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38节(1/1)

李潇潇判断这些新人不能撑起来的原因很简单,刚才吴芳带着她去宿舍的时候,两人也随便聊了几句,得知后传中的主要角色根本没变过演员,就连《蜕变》、《半边天》前传,的主要演员,也还是她原来在的时候那一批……

这几个新人演员,显然还没能超越几部剧的主演们,平时十有八九是在一些主要配角上打转,这次新剧出来,团里不想动原来的主演阵容,新剧有点群像剧的意思,演起来不像前面那些主演戏份多,刚好新人也需要锻炼机会于是他们就提出了这样的安排。

“冯老师……”李潇潇心里仍是非常尊重对面的老师们,她眼神坦荡,语气诚恳,“新人演员可以参演,但我建议他们演次要角色,至于原因……”

“第一,就是刚才说的,他们撑不起来。逃港人的角色不是传统正面角色,是带着错误思想出场的,演员需要把控好这种挣扎的情绪,否则就会演得彻底像一个坏人。”

“第二,这也是为《半边天》后传的主演着想。吴芳师姐等几位长期扮演里面的角色,甚至连《蜕变》都已经不再参演。”

“天天排练演出同一个角色,一天里排练演出占了大部分时间。也就是说,一天里头,演员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个角色的状态。”

“这样演员很容易将角色代入生活。演员本人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也多少带了点角色性格的痕迹,吴芳师姐尤为明显,连说话方式、语气都和冯铁兰差不多了。”

“对于后传系列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对演员来说不是。将来如果吴芳师姐要去尝试其他角色,她都将不知不觉带着冯铁兰的影子,无法融入新角色。”

事实上不止吴芳是这样,李潇潇刚才看到的几名老朋友,多少都带了点角色的影子,这是因为长期饰演同一个角色的缘故。

被李潇潇这么一说,冯老师想了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为了打造团里的口碑话剧,她的学生们几乎将自己活成了剧里的角色。

冯老师顿时一阵后怕……

第76章 花与蛇

艺术不是一潭死水,它需要活水注入,流动不息,才能焕发活力。

一年之后,混乱时期将会结束,文艺禁锢全面解封,在各种剧目之中,最通俗易懂的话剧将超越京剧,成为最受欢迎的剧种。

在1976年年底,各地甚至出现了通宵在剧院排队,只为了拿到一张话剧门票的盛况。

而到了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话剧同时上演,人们选择的种类多了,不会再有人愿意反复看同一部话剧。

这就跟二十一世纪看电影刷电视剧似的,看个两三遍不够,那就看个七八遍,连续反复观看下来,很多人的热情就会减退,甚至随着时间慢慢消失。

即使年代不同,但观众的心理其实大多都是相通的,这个年代的观众也会像几十年后的观众一样,反复看同一个剧会腻,所以《半边天》后传才会这么火,因为它打破了现在一部剧反复上演的局面。

在现阶段,《半边天》后传的模式是性价比最高的,因为没有其他类似的系列话剧,在和传统单部独立的话剧相比,它既能让观众保持新鲜感,又能减轻编剧的负担——是新的一集,却是在同一个背景架构上创作,不需要当作新剧一样考虑时代和人设。

可一旦到了明年,《半边天》后传也会迎来跟单部独立话剧一样的挑战,因为系列剧每集的套路都差不多,现在受欢迎,是因为没有比它更好的,一旦到了百花齐放的时候,势必会涌现无数优秀作品,到时候《半边天》后传也一定会流失很多观众。

在这个情况下,光州市文工团如果要维持自己在话剧界的领先地位,就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新作品。

可如果吴芳等人演什么都像《半边天》后传的角色,他们就无法演好其他作品。

一个只能演一个角色的演员,不是好演员。

李潇潇看着对面的老师们,缓缓地说:“各位老师,《半边天》后传现在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比它更好的作品还没出现。但是,它被其他作品超越,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一旦观众的选择多了,观众能去看其他话剧。但吴芳师姐他们呢光州市文工团的《半边天》主演们,能去演好其他新话剧吗?还是说只能带着《半边天》的影子去演?”

“好的话剧演员,要能适应不同角色,演什么像什么,而不是被角色影响,甚至让角色磨掉了演员自身的一些特点。”

“演员应该要驾驭角色,而不是被角色驾驭,让一个演员失去演其他剧的能力。”

“《回家》这个新剧,既然各位老师也都看了,对剧本的质量应该心里也有数。”

“确实,它不像《半边天》那样能做出花样来,没有系列剧,但它更能考验演员的演技。”李潇潇顿了顿,又笑着说,“《半边天》系列是双女主,《回家》的逃港人都是男性,与之对应的亲人有男有女,大家戏份也没有差很多,不存在谁压谁一头的说法。”

“演员有所提升,整个剧组才会好,文工团也因此更好。我想大家也不希望看到,将来有一天当《半边天》后传被其他话剧超越的时候,光州市文工团原本最好的演员,却演不成其他新剧,这样不但是演员毁了,文工团也会受到影响。”

李潇潇说完这些后,又说出了自己的诉求:“所以,我们希望光州市文工团,能拿出最好的演员阵容来准备《回家》,这不止是为了完成军区的任务,也是同时提升市文工团话剧主演水平的机会冯老师觉得呢?”

