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外室 第65节(1/1)

第110章 罔水行舟

算着日子,也就是荒唐一梦的那夜,除了那日,其他时候,她都再三避着行那档子事,想着是错不了,可她明明吃了避子丸的,怎么可能会有两个月身子?

当时,大夫见她脸色不佳,还生出疑虑,再三问道会不会诊错,大夫瞬即吹胡子瞪眼地怒言道,说她瞧不上他的医术,就另请旁人看诊,区区滑脉,他一探便知,又有何故会诊错。

滑脉,阿瑜躺在榻上,躺了一整日,不吃不喝,霜儿见之,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床榻前一个劲地劝她,还一边抹着眼泪,她在成国公府做了十几年的奴婢,只知道做什么事情,都要听主子的吩咐。

到了江南以后,她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和瑜姑娘跑到江南来,一个如此没有主见的丫鬟,阿瑜觉得极好掌控,可也头疼的很,霜儿在一侧哭得她心烦意乱。

腹中的孩子,是成言的,可她好不容易摆脱了成国公府,摆脱了成言,这平白再弄出一个羁绊,无法割舍。于她,于成言,都是不好的。她本想狠狠心,让大夫开一副落胎药。

可血浓于水,腹中的孩子,也不只是流着成言的血,还有她的血,也许是病中之人的性子比往日更加柔软,她心中有了一丝犹豫后,便越发不敢说出要落胎的话来。

“娘。”一声清脆的叫唤,让阿瑜回过神来,她看着站在床榻上,等着她穿衣裳的软团子,脸上不由得全是笑意。

眼前这个软绵绵的团子,是她养了两年多,才养得胖乎乎的了,实在是把他生下来时,他就瘦瘦小小的一团,瞧着可伶极了,连稳婆见了,都说恐怕是养不活了。

古语有云,七活八不活,阿瑜怀着他的时候,就忙着在江南扎稳脚跟,拿着一直藏着的五百两,用来置办了一处铺子,白日里,她与霜儿就在铺子里,招呼生意,而夜里,就在铺子后院歇下。

五百两,说少也不少,可说多也不多,她支棱不起首饰铺子那等烧银钱的生意,退而求其次,仍是选了做女子的生意,寻常只要招呼一些姑娘,不管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子,还是家中富余的女子,都需要脸上涂抹的胭脂。

开一胭脂铺子,自制胭脂,或是找些货源,也能够撑起主顾的需求,阿瑜经营着铺子,不说每日都能进项,但也没有坐吃山空。

霜儿虽是没有主见,但阿瑜一旦吩咐她去做什么事情,她倒也能给她搭搭手。可两个姑娘家,经营着一个铺子,前前后后要忙许多事情。

阿瑜为生计发愁,为该不该留下腹中婴孩而犹豫,她想了许久,终归是不忍心,却也没想着一定要留下来,她当时也是没出息的很,便想听天由命,由老天决定。

大夫给她诊脉时,说过她脉象不稳,静养为佳,她病好之后,怀着他,也未曾听从大夫的话。

但腹中的婴孩,甚是顽强,在她腹中乖乖的待了八个月,因着铺子里头有人闹事,推搡之际,她被人推得倒在了地上,当即就见了血,她疼了整整一夜,难产生下了他。

八月而生,没足月就生下的婴孩,本就比寻常孩子更容易夭折,况且他生下来时,小小的和只猫儿一般,哭闹的声音也轻轻的,就像是养不了多久,便会断气了似的。

阿瑜拼着命把他生了下来,看着他被憋得通红的小脸,不禁泪流满面,在听到稳婆的那番话后,她心中骤然生出了害怕,养不活,怎么会养不活,她既然把他生下来了,他就该平平安安活着。任谁要把他夺走,那都不成。

她不仅要把他养的好好的,还要养的白白胖胖的,看他一日一日地长大。

“娘,舟舟三岁了,已经是大孩子了,可以——”

“可以不戴虎头帽了吗?”站在床榻上的小团子,趁机趴在阿瑜的身上,赖在她的怀中蹭了蹭,稚嫩的嗓音软糯糯的,胖乎乎的男娃娃,说起话来,一溜一溜的。

听之,阿瑜把他从怀里拉出来,在他的鼻头勾了勾,含着笑意说道:“去岁,闹着要把围涎取下来,前几日,撒泼似的不穿虎头鞋,娘亲都依了你,这虎头帽又哪儿招了你?”

