绎形成鲜明对比。

他手上拿着一支铅笔,面前有两份台词,一份英文,一份中文。他不时在个别个别翻译台词中画横线,然后简单地做出备注。

“老陆,”孙哲绎看了一眼手表,朝那男人说,“那姑娘应该差不多时间到了,你悠着点儿,等下别吓着人家。”

陆星辉手下一顿,收起笔,抬起头,手指轻轻点了点鼻托,推了一下眼镜,镜片上反射出一片亮光。

“我不想要她,起码这部暂时不想。”陆星辉淡淡地说,又看了孙哲绎一眼,“制片厂什么时候新人进来就能配旦角?就算她是李潇潇也不行。”

孙哲绎有点无奈:“你先见了再说,别先入为主。”

翻译组从沪市电影制片厂里分出来,成为独立的美术电影制片厂,这其中就包括美术片的制作,以及译制片的加工。

美术片其实就是动画片,并不是真实演员拍摄,后期需要配音演员为动画角色献声,而译制片同样需要配音演员,所以干脆就将这两大类都合在一起。

十年凛冬期间,配音人才流失严重,有的是在被下放时或生病或受伤,已经无法再进行配音,有的则是担心前途,早早就转行了,现在对配音早就生疏,因此孙哲绎现在很缺人。

不止他,其他译制中心都缺,上级也都收到各译制中心的人才需求了,正商量着从军区文工团调配人手。

配音演员需要专业技巧,如果文工团演员调过来,必然是要接受专业训练,然后从小角色配起。配音导演会根据一众新人的表现情况,再决定要给出什么角色。

陆星辉跟孙哲绎差不多的年纪,两人一个耿直傲气,被放到牛棚里呆了几年,也没被磨平半点脾性;一个圆滑低调,带着组员小心周旋,熬到了翻译组独立成厂。

陆星辉早年到国外留过学,精通好几门语言,制片厂里的翻译员很多都自愧不如,他也经常在翻译员完稿之后做微调,使台词和影片角色的嘴型更加匹配。

国内大多人都没机会学外语,翻译员本来就不多,像陆星辉这样全能的制片厂人才,既能翻译又能配音,还能导戏的,几个制片厂加起来也就他一个。

陆星辉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更高,所以他负责的电影质量都非常高。

这次他能从牛棚回来,最大的原因在于环境松动,孙哲绎趁机将他捞回来。

他回来后从孙哲绎那边了解了一下情况,知道李潇潇这姑娘。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从大军区文工团的主演,来到新成立的美术制片厂,这是屈才了,但对于陆星辉来说,大军区出来的也好,小剧社过来的也好,都是一样的,都是外行进来,他都一视同仁。

“好。”陆星辉也不跟孙哲绎争论,“我不会降低选角标准的,该是怎样就怎样,你要真想留这个人,那就找别的导演带。”

不用降低,提高标准都没问题。孙哲绎知道现在说什么,陆星辉都不信,而且容易越说越反感,只好说:“行行,总之都按你的规矩来。”

没过多久,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孙哲绎走过去开了门,李潇潇等人正站在外面,见到他时非常热情地打了声招呼。

孙哲绎笑着和李潇潇握了握手,将她引了进来。

陆星辉也从椅子上起来,孙哲绎刚好走到过来,给两人互相介绍:“沪市电影制片厂配音导演陆星辉,广州军区部队文工团话剧演员李潇潇。”

李潇潇从得知对方是《waterloo bridge》的配音导演后,心里既有对即将和初代配音演员交流的紧张,也有对迎接挑战的兴奋。

她穿越后一直期盼的时代,即将开启了,而现在,她就站在一切的起点!她身体里的血液都在沸腾,眼神明亮,连指尖都因为兴奋而微微发抖。

“陆老师您好!”她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表情,怕自己笑得太夸张,主动朝陆星辉伸出手,“您的所有作品我都有看过,我特别喜欢您在《血色海岸》的表演!”

少女眼神真挚,目光清澈,语气是压抑着的兴奋,陆星辉出于礼貌,只轻轻地和她交握了一下,但对方微微用力。

因为孙哲绎很积极地向他推荐李潇潇,所以他也大致了解过她,也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才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来制片厂。

听到她刚才说看过他的作品,他有点意外:“你看过?”

随后,他笑了笑,看着她问:“那你觉得我在《血色海岸》和《鹰击长空》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两部都是他被下放前配的作品,离现在已经有将近七年了。

它们只在刚完成时作为内参片放映过,但很快因为其他问题而被叫停,即使这姑娘看过,那也是起码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五六年前,这姑娘几岁?

这问题显然有点为难人了,梁丹和蒙焕山脸色都微微一变,就连孙哲绎都皱了皱眉头,但谁也没想到,李潇潇笑眯眯地说出了两者间的不同。

“《血色海岸》的蒙德是一名成熟寡言的军人,声线偏低沉,用胸腔发音。”李潇潇用手比了比锁骨间靠下的位置,“但是纯胸腔会显得单调平面,加入一点咽腔音可以让声音变得立体。”

她背了一句电影里的台词,陆星辉瞳仁微微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她。

按照内参片上映的时间,这少女当时应该只有十二三岁,可她竟然一字不差地说出了台词,但让他震惊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刚才她说话时还是清脆飞扬的少女音,在说台词时无缝转接到低沉的男中音!

孙哲绎、梁丹、蒙焕山早在前年的长城上就见识过李潇潇的变声技能,现在再次听到,仍是非常震撼。

同样身为配音导演,李潇潇知道自己应该要拿出什么,才能让这位初代配音前辈看上自己。

他没有见过她,她从前也没有配音作品可以让他参考,他对她的能力存疑,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面试”,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他刚见面就开始直接试探,大概也是不想多浪费时间,这正合李潇潇心意,毕竟她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交流。

要交流,就要先让他认可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炫技。

才说了一半,李潇潇看着陆星辉的反应,她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鹰击长空》的萨沙是从少年到青年,从调皮到稳重,声线偏清朗,胸腔发声的同时需要加入更多的咽音,让音色变得更加明亮。”

李潇潇又挑了两句电影角色少年和青年的台词,分别用对应的声线演绎了一下,最后看着陆星辉,一脸谦虚地问:“陆老师,我说得对吗?”

“对……”陆星辉从震惊中回过神,眼里带了点惊喜,又不由自主地重复,“对,你说得对!”

孙哲绎还是头一回看到这心高气傲的工友这么吃惊,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怎么样老陆,我也说得没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