是,她确实是带着任务而来。

她曾经是市文工团的一员,对面这些都是她的老师,他们也都对她很好。

现在她和他们立场不同,她需要市文工团拿出最好的阵容,但市文工团这边不想将最好的演员从《半边天》后传中抽离出来,因为从现在起,《回家》这个剧至少要连续演到九月份,意味着《半边天》后传的演出场次会被大量减少。

但是,她并没有直接拿出军区上下级的身份来碾压,而是有条不紊地跟市文工团的老师们分析。

而且,她说的也确实是事实,她觉得吴芳、白杨、文海燕等人都是很好的演员,不应该为了保持短期的人气,而放弃继续提升自己。

《半边天》后传的诞生本来就是意外,是当初吴芳和吕洋事件的衍生,本就是带了取巧的意味,用了二十一世纪的一些创作套路,跟《回家》这个剧本根本不是一个层次,《回家》对演员来说更有挑战性……

李潇潇的分析有理有据,而且真挚诚恳,对面的老师们也都知道她的任务,却更明白她说的也是为了市文工团演员好。

本来让吴芳等人演《半边天》后传,就是为了让演员更好的发展,因为老师们也知道,演员是文工团的根本,文工团要拿出好的表演,依靠的是演员。

现在既然知道这里面的弊端,老师们当然也就接受李潇潇的诉求了。

“几个月没见,潇潇变得更有想法了。”冯老师一边感叹,一边笑着说,“对,潇潇你说得没错,就按你说的来吧。”

从前她就知道这孩子思维清晰——不清晰怎么能写剧本呢但现在这孩子变得更成熟了,这已经不止是编故事写话剧的创作能力了,而是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这么年轻,考虑问题却那么长远,这孩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冯老师是话剧组的负责人,既然肖团长让她来处理,她就干脆直接答应下来了。

肖团长全程旁听,也第一次从其他角度听到话剧组的不足之处,现在主演们的这些现在看来无限风光的优势,将来却有可能成为他们的致命点,当然要提前预防。

肖团长不反对,冯老师也答应了,李潇潇来这里的任务之一也达成了。

重锋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李潇潇。

从容,自信,沉稳,有理有据,又干脆利落,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但坚守着自己的底线,还将对面的感情牌挡了回去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李潇潇仍在跟文工团的人商讨进一步的安排,完全不知道重锋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到了她身上。

将近十二点的时候,会议结束了,严肃的气氛也宽松了下来。

肖团长笑着朝李潇潇说:“今天你爸爸妈妈一早就来我们这儿了,但知道你还要开会来了之后就去厨房帮忙,说是要跟大厨们一起给你和你战友们做饭。”

李潇潇今天下车时没看到李卫国和陈红娟,本来还在疑惑,没想到他们竟然跑去了厨房……

“他们做饭也很厉害的……”李潇潇自豪地说,“一点儿也不比饭堂的大厨差。”

众人走出会议室,一起往饭堂的方向走……

今天李潇潇回来,文工团上下早就知道了,她之前在团里人缘好,这次回来,大家都十分高兴,李潇潇一路走来都能收到大家热情的招呼……

李卫国和陈红娟早就在饭堂等着她,她远远就看到了他们,干脆跑了过去一家三口相聚了。

“哎呀,瘦了,结实了……”李卫国一眼就能看出李潇潇的状态,眼眶微微发红,一脸欣慰地说,“不错,不错。”

陈红娟也很激动,高兴地说:“饿了吧,今天饭堂特意做了酱猪蹄,我和你爸在家里熬好猪肚鸡汤带了过来,赶紧先吃饭,有什么待会儿再说。”

李潇潇连连点头,又招呼着重锋过来一起吃。

对于李卫国和陈红娟来说,重锋的身份这回就有点特殊了,他既是女儿的上司,又是女儿的救命恩人,还是女儿的未婚夫,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他们都不能随便将他搁在一边的。

但现在周围都是人,哪怕都是李潇潇的熟人了,但男女关系仍是很严格,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她和重锋的婚约,而且他们并没有在区里打报告,所以还是要注意一下,避免落人口实的。

于是,文艺兵和尖兵们仍是分开坐,附近都是市文工团话剧组的老熟人,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烈。

李卫国夫妇坐在李潇潇旁边,两人不时给她夹菜倒汤,李潇潇连忙说:“我自己来就行了,你们也吃。”