“舟舟,虎头帽,娘亲是不是和你说过,等你五岁了,就可以摘下来了。”别看舟舟被她养了两年多,刚生下来的瘦弱模样,虽已消失得一干二净,身上也肉乎乎的,可内里还是虚得很。

他若是生一场病,那没个数月是好不了的,而民间有冠上锦绣的说法,镇邪祛恶,护其安康,虎头帽便是用以祈求压福,望能养活婴孩,自此顺遂平安。

而寻常百姓也不敢给稚童太早取名,就先用小名叫着,阿瑜知道有这番讲究时,转念想到了罔水行舟,故而为他取小名为舟舟。

“延庄哥哥说要带舟舟去学堂里玩,舟舟想着学堂里的哥哥都没有虎头帽,舟舟带着虎头帽会……会格格……不入——”

“对——就是格格不入。”小团子说起话来,一下子顺畅极了,一下子又变得磕磕绊绊的,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格格不入,还用到了这处。

阿瑜耐着性子,听他逐字逐句地说道,小团子面上的神情也是极为丰富,抖着眉毛,眨着眼睛,想了好一会,才完完全全说完了这番话。

她抚了抚他的小脑袋,再捏了捏他的小耳朵,哄着他说道:“可是学堂里的哥哥们,是不是都已经五岁了啊,你三岁都还没到,对不对啊。”

听着娘亲这般说道,舟舟伸出自己的两只小胖手,点着软乎乎的指腹,而后一双眼眸抬起,嘴里嘟囔了两声,不知是学了谁,低下了头,摆了摆脑袋,大叹了一声,说道:“娘亲,那……那再过两个冬日,舟舟是不是就可以取下帽帽了啊。”

每每小团子甜腻腻地唤一声娘亲,那语气就像撒娇一般,不管他想做什么,阿瑜回回都会忍不住败下阵来。

舟舟的性子,也不知道是随了谁,明明是个小男娃,可那粉雕玉琢的模样,再加上慢吞吞的言辞,说话又讨人喜欢,来铺子里买胭脂的主顾,没少把他认成小女娃。

这一个面团子似的娃娃,乖又乖的很,铺子里有时忙不过来,阿瑜又不放心把他单独放在后院,就会把他带到前头的铺子里,她在铺子里的角落安了一张小榻,四周都围着,把他放到里头。

铺子里生意好的时候,她和霜儿都顾不上他,他也就坐在那里头,不哭不闹,就看着自己的娘亲走来走去,还一个劲地傻乐。

“再过两个冬日,娘亲就要把舟舟送去学堂里了,舟舟怕不怕啊。”这三年,阿瑜既要照看铺子里的生意,又要照料小团子,实在是没能腾出手,去着手澧州的事情。

而三年过去了,她现在逐渐在放手让霜儿挑起铺子里的事,等再过几年,许是两年,许是五年,小团子能够去上学堂了,她也该去一趟澧州了。

至于小团子,可以托付给段延庄的姐姐照顾着,他的姐姐,说到底也是个苦命人,早早丧夫,幼子因病夭折,在夫婿府上,还被婆母磋磨,段延庄见不得姐姐如此受苦,便把姐姐接了回去。

段延庄如今可不是当年那个看着阿瑜,俊脸便会红得通透的少年,当年,他双亲尚在,在父母的佑护下,活得肆意潇洒,可世事难料,一遭遇事,双亲皆亡。

一个不谙世事的富家公子,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挑起了家里的生意,有了能力,知道姐姐过得不好后,不顾宗族反对,强硬地把姐姐带回了府。

可被磋磨了许久的段念湘,因失了夫婿,失了幼子,即使是回到了段府,整个人已然变得郁郁寡欢,有一回,去阿瑜的胭脂铺子时,看到了角落里,被放在小榻上的舟舟。

许是一时间记忆错乱,段念湘还以为舟舟是她已经去了的亲子,挣脱了丫鬟扶着她的手,不管不顾地冲到小榻旁,抱起舟舟便跑到外头去。

嘴里还不停地念道着:“泽儿乖,我的泽儿。”

当时,阿瑜见之,连忙追了上去,可是见到她面上不太正常的神色,也不敢轻举妄动,两人僵持了许久。

还是后来,丫鬟见此不妙,急着回段府,寻了段延庄来。

由此,段延庄认出了阿瑜,而段念湘也不是真的疯了,后来也没有发生伤及舟舟的事。一来二去,这些年,段延庄恳求阿瑜,让她能带着舟舟,多去看看段念湘。

段廷庄在江南开办了一个学堂,收一些贫苦人家难以识字的稚童,并在段念湘跟前说,让她帮帮他,当学堂里的女夫子,教一教那些稚童。

其实他用心良苦,去办学堂,也只是想让段念湘有事可做,能够忘掉伤情之事。

后两年,阿瑜与段府牵绊一深,段廷庄闲暇时,还会来铺子上,把舟舟带去学堂里,舟舟也很喜欢学堂里的段夫子。

舟舟听到娘亲说要送他去学堂,还以为是同寻常一样,去学堂玩一日,便能够回来,拍着手掌说道:“舟舟不怕,舟舟要去学堂。”

