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外室 第25节(1/1)

“世子,这马车行的很缓,奴并不觉得颠簸,奴坐在世子腿上,时间一长,怕是世子的腿会麻起来,到时候恐是不好受。”阿瑜开口说道,言语中不仅是婉拒了成言的好意,还处处为他的身体着想。

成言听着她说的话,还真以为她真是担忧他的腿会发麻,才不想坐着,便说道:“无妨,你安稳的坐着,若是累了,可以靠在我身上,养神一会。”

他方才听到了阿瑜又把自称我改为了奴,可他这次并没有去纠正,他想着是,既然不准备把她放在庄子上养着,而是到时把她纳进国公府,那国公府中处处需讲规矩。

若是被旁人听到她以我自言,未免闲言碎语,说她不懂规矩。

这般想着,成言环着阿瑜的身子,两只手盖在阿瑜交叠置于腹部的芊芊玉手,不时的用指腹摩挲着阿瑜细腻白皙的双手。面上思虑着,往后的种种,只要他不看低她,想必府上也没人敢越过他去。

等他纳了她后,母亲虽不愿,可木已成舟之后,当是不会插手他后院之事。

成言把下颌轻轻搭在阿瑜的肩处,闻着她身上散发的幽香,起初闻之还不觉得有什么,仅仅就是贪恋鼻尖处所闻到的清香罢了。

待阿瑜觉得坐在成言的腿上怪难受的,都不敢动一下手脚,过了片刻,便感觉浑身僵硬着乏累,想着挪一下,松一松劲头,可没料到这一挪便不小心碰到了不该碰到的地方。

惹得成言手上摩挲的动作一顿,心中的旖念一下子上来了。

第37章 一泓高僧

怀中的人坐在他的腿上,成言能感觉到她的身体软软的,身上散发的幽香,对他来说都是致命的诱人,撩人心弦。

更别提阿瑜方才无意间挪动之下所蹭,让他瞳孔不经微微一缩,变得晦暗如深。

阿瑜此刻还没有察觉到她适才碰到了哪,她只是觉得坐在成言的腿上,总是感觉他的大腿上的腱子肉硬邦邦的。

就像是他整个人绷住了一样,这般坐着还没有让她坐在马车厢座上安适。

成言搭在阿瑜肩上的头,伺机而动稍偏了偏头,凑到阿瑜的耳垂处,含吮了一番。

温热粗重的气息倾吐在阿瑜的那儿,惹得阿瑜面色羞红,她难以置信成言在马车上再行亲昵。

“世子—”阿瑜在成言想在她颈间偷香时,呐呐的开口唤了一声成言。

可这软糯的嗓音,在成言听来,更是难耐,他不由得将怀中坐的端端正正的人环的更紧了,而后带着阿瑜的娇软身子往车壁上一靠,阿瑜随着那股子力气拉拽,身子娇娇的倚在了成言的身前。

成言垂着眸子,闻着那股子暖香,手上摩挲着阿瑜手背的动作,愈发的不知轻重,嗓音微哑,低沉的说道:“看你不仅是娇气,如今倒是愈发的磨人。”

阿瑜不懂成言的意思,但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她不敢反驳,但心里从不认同。

她若是还娇气的话,那京都里的那些贵女只怕是更娇气了,他如今也只不过是欺她无人依仗罢了,还有这哪门子的磨人,又是他哪得来的论断。

明明就是他如今变得起色了起来,在马车上还对她动手动脚的,她可没去招惹他,她明明在对侧坐的好好的,她偏要把她拽扯到怀中。

在阿瑜还一头雾水的时候,成言抽出一只手来,往阿瑜的领口内探去,微凉的手触及她的温热的身子时,让阿瑜一下子没忍住颤栗了一下。

这番不规矩的举动,阿瑜早已是见怪不怪。

可二人到底还在马车上,庆期还在驭位上坐着,阿瑜到底不是真正的勾栏院出身的女子,无法同那些真正作贱自己的人一样,随时随地取悦他人。

在马车上行其苟且之事,她面上是放不开的,等及成言把手慢慢往之流连时,阿瑜忍着心里的不适,开口说道:“世子,在马车上就别了吧。”

