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莲人设不能掉(穿书) 第110节(1/1)

她和谢殊并排走着,却越发摸不准谢殊的心思,好感度就像是横在她们二人之间的横沟,让她始终无法放松下来。

这般想着,她的脚步就加快起来。

走过游廊,便快到戚秋的院子,不等戚秋舒上一口气,谢殊突然停下了脚步。

戚秋心里一咯噔,就听谢殊低声问,“我送你的镯子,你不喜欢吗?”

谢殊看着戚秋的手腕,光滑皙白的手腕并没有佩戴任何金银首饰。

没想到谢殊会问起这个,戚秋默了一下。

她被谢殊的目光注视着,手不自然地蜷缩了一下,顿了一下才说:“喜欢。”

谢殊没再说话,但戚秋知道谢殊沉默下来的未完之意。

既然喜欢,为什么不带?

戚秋垂下眸子,轻声说:“太贵重了。”

这句贵重,却也不知是在说镯子还是旁的。

两人都沉默下来。

橙红的日光攀爬在巍峨的佛殿之上,余光散在半边身子上,寒风轻拂,欲说之意呼之欲出。

谢殊的眉眼尽数沐浴在橙光里,他低头想,戚秋还是知道了。

知道了他的心思。

*

将手里的托盘交给身后的小丫鬟,玉枝净了手,走到正屋里头伺候。

刚进去便听谢侯爷说:“还记得秋儿刚来府上的时候,殊儿这个混小子还将人给欺负哭了,如今两人倒是相处的不错。”

谢夫人没有说话,只是透着窗户,朝外面打量。

玉枝看不清谢夫人的神色,将倒好的热茶放在谢夫人手边,试探地说:“奴婢也觉得公子和表小姐关系越发好了,听下人们说,表小姐常常去找公子说话,有时还堵在公子的院子门口。”

玉枝说着,自己心里还有些发虚。

这话自然是假的,谢殊的事哪个下人敢多嘴,她也怕谢夫人追问。

谢夫人一顿,“是吗?”

玉枝见有戏,小心翼翼地继续说:“奴婢怎敢乱说,就是见旁人说起时听了一耳朵。”

谢夫人不动声色地抿了一口茶,没有说话。

谢侯爷知道谢夫人的心病,闻言怕谢夫人心里有什么,连忙说:“不过是一些道听途说的事罢了,底下的人就是嘴碎爱捕风捉影。”

玉枝看着谢夫人的脸色,咬着下唇说:“奴婢也曾看到过。”

谢夫人搁下手里的茶盏,侧脸问:“我和秋儿的院子虽然近,但也有几步路程,你是怎么看到的?”

不等玉枝说话,谢夫人突然拍了一下桌子,震得桌子上面的茶盏乱响。

玉枝吓了一跳,赶紧跪了下来。

谢夫人站起身来,“你不好好在院子里当差,每日都在操心些什么!如今连主子的事都敢嚼舌根,这到底是谁教你的规矩!”

玉枝抖了一下,伏在地上,“夫人,奴婢、奴婢只是……”

“你只是什么?”谢夫人想起翠珠曾回禀的事,当即怒喝出声,“当奴才的敢给主子脸色看,你如今真是好大的脸面!”

玉枝吓得连连喊冤,慌乱道:“奴婢没有啊夫人,奴婢冤枉。”

谢夫人却哪里还能听她辩解,冷哼一声,“还敢嘴硬!你即日起降为二等丫鬟,罚俸半年,出去掌手十下,挨完罚滚去秋儿院子里磕头!”

玉枝被这一连串的罚砸懵了,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人拖了出去。

王嬷嬷在一旁看着,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她站在谢夫人身后,抬眼可见谢夫人板着的半边脸。

作为在谢夫人身边伺候的老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谢夫人早已经松动。

谢殊和戚秋的事,谢夫人并不是完全眼瞎耳聋。

第99章 无辜 赠汝之玉镯

当初在谢殊的及冠的生辰宴上,从魏安王妃口中,谢夫人便察觉出端倪。

魏安王妃在临走左右无人时小声同她讲,“一听暗卫来报,说是戚家小姐在府上遇难,殊儿扭头就走。往日不论什么事,他再急也会记得礼数,如今却是……”

魏安王妃捂嘴一笑,“可见对这个表妹是上心的。”

这些虽证明不了什么,可自此以后,谢夫人不免多加打量谢殊与戚秋。

原先倒也没什么,可后来谢夫人便渐渐瞧出些不对劲儿的矛头出来。

比如两人在一块时,谢殊总是似有若无地偷瞧着戚秋,或许他自己都没注意到这个行为,可谢夫人却是瞧得一清二楚。

自家儿子是个什么性情,谢夫人再了解不过了,多观察几日心里便有了数。

就拿两人一起结伴去灵山寺庙的事来说,放在往日谢殊何曾自己主动要送姑娘家上山礼佛,这种事他向来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的,可如今却是巴巴地往前凑。