小团子面上傻乎乎的模样,让阿瑜哭笑不得,总归是年岁还太小了,不知道她话中的意思。还是得再过几年问问,若是舟舟不肯叨扰段夫子,离不了她,那她到时候也只能带着舟舟一同去澧州了。

第111章 不知去向

段延庄每回到铺子里来接舟舟,都顾及着男女之防,生怕会因为自己,给阿瑜带去不必要的麻烦,铺子里人多眼杂,他甚是守礼地待在铺子外头,让手底下的小厮去铺子里知会一声,再把舟舟抱出来。

两年来,他私下里见阿瑜的次数也不多,他不敢冒昧问阿瑜为何会独身出现在江南,不知道其故,也不知道再遇见阿瑜,她竟然已经有了个奶娃娃,少年时倾慕的姑娘,他可望而不可及。

可来往渐深,他清楚地知道阿瑜身侧无男子相伴,他不曾听到阿瑜提起舟舟的父亲,就连铺子里霜儿那丫头,也对舟舟的父亲,闭口不谈,他有时候想过,舟舟的父亲,莫不是当年乞巧节与他争阿瑜的那个男子。

当年,他在花满楼见到阿瑜,起初是惊艳于她的容貌,而后,又觉得她与寻常女子相比,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就算陷身风月之地,在尘埃之中,也有着自己的骄傲。

他欣赏她,更想去帮她,可她想都不想,就拂去了他的好意,明面上,他强求不得,后来,他想着要在暗处帮她,不让她发现便是,可遣人去花满楼一问,那娇花一般的人儿,被人带出了花满楼,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自此之后,他还偷偷地找过,可一点音信都没有,再后来,就是段府出了岔子,父母遇难而亡,段府名下的生意,遭人打压。双亲亡去,姐姐早已出嫁,宗族里的伯叔盼着他被接踵而来的事情压垮,好去求他们相助。

可宗族一旦插手他段府中的庶务,接手容易,放手怕是难了,他怕宗族里的伯叔会侵占段府的家财,到时候,他不仅会弄丢祖宗基业,还只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微如累卯之际,他接手了段府的生意,对内,忙着应付宗族中人,对外,还要应对着生意场上的笑面虎,硬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一个会做生意的儿郎。

在商言商,他之前不善于行商,更不是一块做生意的料,如今得付出足够的精力,才能够让段府名下的生意,不被旁事所累,如此一来,科考之事,他也就作罢了。

少年儿郎,也曾想过要考取功名,为百姓为天下建业,到底是造化弄人。

他在江南开办的学堂,不单单是为了段念湘,也是为了自己,他心中的抱负,过早夭折,所想所愿,无处寄托,他看着学堂中稚童们敏而好学,还能全了自己心中些许遗憾。

学堂中的稚童,段念湘也仅是为他们启蒙,待孩子们年岁越来越大,段延庄替他们想过,来日当请夫子,为其交束脩,助寒门学子进士登科,鱼跃龙门。

阿瑜的胭脂铺子离段延庄开办的学堂,不过就是两条街的距离,段延庄带着舟舟,往学堂去,起初他把舟舟稳稳地抱在怀里,可舟舟扭着身子,想自己沿街走。

他踢着小腿,趴在段延庄的怀中,把头靠在他的肩上,软声软言地说道:“廷庄哥哥,舟舟想自己走走,舟舟是小大人了,你抱着舟舟,会累累的。”

小团子如今说话,还喜欢用叠词,憨态尽显在脸上,面颊两侧鼓起了两团肉肉,随着他开口讲话,还害羞地抖了抖,让人不由得想上手捏一捏。

听之,段延庄失笑,耐心地同他道:“可是沿街有好多摊档,还有许多行人,若是有人惦记上了舟舟,突然窜出来,把舟舟抱走了,那延庄哥哥从哪再去找一个舟舟,还给你娘亲呢。”

话音一落,舟舟眼眸中含着疑惑,他骤然想到,把舟舟抱走了,那娘亲怎么办?他瘪了瘪嘴,委屈地问道:“为什么会有人要把舟舟抱走啊?”

段延庄道:“当然是舟舟招人喜欢啊。”

近段时日,他听闻江南有几户人家里丢了婴孩,也多是三至五岁的孩子,难免有些谨慎,可舟舟如今还小,也不必把话同他说得太明白。

可舟舟更是迷糊了,他的两只小胖手挤着脸上的软团,撒手问道:“来铺子里的姐姐们,见到舟舟,也说舟舟招人喜欢,可是她们为什么不会抱走舟舟呢?”

