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莲人设不能掉(穿书) 第93节(1/1)

谢殊将账本递了上去。

咸绪帝掀开一看,顿时大笑:“好好好,虽未抓到逃犯,有了这东西要你跑这趟也算不虚此行。”

咸绪帝连连赞赏,谢殊却突然单膝跪了下来。

咸绪帝一愣,还未说话,谢殊便沉声说道:“臣谢殊有一事恳求陛下。”

咸绪帝挑了挑眉。

等谢殊从皇宫里出来时,已经过了午时。

东昨将大氅给谢殊披上,犹豫着上前说:“您这是为了……”

谢殊抬手示意他住口,自己系上大氅的带子,翻身上马。

居于高处,谢殊看着马下的东昨,脑海里却全是戚秋红肿的眼眶。

戚秋白,染上红色便格外显眼,那日眼尾的红便是半天都不褪。

她是哭了多久,才能将眼睛哭的这般肿。

勒紧缰绳,谢殊缓缓吐出一口气,过了许久才道:“回府。”

*

终于到了年尾这一日,谢殊和谢侯爷都卸去了一身公务,赖在谢夫人院子里喝茶。

谢夫人院子里张灯结彩,檐下挂着红灯笼,谢殊和谢侯爷就坐在檐下,赏着雪。

谢夫人正教着戚秋年三十的晚宴应当如何安排饭菜,嫌屋子这爷俩碍事,赶了几次,却也不见谁起身。

无可奈何之下,只能眼不看心为静,好在谢殊还算识趣,跟着帮忙。

戚秋正在小厨房里盯着炖煮的羹汤,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还以为是谢夫人回来了,便笑道:“姨母,这是什么汤,闻着好香。”

顿了顿,却不听后面回话。

戚秋转头一看,却见身后立着的人是谢殊。

门口一片白茫茫,许是新年的缘故,谢殊身着一身红袍,站在飞雪前,肤如冰霜,棱角分明,眉眼却多了一丝温和。

见戚秋扭过身来,他一顿,随即走上前来说:“这是翡翠人参鸡汤,给你补身子用的。”

戚秋抿唇,“我不用补身子的。”

谢殊看了戚秋一眼:“瘦的都……”

瞥见戚秋的眼神,谢殊及时止住了话音。

戚秋瞪着他,闷闷地说:“瘦的都怎么了?又跟狗尾巴草一样了吗?”

谢殊一怔,随即低声笑了起来,“还挺记仇。”

净了手,谢殊替戚秋盯着羹汤,眸中映着灶台下的火光,身侧便坐着戚秋。

两人谁也没有说话,一左一右地坐着,厨房里一时静静的,只残留着外面的落雪声。

万般心事浮上心头,此时却是无声胜有声。

难得的独处,他们彼此都享受着这难得的安谧时刻。

外面风声赫赫,雪落不止,屋檐之上是厚厚的积雪,檐下的四角铃铛在呼啸的风下叮铃作响,屋内静谧而悠然。

到了晚间,席面张罗好。

府外面已经热闹起来了,随处可听爆竹声。

今日谢夫人筹备了一大桌子的菜,颇为丰盛。

伴着爆竹声声,坐在席间,谢夫人和谢侯爷都准备了压岁钱给戚秋,独独没有谢殊的份儿。

谢殊垂首哂笑一声。

用着晚膳,谢夫人对戚秋和谢殊说:“今日外面热闹,陵安河和长安街都有戏班子和舞狮舞龙的,你们也出去凑个热闹。”

戚秋一顿,问道:“姨母和姨父呢?”

谢夫人叹了口气说:“绥安长公主邀约,我们要去赴约,便不能随你们一道了。”

