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外室 第32节(1/1)

“先跟着,该如何,待我把此事禀明了主子,再说。”谢通面色凝重,此事说来,他们不好干与,也只能先等着主子的命令再行动了,人还是要先跟着的,且千万要在暗处护好。

庄子上的这批暗卫,倾巢出动,方才有一些已经受谢通的默示跟了上去,剩下的这些,听着谢通的嘱咐,随后往阿瑜离开的方向去了。

如今仅剩下谢通一人站在原地,咕哝了一声,这叫什么事。

……

成言还在宫中忙着祭祀仪式,伴在太子左右,一泓高僧也没有如往年一般,往社稷坛来,想来是在太庙伴在皇帝身侧,这样也好,当日往清水寺去见他,不过是无奈之举,待事情了结,他还是一如既往去走他的佛缘道,与他所说的凡尘往事不相干最好。

“则安,父皇能让孤从东宫出来,孤知道你费心了,此次让你们担惊受怕,是孤莽撞了,实在是孤还贪恋着那点儿的父子之情,在东宫被关禁闭的这些日子,孤也算是想明白了,在天家,是最不能轻易与人谈旧情的,行将踏错一步,怕是就万劫不复了。”

太子携着众臣按照仪式三跪九叩头,起身后,立于一侧,看着那社稷坛,低声同成言说道。

皇帝把太子从东宫放出来后,先是把他召去了天禄阁,言语中多是对他进行敲打,冷言冷语彻底让太子元哲冷了情,再也不敢再对那高高在上的皇帝,谈及父子之情。

天家无父子,有的也只剩君臣之义了。

太子元哲走出了天禄阁后,看见一泓高僧立于阶下,再想到适才父皇口中所言的,就已然明白了过来,他能安然无恙的从东宫被放出来,不过是需要他往社稷坛祭祀。

而为何需他暂代,不过是因之民间百姓的恐慌,瑞雪丰年,可连日的大雪,已变成了灾祸,无征兆的地龙翻身,更是晃动了祖宗的基业,据说帝王陵墓,都被这地龙翻身都给牵及到了。

这才有了一泓高僧,向皇帝进言,二月初一,这一日,皇帝当以太庙诸事为重,以祀先帝诸祖,求其保佑后代子孙福泽延绵。

皇帝陷于太庙之事,而社稷坛祭祀,自是要有人暂代,而宫中最有资格的当是太子无疑。

关于成言与一泓高僧的关系,太子也算是知道其中的始末,成言在此事中所出的力必然不少,当是功不可没。

皇帝尽管心存疑虑,但也不好违抗天命的定数。

听着太子唤他的字,成言恍惚了一下,既来之则安之,则安,则安,这还是他给他早早就定好的。

这一刻,眼前骤然浮现了一幕。

“叔父,敢问,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幼学之年的成言,甚是认真的对着一个负有书卷之气的男子,问道。

那男子闻言后,摸着成言的头,笑着说道:“心系国运,牵怀百姓,若你往后为官,当是勤于修身,严于律己,公而忘私,一任造福一方。”

“叔父,父亲说你过几日,就该入殿试了,待叔父你暮登天子堂后,该怎么去造福一方呢?”年岁尚轻的成言向男子问道。

男子仰笑,面上尽是温润,轻声同成言说道:“以能建功、以廉名世、以德润身。”

“建功、名世,我似是懂了该如何去做到,可以德作何解。”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男子末了不过回了这样一句,散于风中。

为山九刃,功亏一篑。既然心怀天下,为何如痴如狂,把悉数一同弃之。初登保和殿,意气风发,可科举得中了,却又口出妄言,遁入空门,累及族亲,这就是你所说的不矜细行?

