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病弱太子冲喜后 第85节(1/1)

萧熠握住她纤细柔软的手,浅浅笑了一下:“没关系,只要笙笙能醒来就好,大抵是这几日跟着父皇处理太后和华家的事有些忙,所以看起来有点倦色。”

“太后的事情……父皇都知道了?人都已经处置了么?”

盛昔微这才想起她昏迷了五日,就三皇子在围山做的那些事情,昭和宫那边皇上一回宫就会要处理了吧?

萧熠扶着她坐起来,让她靠在自己怀里,细细与她说道:“华家已经搜出了与周国廉王往来的书信,所有人都被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至于太后,现在也被软禁在了昭和宫,但要废她的位置还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到位,当年她害死我母后那件事,如今还有一个知情的小太监幸存,暗卫正在送人来京的路上了,另外也还要等清辉道长将术引找出来。”

之前清辉道长推算出了术引的位置,但要找起来还是会费些时间的。

盛昔微听后点点头,兀自摸着自家儿子的小脸嘀嘀咕咕了一句:“还好没错过一场大戏。”

萧熠听后低低的笑了一声,这姑娘刚从昏迷中醒来竟然还不忘看热闹这回事。

很快,这个热闹就如盛昔微所愿的看到了。

在她醒后,皇上的赏赐又如流水般到了东宫,而太后却毫无动静,这下即便是再迟钝的人都发觉到了一些不对劲了。

在盛昔微醒来后的第三日,她已经可以下床了,瑞国公一家人在宫中陪了她两日见她已经无碍便也放心的出宫回府了。

而萧熠见她精神头恢复了一些,已经能在外面走走,有时还能逗逗宝宝玩一会,便也开始去处理太后那头的事情。

这天,暗卫看护着送到京里的那个当年假死逃过一劫的小太监已经到了宫里,瑞国公府的王姨也在这日被直接带去了昭和宫。

盛昔微在东宫听到了巧珍带回来的消息,立刻有些蠢蠢欲动想去昭和宫瞧瞧了。

但是她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理由过去啊……

这时候萧熠就像跟她有点什么心灵感应似的,回了一趟东宫。

盛昔微一听福全说他回来了,连忙想去找他,结果人刚走到屋门口便见萧熠进来了。

他一把扶住盛昔微,摸了摸她的头:“身子刚好没多久,走路慢些。”

盛昔微点头应了一声,又眼巴巴的看着他问:“殿下怎么回来了,我听说那个小太监已经进宫了?”

“嗯,”萧熠搂着人往外走,笑道,“前几天不是还惦记着看热闹么,所以特意来带你过去。”

盛昔微一听就高兴了,跟着萧熠出了东宫坐上辇车。

也不怪她这么想看热闹,一想到太后竟然用些这种歪门邪术在萧熠身上做法还害了皇后,让萧熠这么多年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盛昔微就觉得若是不能亲眼看到她的垮塌,自己心里就有点愤愤难平。

两人很快便到了昭和宫,盛昔微这才知道,早在前几日昭和宫便已经有皇城卫的士兵在把守了。

进了昭和宫一路往里走,士兵只多不少。

前庭的大殿里,太后无声的坐着,面无表情。

听见门外的脚步声,她扭头看了一眼,见是萧熠和盛昔微,又淡淡的将眼神移开,继续面无表情的看着前方。

盛昔微见着太后这副模样心里不得不感叹一句,到底是在这深宫浮沉几十年,即使是这个时候了也依然面不改色的。

很快外头就传来小太监的声音,是璟帝到了。

萧熠和盛昔微起身行礼,而太后在起身后却一言不发,璟帝看了她一眼,冷笑一声直接坐到了上首。

没有多说什么废话,甚至没有问太后一句话,璟帝直接沉声对着外头道:“将人带进来!”