陈红娟刚刚给重锋和战士们分了点私家菜,热络地招呼着众人,心里想着希望大家能对李潇潇平时多照顾点。

“没事儿,你多吃点儿……”陈红娟说着,又朝其他文艺兵说,“姑娘们小伙子们也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排练。”

众人都一脸羡慕地看着李潇潇,都觉得她有对好父母。

午饭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去午休,李潇潇仍是在饭堂,陪着李卫国夫妻俩说话,说着自己在新兵连的趣事,说自己努力参训,拿到了第五名。

接着她又说着自己在栈江演了新剧,受到了百姓的欢迎等等。

她丝毫没有提起自己被罚了禁闭,更没有提起因为原身小时候被李宝珠的朋友关在柜子里,导致现在她这身体有幽闭恐惧症,也没有说她在栈江时和侦察兵一起抓特务,因为她知道,养父很清楚侦察兵负责的通常都是任务中最危险的部分。

报喜不报忧,她不希望他们两个为她担心。

李卫国和陈红娟都听得津津有味,眼看着午休时间过了一小半了,两人想着她下午还要带队排练,还要同时教市文工团的演员,怕她下午没精神,于是硬是将她赶回了宿舍,让她去小睡个午觉。

李潇潇没法被他们两个一起送到了宿舍区,乖乖地上楼睡觉去了……

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处,李卫国才跟陈红娟说:“阿娟,你也去饭堂眯一会儿吧,我去找一下重团长。”

陈红娟又想起去年中秋的时候,自己丈夫曾经跟她抱怨过重锋,她苦口婆心地劝道:“阿国,你也知道潇潇喜欢那重团长的,再舍不得,早晚也要嫁女儿的嘛,你不能给他脸色看,万一他往心里去了怎么办”

李卫国根本没打算要给重锋来个准岳父的下马威,哭笑不得地说:“不会的,你放心我就是想跟他聊几句,让他多照顾一下潇潇,咱们平时又见不着潇潇,心里挂念,总要亲口说一下才放心的。”

那这也确实是这样。于是陈红娟松了口气,又叮嘱说:“那你态度得好一点,你对他好,他对潇潇好,这么简单的道理。”

李卫国一听这话顿时有点不爽了,哼了一声:“咱家养了十几年的宝贝女儿被他拐了去我就算是说几句又怎么了之前潇潇明明就跟他说过在新兵连要拿第一,他居然都没劝一下她这是不现实,也不想想她要是硬冲会很容易受伤,最后还是我这个做爹的劝她的,就这一点我还真要说一下他!”

“这不是没受伤吗?刚才潇潇不也说拿了第五,肯定是有劝过的,你别乱说了。”陈红娟有点急了,就怕女儿和那重团长好事没成,重团长就先被李卫国骂跑了,“我看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

李卫国一看她要跟着去又连忙改口:“我就是这么一说,不会说他的,你放心不用你去。今天一大早就起来,过来又忙活了一上午,你去歇一会儿吧,我去就成,保证态度好好的。”

陈红娟半信半疑,李卫国再三保证,陪着她一起往回走。

李卫国刚才趁着吃饭的时候,就跟重锋说了待会儿会找他,所以重锋午饭之后就在饭堂附近等着。

等陈红娟进了饭堂,重锋主动走到李卫国身边:“李叔叔。”

李卫国点点头,朝林道边扬了扬下巴:“边走边说吧。”

两人走上了林道,重锋耐心地等待着李卫国开口……

好一会儿后,李卫国才说:“从前我还在部队的时候,觉得保家卫国天经地义,哪怕牺牲了也是为国捐躯。

最后那一战的时候,我醒过来之后想的是,为什么我还活着,我宁愿跟着兄弟们一起死在战场上。”

“身为军人,是会有觉悟的。”李卫国看着前方“可我宁愿是自己倒下,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伤害。”

重锋缓缓地说:“可她也是军人。”

“她是文艺兵。”李卫国转过头,远离战场十几年的男人养成了一身好脾气,但此时眼底忍不住腾起了压抑的愤怒和不满,“你们这是想都没想掩饰过,这么大张旗鼓,是生怕特务不知道你们要拿这话剧对抗他们的糖衣炮弹现在潇潇就是活靶子!”

是军人就会有任务……

军区文工团的正式表演都是面向军人,文艺兵寻常的任务就是向军人表演文艺节目,鼓舞士气。

这次文艺兵直接朝百姓表演,这说明任务对象变了,变成了百姓。

自从海报一贴出,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听到百姓们对她女儿潇潇的期待,自然也会讨论到这个新剧的内容。

军警全年都在防特务。为什么要防因为特务实在太多了,简直防不胜防!

现在军区要打击逃港,特务在暗处蛊惑人心。

那军区就干脆明晃晃地公演反逃港的话剧,相当于直接朝特务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