成言看了太子一眼,而后望向了太庙的方向,静默了许久。

他现在的为官之所言所行,皆有着曾经话中之意。他始终清楚得记得,可那个人似是把这统统都弃了,成言莫名的笑了起来,也不知道在笑什么,更不知道是在嗤笑谁放不下。

……

当下太子才被放出来,还应谨言慎行,故而也没有多留成言在宫中。待皇宫中的祭祀之礼行完后,成言一身疲惫,从宫中回府。

与官员恭维了一会后,行至宫门前,一架架马车停在那处等着自家府上的大人,成言府上的马车向来只有庆期一人候在那,可今日与往日不同,本应在庄子上的谢通怎么会在马车前等候。

成言眉眼闪动了一下,和同僚告辞后,徐徐走了过去。

不等他走到马车那处,谢通见着主子后,急遽小跑到成言的身侧,俯身到他的耳侧言道:“庄子上的那位姑娘翻墙跑了。”

言简意赅,谢通在宫外等着主子的时候,时不时会接到跟在阿瑜后面的暗卫消息,说是那女子是往那驿站的方向去,这谢通想来想去,也终是知道,那女子胆子大的很,那番举动,不过是想从庄子里逃跑。

谢通在马车处忧心忡忡的等了许久,心里也是急坏了,若是等不及主子从宫中出来,真让那女子跑出城了,那该怎么办,他们到底该不该把她拦下来。这下,见着了世子,他总算是定下心来了。

听着谢通低声禀明,成言眼中似是不敢相信,转而一想,胸口感觉像是被勒住了一般,从紧闭的牙关里挤出几句话,“不用顾忌太多,把她给我抓回来,带回府上来。”

谢通一愣,他在林木大人那,得知主子对那女子,是如珠玉般对待的,生怕哪磕了碰了,不然也不会派他们暗卫,去小心的护着那女子的安危。主子现如今出言,不用顾忌太多,那就是不管死伤?

他们暗卫一旦出任务,死伤不论,主子这说的,是他所想的那个意思吗?

可还得把人给带回府上去,他张了张嘴,想开口再问问主子,可看着主子脸色铁青的样子,不敢复言。

“还不快去,难道要等到人给我真的跑了,才抓回来吗?”成言戟指嚼舌,冲着怔在原地的谢通言道。

谢通略一迟疑,想了想那女子的事情,应是要慎重,正色道:“主子,若是那女子反抗的话,要念及死伤吗?”

成言脸色微变,起伏的心绪看似平缓下来后,他低沉的开口说道:“罢了,我一同去。”

话语声中尽显沙哑,眉眼间含着微不可见的伤神,他也不知道为何,阿瑜都抛下了他,想从庄子上逃走,他为何还是放不下,还舍不得她伤到哪里。

他恼极了,为何每每他都是被抛下的那一个人,那个人抛下了他,她也如同那人一般。

是他对她不够好?她为何就不能安安分分的待在他的身侧。

成言快步走到庆期的身侧,从他的腰间,把刀抽出,砍断马车上的车横,翻身骑上一侧谢通的马,留下“跟上”二字,便策马往庄子那处的方向赶去。

谢通见着,本是拉着马车的马,没了车横,慌乱的踏着马蹄,他话也不多说直接翻身而上,拉着套绳,紧追上主子,为主子指路。

独留下庆期一人,他看着宫门口的几位大人面面相觑,显然被主子拔刀的一番举动,给吓得不轻,讪笑赶忙道:“我家大人有急事,烦请各位大人见谅。”

本已经坐进马车的赵阙,听着外头传来的声响,掀开绸帘,瞅了瞅遍地的狼藉,往驾马声的方向看去,嘀咕了两句,“这又是闹出了什么乱子来,这般急性。”

待成言同谢通往驿站那赶,阿瑜已经走了好些时候,眼见着不远处的驿站,眸中水光浮现,她总算是到了,只要能雇上马车,她很快就可以往南边去了。

踩着疲软的步子,阿瑜一步步走到了驿站的门口,还没往里去,就瞧见了马厩中一匹匹的骏马,另一侧还有不少的驴车,耳边她还能听到马的嘶叫声。

她快步走了进去,驿站中多是一些中转的商户,在此处歇着,她四处瞧了瞧,其商户中还是不乏有女子在的,这样看来,她若是要雇一辆马车,也不会很是惹人注目。

阿瑜往驿站来的路上,怕自己的容貌过于艳丽,惹来其他歹人的觊觎,便故意在路上,拾起了一点污泥,往脸上抹了几抹,在这污泥的遮掩下,一个俏生生的娇姑娘也就变成了一个泥丫头。