很快那个当年的假死的小太监和王姨就被带进了大殿,而太后依然寡淡着一张脸,只听着皇上对他们的问话。

小太监和王姨都是在被找到的时候就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交代了,也写好了证词,皇上现在只是当着太后的面再将当年的事情抽丝剥茧一番。

第80章 终章(下)

十六年前, 太后在流光湖边让人做了手脚,设计害死了刚刚被册封为后一年的莲妃。

璟帝对莲妃太好了,从她入宫时起太后便不喜欢她, 并且这份宠爱在莲妃有孕后达到了顶峰, 那时的莲妃甚至可以说是后宫的独宠。

而太后的不喜,在莲妃诞下皇子后渐渐变成的杀意。

因为后宫无嫡。

璟帝尚未登基之时娶过正妃,但当时那位皇子妃红颜薄命未能给他留下一儿半女就病逝了, 之后便是夺储之争。

当时还是皇子的璟帝无心后院,太后却劝他扶正一位侧妃为续弦以便获得更多支持,只是这时老皇帝突然下了传位诏书传位于他,续弦的事便耽搁下来, 最后不了了之。

登基后璟帝励精图治确实有些无心后宫, 但也没有现如今这么冷落,兰妃便是那时候被选进宫里的。

当时因为太后的关系,大家都以为皇上会对兰妃更亲近宠爱,但事实并不然,而太后也从这时候开始深居简出。

至此,后位尚无定数,后宫其实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 但莲妃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

皇上对莲妃十分宠爱,在她升到妃位一年后便起了立后的心思, 当时萧熠刚满三岁没多久。

这时候的璟帝对朝堂已经有了绝对的掌控力, 而大臣们也早就盼着他立后了,毕竟后宫已经无主多年。

于是莲妃被册封为后, 这样一来萧熠就成了嫡子,以皇上对莲妃的宠爱和萧熠的天资聪颖,立储之事几乎不存在什么其他可能。

太后便是从这一刻起开始了这长达数十年的谋划。

只可惜, 百密一疏,功亏一篑。

通过这个小太监和王姨已经能够大致将太后当年谋害皇后的事情还原出来,在湖边做手脚、清理周围所有可能看到的相关人员、无声无息的将这推向“意外”这个方向。

只是即便这样,太后面上的神情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她知道,当年皇后那件事情她从始至终都没有出过面,就算皇上知道了所有细节所有隐情,这件事她若是咬死了自己并不知情那最终的罪便定不到她的头上。

然而萧熠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他和璟帝选在这一天来与太后对峙并不是因为这个小太监今日到京。

萧熠与坐在上首的璟帝对视一眼,璟帝朝他微微点点头,于是在屋里这片刻的沉默中,萧熠突然吩咐身边的福全道:“去请道长过来吧。”

福全应了一声“是”便躬身退下了,而盛昔微注意到太后在刚刚萧熠话音落下的那一瞬神色僵了僵。

小太监与王姨已经说完了自己所有知道的事情退到了一边站着,寝殿里在萧熠吩咐完后又安静下来。

谁都没有说话,气氛却有一种无声的紧张,叫原本过来看热闹的盛昔微都下意识想崩紧身子。

不过下一刻萧熠便握上了她的手,像从前一样安抚的捏了捏,盛昔微便安定下来。

真是的,她紧张什么,与她又没多大关系,看热闹要有看热闹的自觉嘛。

很快福全便带着清辉道长进了屋里,太后的目光看过去,她应当是没见过清辉道长,微微蹙了蹙眉。

但是当听到萧熠叫出了清辉道长的名号时,太后明显神色僵硬了,连掩饰都没办法掩饰。

萧熠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而上首的璟帝显然是认得清辉道长的。

清辉道长朝上首行了一个礼,璟帝道了“平身”后,萧熠便问:“道长,极星东引之局的术引就在这处么?”

清辉道长摸着胡子点头:“若是不出意外,术引应当就在院子东南方的那棵树下,但可能埋的深,需得挖一会。”

璟帝闻言看了太后一眼,立刻沉声吩咐:“给朕挖!”

太后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股子“你能奈我何”的劲儿,当清辉道长说出那棵树时,她的手便一下抓住了木椅的扶手,死死的抠住了。

几个皇城卫轮流在那棵树周围挖着,约莫过了两刻钟,便见一个小侍卫捧着一个黑色的不知是荷包还是兜布的东西匆匆进了殿里。

璟帝示意了一下,清辉道长便拿过那个黑色像荷包一样的物件儿,打开后有一股恶臭从里头散了出来,他的神色一凛。

上首的璟帝看着他的神色,不禁问了一句:“如何?”