段延庄一时无言,静默了半晌,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就听到候在身侧的小厮说道:“略卖人与其他人当然是不同的,他们干的都是些铤而走险的事,被官府抓到了,可都是要……”

千刀万剐的,小厮的话还没说完,段延庄就斜睨了他一眼,他留在口里的话,就此噎在了喉中。

今日,段延庄身侧惯用的小厮,被他支去做旁的事了,这才带了一个没有眼力见的下人在一侧,舟舟还这般小,同他说多了,若是吓着了他,那他怎么同阿瑜交代。

“舟舟,延庄哥哥许你自己下来走走,但是你要牵紧我的手,好不好啊。”段延庄瞧着舟舟转头看了一眼小厮,又看了一眼他,左右晃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想让舟舟不继续念着这事,随即轻言细语地对他说道。

“好——”舟舟听着可以从他怀中下来,便把方才的不解,抛之脑后,应了一声后,乖乖地等延庄哥哥把他放下来。

舟舟的小脚刚触到地面,就有点儿兴奋,若不是还牵着段延庄的手,恐怕就会忍不住,撒着欢地往前头跑去。可就算他的小手被人牢牢地牵着,脚还可以踩在地上,跺了跺,而后一颠一颠地带着段延庄往前走。

阿瑜平日里要忙着铺子里的事,就算铺子里的事能暂时让霜儿一人看着,她还得清一清铺子里的账簿,忙里忙外,也没有多少时辰能陪着舟舟玩儿。

至于江南街道上,行人众人,阿瑜更是没想着要带舟舟去逛逛,舟舟如今被阿瑜养得白嫩嫩,肉乎乎的,假若让阿瑜抱着他,这抱不了多久,就手上没劲。把他放在地上自己走,若是被行人碰倒了,那还令人生忧。

如此一来,舟舟从牙牙学语后,每回都是被段延庄接得去学堂的,而段延庄之前抱着舟舟,他都是安安静静地待在怀中,眼珠子溜溜地转,被沿街的东西吸引了去。

没想到,今日不知怎么,他想自己下来走走了。

舟舟拉着段延庄,一走过一个摊档,就童言稚语地开口问,这是做什么的,段延庄对他,是极有耐心的,也一个一个地回言,两条街道的距离,只需走上一刻,而他们两人慢吞吞地走着,走了一炷香的时辰,也才走完了一条街。

小厮跟在身侧,见东家娇惯一个小娃娃,还任由小娃娃胡闹,早就不耐烦了,可他又不敢摊手一走了之,只能苦着脸,慢慢地跟在后头。

舟舟一路上在摊档上见识到了好多小玩意,段延庄瞧见了一些适合他玩的小物件,不时地就吩咐小厮买下,包了起来,舟舟才刚拿到一个小老虎样式的糖画,就不知从哪处骤然窜出来一人,掐着段延庄的肩膀,握着拳头就往他脸上去。

猝不及防间,段延庄被他打倒在地,被他牵着的舟舟,无从所避地被碰倒在侧。段延庄顾不上脸上的疼意,连忙起身,把倒在身侧的舟舟,扶起来。

“舟舟伤到哪了吗?身上痛不痛啊。”段延庄蹲下身来,双手箍着舟舟肩膀,而后帮他拂了拂身上粘的灰,问道。

舟舟不经意间,抬起头看见了打延庄哥哥的那人,冲着他瞪了一眼,可小小的人儿,半点威严都没有,他察觉到那人根本不看他,只好转了视线。

在他瞧见廷庄哥哥面上的担忧时,他抬起手,在廷庄哥哥头上摸了摸,回言道:“舟舟就是……就是没站稳,身上不痛,廷庄哥哥,你痛不痛啊。”

舟舟盯着段廷庄的脸侧,看着那块红红的地方,眼睛里起了雾色,带着水光。

见之,段廷庄心中不禁滑过一丝暖意,真是个极其招人疼的小团子,他面上笑了笑,对着舟舟摇了摇头,再把他稳当当地放到了小厮怀中。

在把舟舟安置妥当后,他转头看向来人,冷着脸说道:“堂兄是见人就咬,若是得了疯病,我可以看在往日情面的份上,让大夫来给堂兄瞧一瞧。”

来人瞪着一双眼,指着段延庄,怒骂道:“谁得了疯病,我看真正疯的人是你,还和我攀扯往日的情面,我与如今的你还有情面可言吗?”

“如今,你可是段府的当家人,段氏宗族可出不了你这么一个不折手段,心狠手辣的恶人。”紧接着,来人又唾骂地说道。

“段氏宗族若是不认我,可早早把我这一脉除出去,堂兄也无需如此阴阳怪气地说道,宗族不仁不义,伯叔们想欺我双亲亡故,我难道还不可以如数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