话落,外面轰隆一声响后,一道绚烂色彩在夜空中四散开来,照亮眼前的这片苍穹。

众人抬头一看,竟是外面突然开始放起了烟花,在漆黑的夜里灿烂夺目。

这烟花是宫里放的,一道接一道,震耳欲聋又格外盛大夺目。

索性膳食已经用的差不多了,谢夫人张罗着众人一道去了院子里看烟花。

夜色如墨,檐下铃铛轻响,朱红的廊檐之下亮着一盏盏温暖的烛火。

众人站在檐下,寒风微扬,前后而立,在阵阵响声之中欣赏着这灿烂的烟花。

烟花璀璨,朵朵多姿,戚秋抬头望去,只觉得万般色彩皆汇聚于此。

新年没有那么多规矩,下人们搁下手里的活,也纷纷抬头望去。

烟花在天际炸开,仰首望去,便是一道绚烂。

众人沉迷之际,只有谢殊一人默默垂着眸子。

摇晃的烛光下,他看着前头的那道身影。

缤纷的色彩尽数落在戚秋身侧,她仰着头,露出雪白的脖颈,在这万般烟火气下盈盈而立。

无视烟花的凋零与盛开,谢殊静静地看着戚秋,忽而轻轻地笑了。

第83章 热闹 韩言去了北大街

烟花灿烂,却也只有一刻。

宫里的烟花已经停了,京城也恢复了短暂的宁静,绚烂过后,是空落落的夜色,大地一片苍茫,幽蓝深沉的夜里寒风渐止。

风虽然止住了,但冬日的夜依旧是冷得出奇。拢紧衣领,众人回过神来,都有些意犹未尽。

谢夫人打发戚秋和谢殊去添衣,打算一会儿一起出府门。

谢夫人的院子离戚秋的院子不远,山峨和翠珠又手脚麻利,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戚秋便回到了谢夫人的院子里。

正屋里头,谢夫人刚刚换好了衣裳。

王嬷嬷亲自奉上了两盏红枣茶,谢夫人拉着戚秋坐下,沉思过后还是挥退了左右,轻声问道:“秋儿,你这几日怎么了?瞧着闷闷不乐的样子。”

戚家的事压在戚秋心头,尤其是向谢殊说了之后,不安焦躁的情绪更是无法退去,戚秋就怕自己会弄巧成拙,自此一直提心吊胆。

将戚秋的鬓前的碎发别到耳后,谢夫人询问说:“可是想家里了?”

谢夫人想着这还是戚秋头一次离开家过新年,想家也无可厚非。

戚秋想不出更好的借口来掩饰自己这几日的闷闷不乐,于是便点点头。

谢夫人道:“我给你家里人写了信,等过了新年就快马加鞭地递回去,你若是也有什么要捎带回去的,便让下人送来,一并带回家里去。”

戚秋应了一声好。

犹豫了一下,谢夫人还是说:“你初入京城时,你父母就曾写信拜托我替你相看人家,如今……罢了,屋子里也没旁人,我便直说了。”

屋内寂静,蜡烛轻摇。

谢夫人轻声问:“你觉得韩家公子如何?你曾经不也说过,十分仰慕他。”

心一紧,戚秋倏地一愣。

抬起头来,还不等戚秋反应过来,只听外面突然传来了王嬷嬷的声音。

王嬷嬷刚从院子外面回来,手里还捧着果子,抬眼便看见负手站在屋檐下的谢殊。

谢殊又换回了玄袍,外头罩了一件紫色大氅,面朝着院子站在屋檐下,半个身子却都在淋雪,好在外面的雪下的不大。

王嬷嬷不禁问道:“公子,您怎么站在外头?夫人已经换好了衣裳,正和表小姐说话呢。”

谢殊这才蓦然回神一般,抬起眸子。

抿了抿唇,不等谢殊回话,正屋的门已经被打开,谢夫人领着戚秋出来了。

“又下雪了。”谢夫人朝院子里看了一眼,叹声道:“好在雪还不大,你们出去时记得捎上伞。”

谢殊走过来,扑面就是寒气,他低声应了一句好。

待到众人一道出府时,街上已经是熙熙攘攘。

夜幕已经垂下,街上却是华灯初起,张灯结彩,一片热闹景象,竟比白天还要繁华。

灯笼挂的密集,走两步头顶便有横着的一排,照的整条街明明亮亮,退去幽暗,丝毫没有夜晚该有的宁静和寂寥。

街上摩肩擦踵,常见行人结伴而行,街道两旁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饰品,花灯和等等甜食,舞龙舞狮随处可见,杂技喷火更是不绝于目。

戚秋和谢殊并肩走在街上,却是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戚秋不知在想什么,半天都没有回过来神,险些撞到舞狮的队伍里。

谢殊拉住了她,也不知在想什么,不等戚秋反应过来就松了手。

仿佛与热闹隔绝开来,两人一路沉默着穿过大街小巷,热闹人群。

满腹心事,两人不是没话说,而是不知如何开口。

不知走了多久,直到东大街的尽头,这阵无法言说的沉默才被打破了。

傅吉领着夫人正站在一家卖面具的摊贩前,两人正挑选着面具,回首间便看见了谢殊和戚秋。

放下面具,傅吉赶紧领着夫人走了过来,“谢大人,戚小姐。”

戚秋和谢殊停下脚步。

互相拜了年后,傅吉笑道:“这次大人休息了够久,过了年想必就要忙起来了。”

谢殊扯了扯嘴角。

傅吉问:“今年最后一日,谢大人可许了新年的愿望?”

傅吉的夫人一听此言就掩嘴笑了,“真是的,见人就问,不就是等着别人问回来你?”

谢殊挑了一下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