不出所料,坐在驿站木凳上的那些人,随意瞥了一眼,从外头进来的人,见不过就是一个脏兮兮的丫头,就没把其放在心上,转身过去,继续方才一行人的闲谈。

“驿长,我想找个牢靠的驿夫。”阿瑜往驿站的大榆高桌那走去,对着站在后头的驿长平静的说道。

闻言,那驿长抬起头来,上下瞧了她一眼,“往哪处去,银钱方面可好说?”

这人往驿站来,要么就是中转歇脚,要么就是想雇马车,找驿夫不过就是想找辆马车,雇个人架车便是。可往往这得银钱方面充足,才能够驱使驿夫。

第50章 存乎一心

“往南边去,有没有熟悉往那去的驿夫,还劳烦驿长举荐一二,银钱方面自是好说的。”阿瑜从袖中掏出所剩无几的碎银子,递给了驿长,客客气气同他说道。

驿长把那碎银子接了过去,放在手心掂了掂,挑了挑眉,眼前一亮,看来是个大雇主了,而后霎是认真的问道:“何时出发?”

“此刻,我想能方今就能走的驿夫。”阿瑜毫不掩盖她着急赶路的心思,忙是同驿长说道。

闻言,驿长凝思了片刻,迟迟没再开口。

阿瑜见着驿长面上的犹豫,当下便接着说道:“驿长是有何难处?”

“如今驿站中熟悉南边的驿夫,可能要过个半个时辰才会回来,不过倒还有几个熟悉西边的驿夫还闲着。”

西边,听着驿长的话,阿瑜呢喃了一声。

这声呢喃被驿长听到耳边,自是觉得阿瑜甚是像就想着尽快走,往哪走似是不重要,便紧跟着说道:“若是你想往西边去的话,我还能同那一支往西边去的商队说一说,让他们路上一齐照应照应你,你一女子,赶路的话,怕就怕路上会遭遇什么腌臢的事。”

驿长也不知道是不是看着那碎银子的面上,言语之中多是对阿瑜有所关照,指着不远处坐在木凳上的那一行人,同阿瑜说道。

那一行人看来就是驿长所说的往西边去的商队,阿瑜往他们那处瞧上了几眼,只见其中多是魁梧的大汉。

不过也有两个女子处于那一行人当中,一个应是已为人妇了,高高的把头发盘卷成了环状,另一个看起来似是妙龄,穿着逶迤拖地的西域服饰,额间垂坠着小巧的头饰,乌黑如泉的长发,编织平铺在身后。

那妙龄女子似是察觉到了阿瑜的打量,美目流转,两人直直的对视了一眼,阿瑜从那眼中没有看到恶意,反而看到的是毫不作伪的好奇。

“楼宁,我们要出发了。”阿瑜听着一个爽朗的声音喊出,从外走进来一个男子,冲着那妙龄女子说道。

那驿长也听到了这话,而后再次开口向阿瑜问道:“他们就快要走了,你是想再等半个时辰,等等往南边去的驿夫,还是随他们一齐往西边去。”

阿瑜颦眉蹙额,嗫嚅说道:“那行人是何来路?捎上我的话,会不会对他们有所不便。”

“他们是往西域那边去的商队,已经在东西两边做了好些年的生意,人还是靠得住的,对往西边去的路也熟悉,而且商队里头还有女子在,没有什么不便的,去岁,他们还从西边带回一个陌生女子,是往京都来寻亲的。”

闻言,阿瑜听出了驿长对那支商队的热络,想来甚是熟稔。

“那驿长你帮我问问,若成的话,就烦请引荐一下。”阿瑜硬着头皮接下了驿长的好意,吭吭哧哧说道。

有着阿瑜的点头应下后,驿长朝着方才喊着要出发的男子唤道:“楼安,过来一下。”

那名唤楼安的男子听到这声叫喊,偏过头,见着驿长直直的看着他,像是找他有事的模样,便一路走到了大榆木桌前,问道:“驿长,找我何事?”