成言此时还没有发现阿瑜的不对劲,以为她只是稍有扭捏,他流连在一块无暇的美玉上,逐渐喘息声不可察觉一乱。

遇到自己尤是欢喜的地方,便稍作停留,随意揉捏了一二。

“无妨,不动你。”成言抿紧嘴巴,下颌的线条微不可查的绷紧了,可手上的动作不见停顿,在阿瑜的身子上勾着火。

“世子—”阿瑜刚想和成言说道,这般行径在马车上不妥时,成言手上的一个动作,打断了阿瑜想要说的话,她如今的心都快要从胸膛处跳了出来,七上八下的不能够平息下来。

身子不受控制的享受着此刻的欢愉,眉眼间散着娇色。可她想的一直都是,若是此时在成言怀中的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想必他不会这般去作贱她。

攀附于他身上的菟丝花,何谈能得到应有的体面呢。

尽管心中极度不愿在马车上做出亲密之举,可这一切都容不得她抗拒。

她的面上划过难堪,并为自己的不堪而含泪,可成言此时是看不见他娇人儿的神情。

在他的心中,不过就是情之所起,难以抑制。

成言的手摆弄了一阵过后,心头的欲念虽说没得到完全的缓解,可到底是有一丝的适意。

那处的难耐在他的克制下,慢慢的松缓了些,不再是起初被蹭到后难受的样子。

庆期驾着马车慢慢悠悠的走了一路,待到东山山脚下时,看见的是清水寺香火鼎盛,那山脚下早已停了一排排的马车,那其中有好几辆,甚是华贵,像是身份不凡的人也挑着今日来清水寺进香。

成安从马车上跳下,扶着阿瑜下来后,见此,不由得眉头蹙起。

他往庆期的方向使了下眼色,而后庆期收到吩咐后,留下来并未跟着成言往山头上去。

从山脚下往上行,成言见着那往上的石阶上处,不时的有来来往往的人,便带着阿瑜走了一方幽静小道,阿瑜见着那小道之路甚是狭窄,若不是成言在身侧,想必也不敢就这般入这林中小路。

方才,阿瑜见庆期没有随从的打算,便把竹香也屏退了下来。

如今这幽谧的小路中,就只有成言与阿瑜二人走着。

成言看着阿瑜走在这小路上,瞻前顾后的样子,以为她是怕有蛇,便伸出手把阿瑜的手牢牢的拽在手心,二人的手交叠在一起,成言就这般握着,唇角边勾起了一丝弧度。

阿瑜怔怔的看着,任由自己的手被拽着,一时失了神。

待两人就这般牵着手走了不久,之后听得耳边传来一阵梵音,那僧人的诵经声不似林间小路中的狼嚎般的“呼呼—”风声,让人感觉到慌张,反而是让人由心往外感到清净。

世人总是说道“梵音令人静,世事皆楚弓”,曩昔阿瑜还不以为然,如今听得,便觉得诚然是清心静神。

到达清水寺后,山路虽短,可也抵不过阿瑜的身子发虚,可再是如何疲惫,阿瑜也没在面上表现出来。待她与成言到寺殿内后,阿瑜望着那上首的佛祖像,在前处从小僧的手中接过香,不忘递给成言。

成言顿了顿,看向手中的香,还愿是一回事,可让他跪在蒲团上,他却觉得不必,他本就不是信佛之人,心中没有佛祖,那跪与不跪其实并无差别。

他执着香,不曾往蒲团上跪,只是躬身随意朝着佛像,拜了拜,而后在袖中掏出一叠银票,交予那小僧,以示添置的香火钱。

而阿瑜同成言就不同了,她有着前世的记忆,如今能得重来一世,她很是感谢老天爷对她的眷顾,就算不知道成言是带着她来还什么愿,但她对着佛祖怀有敬意,既然来了寺殿,自然会虔诚以待神佛。