清辉道长面色严肃的从里面拿出一张卷好的、边缘已经泛黄的符纸打开,低声道:“皇上,是太子殿下的生辰八字。”

而除了这个,荷包里还有一小截断指。

十几年过去,断指的肌肤早就腐烂发出阵阵恶臭,只余白骨。

清辉道长推测,这应该是已逝皇后的指骨,因为这个局的术引需要用与太子殿下贴身或者血脉相连之人的物件,现在这个黑色荷包里只有这两样东西,那这个指骨便只能是皇后娘娘的。

随后两样东西便都被德寿呈给了了皇上。

皇上打开那张符纸看到上头写的生辰八字,是太后的笔迹,他压着心里的怒气又看向那枚指骨,心里却蓦地涌起巨大的悲伤。

他这一生自诩行的端坐的正,无愧于天地,在帝位这几十年里励精图治,对得起百姓,可唯独对自己心爱的女人,他心里有愧。

他遇见莲儿太晚了,若不是因为这个后位,她可能不会死,而甚至连她死后,他都没能保护好她的尸骨,让人就这样害苦了他们的孩子十几年。

璟帝握着那枚指骨,捏着符纸,眸光暴戾的像是现在就要将太后凌迟。

“华氏你真是好大的胆子!”璟帝突然猛的一拍桌,怒斥。

太后咬了咬牙,看着皇上手上的两样东西缓缓开口:“哀家不知道皇上在说什么,也不知这种东西怎么会出现在昭和宫。”

皇上见她这时候还不承认,冷笑一声:“华氏,符纸上是你的笔迹,而你可能也忘了,当初知道太子生辰八字的人,如今除了朕就只剩下你!”

太子的具体出生时辰只有当初接生的三个接生嬷嬷以及皇后、皇上和太后知晓,而那三个接生嬷嬷在接生了萧熠后便被皇上调到了和政殿再没出去过半步,早几年因为年事已高已经过世了。

太后显然并不知道那三人已不在人世,这下再无从辩驳,紧紧捏着扶手,脸色难看的可怕。

璟帝却不再看她,而是厉声道:“华氏谋害皇后和太子,勾结外邦谋权篡位,废太后之位押入宗人府听候发落!相关人等统统关入大牢!”

皇城卫的人一直就在门口院里守着,听了皇上的吩咐立刻进来将太后押下。

他们可不会讲什么面子,动作简单粗暴,太后头上的金钗被碰掉,原本梳的一丝不苟的头发也乱了,看起来哪还有昔日高高在上的冷淡模样。

盛昔微看着已经被废了太后之位的华氏狼狈的被押走,心里一阵唏嘘却又觉快意。

有些人总要为自己做的事付出代价。

“殿下,她竟然也没有再求饶。”盛昔微想起这个,突然说了一句。

萧熠的目光也落在那个狼狈的背影上,闻言淡声道:“成王败寇,她在宫中几十年,就这点来说比萧炽强不少。”

既然走上这一步,输了便是死,也不必白费力气去求饶了,像五皇子那样被押回宫后又哭着求着让人放一马的,只是平白让人看了笑话。

太后被废的事在朝中乃至整个元京城里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朝臣想到了之前华家被查出勾结外邦的书信,满门查封了,而三皇子也自从围山之后就没再露过面,如今太后又突然被废,此间种种缘由,大家略微一想便心知肚明。

而没多久,宗人府就将太后的罪状一一罗列,众人再次哗然,没想道太后在宫中看似云淡风轻的十几年竟然一直是在谋划这些!

这样一看,被处以凌迟的极刑已经是皇上记着当初华家在夺储之时给了他一定支持网开一面了。

三皇子也被贬为庶人,永禁宗人府地牢。

而华家,勾结谋逆,这样的重罪已经足以满门抄斩了。

听说处刑这天元京城里许多百姓都去菜市口看了,浓重刺鼻的血腥味和一地的血水是叫人看了都要做噩梦的程度。

不过这些盛昔微都已经不太关心了,东宫的局破了,清辉道长说他们可以放心,日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