就更别说前几日她起身的早,便去小厨房里做了两碗羹汤想让王嬷嬷送去戚秋院子里尝尝,结果却看见……

谢夫人暗骂一声,这个不要脸的一大早坐在人姑娘家的院子外的凉亭里,也不知是打的什么主意,落了一身的雪也不知拍掉,冻着了也不亏。

这样想着,谢夫人又是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这种事若是搁在一年前,她准是要皱眉头的。当年的李氏和谢老夫人就像是扎在她心里的一根刺,咽不下吐不出,每每回想起来便是一阵心悸恶心。

如今她却是看开了许多。

谢殊清心寡欲过了这么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动心的人,还是知根知底的戚秋,细细想来倒也委实不错。

只是……

谢夫人又是叹了一口气,她是乐意了,就怕人姑娘不乐意。前段时日戚秋躲着谢殊的举止,她还是记在心里的,就怕戚秋心里是没这个意思的。

王嬷嬷看谢夫人眉头紧皱,一琢磨就明白谢夫人心里的意思,轻声问:“夫人不如替公子试探一下表小姐?”

谢夫人眉头紧蹙,沉吟了片刻后还是摇了摇头,“秋儿心思敏感,我若是去问,不是平白让她不自在,还是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事就让殊儿自己个烦心去。”

说着,谢夫人还抿嘴笑了笑,“也要让他吃点苦头,这才知道珍惜。”

王嬷嬷也跟着笑了。

谢夫人和王嬷嬷不再说话,外面玉枝被打得低声啼哭便传了进来,谢夫人听了一会,脸色淡了下来。

静了半晌后,谢夫人眸子里闪着冷光,端起茶盏说:“玉枝最近不怎么安分,你多盯着她一些,莫要让她再生事。”

王嬷嬷连忙应了一声。

*

寺庙是清修的地方,院子自然不如谢府那般别致。正屋里也不怎么宽敞,书房和内室也仅用屏风隔开。

戚秋和谢殊分坐两端,默默地品着茶。寺庙里的茶水有些涩,还微微发苦,入口并不怎么香醇。

片刻后,谢殊轻声问:“听府上下人说,你这几日常常闷闷不乐的,怎么了?”

戚秋默了一下后说:“我只是有些担心苏姐姐,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

顿了一下,谢殊说:“已经审问王严得到了解药,前两日我去淮阳侯府时,人已经没事了,就是……”

戚秋明白,“苏姐姐被吓坏了吧。”

谢殊点点头,“那日幸亏郑朝去的及时,外祖母那日一直说要来府上谢谢你。”

那日郑朝及时将苏文岚救出,淮阳侯府感激着这份恩情,前几日已经派人送了一大份谢礼过来,只是这事不好张扬出去,以免人打听。

戚秋叹了一口气,过了半晌,抬眸看着谢殊,“其实那日就算我不通知表哥,表哥也会赶去的。”

郑朝去通知谢殊的时候,便见谢殊已经要出府门了,想必谢殊在淮阳侯府也安排的有人盯守。

谢殊摇头说:“若是没有你派郑朝回来跟我说还有人去往了王严别院,只怕我是孤身前往,未必能将这群人抓个一干二净。”

这事说来还是郑朝先发现的,及时告诉了戚秋,这才能来个瓮中捉鳖。

戚秋应了一声,便没再说话。

两人心里都藏着事,说完这茬,也就纷纷沉默了下来。

屋子里烧着炭火,因房间小,此时不免有些闷。

几番轻微的呼吸过后,谢殊垂在身侧的手慢慢握紧,垂下眸子,语气有些僵硬地问:“表妹,你……你可有心上人?”

戚秋没想到谢殊会突然问这个,顿时一愣。

屋子里并没有点熏香,只折了两枝花放在桌子上,被热气一烘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戚秋沉默了一会,看着手里的帕子说:“没有。”

谢殊心蓦然一空。

他此时心里五味杂陈,一时不知自己此时内心里是庆幸多还是失落多。

屋子里陷入一片静谧,两人的呼吸声清晰可闻,温和的日光尽数散进来,在地上投下一片光斑。

屋子里亮亮堂堂,越发让谢殊觉得自己的心思无处遁形,他此时心跳得有些快,有些难以克制住自己的心绪,哪怕他此时很紧张,可这份忐忑不安并没有打消他想倾诉爱意的心思,反而越演越烈。

他觉得自己真是矛盾,既觉得不该让戚秋知道自己的心思,又怕戚秋不知道。

他早该认清自己的内心。

他喜欢戚秋,很喜欢,这份喜欢是想要公之于众的爱意。

看着戚秋的侧颜,谢殊深吸了一口气。

可他尚还未下定决心开口,一旁的戚秋突然低低地唤了一声,“表哥。”

这声表哥声音虽然有些轻,但带着不加掩饰的急促。

谢殊呼吸一滞,顿时明白过来,这是打断他的意思。

戚秋并不想让他继续说下去。

这个认知让谢殊猛地冷静下来,紧握的手不自觉地慢慢松开,他有些难受,心好似被针扎般疼痛,呼吸间都带着无言的沉重。

戚秋能明显感觉出谢殊的难过,她低着头,握着帕子的手有些发抖,乱糟糟的心里突然也涌上了一股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