阿瑜跪在蒲团上,双手夹住香尾,使香尾指向自己的胸口,而后将香平举,让香与自己的眉相平,让香头指向佛像,默念着:“释放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待念完后,行至离佛像三步远的地方,平举着香,而后相拜,最后用左手,先将头两支香,按照中左顺序插入,第三支香,则用右手插在右边。插完后合掌,俯身而拜。

插香的时候,阿瑜恍惚听到了母亲出言说道:“蕴之,你要记得,凡是拜佛上香,皆要谨记其插香之前后,三支香分别代表着佛、法、僧。若你不能够虔诚看待,那就不要相拜,不然怕是会不吉反凶。”

在阿瑜仅有的记忆里,她的母亲是一个温柔和顺的女子,与父王琴瑟和鸣,母亲的眉眼在她的印象中逐渐模糊,但她对母亲偏院中的小佛堂记忆犹新,儿时每每犯错后,她便会躲到小佛堂内供奉香烛的木桌下。

母亲看着她滚的一身的灰,活像个脏兮兮的烧火小丫头,可哭笑不得时也会责怪她实在是对佛祖不敬,而后总喜欢在她耳边讲着一些关于礼佛方面的事情。

她儿时喜欢母亲的温柔,但见着母亲每次礼佛时,那波澜不惊仿若什么都不在乎的模样,她便没由头的烦心。

之后,母亲生下阿霁后,那五年间身子骨一直不好,最后患病总不见好,缠绵病榻逝了,母亲去的那天,阿瑜正处于垂髫之年,小小的年纪因丧母之痛,迁怒于那小佛堂的那尊佛像,发疯似的把那偏殿的佛堂给砸了。

她恨极了,母亲那般温婉贤淑的女子,供奉着那佛数年,可佛祖为何不能够庇佑他的信女。

成言见阿瑜方才上香时,行云流水的样子,瞧着像是个懂礼佛之制的人,心中虽怀有疑虑,而后转头一想,信佛之人懂礼佛倒也不甚奇怪,他由此以为阿瑜是个信佛之人。

阿瑜缓过神来,行至成言的身侧,问道:“世子,如此便是还愿了吗?”

“还没来得及问世子,此番前来,是为还何愿。”阿瑜思索了一下,终是把心中的疑问给言明。

闻言,正往寺殿外走的成言脚步顿了顿,可阿瑜一直低着头,跟在他身后,额头便重重的磕在了成言宽厚的背上,撞上的那一刻,阿瑜心里滑过的念头是,这人怎么哪哪都是硬邦邦的,磕的让她霎时昏了头。

阿瑜的脚步随之踉跄了一下,好在成言转身扶住了她,不然便要在这寺殿内的佛祖面前出丑了。

“你这冒冒失失的性子,可得好好改改,不然……”成言说到后面忽而收声了,也罢,也罢,到时再找个时机和娇人儿言之,如今若是吓到了她,让她现在就谨言慎行起来,怕是会拘着她的性子。

“不然什么?”阿瑜等了许久,一直不见成言说完方才止住的话,不由得问道。

成言静静地凝视着阿瑜须臾,而后回道:“没什么,不必多问,你随我一同去见见一泓高僧。”

他本想着一人去见那一泓便是,可见着她身旁无人随从,不放心她一人先回马车,就让她跟着罢。

“一泓高僧?可是那位有状元之才,金榜题名日,上其寺中剃度的高僧。”阿瑜一时间诧异,紧跟着问道。

依依向物华定定住天涯

第38章 风雪来人

听着阿瑜的话语,成言点了点头回应。而后觉得,没想到那人的名号这般响,如今随意一人便知道他的过往,想来也是这事过于荒诞,才让百姓一传十,十传百。

毕竟得到功名之后,撇去世间一切的阻碍,遁入空门,再得到高僧之名的也只有一泓一人,当初先帝本想治罪于他的,不想清水寺方丈为其求情庇护,说是“此子佛根甚重,与我佛有缘”。