“这位姑娘想往西边去,她雇的马车会随在你们后头,你问问你父亲,可否给她个照应。”驿长先是同楼安寒暄了一番,而后直言说道。他和这商队的人打了好几年的交道,说来也是相熟,也不用多绕圈子。

楼安朝驿长所指的方向瞅了瞅,看了一眼阿瑜,见到不过就是个满脸泥黄的姑娘家,而后搔了搔头,随之应了下来。

转身往那一堆魁梧大汉的其中一个走去,两人相对低声说了些什么,阿瑜听不着,但她看见那个能做商队主的人,似是点了点头。

之后,阿瑜便在驿站雇了一辆马车,加上一个年纪稍长的驿夫,随在那商队的后头,打算从驿站出发往西边的方向去。

商队整理好行装,好几辆马车上都装着商货,每一辆马车上都是他们自己人在驾马车,阿瑜留意着商队中仅有的两个女子,往最后的那架马车上去。

阿瑜往自己雇的那架马车上去时,瞧见那唤楼宁的女子掀开了马车上的车帷,往她这边探头,时不时的要瞅上她几眼。阿瑜见之,对着那女子淡淡的一笑。

楼宁抿着小嘴,刚想朝着阿瑜那边搭话时,被马车内的阿那给扯了回去,把那布帷给放了下来。

没过多久,马车跟在那商队的后头,动了起来,阿瑜一直悬着的心似是落了下来。

这样也好,跟在商队的后头,也不怕遇到什么不测了,成言若是要找她的话,想来也该费一番功夫,到时半途之中,她再换一辆马车,再往南边去就好了。

她接受驿长的好意,同商队一齐往西边去,不过是想掩人耳目,待到下一个驿站,她再重新雇马车,那辆往西边去的马车之后不变向的继续行着便成,西域那头,对她来说,还颇为目生,往那头去,她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往南边去,若可以的话,她还是想回江南去,江南的地界她也算谙熟。

待阿瑜坐在马车中,还在暗忖的时候,马车已经不知不觉的快要到了城门口,她掀开布帷,感受着风拂在她的脸上,这一刻,心静了下来,就算看到不远处城门口守卫森严的样子,她也没有丝毫的感觉。

跟在商队的后头,待商队同守城门的守卫打点好后,马车不过只停了一小会。

待商队打头的马车动了起来,阿瑜所坐的那辆马车也紧跟在后面,慢慢驶动了起来。

就在出城门的那一刻,从后面传来一声“戒严”。

城门口的那堆身穿银色铁铠,戴着坚硬护盾头盔的守卫,双手紧握着长矛,对着正要出城门口的马车。

那马车上正好坐着的是阿瑜,她听到声响后,忙是掀开马车的布帷,看见城门口的守卫戒备的围了一圈在她的马车四周,惴惴不安的往后头看去。

不出所料,她隐隐瞧见成言驾着马,从后面赶了上来,方才的那声“戒备”也是他身旁的人喊的。

阿瑜拽紧手上的布帷,不知道疼痛的咬着唇瓣,心里害怕极了,可还是留有着念想,趁着成言没瞧见她,把布帷放了下来,靠在车壁上,身子止不住的颤抖,低声同自己说道:“别慌,别慌。”

就在这时,那商队做主的人,察觉到阿瑜的马车被拦了下来,从已经出了城门的马车上下来,快步走到城门校尉的身侧,双手抱拳施有一礼后,颔首说道:“大人,我们这还有一辆马车被拦着了,你看这,能不能通融一下。”

校尉随之看了看,这城门口一戒严的话,出了城门的人倒是可以不用管了,可这还卡在这城门关口的,他也不能在众目睽睽下就这样放走,咂舌说道:“守备戒严后,该是要好好清查的,等上头说能放人了,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