先帝听后,看在清水寺方丈传承广大渡世人的面子上,也没再追究,自此,一泓便承了方丈的衣钵,游历世间,在佛法方面的造诣之高,怕是连如今的清水寺方丈也不敢相比。

阿瑜能知道一泓高僧的平昔,倒不是如成言想的那番,她所知道的还是母亲和她提到过的,说是曾得到过那位大师的点拨,若是有机会,必当好好向其言谢。

只可惜,还未来得及向一泓高僧言谢,母亲便去了。

……

成言带着阿瑜往清水寺的后山禅房中去,他几日前就已经差人送了口信给一泓高僧,说是会过两日前来拜访,而今日恰是赴约的好日子,他倒是要知道一泓高僧能不能担此大师之名,一解他心中之惑。

冬日的正午,从天上洒下的日光照耀在白雪皑皑的山头,夺目却又高洁,清水寺后山清幽寂静,不似寺院前殿的喧嚣,整个寺院中除了有烟火气,还有着的是遗世独立的一处小方院。

阿瑜跟着成言入那处小院中时,所见的便是院中一位僧人驻足在禅房的前方,抬首以望着那处天光,其天光洒落的光辉照在那僧人的袈裟上,折射的点点晃在阿瑜的眼眸中。

见此,阿瑜下意识的朝着那僧人的面上打量着,可倒也觉得惊奇,若他便是德高望重的一泓高僧的话,观其面相,似是正值而立之年,这般年岁,便皈依佛门、精通佛法。

世间落髪皈依佛门,半路出家的不在少数,可十年寒窗,一朝定中状元,却不做天子门生,非痴非狂的投身为了佛门弟子,得之佛法的真实大利,断烦恼,了生死的也就只有眼前的这一位了。

得道高僧想必与年岁无关,人中芬陀利花,得以最上皈依,还真是与佛有缘。

成言立于木栏门前,往前凝视着那一泓高僧,迟迟未开口,二人就这般静默了许久。

“施主,老衲静候你多时。”一泓高僧眉目间尽是淡然,手上还搭着一串不见光亮的佛珠,合掌为礼说道。

成言轻嗤一笑,脸上含着邪性,说道:“若我没记错,一泓高僧如今正值壮年,何谈之为老衲,难道是和尚做久了,忘了自己生于哪一年。”

“既然皈依三宝,自是忘却前尘往事,施主你说是这个道理与否。”一泓毫不在意成言口中的讥讽,反倒是诚心论道。

“好,好得很。”成言不怒反笑道,可那笑意在阿瑜看来不入眼底。

成言心中还一直惦记着那件事,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呐呐的站在身后侧的阿瑜,低声开口说道:“你在这院中等我片刻,我同一泓高僧有事商谈,你乖乖待着,别乱跑。”

阿瑜听着这话语声中,说到一泓高僧几字的时候,语气倏忽间加重了。

可听着后面交代她别乱跑,阿瑜不由得没忍住暗暗瞪了他一眼,瞧他这说的是什么话,她就让他这般不放心?

瞧着阿瑜这般灵动的模样,成言只觉得想把她拥入怀中,狠狠蹂轹欺负一番,他的黑眸深望她一眼后,转头往禅房内走去。

待一泓高僧随之其后,往禅房中去了。阿瑜待在这院中,可冬日的风吹在人的面颊上,让人不由得想打抖,她行至那禅房的檐下,躲着那寒风,双目瞥见那屋檐上的雕刻,看起来好似佛家的经文。

风依旧吹着,阿瑜出神的抬头望着,本是瞧着那檐上的经文,可不知为何怔怔的望着那尖顶的檐头。

待她望及那看似与天一般的高的屋檐时,微微一探出头去,而后知晓了,一小片的天,远远是摸不到的,而屋檐与天同高,不过是错觉罢了。